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人群队列遗传资源建设与利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兴栋 蒋艳峰 +1 位作者 徐萍 金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80-987,共8页
在大数据和精准医学的时代,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是慢性病病因研究的首选设计之一,队列遗传资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推动队列遗传资源的标准化建设与利用可有效促进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原始创新。本文以“泰州队列”为例,... 在大数据和精准医学的时代,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是慢性病病因研究的首选设计之一,队列遗传资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推动队列遗传资源的标准化建设与利用可有效促进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原始创新。本文以“泰州队列”为例,介绍大型人群队列遗传资源建设过程中采集、保藏和共享利用的原则、方法、标准体系和具体实践经验等,以期为我国大型人群队列研究的遗传资源建设和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人群队列 遗传资源 标准化 共享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代谢危险因素与青年卒中
2
作者 钱宇彤 张书凡 +2 位作者 韩振翔 吴维诚 韩翔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0-1408,共9页
青年卒中一般指在18~50岁年龄段内发生的卒中,其发病率上升给我国带来了日益增加的社会经济负担。在探讨青年卒中的代谢危险因素时,除了传统的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和肥胖外,残余代谢危险因素亦不容忽视。本文重点关注了炎症... 青年卒中一般指在18~50岁年龄段内发生的卒中,其发病率上升给我国带来了日益增加的社会经济负担。在探讨青年卒中的代谢危险因素时,除了传统的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和肥胖外,残余代谢危险因素亦不容忽视。本文重点关注了炎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这4种残余代谢危险因素对青年卒中的影响。炎症在青年卒中中的作用显著,与心源性脑栓塞这一重要病因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和凝血功能促进血栓形成,是有望预测卒中风险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其在青年卒中患者中的检出率较高。高尿酸血症通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与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和代谢综合征相关联,增加了青年卒中的风险。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肠-脑轴与青年卒中相互影响,其代谢产物如三甲胺N-氧化物和短链脂肪酸与卒中风险和预后相关。本文强调了深入研究残余代谢危险因素对青年卒中影响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按年龄分层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设计等。通过早期识别与控制这些代谢危险因素,可以为青年卒中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降低青年卒中的社会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脑血管病 残余代谢危险因素 炎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 肠道微生物群 青年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食管癌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的Cochrane Meta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许雨柔 邹宜丰 +3 位作者 蔡宁 范佳慧 陈兴栋 索晨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0-669,682,共11页
目的评价现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对接受手术、放疗或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使用与不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查询食管癌免疫疗法的相关研究,采用... 目的评价现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对接受手术、放疗或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使用与不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查询食管癌免疫疗法的相关研究,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为临床Ⅱ期或Ⅲ期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STs)。结果共纳入10项RSTs,包含649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PD-1/PD-L1抑制剂干预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和/或联合手术、放化疗,能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HR=0.75,95%CI:0.71~0.80,P<0.0001;异质性:I^(2)=48%,P=0.05)、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HR=0.77,95%CI:0.66~0.90,P=0.0008;异质性:I^(2)=90%,P<0.001)、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RR=1.28,95%CI:1.20~1.36,P<0.0001;异质性:I^(2)=49%,P=0.06)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RR=1.07,95%CI:1.02~1.12,P=0.003;异质性:I^(2)=28%,P=0.24),且具有可管理的安全性。结论基于PD-1/PD-L1抑制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和/或联合传统疗法可以提高食管癌的总体生存水平和疗效,显示出优于传统放化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随机对照试验(RST)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