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胫骨超声导波频散曲线提取和骨质评估方法研究
1
作者 李卿 Tho N.H.T.Tran +2 位作者 郭佳林 陈洪磊 他得安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8-227,共10页
超声骨质评估对新生儿代谢性骨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技术因存在电离辐射,难以满足新生儿骨质状况长程监测的临床需求;而生化指标检查作为有创性检测手段,同样无法适用于新生儿骨质状况的评估。超声导波检测技... 超声骨质评估对新生儿代谢性骨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技术因存在电离辐射,难以满足新生儿骨质状况长程监测的临床需求;而生化指标检查作为有创性检测手段,同样无法适用于新生儿骨质状况的评估。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凭借非侵入性、无电离辐射的显著优势,已被应用于骨质疏松症诊断和骨折状况评估,但针对超声导波评估新生儿皮质骨骨质状况的临床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束谱估计的超声导波波数频散提取方法,旨在实现新生儿胫骨声速与皮质骨厚度的准确评估。首先,通过数值仿真构建单层骨板模型及多通道超声相控阵导波波场,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1、2及4 mm厚度各向同性板参数的评估相对误差均<3%;在信噪比分别为10和5 dB的条件下横向对比皮质骨厚度评估结果,证实评估精度受噪声影响弱。进一步将该波数频散提取方法应用于新生儿胫骨皮质骨纵波速度评估,结果表明:所估计的皮质骨声速与临床超声测量仪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10%,且皮质骨检测厚度与新生儿各项体征测量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值<0.001)。该研究论证了超声导波法在新生儿胫骨骨质状况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效拓展了超声导波法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频散曲线 皮质骨定征 定量超声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超声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洪磊 封婷 +1 位作者 刘成成 他得安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5,共11页
骨骼健康是人口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重要医疗问题之一,骨结构及物理性质是临床骨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定量超声技术通过构建超声信号参数与骨结构物理性质、骨病理状况的映射关系实现骨骼健康的非侵入安全诊断。近年来超声骨检测理论和方法... 骨骼健康是人口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重要医疗问题之一,骨结构及物理性质是临床骨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定量超声技术通过构建超声信号参数与骨结构物理性质、骨病理状况的映射关系实现骨骼健康的非侵入安全诊断。近年来超声骨检测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其中光声骨检测技术为骨组织成分及结构性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可能,促进了骨病精确诊断技术的发展。该文从超声骨检测理论、检测方法、成像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传统超声和光声骨检测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了超声/光声体波和导波对骨结构物理性质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分辨率超声骨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定量超声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超声 骨骼诊断 超声导波 光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的豆制品摄入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3
作者 丁诗韵 武文汇 +6 位作者 毛嘉宁 李竞娆 郑吉 姚烨 赵根明 吴毅凌 张若昕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1-303,共13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探索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已被证实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饮食因素,如豆制品摄入对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仍不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豆...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探索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已被证实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饮食因素,如豆制品摄入对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仍不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豆制品摄入、遗传风险与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验证豆制品摄入在欧洲人群中的效应一致性,为肺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首先基于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Shanghai Suburban Adult Cohort and Biobank,SSACB)(n=66,311)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豆制品摄入与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并根据性别、吸烟及肺癌病理类型对人群进行分层分析。采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UKB)人群验证豆制品对于肺癌发病的影响。在探究遗传因素与肺癌发病的关联中,在整合既往研究报道的中国人群遗传变异的基础上新增了东南地区两大独立人群的新发现位点进行补充,包括SSACB(433例病例/650例对照)及肿瘤医院-泰州队列(1359例病例/1359例对照)。通过meta分析及连锁不平衡聚类分析(linkage disequilibrium clumping,LD clumping)后,最终筛选出23个显著位点,用于构建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模型。随后,利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PRS对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在SSACB人群中,调整年龄、性别、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蔬菜及红肉摄入后发现,摄入足量豆制品与肺癌发病风险降低有显著关联[风险比(hazard ratio,HR)=0.60,95%CI:0.47-0.77,P_(adj)=6.69E-05],且该效应在男性、女性、吸烟和非吸烟人群中均保持一致。在UKB人群中豆制品与肺癌发病的关系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也呈现出对肺癌的保护趋势(HR=0.76,95%CI:0.55-1.06,P_(adj)=0.10)。在SSACB的巢式病例对照人群中,基于中国人群构建的PRS评分与肺癌发病显著相关,调整年龄、性别、吸烟、慢性支气管炎及豆制品摄入后,与低风险人群相比,高PRS评分人群的发病风险是低评分人群的1.88倍(P_(adj)=1.84E-03)。结论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摄入足量豆制品可显著降低肺癌发病风险,而高PRS是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将豆制品摄入量和PRS作为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可为肺癌高危人群的个体化分层和精准预防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豆制品摄入 多基因风险评分 肺癌风险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及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崔相东 黄彦淇 邬小玫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1-59,共19页
为了全面展示锂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本文查阅了Web of science、知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数据库中2013年以来的相关论文和专利,综述了锂电池剩余电量的主流估算方法。针对常用的直接估算的方法(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和阻... 为了全面展示锂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本文查阅了Web of science、知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数据库中2013年以来的相关论文和专利,综述了锂电池剩余电量的主流估算方法。针对常用的直接估算的方法(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和阻抗表征)、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方法、基于电化学模型的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的锂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本文汇总了各方法的估计误差,结果为安时积分法的最大估计误差可达15%;开路电压法最大估计误差为12.4%;电化学阻抗谱法平均估计误差小于3.8%;卡尔曼滤波法的估计误差小于1%;粒子群滤波法的平均误差可小于1%;基于电化学模型的方法平均误差小于2%;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平均误差小于2%;多方法混合和多参量联合估计的方法最大误差小于5%,平均误差小于2.5%。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法相较于直接估算的方法和其他基于模型的方法,精确度更高且更容易实现;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无需对电池模型进行分析即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多种方法混合使用和利用多种参量修正估算值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估算精度。本文还针对电动汽车以及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对于剩余电量估算方法的需求,对比分析了各方法的估算精度、优点、难点及适用电池类型,阐明估算方法的具体应用方案,并展望估算方法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方向。本文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从业人员提供全面、详实的锂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SOC 电动汽车 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踝足骨折分型研究的造模机实验装置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孙波 杨航 +2 位作者 刘传健 王旭 朱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38,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踝足骨折的损伤机制、临床分型及诊疗方案,研制了一套踝足部骨折造模机实验装置。建立了液压执行系统AMESim虚拟仿真模型,并对木头、塑料假肢和动物足骨标本进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针对动物足骨标本的冲击载荷达到了13.73 ... 为了深入研究踝足骨折的损伤机制、临床分型及诊疗方案,研制了一套踝足部骨折造模机实验装置。建立了液压执行系统AMESim虚拟仿真模型,并对木头、塑料假肢和动物足骨标本进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针对动物足骨标本的冲击载荷达到了13.73 kN,满足实验技术要求。该实验装置为骨科、创伤和康复等专业的临床医学人才以及新工科医工结合背景下的创新型医疗装备研发人才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足骨折 踝关节 造模机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钒的可重构声表面波谐振器 被引量:1
6
作者 宫傲 何伟 +3 位作者 郭乙龙 白焱 黄秋钦 黄文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仿真设计了一款新颖的可重构声表面波(SAW)谐振器。该设计将相变材料二氧化钒(VO_(2))与谐振器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实现了紧凑的可重构谐振器。利用VO_(2)的相变特性,以VO_(2)替代SAW谐振器的部分电极。通过温度控制SAW谐振器中VO_(2)电... 仿真设计了一款新颖的可重构声表面波(SAW)谐振器。该设计将相变材料二氧化钒(VO_(2))与谐振器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实现了紧凑的可重构谐振器。利用VO_(2)的相变特性,以VO_(2)替代SAW谐振器的部分电极。通过温度控制SAW谐振器中VO_(2)电极的工作状态,实现SAW谐振器频率在两种不同状态之间的调谐。设计的电极宽度为1.15μm(理论波长λ为4.6μm)的可重构谐振器,仿真结果显示其频率可在472 MHz和774 MHz两种状态下进行调谐,机电耦合系数分别为7.1%和5.6%,同时调谐范围高达302 MHz。为使设计的可重构谐振器具有更优的性能,对可重构谐振器的电极厚度进行参数化仿真,当电极厚度为0.12λ时,SAW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最高,为后续可重构SAW滤波器提供了更大的带宽。同时还提出了基于VO_(2)的可重构SAW谐振器的工艺流程思路,这为设计应用于实际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谐振器 二氧化钒 频率调谐 电极厚度 机电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黑名单的去中心化k次匿名属性认证 被引量:1
7
作者 陶静怡 彭凌祺 阚海斌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随着云计算和数据服务的普及,人们对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的匿名认证方案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但是在对用户的访问控制方面存在不足,而现有的k次匿名属性认证方案无法对恶意用户问责。为了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对用户... 随着云计算和数据服务的普及,人们对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的匿名认证方案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但是在对用户的访问控制方面存在不足,而现有的k次匿名属性认证方案无法对恶意用户问责。为了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对用户进行访问控制和问责,提出一种支持黑名单的去中心化k次匿名属性认证方案,旨在使服务提供商能够对用户进行细粒度访问控制并限制其访问次数,同时能够阻止黑名单中的恶意用户再次访问服务。该方案利用去中心化属性加密与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技术,使得用户能够以匿名的方式认证其属性,同时还能证明其访问服务的次数没有超过阈值。为了在实现匿名性的同时对恶意用户问责,设计黑名单机制,利用无陷门累加器技术加快了黑名单管理和认证的过程,提高了方案的效率。此外,通过结合去中心化属性密码和区块链技术,该方案还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安全模型满足抗误验证性和匿名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属性密码 零知识证明 黑名单 匿名认证 累加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可问责属性认证的众包方案
8
作者 陶静怡 张亮 阚海斌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4-1858,共15页
众包是一种分布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并有效利用资源.区块链技术的引入解决了传统众包平台集中化程度过高的问题,但它的透明性却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传统的匿名认证虽然可以隐藏用户身份,但存在匿名滥用的问题,同时还增加了... 众包是一种分布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并有效利用资源.区块链技术的引入解决了传统众包平台集中化程度过高的问题,但它的透明性却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传统的匿名认证虽然可以隐藏用户身份,但存在匿名滥用的问题,同时还增加了对工作者筛选的难度.提出一种去中心化可问责属性认证方案,并将其与区块链结合设计一种新型众包方案.该方案利用去中心化属性加密与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技术,在保护用户身份隐私的同时实现可链接性和可追踪性,并且请求者可以制定访问策略来筛选工作者.此外,该方案通过门限秘密分享技术实现了属性授权机构和追踪组,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实验仿真和分析证明该方案在时间和存储开销上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属性加密 零知识证明 众包 匿名认证 可问责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可问责可验证外包分层属性加密方案
9
作者 蒋淇淇 张亮 +1 位作者 彭凌祺 阚海斌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信息种类的丰富对数据的受控共享提出了更加细粒度的要求,基于属性的分布式加密(DABE)可以支持多个参与方之间的数据细粒度访问控制。时兴的物联网数据共享场景对于数据的跨域访问、透明可信度与可控性都有着更高需求...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信息种类的丰富对数据的受控共享提出了更加细粒度的要求,基于属性的分布式加密(DABE)可以支持多个参与方之间的数据细粒度访问控制。时兴的物联网数据共享场景对于数据的跨域访问、透明可信度与可控性都有着更高需求,传统的基于属性的加密(ABE)方案的计算开销对于资源有限的小型设备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问责可验证外包分层属性加密方案。该方案支持数据跨域流通,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流通的透明度与可信性,引入可验证凭证(VC)概念解决用户身份认证问题,借助外包思想将复杂的加解密过程造成的负担分散给外包计算节点,最终利用分层思想实现更加细粒度的数据访问控制。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可以抵抗选择明文攻击。通过使用Docker模拟算力有限的小型设备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相较现有方案具有更低的计算开销,在属性个数为30时各个算法的计算开销不超过2.5 s,平均开销为1 s,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属性的加密 区块链 跨域访问 外包解密 可验证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冷却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晓洁 高梦宇 +4 位作者 郑玉祥 张荣君 王松有 李晶 陈良尧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0-247,共18页
辐射冷却是近来日益得到关注的被动冷却形式,它以外太空为冷源,无需额外消耗能量,在建筑冷却、太阳能电池降温、舒适衣物与可穿戴设备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辐射冷却的发展历史与冷却原理做了简单回顾,对辐射冷却材料... 辐射冷却是近来日益得到关注的被动冷却形式,它以外太空为冷源,无需额外消耗能量,在建筑冷却、太阳能电池降温、舒适衣物与可穿戴设备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辐射冷却的发展历史与冷却原理做了简单回顾,对辐射冷却材料的种类和优缺点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辐射冷却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对相关应用领域进行概述,并对今后辐射冷却材料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冷却 光学镀膜 微纳结构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技术与平行支架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楷 孙晓凡 +4 位作者 彭臣 司逸 单艳 符伟国 王盛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0-367,共8页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与平行支架技术对主动脉弓及弓上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并对比不同术式的差异。方法研究4例采用不同术式(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潜望镜技术)重建弓上分支的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通过随访影像数据建...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与平行支架技术对主动脉弓及弓上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并对比不同术式的差异。方法研究4例采用不同术式(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潜望镜技术)重建弓上分支的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通过随访影像数据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将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测量的血流量作为升主动脉入口和弓上血管出口的边界条件。使用3单元Windkessel模型获得降主动脉出口的压力波形作为边界条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获得弓上血管压力、分支支架入口速度矢量以及相对滞留时间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潜望镜支架的压力变化最大,其次是开窗支架,烟囱支架的压力变化最小。开窗支架和潜望镜支架的入口流速不均匀,容易形成涡流,烟囱支架入口流速均匀。开窗支架外壁远心侧、“沟槽”部位、烟囱支架和潜望镜支架与血管壁贴合处相对滞留时间偏大。结论开窗支架和潜望镜支架内外壁压差较大,建议使用球扩支架。烟囱支架内外壁压差较小,建议使用自膨支架。本文预测的术后血栓形成位置与临床随访数据较为一致,故有可能用于主动脉弓部病变介入治疗的手术规划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技术 平行支架技术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主动脉弓部病变 Windkesse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工况下基于改进ANFIS的锂电池容量衰减实时估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彤宇 陆起涌 +2 位作者 李旦 张建秋 王开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226,共9页
锂电池容量的衰减会影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准确的容量估计能够帮助用户进行更好的决策。目前,广泛使用的黑盒数据驱动模型因其不可解释性很难被应用于安全相关的领域中,并且大多方法都基于固定工况进行特征提取,对具有随机性的实际工况... 锂电池容量的衰减会影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准确的容量估计能够帮助用户进行更好的决策。目前,广泛使用的黑盒数据驱动模型因其不可解释性很难被应用于安全相关的领域中,并且大多方法都基于固定工况进行特征提取,对具有随机性的实际工况不具有普适性。因此,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随机工况数据的改进自适应模糊神将网络推理系统(ANFIS)。首先分析了容量衰减的影响因素,据此从电池监测数据中提取和筛选健康特征;其次系统内部利用激活机制简化系统结构,并引入衰减系数更好地拟合电池单体特性;然后通过自适应粒子滤波算法优化模糊聚类中心;最后使用NASA随机工况数据集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其容量估计RMSE为3.73%。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结果精度更高且具有一定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模糊推理系统 容量估计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甾相液晶微球光子禁带的动态调控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晓珺 秦朗 俞燕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共21页
胆甾相液晶微球是空间结构高度对称的三维光子晶体,能够全方位地选择性反射特定波长的圆偏振光,具有无角度依赖性的光子禁带,作为一种新兴的光学材料在全向激光器、反射式显示和微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毛细管微流... 胆甾相液晶微球是空间结构高度对称的三维光子晶体,能够全方位地选择性反射特定波长的圆偏振光,具有无角度依赖性的光子禁带,作为一种新兴的光学材料在全向激光器、反射式显示和微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毛细管微流控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连续、可控、高通量地制备结构复杂且分子规则取向的单分散胆甾相液晶微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综述重点关注利用毛细管微流控技术制备胆甾相液晶微球的相关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毛细管微流控装置在设计微球结构中的决定性作用,阐明了溶液体系的选择与液晶分子取向间的关系以及边界效应对微球尺寸的影响;随后,从胆甾相液晶微球的光学特性切入,介绍了利用温度、溶剂和光等外界刺激调控螺旋结构自组装的原理和策略以及微球之间独有的“光子交叉通讯”现象;最后,总结了现阶段胆甾相液晶微球的潜在应用方向并讨论了该材料体系未来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甾相液晶 结构色 微流控 微球 光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ealth中细粒度策略隐藏和可追踪去中心访问控制方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静怡 阚海斌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5-1535,共11页
基于属性基加密的访问控制协议在个人健康档案共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基于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的访问控制方案存在着些许问题.首先,中心化的属性授权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低.其次,随密文发送未隐藏的访问策略可能会泄露患者... 基于属性基加密的访问控制协议在个人健康档案共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基于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的访问控制方案存在着些许问题.首先,中心化的属性授权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低.其次,随密文发送未隐藏的访问策略可能会泄露患者的隐私.此外,传统方案难以追踪恶意泄露密钥的用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mHealth中细粒度策略隐藏和可追踪去中心访问控制方案.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属性授权机构.属性由属性名称和属性值2部分构成,在加密阶段属性值隐藏在密文中,只对外公开通用的属性名称.当密钥遭到恶意泄露时,监管机构利用身份映射表可以追踪到恶意的用户.经过实验模拟和对比分析,所提方案在安全性方面和性能上适用于实际的mHealth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基加密(ABE) 区块链 访问控制 策略隐藏 可追踪性 去中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世扇贝纹对亚微米硅通孔中应力的影响
15
作者 费思量 王珺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6-673,共8页
硅通孔(TSV)是三维(3D)集成中的关键互连技术。采用博世(Bosch)工艺刻蚀TSV,尤其是亚微米直径的TSV时,侧壁产生的扇贝纹会引起TSV中的应力集中。利用有限元单元生死技术分析亚微米TSV制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并对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 硅通孔(TSV)是三维(3D)集成中的关键互连技术。采用博世(Bosch)工艺刻蚀TSV,尤其是亚微米直径的TSV时,侧壁产生的扇贝纹会引起TSV中的应力集中。利用有限元单元生死技术分析亚微米TSV制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并对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TSV节距、扇贝纹高度和宽度、阻挡层材料参数、工艺温度和工作温度等因素对TSV内部应力的影响,并选择了4个主要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扇贝纹宽度、增大扇贝纹高度、降低工艺温度均能有效缓解扇贝纹附近的应力波动幅度,其中扇贝纹宽度对应力波动的影响最大。通过上述分析,对影响亚微米TSV应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排序,从而为TSV制备过程中的参数优化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纹 亚微米硅通孔(TSV) 有限元分析 正交实验 单元生死技术 博世(Bosch)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肌骨-外骨骼耦合仿真框架的平地和上坡行走动力学分析
16
作者 靳葳 刘佳奇 +1 位作者 张琦炜 方虹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7-831,共15页
评估人体穿戴外骨骼后的运动性能是指导外骨骼硬件迭代和控制策略优化的重要依据.与传统的基于实验的评估相比,基于人-外骨骼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的评估避免了平台搭建和实地测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巨大人力和时间成本.此外,如将人体... 评估人体穿戴外骨骼后的运动性能是指导外骨骼硬件迭代和控制策略优化的重要依据.与传统的基于实验的评估相比,基于人-外骨骼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的评估避免了平台搭建和实地测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巨大人力和时间成本.此外,如将人体神经肌骨动力学纳入人-外骨骼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还能够生成肌肉激活、肌肉力和关节力矩等实验中难以测量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信息,从而可以从肌肉发力的层面评估不同环境下穿戴外骨骼对人体运动的影响.本研究以人体肌骨-髋关节外骨骼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考虑人体神经肌骨动力学、足地接触和人-外骨骼交互作用的完整神经-肌骨-外骨骼耦合正向动力学仿真框架,对系统在平地和上坡(5.71°,10%)两种场景以0.8 m/s步速行走的动力学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给定模型中的神经肌肉反射参数,综合考虑系统运动状态、肌肉收缩动力学、肌骨运动学、肌肉代谢、不同环境下的地反力和人机交互力等因素,并采用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进行分阶段多目标优化,可以在不需要实验数据输入的条件下,高效完成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仿真框架不仅能够生成包括肌肉激活、肌肉力、关节力矩和关节角度在内的完整生理学和生物力学信号,还能够反映和解释不同肌肉的激活模式随步行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此外还在与仿真情况一致的步行条件下进行了人体穿戴外骨骼行走测试,并进一步将肌肉激活数据与测得的肌电信号对比.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的肌肉激活结果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并呈现出相对于地形坡度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在上坡行走时,腘绳肌、臀大肌、髂腰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肉激活程度的RMS值均显著高于平地行走的情况,而股直肌与胫骨前肌的肌肉激活程度的RMS值则有所下降.上述结果表明,提出的动力学仿真框架可以在无实验数据输入的条件下有效且准确地捕捉在不同地形中行走时肌肉激活模式的定性差异.本研究为人体肌骨-外骨骼耦合系统在多场景下的行走仿真与性能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外骨骼设计与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仿真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力外骨骼 动力学建模 人机动力学 肌肉骨骼模型 肌肉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足趾生物力学功能的仿生踝足假肢设计验证
17
作者 许阳阳 农庆钧 +2 位作者 王旭 马昕 陈文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7-187,共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并验证一种新型仿生踝足假肢,该假肢具有主动的跖趾关节,能有效模拟生物足趾应对扰动等条件下的地面把持功能。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欠驱动运动机构,实现足趾部件的耦合的平动和旋转运动。建立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 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并验证一种新型仿生踝足假肢,该假肢具有主动的跖趾关节,能有效模拟生物足趾应对扰动等条件下的地面把持功能。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欠驱动运动机构,实现足趾部件的耦合的平动和旋转运动。建立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使用有限元分析来模拟足趾部件的地面把持力(即水平剪切力)。为了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对人类足趾在扰动条件下的运动模式和足底剪切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本研究中的仿生踝足假肢可以有效地再现生物足趾的地面把持功能,并且能够产生与生物足趾相当的水平方向剪切力。在扰动条件下,生物足趾产生的最大剪切力为体重的2.1%。结果对比显示,该仿生踝足假肢在静态站立产生45.47 N的剪切力,显著超过了现有的踝足假肢(6.06 N),同时能够模拟生物足趾和地面之间的交互运动(R2=0.96843,P<0.05)。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本研究的仿生踝足假肢设计的有效性,跖趾关节耦合运动使其能更好地模拟人体足趾的运动和力学特性,并且提高了地面把持力,为新型踝足假肢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 把持力 仿生踝足 剪切力 假肢 耦合运动 足趾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延迟补偿的分布式时钟同步算法 被引量:18
18
作者 方子涵 李旦 +2 位作者 蒋鹏 刘彤宇 陆起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2-100,共9页
时钟同步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处理分布式任务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时间参考,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精确的时钟同步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但是同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延迟会严重干扰同步参数的计算。为了消除消息延迟的不确定性对时钟... 时钟同步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处理分布式任务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时间参考,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精确的时钟同步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但是同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延迟会严重干扰同步参数的计算。为了消除消息延迟的不确定性对时钟同步的影响,本文考虑高斯分布的消息延迟,建立了新的时钟同步模型,并基于卡尔曼滤波和分布式时钟同步算法,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延迟影响的时钟同步算法,该算法使用广播的单向通信方式,所有参数可以在接收端独立更新,另外考虑了以计算的全局时间为参考更新偏差来提升同步精度。使用5个节点进行MATLAB仿真实验和nRF52832硬件验证,在微秒级延迟下,本算法的同步精度可以维持在10μs,相较于其他算法,本算法维持了很好的同步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时钟同步 测量延迟 卡尔曼滤波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松江区成人2型糖尿病确诊状况与体力活动的关联 被引量:3
19
作者 裴剑锋 王娜 +4 位作者 赵琦 吴毅凌 姜永根 赵根明 徐望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2-861,共10页
目的比较上海松江区社区血糖正常人群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既往确诊患者和筛检确诊患者的体力活动情况,为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6—2017年上海市高峰松江队列的基线调查数据,将研究对象分为... 目的比较上海松江区社区血糖正常人群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既往确诊患者和筛检确诊患者的体力活动情况,为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6—2017年上海市高峰松江队列的基线调查数据,将研究对象分为血糖正常组、糖尿病既往确诊组和筛检确诊组。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评估体力活动。对3组人群采用2∶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控制性别和年龄。广义线性模型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用于比较组间体力活动水平及参与率。结果36226名研究对象中T2DM现患率为14.5%,其中58.7%的患者知晓患病。不同性别3组人群的总体力活动量及活动水平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静态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确诊组最高,平均为235~273 min/天。男性3组人群各类体育运动的参与率及运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中,7.6%的筛检患者参加剧烈运动,平均运动量为220 MET-min/周,居首位,既往确诊组次之,参与率为5.8%,平均运动量为152 METmin/周;既往确诊组中等强度运动的参与率和活动量最高,分别为23.7%和373 MET-min/周,筛检确诊组次之,分别为23.2%和357 MET-min/周。结论研究人群中T2DM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总体力活动量及活动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需加强T2DM的早期筛查及现患病例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运动 诊断 疾病获知 体力活动 上海市 松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与秘密分享融合技术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亮 刘百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共11页
近年来,区块链的持续发展使得应用密码学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引起更多国内外学者对信息安全的重点研究。秘密分享技术作为构建安全多方计算协议的基础原语,具备门限特性且在应用中具有拜占庭容错性特点。由于在信息安全三要素,即机密性、... 近年来,区块链的持续发展使得应用密码学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引起更多国内外学者对信息安全的重点研究。秘密分享技术作为构建安全多方计算协议的基础原语,具备门限特性且在应用中具有拜占庭容错性特点。由于在信息安全三要素,即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上的契合,区块链和秘密分享存在关联性和互补性。现有研究通过融合区块链和秘密分享技术提升了系统稳定性和效率,取得对分布式系统研究的突破。阐述区块链共识算法与拜占庭容错协议之间的关系,分析秘密分享对于实现权益证明共识算法的重要性。总结基于智能合约实现的不同种类的秘密分享体制,以及运用智能合约和秘密分享技术构建的密码协议和具体应用。说明公共通告栏与区块链、秘密分享技术之间的联系,综述使用秘密分享技术优化区块链数据存储的研究,并列举融合区块链存储和秘密分享技术可解决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介绍区块链与秘密分享的功能特性和性能指标,展望两者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分享 区块链 信息安全 门限 拜占庭容错 应用密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