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液法制备AgBi_(2)I_(7)薄膜及其光电探测性能研究
1
作者 胡盈 李自清 方晓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55-1061,I0001,I0002,共9页
AgBi_(2)I_(7)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和环境稳定性,是构筑异质结紫外光电探测器的有力候选材料之一。本研究采用溶液法制备AgBi_(2)I_(7)薄膜,通过优化前驱体溶液的浓度和溶剂类型(正丁胺和二甲基亚砜)等工艺参数,研究了其光电探测性... AgBi_(2)I_(7)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和环境稳定性,是构筑异质结紫外光电探测器的有力候选材料之一。本研究采用溶液法制备AgBi_(2)I_(7)薄膜,通过优化前驱体溶液的浓度和溶剂类型(正丁胺和二甲基亚砜)等工艺参数,研究了其光电探测性能。采用最优方案在宽带隙的GaN上制备AgBi_(2)I_(7)薄膜,构建AgBi_(2)I_(7)/GaN异质结。该异质结对UVA射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探测(探测半峰宽约30 nm)。在3 V偏压和350 nm紫外光照射下,器件开关比超过5个数量级,达到27.51 A/W的高响应度和1.53×10^(14)Jones的高探测率。研究表明溶液法制备的AgBi_(2)I_(7)薄膜有望应用于构建高性能的异质结紫外光电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Bi_(2)I_(7)薄膜 溶液法 异质结 紫外光电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的红外特性及其应用研究展望
2
作者 巴坤 王建禄 韩美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MXene是一大类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其丰富的组分、二维原子层结构、金属电导和活性表面等特性使其与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太赫兹、微波波段等)产生独特的相互作用,并衍生了多种电磁功能应用。在红外波段,MXene具有宽域... MXene是一大类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其丰富的组分、二维原子层结构、金属电导和活性表面等特性使其与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太赫兹、微波波段等)产生独特的相互作用,并衍生了多种电磁功能应用。在红外波段,MXene具有宽域的红外辐射特性,活性表面使其具备可调的红外吸收。近年来,MXene的上述性质引起了广泛研究兴趣。本文首先对不同MXene组分的本征红外辐射特性及调控策略进行了系统总结,并简要介绍其代表性红外应用,重点讨论MXene在这些应用中的贡献和作用机制,包括红外识别/伪装、表面等离激元、光热转换、红外光电探测等。最后,对MXene红外功能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红外辐射 光热转换 热管理 红外识别 专题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层状材料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丁浩明 李勉 +18 位作者 李友兵 陈科 肖昱琨 周洁 陶泉争 Johanna ROSEN 尹航 柏跃磊 张毕堃 孙志梅 王俊杰 张一鸣 黄振莺 张培根 孙正明 韩美康 赵双 王晨旭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5-884,共40页
MAX/MAB相是一类非范德华三元层状材料,具有丰富的元素组成和晶体结构,兼具陶瓷和金属的物理性质,在高温、强腐蚀、辐照等极端环境中极具应用潜力。近年来,由MAX/MAB相衍生的二维(2D)材料(MXene和MBene)在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领域引起了... MAX/MAB相是一类非范德华三元层状材料,具有丰富的元素组成和晶体结构,兼具陶瓷和金属的物理性质,在高温、强腐蚀、辐照等极端环境中极具应用潜力。近年来,由MAX/MAB相衍生的二维(2D)材料(MXene和MBene)在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兴趣,已经成为继石墨烯和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之后最受关注的二维范德华材料。MAX/MAB相材料结构调控不仅对这类非范德华层状材料本征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其衍生的二维范德华材料结构功能特性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归纳和总结了MAX/MAB相层状材料在结构调控、理论计算和应用基础研究等方向的最新科研进展,并展望了该类层状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 MAB相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 结构调控 理论计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n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石倩 张书魁 +1 位作者 王建禄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nBn红外探测器旨在消除肖特基-里德-霍尔产生复合电流,这将有效降低器件的暗电流并提高工作温度。由于制造工艺的兼容性和晶格匹配的衬底的存在,基于Ⅲ-Ⅴ化合物(包括二类超晶格材料)的nBn红外探测器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理论模拟,基于H... nBn红外探测器旨在消除肖特基-里德-霍尔产生复合电流,这将有效降低器件的暗电流并提高工作温度。由于制造工艺的兼容性和晶格匹配的衬底的存在,基于Ⅲ-Ⅴ化合物(包括二类超晶格材料)的nBn红外探测器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理论模拟,基于HgCdTe材料的nBn红外探测器也能有效抑制暗电流。然而,去除价带势垒的困难阻碍了HgCdTe nBn器件的发展。本综述将阐述nBn探测器抑制暗电流的物理机制,并介绍nBn探测器在不同材料体系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n红外探测器 Sb基Ⅲ-Ⅴ族半导体 二类超晶格 碲镉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带隙硫硒化锑薄膜及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曹宇 武颖 +4 位作者 周静 倪牮 张建军 陶加华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1-326,共16页
硫硒化锑(Sb_(2)(S,Se)_(3))薄膜太阳电池因其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丰富且低毒、性能稳定等本征优势成为研究热点。目前Sb_(2)(S,Se)_(3)太阳电池最高效率已超过10%,显示出产业化潜力。Sb_(2)(S,Se)_(3)太阳电池的研究重点是提高吸光层... 硫硒化锑(Sb_(2)(S,Se)_(3))薄膜太阳电池因其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丰富且低毒、性能稳定等本征优势成为研究热点。目前Sb_(2)(S,Se)_(3)太阳电池最高效率已超过10%,显示出产业化潜力。Sb_(2)(S,Se)_(3)太阳电池的研究重点是提高吸光层质量和优化器件结构。首先,系统介绍了Sb_(2)(S,Se)_(3)薄膜的主流生长工艺;其次,对Sb_(2)(S,Se)_(3)太阳电池各功能层选择和渐变带隙结构设计进行分析;最后,对Sb_(2)(S,Se)_(3)太阳电池的大面积制备和其在锑基多结叠层太阳电池中的应用潜力做了进一步展望,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硒化锑太阳电池 制备方法 载流子传输层 渐变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范德华材料的偏振探测器及性能增强方法(特邀)
6
作者 王菁 焦韩雪 +5 位作者 陈艳 伍帅琴 王旭东 张书魁 褚君浩 王建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共20页
随着高分辨率成像、信息通信、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对光电探测精度和效率的需求日益增长,偏振光探测作为光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全面综述了基于范德华二维材料的偏振光电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尤其聚... 随着高分辨率成像、信息通信、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对光电探测精度和效率的需求日益增长,偏振光探测作为光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全面综述了基于范德华二维材料的偏振光电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尤其聚焦于通过表面等离激元、铁电场调控以及转角材料等三种先进策略来显著提高偏振探测性能的创新方法。表面等离激元技术通过局域和传播等离激元共振增强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显著提升了偏振探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铁电场调控利用铁电材料的自发极化和局域电场,有效调节探测器件的载流子浓度和光电性能,为实现高效率和低能耗偏振探测提供了新的途径。转角材料通过调整双层二维材料之间的相对角度,引入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可调控性,开辟了偏振探测新领域。最后展望了这些策略在未来偏振光电探测技术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强调了材料科学和微纳加工技术的综合应用将为实现高性能偏振探测器件提供强大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偏振探测 二维材料 等离激元 铁电局域场 转角范德华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微结构的光谱选择性红外热敏探测器 被引量:1
7
作者 谈冲 孙艳 +1 位作者 戴宁 郝加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4-610,共17页
红外热敏探测器不管是在军事还是在民用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传统的红外热敏探测器主要采用宽光谱吸收的方式,这虽然赋予了器件宽带响应的特点,但同时也会因为引入了不必要的辐射热导而增加本底噪声,从而限制了器件的探测性能极... 红外热敏探测器不管是在军事还是在民用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传统的红外热敏探测器主要采用宽光谱吸收的方式,这虽然赋予了器件宽带响应的特点,但同时也会因为引入了不必要的辐射热导而增加本底噪声,从而限制了器件的探测性能极限。研究表明,具有窄带选择性吸收的热敏探测器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突破这一极限。经过精心设计的人工微纳结构不但可以实现波长选择性吸收来降低器件的辐射热导,而且由于其具有亚波长特性,还可以大大降低器件的热容,从而为实现高性能的红外热敏探测器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在简单介绍红外探测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聚焦测辐射热计、温差电偶和热释电探测器件,回顾总结基于人工微结构体系的光谱选择性红外热敏探测器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探测器 光谱选择性 人工微结构 超构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