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青浦区民工子弟学校新生强化免疫前麻疹血清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黎桂福 费金花 +3 位作者 倪春芳 仲文江 项俭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7-640,666,共5页
目的掌握上海市青浦区民工子弟学校新生强化免疫前的麻疹免疫水平。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民工子弟学校新生606名,采用定量ELISA测定调查对象血清中的麻疹IgG抗体水平,同时调查就学史、麻疹相关疫苗接种史、麻疹患病史等情况... 目的掌握上海市青浦区民工子弟学校新生强化免疫前的麻疹免疫水平。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民工子弟学校新生606名,采用定量ELISA测定调查对象血清中的麻疹IgG抗体水平,同时调查就学史、麻疹相关疫苗接种史、麻疹患病史等情况。结果民工子弟学校新生强化免疫前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of concentration,GMC)为998.96mIU/mL(95%CI,912.93~1093.10),阳性率为94.88%。不同学校类别(幼托、小学、初中)对象的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P=0.30),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83);不同就学史(此前无就学史、于户籍地就学、于上海其他学校就学)对象的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P=0.30),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6,P=0.18);38。29%调查对象无预防接种证或已经丢失,麻疹相关疫苗接种≥2剂次者占37.95%,接种史不详者占48.18%,不同接种史对象的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5,P=0.53)。结论上海市青浦区民工子弟学校新生强化免疫前麻疹抗体水平及抗体阳性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不能提供明确麻疹疫苗接种史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预防接种证的管理和入托/入园、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是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子弟学校 麻疹 血清流行病学 强化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卜一畅 刘海燕 +6 位作者 孔德川 熊海燕 汪艳 胡安群 赵耐青 陆一涵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间安庆市立医院所有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妊娠结局为单胎活产的孕妇,...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间安庆市立医院所有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妊娠结局为单胎活产的孕妇,收集其血清并进行HBV表面抗原和HBV S基因片段的检测,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孕妇人口学信息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妊娠合并隐匿性和显性HBV感染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孕妇早产发生率为21.00%(189/900);其中隐匿性HBV感染组、显性HBV感染组和非HBV感染组孕妇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相似可比,其早产发生率分别为20.51%(16/78)、20.00%(14/70)、21.14%(159/752)。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未发现早产发生率与HBV感染相关,以非HBV感染组为参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显性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与早产间调整后相对危险度(adjusted risk ratio,RRa)分别为1.03(0.81,1.32)和0.99(0.78,1.25);以同样参照,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孕周与HBV感染状况的回归系数β为0.09(-0.14,0.31)。结论妊娠合并隐匿性或显性HBV感染与早产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Bv) 孕妇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B)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孔德川 刘海燕 +6 位作者 卜一畅 汪艳 胡安群 韩文晖 赵耐青 陆一涵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CHB)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201 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在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标本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CHB)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201 2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在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标本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筛检并经电化学发光法确证.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孕妇人口学信息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妊娠合并CHB与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结果在1 159例孕产妇巾,单胎活产为1 028例,其中妊娠合并CHB组与非CHB组分别为72例和956例,两组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相似可比,两组的体质指数、孕次、产次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两组间在胎龄、孕周、新生儿身长、出生体重、Apgar评分、性别及剖宫产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并未发现妊娠合并CHB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B) 妊娠 妊娠结局 新生儿 出生体重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HBsAg携带状态与产后首次喂养行为选择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东鸣 罗业飞 +8 位作者 刘海燕 熊海燕 韩文晖 汪艳 胡安群 王岳 黄玥 李意杰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感染对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招募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到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孕妇,通过调查问卷及医院住院孕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收集血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V su...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感染对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招募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到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孕妇,通过调查问卷及医院住院孕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收集血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检测,产后1周时电话随访活产分娩孕妇,获取首次喂养行为信息,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乙肝感染与首次喂养行为的关联。结果共纳入1 826名孕妇。安庆市孕妇人群产后首次喂养以纯母乳方式为主(77.7%,1418/1826);HBeAg(+)/HBsAg(+)、HBeAg(-)/HBsAg(+)及HBsAg(-)3组孕妇产后首次喂养选择纯母乳方式的比例分别为70.8%(17/24),75.8%(91/120)和77.9%(1310/1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庆市孕妇人群分娩后首次喂养方式中,母乳喂养比例较高,未发现HBV的携带状态影响孕妇产后首次喂养行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感染 母乳喂养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