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曹司琪 黄韵琳 +4 位作者 程娟 王胜桥 王颖 董怡 王文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目的:对甲状腺微小结节(最大径≤1 cm)进行动态超声造影(DCE-US)定量分析,评估其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收集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结节(最大径≤1 cm)患者的常规超声和... 目的:对甲状腺微小结节(最大径≤1 cm)进行动态超声造影(DCE-US)定量分析,评估其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收集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结节(最大径≤1 cm)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图像,应用VueBox软件(Bracco,意大利,7.0版本)对甲状腺结节CEUS DICOM动态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得时间-强度曲线(TICs),经曲线拟合后得到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CE-US定量参数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在最终纳入研究的55例甲状腺结节中,37例(67%)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18例(33%)为良性结节,包括1例炎性结节,12例桥本甲状腺炎结节,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常规CEUS显示,62%(23/37)的恶性结节在动脉期呈等增强,生成的TIC曲线形态对比,甲状腺恶性结节TIC曲线表现为动脉期上升较缓慢,峰值强度(PE)较低,曲线下面积较小。经过曲线拟合后,DCE-US定量参数中,甲状腺恶性微小结节的PE、曲线上升支斜率(WiR)、曲线下降支斜率(WoR)显著低于良性结节(P≤0.01)。以定量参数PE、WiR及WoR预测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0.857、0.732(P≤0.01)。结论:通过动态超声造影定量显示甲状腺微小结节内部的微循环灌注的差异,有助于术前无创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造影 动态超声造影定量分析 诊断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表现 被引量:105
2
作者 俞清 徐智章 +2 位作者 王文平 毛枫 黄备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2-1614,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表现。方法分析158例(211个病灶)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弹性图表现,将图像分为0~Ⅳ级,并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良性病变组弹性分级80.3%(139/173)为0~Ⅱ级,而恶性病变中86.6%(33/38)为... 目的探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表现。方法分析158例(211个病灶)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弹性图表现,将图像分为0~Ⅳ级,并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良性病变组弹性分级80.3%(139/173)为0~Ⅱ级,而恶性病变中86.6%(33/38)为Ⅲ~Ⅳ级。两组病变的弹性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不同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弹性图像具有一些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肿瘤实时超声造影的时相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文平 魏瑞雪 +2 位作者 丁红 齐青 黄备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82-1684,共3页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时相改变及其价值。方法 选用百胜Megas超声诊断仪和Bracco公司的SonoVue超声造影剂 ,对 2 9例共 3 4个肝内实质占位病变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 ,其中 16个原发性肝癌 ,4个转移性肝癌 ,9个...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时相改变及其价值。方法 选用百胜Megas超声诊断仪和Bracco公司的SonoVue超声造影剂 ,对 2 9例共 3 4个肝内实质占位病变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 ,其中 16个原发性肝癌 ,4个转移性肝癌 ,9个肝血管瘤 ,5个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结果 经超声造影后 ,3 4个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肝癌的增强减退时间 ( 5 7.6± 15 .7s)明显比其他良性肿瘤为早 (P <0 .0 5 ) ;肝血管瘤的增强峰值时间 ( 65 .0± 2 4.6s)明显比其他肿瘤长 (P<0 .0 5 )。如以肝肿瘤在动脉相增强而在门脉相减退呈低回声作为诊断肝癌的指标 ,则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95 % ( 19/2 0 )、10 0 % ( 14 /14 )和 97% ( 3 3 /3 4)。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肿瘤在不同时相上的不同表现 ,可帮助提高肝肿瘤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超声造影 谐波 造影剂 时相分析 肝肿瘤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技术评价兔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灌注改变 被引量:19
4
作者 董怡 王文平 +4 位作者 丁红 林希元 范培丽 曹佳颖 徐本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兔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后腿肌注50%甘油等渗盐水12ml/kg,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功能衰竭(ARF)模型。分别在注射前与注射后6h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Q-LAB软件测量肾...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兔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后腿肌注50%甘油等渗盐水12ml/kg,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功能衰竭(ARF)模型。分别在注射前与注射后6h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Q-LAB软件测量肾皮质的超声造影灌注参数值,包括曲线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降支斜率(α)、曲线下面积(AUC)、曲线达峰绝对值(DPI)、达峰时间(TTP)。检测注射前和注射后6h兔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结果注射前A和α值分别为(3.07±1.83)dB/s和(0.19±0.15)/s,明显高于注射后6h的(2.76±1.31)dB/s和(0.09±0.02)/s(P均<0.05)。注射前AUC和TTP值分别为(137.4±68.4)dBs和(6.33±3.71)s,明显低于注射后6h的(309.5±88.9)dBs和(8.61±3.97)s(P均<0.01)。注射前和注射后6h的DPI和血肌酐、尿素氮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能准确显示出兔ARF早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较常规血肌酐、尿素氮检查灵敏,对ARF前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超声造影 定量分析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及定量参数筛选 被引量:21
5
作者 丁红 李娜 +3 位作者 林希元 范培丽 王文平 王吉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5-268,27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筛选与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的造影定量参数。方法将79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理分级(Scheuer评分系统)分为轻度纤维化组(S0、S1期,26例)、中度纤...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筛选与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的造影定量参数。方法将79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理分级(Scheuer评分系统)分为轻度纤维化组(S0、S1期,26例)、中度纤维化组(S2、S3期,24例)和重度纤维化组(S4期和临床肝硬化,29例),分别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采集1 min的动态影像供脱机分析。于肝动脉、门静脉、肝实质和肝静脉等4个感兴趣区获得相应的时间-强度曲线及灌注时间参数[到达时间(arrival ti me,AT)和达峰时间(ti me to peak,TTP)]、灌注强度参数[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强度增量(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计算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epatic artery to hepatic vein transit ti me,HA-HVTT)、门静脉-肝静脉渡越时间(portal vein to hepatic vein transit ti me,PV-HVTT)及肝实质-肝静脉渡越时间(parenchyma to hepatic veintransit ti me,PA-HVTT),比较各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肝静脉AT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缩短(P<0.05),其余部位的灌注时间参数与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肝内渡越时间HA-HVTT、PV-HVTT和PA-HVTT与纤维化程度均呈负相关(r=-0.510 7,r=-0.764 5,r=-0.403 2;P=0.000),其中PV-HVTT在3组间均有差异(P<0.05)。灌注强度参数中仅门静脉的PI、ISI和肝实质的ISI与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r=-0.431 0,r=-0.460 8,r=-0.280 3;P=0.013 6)。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获得肝内微循环灌注的多种参数,其中肝内渡越时间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尤其PV-HVTT可间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纤维化 定量分析 渡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肝肿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丁红 王文平 +3 位作者 魏瑞雪 黄备建 齐青 徐智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728-730,共3页
目的 比较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显示肝肿瘤血流信号的特点。方法 对 2 9例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16例 ,转移性肝癌 2例 ,血管瘤 6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5例 )分别进行超声造影和CT检查。结果 超声造影显示肝恶性肿瘤的整体型、血管瘤... 目的 比较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显示肝肿瘤血流信号的特点。方法 对 2 9例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16例 ,转移性肝癌 2例 ,血管瘤 6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5例 )分别进行超声造影和CT检查。结果 超声造影显示肝恶性肿瘤的整体型、血管瘤的周边型及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中央型出现率显著高于其他病变 (P <0 .0 1)。CT示恶性肿瘤中 94.4%( 17/ 18)动脉期强化、门脉期低密度 ;血管瘤中 83 .3 % ( 5 / 6)呈结节状强化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动脉期均明显强化。超声造影和CT鉴别肝肿瘤的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超声造影和CT都能敏感地显示不同肝肿瘤的血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螺旋CT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监测稳定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临床价值再评价 被引量:33
7
作者 丁红 顾奇澜 +2 位作者 朱宇莉 周志英 白寿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监测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及其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血透病情稳定的前臂内瘘患者8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内瘘桡动脉段、头静脉段及吻合口的内径、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RI),并测量肱动脉...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监测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及其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血透病情稳定的前臂内瘘患者8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内瘘桡动脉段、头静脉段及吻合口的内径、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RI),并测量肱动脉血流量参数。结果:超声显示45(55.6%)例内瘘结构正常,36(44.4%)例出现并发症,包括静脉瘤状扩张14例、血栓形成12例、盗血现象9例和假性动脉瘤1例;其中8(9.9%)例诊断内瘘狭窄,均为血栓形成所致。81例患者血流量参数范围203-2390 mL/min,平均(1146±410)mL/min;低流量组(〈800 mL/min)和高流量组(≥1500 mL/min)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中等流量组(P〈0.05)。狭窄组血流量(375±124)mL/min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狭窄段内径显著减小(P〈0.05);静脉段狭窄者,桡动脉和吻合口的RI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临床血透病情稳定的自体动静脉内瘘也存在各种并发症,高频超声监测血流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是早期发现和诊断内瘘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对无临床症状而血流量〈800 mL/min的患者需排除严重并发症,防止内瘘失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动静脉瘘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诊断不典型肝脓肿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文平 李超伦 +3 位作者 季正标 袁海霞 丁红 黄备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EUS)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DU8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2例临床上怀疑肝内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CEUS,机械指数设置为0.08~0.11,造影剂选用SonoVue,取2.4ml经肘部浅静脉于5s内快速推注。结果32例患者共发...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EUS)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DU8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2例临床上怀疑肝内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CEUS,机械指数设置为0.08~0.11,造影剂选用SonoVue,取2.4ml经肘部浅静脉于5s内快速推注。结果32例患者共发现36个病灶,经穿刺证实均为肝脓肿。注射SonoVue后,所有病灶均呈快速整体型增强,平均开始增强时间为(14.48±3.62)s,达峰时间为(22.92±4.35)s,出现低回声的时间为(80.30±35.30)s。峰值时有93.8%(30/32)病灶呈现具有特征性的蜂窝状表现;门脉期中有37.5%(12/32)呈低回声改变,62.5%(20/32)呈等回声改变。结论CEUS有助于提高不典型肝脓肿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超声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实时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肿瘤大小的关系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渊 江泉 +4 位作者 陈剑 张云霄 何竹 顾晓鸣 徐智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实时CEUS增强特征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方法将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按肿瘤最大直径分为〈10 mm1、0~20 mm、〉20 mm 3组,分析各组肿瘤的绝对始增时间、相对始增时间、增强的均匀性、有无灌注缺损、增强顺序...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实时CEUS增强特征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方法将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按肿瘤最大直径分为〈10 mm1、0~20 mm、〉20 mm 3组,分析各组肿瘤的绝对始增时间、相对始增时间、增强的均匀性、有无灌注缺损、增强顺序、增强强度及增强时病灶边界。结果甲状腺癌增强多晚于周围甲状腺实质,以不均匀、向心性增强为主,且增强时病灶边界多数不清或欠清,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10 mm及10~20 mm甲状腺癌以低增强为主;直径〉20 mm的甲状腺癌以高增强为主。随着肿瘤直径增大,其内出现灌注缺损的概率增加,在3组中分别为28.57%(6/21)、54.29%(19/35)和75.00%(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CEUS增强特征与肿瘤大小有一定关系;实时CEUS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肿瘤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微波消融术前超声造影对肝脏肿瘤再定性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季正标 王文平 +3 位作者 俞清 李超伦 黄备建 丁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微波消融治疗前评判肝肿瘤性质的价值。方法对拟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107例患者(共128个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CEU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EUS诊断肝癌的敏感度98.35%(119/121)...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微波消融治疗前评判肝肿瘤性质的价值。方法对拟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107例患者(共128个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CEU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EUS诊断肝癌的敏感度98.35%(119/121),特异度100%(7/7),阳性预测值100%(119/119),阴性预测值77.78%(7/9),准确率98.44%(126/128),均高于CDFI(P<0.001)。根据CEUS结果,119个恶性病灶得到及时微波消融治疗;7个良性病灶经CEUS正确诊断后避免了不必要的微波消融。结论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前,应用CEUS能正确判断肿瘤性质,有助于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肿瘤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 被引量:16
11
作者 董怡 黄咏红 +4 位作者 陈为民 王文平 曹佳颖 范培丽 林希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观察CEUS定量分析技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例临床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病变组。对照组为45名健康志愿者。对所有受检者双肾皮质进行实时灰阶CEUS灌注成像,以QLab图像分析软件计算ROI内造影... 目的观察CEUS定量分析技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例临床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病变组。对照组为45名健康志愿者。对所有受检者双肾皮质进行实时灰阶CEUS灌注成像,以QLab图像分析软件计算ROI内造影剂回声信号的强度,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IC),得到CEUS灌注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变组肾CEUS TIC在视觉上差异不显著,但定量灌注参数中,病变组肾皮质灌注曲线下面积(AUC)增大、达峰绝对值(DPI)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定量分析技术能准确、安全、简便、敏感地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糖尿病肾病 定量分析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45例胰腺癌 被引量:12
12
作者 顾勇主 王国民 +4 位作者 夏罕生 徐叶青 潘毅慧 张惠芳 王文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 ,HIFU)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间收治 4 5例胰腺癌用HIFU治疗后效果。 4 5例TNM分期 :Ⅱ期 5例 ,Ⅲ期 30例 ,Ⅳ期 10例。HIF... 目的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 ,HIFU)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间收治 4 5例胰腺癌用HIFU治疗后效果。 4 5例TNM分期 :Ⅱ期 5例 ,Ⅲ期 30例 ,Ⅳ期 10例。HIFU平均输出功率 1.5kW ,单次脉冲时间 36 0ms,治疗时间 5 5min/次。结果  38例完成治疗 ,瘤体平均缩小 10 .34%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78.94 %、2 3.6 8% ,中位生存期为 2 4 .6个月 ,94 .73%患者原有疼痛减轻或消失。结论 HIFU能减轻晚期胰腺癌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安全、微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治疗 胰腺癌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渊 江泉 +4 位作者 陈剑 张云霄 何竹 龚丽萍 徐智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03-805,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并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造影增强时多表现为病...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并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造影增强时多表现为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病灶无明显增强,不均匀增强,出现局灶性灌注缺损区,分别占86.8%、82.4%、83.8%、91.2%、72.1%。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增强前后结节的平均大小分别为(12.8±8.6)mm、(18.6±9.5)mm,造影增强后显示的病灶明显增大(P<0.05)。本组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达91.2%。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典型的恶性造影增强特征。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透患者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流量参数超声测量的方法及参考值范围 被引量:15
14
作者 朱宇莉 丁红 +3 位作者 范培丽 顾奇澜 滕杰 王文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血流量参数超声测量的最佳方法及建议参考值范围。方法应用Philips iU22彩超仪测量60例功能正常的前臂AVF血液透析患者的桡动脉、头静脉及肱动...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血流量参数超声测量的最佳方法及建议参考值范围。方法应用Philips iU22彩超仪测量60例功能正常的前臂AVF血液透析患者的桡动脉、头静脉及肱动脉血流量参数,计算每个部位的检测成功率及组内相关系数以选择最佳的测量部位并评估测量的重复性;前20例患者同时采用直径法和面积法,获得内瘘血管截面积进而换算血流量参数并比较其差异;分析原发病类型及吻合方式对最佳测量方法获得的血流量参数的影响,并探讨血流量参数的可能参考值范围。结果超声血流量参数测量的成功率及稳定性较好,以肱动脉为最佳测量部位。直径法和面积法两种截面积测量方式获得的血流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病类型及吻合方式对血流量参数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流量参数值较其他原发病患者低,端端吻合患者的血流量参数较端侧吻合患者高(P〈0.05)。由本研究60例患者肱动脉血流量参数得出稳定的血透前臂AVF血流量参数的建议参考值范围为297~1 909mL/min。结论肱动脉为超声血流量参数的最佳测量部位,对于肱动脉血流量参数值过低(〈300mL/min)或过高(〉2 000mL/min)患者需进行更为仔细的扫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 血流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块超声血流显示的影响因素及其良恶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5
作者 许萍 王文平 +1 位作者 秦茜淼 王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超声血流显示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8个乳腺良、恶性肿块进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分别记录其血流数、灰阶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显示的血流数随肿块大小不同而...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超声血流显示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8个乳腺良、恶性肿块进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分别记录其血流数、灰阶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显示的血流数随肿块大小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肿瘤后方衰减征象、内部坏死液性区征象在未检出血流的乳腺癌组中均显著高于有血流组。以超声检出的血流数为指标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低。结论肿块大小、肿瘤后方衰减、内部坏死液性区征象均显著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内血流的检测,超声检出的血流数不能作为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直接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灰阶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对肝癌微循环血流灌注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林希元 丁红 +2 位作者 王本刚 范培丽 王文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SW-UCS-1评价原发性肝癌微循环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由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于术前一周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具有伽马拟合分析技术的超声造影分析软件对动态造影数据进行脱机分析...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SW-UCS-1评价原发性肝癌微循环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由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于术前一周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具有伽马拟合分析技术的超声造影分析软件对动态造影数据进行脱机分析,并引入拟合优度检验指数(GOF)来评价拟合曲线的可靠性。分别选择肿瘤区、肝实质浅部和深部3个感兴趣区(ROI)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并得出各项定量参数:强度增量(a1)、下降曲率(a2)、上升支斜率(a3)、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和造影剂到达时间(AT)。结果所得拟合曲线的GOF值均高于0.90。与肝实质相比,肿瘤区的时间-强度曲线上升快,下降也快,峰值强度大,达峰时间早,上述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深度肝实质组间的同一定量参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马拟合定量分析软件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原发性肝癌及肝实质间不同的灌注特点,为肝肿瘤的诊断和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定量参数 时间-强度曲线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超声造影诊断微小肾细胞癌(MRCC)及>15mm小肾细胞癌(SRCC)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翠仙 黄备建 +4 位作者 薛立云 陆清 严丽霞 闻捷先 王文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检出和诊断微小肾细胞癌(minute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及>15mm小肾细胞癌(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中的应用价值及差异。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MRCC(d≤15mm)及197例>15mm的SRCC(15mm<d...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检出和诊断微小肾细胞癌(minute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及>15mm小肾细胞癌(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中的应用价值及差异。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MRCC(d≤15mm)及197例>15mm的SRCC(15mm<d≤30mm)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病灶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时的明显性积分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观察MRCC及>15mm的SRCC的超声造影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时,MRCC的明显性积分低于>15mm的SRCC(P=0.000),超声造影后,两者明显性积分无明显差异(P=0.434),但均较常规超声明显上升(P=0.000,0.000),且MRCC明显性积分上升幅度明显大于>15mm的SRCC(P=0.000)。比较MRCC及>15mm的SRCC超声造影表现特征、病灶增强方式、峰值强度及减退方式无明显差异(P=0.949,0.472,0.128),MRCC显示瘤周假包膜及不均匀强化特征的比例明显低于>15mm的SRCC(P=0.002,0.002)。结论超声造影对MRCC检出率的提高优于>15mm的SRCC,但能为>15mm SRCC的诊断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肾细胞癌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引导前纵隔病变穿刺活检 被引量:5
18
作者 季正标 金赟杰 +4 位作者 陆清 徐本华 黄备建 张晖 王文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8期478-480,共3页
目的评价CEUS引导下前纵隔病变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收集CT或MRI提示为前纵隔病变的患者71例,比较常规超声(n=33)与CEUS引导下(n=38)穿刺活检的取材成功率、病理诊断率、病变内坏死显示率、取材次数和并发症。结果常规超声和CEUS引导... 目的评价CEUS引导下前纵隔病变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收集CT或MRI提示为前纵隔病变的患者71例,比较常规超声(n=33)与CEUS引导下(n=38)穿刺活检的取材成功率、病理诊断率、病变内坏死显示率、取材次数和并发症。结果常规超声和CEUS引导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病理诊断率分别为84.84%(28/33)、75.76%(25/33)和100%(38/38)、97.37%(37/38),两种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接受CEUS引导穿刺的38例患者中,病灶内液化坏死显示率常规超声为23.68%(9/38),CEUS为65.79%(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和CEUS引导穿刺活检的取材次数为(2.45±0.55)次和(2.03±0.2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EUS可清晰显示前纵隔病灶内坏死区域,以其引导穿刺活检,可提高取材成功率与病理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造影剂 前纵隔病变 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正常动脉检测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超伦 王文平 +2 位作者 何年安 丁红 黄备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研究生理状态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不同深度血管血流的显示能力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以下简称彩超造影)与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以下简称谐波造影)的表现。方法动物选择普通家犬5只。使用意大利百胜Technos DU8超声诊断... 目的研究生理状态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不同深度血管血流的显示能力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以下简称彩超造影)与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以下简称谐波造影)的表现。方法动物选择普通家犬5只。使用意大利百胜Technos DU8超声诊断仪及SonoVue超声造影剂。二维超声分别显示犬的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股动脉及腋动脉,并测量内径,脉冲多普勒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人为增加血管深度,CDFI检查记录该深度状态的血流强度。至CDFI不能清晰显示血流时,分别利用彩超造影与谐波造影两种方法再次检测。彩超造影检测时记录血流强度及PSV。结果随着深度增加CDFI观察到的血流信号减弱,造影后血流信号均明显增强;造影后在同一部位检测到的PSV增加36.1%,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谐波造影显示注射造影剂后动脉管腔内回声迅速增强,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管壁与管腔的分界。结论造影剂的应用可明显提高CDFI对深部血流信号的检出,而谐波造影能更直观、准确地显示血管壁及流道的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超声造影检查 造影剂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定量评价正常人肾脏皮质灌注 被引量:16
20
作者 董怡 王文平 +3 位作者 丁红 范培丽 曹佳颖 林希元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评价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定量分析正常人肾脏灌注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采用PHILIPS I-U-22超声仪器对45例正常人进行双肾实时超声造影,超声对比剂为SonoVue,每侧肾脏使用剂量为1ml。每次原始数据经过Qlab灌注定量分析软件处理。... 目的:评价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定量分析正常人肾脏灌注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采用PHILIPS I-U-22超声仪器对45例正常人进行双肾实时超声造影,超声对比剂为SonoVue,每侧肾脏使用剂量为1ml。每次原始数据经过Qlab灌注定量分析软件处理。比较双肾皮质超声灌注的差异,并用TIC曲线对肾脏皮质设置不同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定量灌注参数对比分析。结果:实时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肾脏皮质灌注的过程。左肾与右肾皮质同一灌注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不同ROI测得的达峰时间、曲线下降支斜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曲线下面积、达峰强度绝对值、曲线上升支斜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能定量分析肾脏皮质血流灌注的特点,不同的ROI在同一灌注参数的测量上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皮质 实时超声造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