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要残疾类别的定义、分类、分级以及评估研究:基于ICF和ICD-11的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亚茹 邱卓英 +3 位作者 陈迪 吕军 田益凡 张爱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81,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ICD-11)理论架构和分类系统,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世界报告以及有关国家的行业技术报告中的证据,系统分析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ICD-11)理论架构和分类系统,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世界报告以及有关国家的行业技术报告中的证据,系统分析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定义、分类、分级和评估方法。方法基于ICF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和残疾模式、分类体系以及编码系统和ICD-11,对标WHO相关世界报告和有关国家行业技术报告的证据,系统探讨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6类常见残疾标准的定义、分类、分级和评估的方法。结果ICF的残疾模式和ICD-11的分类系统为各类残疾的定义、分类、分级以及评估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残疾定义应该从身体功能损害、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进行。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定义、分类与分级均遵循ICF有关的身体功能和结构以及活动和参与的分类方法以及ICD-11相关疾病分类的方法。标准化的活动和参与评估工具如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可以用于测量个体整体活动和参与状况。结论基于ICF功能分类体系和ICD-11疾病分类,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对残疾进行定义、分类、分级并且运用基于ICF的功能评估工具对功能和残疾状况进行评估。WHODAS 2.0作为活动和参与评估的通用工具,不仅可以用于整体功能评估,还可以作为工具,转换其他活动和参与评估工具的结果。基于ICF功能和残疾分类的理论和分类架构以及ICD-11相关疾病分类的方法,系统分析WHO发布的世界报告和有关国家行业技术报告中残疾定义、分类、分级以及评估方法,分析讨论国际上针对各类的残疾定义、分类、分级方法以及评估的研究进展。各类残疾统计会因采用不同的残疾定义、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性。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服务能力建立残疾服务纳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 残疾 分级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架构比较4种残疾标准分类分级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田益凡 陈迪 +3 位作者 邱卓英 杨亚茹 吕军 董向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2-390,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残疾分类分级标准)为研究对象,对各标准的文本进行文献回顾,梳理残疾定义、分类和分级方法的核心要素;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并比较各标准在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的异同;结合ICF的理论框架,分析各标准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结果各标准在残疾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定义方面,保险标准侧重ICF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损伤;司法标准将残疾定义为身体损伤导致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限,涵盖ICF的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工伤标准关注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参照ICF模式,定义残疾为身体结构、功能损害及活动和参与的局限性。在分类分级上,保险标准依据身体结构与功能分为8大类,伤残程度分为10级;司法标准先分级再分类,分为10级,同级内按损伤部位分类;工伤标准按临床分科原则分为5门类,级别1~10级;残疾人标准分为7大类,每类分4级。在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上,保险标准采用ICF编码体系,残疾人标准使用数字编码但非ICF编码,其他标准未使用编码系统;评估工具差异显著,残疾人标准提出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但未实际应用于分级。结论本研究基于ICF的分类架构,对国内4种典型的与残疾相关的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从残疾的定义上看,《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3种标准均于2011年后颁布,采用了ICF的理念和方法定义残疾并且对残疾进行分类。考虑到残疾涉及的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但由于用途不同,分级的方法和级别不同,除《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外,其他3类标准均采用10级的分级方法。分级的依据主要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在残疾评估方面,各标准推荐了不同评估工具,有的依据日常生活能力,有的依据身体的功能,表现出差异性。由于4类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不同,残疾数据用于不同的目的,残疾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国际发展趋势倡导基于ICF和ICD-11建立统一的残疾标准架构,以实现不同残疾数据的可比性和数据之间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残疾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机构成年残疾人照护服务需求分级评估工具研制
3
作者 孙嘉遥 马春华 +5 位作者 吕军 唐琪 邵志民 胡康宁 黄昊鹰 黄爱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2-811,共10页
目的 研制适用于福利机构的成年残疾人照护服务需求分级评估工具,形成照护需求等级划分标准。方法 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论为基础,对国内外照护服务评估标准核心内容进行分析,结合福利机构实践现状,形成评估工具初稿。11位... 目的 研制适用于福利机构的成年残疾人照护服务需求分级评估工具,形成照护需求等级划分标准。方法 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论为基础,对国内外照护服务评估标准核心内容进行分析,结合福利机构实践现状,形成评估工具初稿。11位照护服务领域专家对初稿进行论证,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评估工具。2024年5至6月,在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选择340例成年残疾人进行评估,分析评估工具的信度和效度。采用评估工具对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1 046例评估对象进行评估,采用聚类分析法确定5个照护等级对应的评分区间。结果 评估工具共包括4个一级维度,11个二级维度,39个三级维度,43个评估指标。专家论证,各维度和指标变异系数均<0.25,各条目重要性均> 4.63分,满分率均> 0.86。评估工具整体Cronbach α系数为0.956,重测信度0.997,各指标内容效度指数0.83~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86.679%;各指标载荷系数为0.675~0.878,各维度间相关系数0.325~0.476。聚类分析将残疾人机构照护需求等级划分为1级(重度)、2级(中重度)、3级(中度)、4级(轻中度)和5级(轻度)。结论 本研究制定的福利机构成年残疾人照护服务分级评估工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机构为残疾人提供针对性照护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残疾人 机构照护 评估工具 需求分级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残疾人健康状况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康琦 张悠然 +6 位作者 白燕 王倩 刘斐霞 唐瑞瑞 宗莲 吕军 陈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230-4233,4239,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的健康状况,为残疾人群的健康干预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康复综合信息平台",收集2011年1月—2014年8月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和2013年1月—2014年6月上海市康复职业培训中心的...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的健康状况,为残疾人群的健康干预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康复综合信息平台",收集2011年1月—2014年8月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和2013年1月—2014年6月上海市康复职业培训中心的残疾人健康体检数据93 267份(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61 969份,上海市康复职业培训中心31 298份)。主要收集内容包括残疾人的基本人口学情况、残疾类型、健康体检数据,计算并分析残疾人疾病、阳性体征及实验室异常指标的检出情况。结果 93 267例残疾人中,残疾类型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肢体残疾(49.71%,46 361/93 267)、视力残疾(21.09%,19 672/93 267)、智力残疾(12.89%,12 021/93 267)。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脂肪肝(38.22%,21 877/57 243)、眼底动脉硬化(37.37%,28 153/75 336)、咽炎(31.90%,14 716/46 126);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阳性体征分别为血压偏高(44.23%,40 853/92 364)、肺纹理增多增粗(43.04%,33 539/77 928)、超重(35.43%,32 276/91 097);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实验室异常指标分别为尿比重(34.83%,27 007/77 524)、红细胞分布宽度(31.32%,28 939/92 389)、嗜碱粒细胞计数(30.53%,24 710/80 941)。结论上海市残疾人的健康状况较差,且较为复杂。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重视,实现残疾人健康信息规范化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健康状况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残疾相关数据的内容与标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龙军 苌凤水 +9 位作者 李丹 吴静华 薛恋鼎 励晓红 尹纯礼 邹佳彤 刘巧艳 黄晓静 邱卓英 吕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0-1145,共6页
研究分析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估工具和量表及国际重要残疾相关残疾统计文件,并分析美国和中国残疾相关数据内容与标准现状,发现国际相关的残疾调查数据采用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术语和标准,美国的残疾调查符合ICF理念,... 研究分析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估工具和量表及国际重要残疾相关残疾统计文件,并分析美国和中国残疾相关数据内容与标准现状,发现国际相关的残疾调查数据采用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术语和标准,美国的残疾调查符合ICF理念,我国残疾相关调查部分采用ICF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相关数据 残疾调查 残疾统计 标准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残疾儿童营养状况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茜 吕军 +4 位作者 孙梅 邱芬 邱服冰 李安巧 夏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5-1143,共9页
目的了解发达地区残疾儿童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选取上海市2~18岁残疾儿童主要照护者480例。调查残疾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基于儿童超重、肥胖预测... 目的了解发达地区残疾儿童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选取上海市2~18岁残疾儿童主要照护者480例。调查残疾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基于儿童超重、肥胖预测的生态模型,从儿童个人、家庭及社会特征3个维度分析残疾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480例残疾儿童的消瘦、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75%、13.54%、13.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薯类摄入(OR=0.420,95%CI 0.197~0.893,P<0.05)、照护者对孩子体质量的感知(OR_(过轻)=4.188,95%CI 1.488~11.787,P<0.01)对儿童消瘦有影响;残疾类型(OR_(孤独症)=0.142,95%CI 0.034~0.591,P<0.01)、家庭角色(OR_(父亲)=5.519,95%CI 1.110~27.440,P<0.05)、照护者对孩子体质量的感知(OR过重=5.669,95%CI 1.112~28.903,P<0.05)对儿童超重肥胖有影响。结论上海市残疾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发生率较高,消瘦和肥胖比例远高于正常儿童。残疾类型、自身膳食摄入及家庭特征对残疾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儿童 照护者 营养状况 影响因素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建议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凯悦 李祥龙 +2 位作者 冯钰珩 励晓红 郭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567-3573,3580,共8页
背景2型糖尿病是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对其进行适当干预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但现阶段社区健康管理效果不佳。目的了解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 背景2型糖尿病是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对其进行适当干预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但现阶段社区健康管理效果不佳。目的了解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系统且可操作的糖尿病前期健康管理措施及相关策略建议。方法于2023年3—4月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相关的文献,并基于多方视角于2023年4—5月在上海市社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卫生行政人员、临床内分泌科医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管理工作人员、糖尿病患者或前期人群及其家属、存在糖尿病危险因素者进行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现状、有关态度及看法等观点、服务接受程度等问题的访谈,基于文献和访谈形成的问题集进行鱼骨图分析,梳理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相关问题之间的层次并绘制鱼骨图。结果最终纳入14篇相关文献,总结基于文献和访谈归纳出的22条当前糖尿病前期社区健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得出患者方面、干预范围、服务能力和信息系统4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疾病风险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技能水平、经费预算、工作经验、工作量、服务可及性、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水平和信息共享范围8个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社区健康管理的重要对象,政策变迁过程反映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重视加强,但多方证据证明其目前仍是薄弱环节。针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等管理能力,基于医联体建设优化信息系统平台,进一步形成集筛查、管理、干预于一体的更具可行性的连续性糖尿病前期健康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健康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解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对患者用药知信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丽莎 唐琪 +5 位作者 王草 吴文辉 吴欢云 高振奇 曹文芳 吕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129-3135,共7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共病和多重用药问题严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获取各类健康服务的重要途径,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老年患者的用药管理仍处在薄弱状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对患者用药知信行...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共病和多重用药问题严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获取各类健康服务的重要途径,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老年患者的用药管理仍处在薄弱状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对患者用药知信行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用药行为提供现实依据。方法于2021年9—12月,选择上海市金山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样本来源地,以已签约家庭医生的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已签约老年患者为干预组(n=223),以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已签约老年患者为对照组(n=198)。采用倾向性匹配得分(PSM)以1∶1比例进行组间基线匹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慢性病管理方案,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药物整合,指导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使用《老年人用药保健手册》及分装药盒,开展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管理模式。记录患者入组时和随访3个月后的用药知信行得分和规范用药行为情况,并分析干预前后变化情况。结果经过PSM后,共有141对匹配成功,匹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合理用药知识、信念、用药依从性得分、规范用药习惯养成情况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合理用药知识、信念、用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合理用药知识、信念、用药依从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建立用药提醒习惯、将药物放在显眼位置、家属参与协助提醒服药、使用分装药盒和记录用药笔记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合理用药管理模式有助于强化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增强患者合理用药知识信念,提高患者用药行为依从性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老年人 合理用药管理 家庭医生制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三省市儿童康复治疗师胜任力及专业活动研究
9
作者 陈岚卿 吕军 +5 位作者 王晓茜 郑红颖 邵萍 王安妮 孙梅 陈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0-767,共8页
目的 分析我国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市儿童康复治疗师胜任力和专业活动现状。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胜任力调查表对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市168例儿童康复治疗师进行问卷调查。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一对一... 目的 分析我国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市儿童康复治疗师胜任力和专业活动现状。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胜任力调查表对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市168例儿童康复治疗师进行问卷调查。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一对一访谈儿童康复治疗师35例,采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62份。调查显示,儿童康复治疗师胜任力(3.44±0.87)分,其中专业精神领域得分(3.90±0.77)和实践领域得分(3.83±0.77)较高,管理与领导力领域得分(2.92±1.44)和研究领域得分(2.14±1.64)较低。潜类别分析显示,儿童康复治疗师可分为4类,以中级组占比最大(34.57%),低学习研究组占比最少(8.64%)。访谈发现,治疗师在保持与儿童家庭沟通、管理自我专业发展等胜任力存在问题。结论 江苏、上海和浙江儿童康复治疗师专业胜任力上四个维度高于3分,仅管理与领导力低于3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康复治疗师 康复胜任力架构 潜类别分析 胜任力 专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残疾人焦虑、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0
作者 田壮 白燕 +5 位作者 徐桔密 唐瑞瑞 孙梅 陈刚 施慎逊 吕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的焦虑、抑郁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1月~12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参加健康体检的731名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的焦虑、抑郁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1月~12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参加健康体检的731名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健康体检残疾人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9.58%、8.48%。抑郁影响因素有残疾年限(OR=0.967,P〈0.05)和残疾等级(OR〈1,P〈0.05);焦虑影响因素有退休(OR=2.047,P〈0.05)、独居或住养老院(OR=3.073,P〈0.01)、残疾年限(OR=0.956,P〈0.01)。结论上海市健康体检残疾人群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残疾人眼科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倩 宗莲 +6 位作者 刘斐霞 张悠然 康琦 唐瑞瑞 白燕 吕军 陈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234-4239,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的眼科检查情况,为残疾人眼病预防、治疗及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康复综合信息平台",收集2011年1月—2014年8月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和2013年1月—2014年6月上海市康复职业培训...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的眼科检查情况,为残疾人眼病预防、治疗及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康复综合信息平台",收集2011年1月—2014年8月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和2013年1月—2014年6月上海市康复职业培训中心的残疾人眼科健康体检数据75 336份(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45 084份,上海市康复职业培训中心30 252份)。主要收集内容包括残疾人的基本人口学情况、残疾特征及眼科体检结果。比较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疾病特征残疾人的眼科异常结果检出情况。结果共检出眼科异常结果 145种,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眼底动脉硬化(37.37%,28 153/75 336)、屈光不正(16.47%,12 406/75 336)、白内障(15.77%,11 879/75 336)。(1)不同性别残疾人的眼底动脉硬化、屈光不正、白内障、胬肉、玻璃体混浊、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眼底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明、斜视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残疾人的眼底动脉硬化、屈光不正、白内障、胬肉、玻璃体混浊、失明、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斜视、眼底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残疾类型残疾人的眼底动脉硬化、屈光不正、白内障、胬肉、玻璃体混浊、失明、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斜视、眼底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等级肢体残疾残疾人的眼底动脉硬化、屈光不正、白内障、胬肉、黄斑变性、斜视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视力残疾残疾人的眼底动脉硬化、屈光不正、白内障、胬肉、玻璃体混浊、失明、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斜视、眼底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智力残疾残疾人的眼底动脉硬化、白内障、胬肉、斜视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听力残疾残疾人的眼底动脉硬化、屈光不正、白内障、胬肉、玻璃体混浊、黄斑变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精神残疾残疾人的眼底动脉硬化、屈光不正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多重残疾残疾人的屈光不正、玻璃体混浊、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眼底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残疾人的眼科异常结果检出率较高,不同人口学特征残疾人的眼科异常结果检出率间存在差异。建议有针对性地对残疾人进行眼科健康检查,帮助其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健康状况 眼疾病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ICF构建残疾服务相关数据框架与内容 被引量:3
12
作者 苌凤水 孙梅 +8 位作者 胡龙军 邱卓英 虞慧炯 陈刚 薛恋鼎 刘巧艳 李程跃 杨玉慧 吕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3-1139,共7页
目的构建符合国际标准、实现国际残疾数据可比的中国残疾服务数据架构。方法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设计理论框架,应用文献归纳、逻辑推理、专家咨询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构建涉及9个领域,35个维度,115个指标的3层指标体系。... 目的构建符合国际标准、实现国际残疾数据可比的中国残疾服务数据架构。方法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设计理论框架,应用文献归纳、逻辑推理、专家咨询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构建涉及9个领域,35个维度,115个指标的3层指标体系。结论构建了包括9个领域,35个维度,115个指标的残疾服务相关数据框架。可以此框架开发相关数据采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服务 残疾调查 残疾统计 数据框架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成年肢体残疾人整体康复需求实现程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宝松 裴曌 +4 位作者 郭咏军 贺璧平 虞慧炯 徐萍 吕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3-886,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成年肢体残疾人整体康复需求实现程度及其未实现的原因,为康复服务的精准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2016年11月至12月,利用自拟问卷,对390名成年持证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实现情况及影响实现的原因进行典型调查。结果 18~40... 目的分析上海市成年肢体残疾人整体康复需求实现程度及其未实现的原因,为康复服务的精准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2016年11月至12月,利用自拟问卷,对390名成年持证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实现情况及影响实现的原因进行典型调查。结果 18~40岁肢体残疾人的职业康复(62.34%)与教育康复(52.00%)实现率低;二级残疾者的职业康复(38.71%)与教育康复(35.29%)实现率低;影响服务需求未转化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67.34%);"其他"原因中的"暂不需要"占全部原因累计频数的16.41%。结论以服务需求实现率相对较低的项目为重点,做好社区康复与健康治理的融合,优化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康复需求 服务利用 影响因素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儿童照护者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蕾 陈刚 +5 位作者 吕军 孙梅 夏聪 郑红颖 励晓红 王晓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9-1166,共8页
目的了解残疾儿童照护者抑郁状态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8至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照护者334例,进行一对一访谈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PHQ-9)评价抑郁状态。从残疾儿童照护者、被照护者和环境3个方面进行单... 目的了解残疾儿童照护者抑郁状态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8至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照护者334例,进行一对一访谈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PHQ-9)评价抑郁状态。从残疾儿童照护者、被照护者和环境3个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照护者抑郁状态的因素。结果334例残疾儿童照护者抑郁报告率为35.9%。在照护者因素上,女性照护者抑郁风险高于男性照护者(OR=2.193,95%CI 1.131~4.254,P=0.002);在被照护者因素上,被照护者的睡眠质量差(OR=1.942,95%CI 1.113~3.386,P<0.05)、情绪不稳定(OR=17.456,95%CI 2.534~120.240,P<0.05)和残疾类型(OR_(智力)=5.401,95%CI 1.995~14.624;OR_(精神)=3.712,95%CI 1.615~8.530;OR_(肢体)=2.913,95%CI 1.330~6.379;P<0.05)对照护者抑郁状态存在影响;在环境因素上,租住房屋的照护者抑郁风险高于自有房屋照护者(OR=1.727,95%CI 1.135~2.627,P<0.05)。结论残疾儿童照护者抑郁状态不容乐观。当照护者为女性、租住房屋;被照护者有睡眠问题,情绪不稳定,残疾类型为智力、精神和肢体残疾时,照护者的抑郁状态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儿童 照护者 抑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健康管理相关政策变迁分析--基于Rost CM软件的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一涵 励晓红 +2 位作者 吕军 陈刚 孙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1-324,339,共5页
目的:回顾我国残疾人健康管理政策变迁,发现政策内容覆盖弱点,为完善残疾人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相关机构官方网站下载政策文件,采用Rost CM6软件分析政策文本,从价值目标、规则、主体、机制分析政策变迁。结果:纳入政策47条,针对... 目的:回顾我国残疾人健康管理政策变迁,发现政策内容覆盖弱点,为完善残疾人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相关机构官方网站下载政策文件,采用Rost CM6软件分析政策文本,从价值目标、规则、主体、机制分析政策变迁。结果:纳入政策47条,针对性政策占17.0%。政策数量持续增长,三阶段分别聚焦制度、服务、机制。结论:目前针对性政策较少、落实措施不足,需构建全面的残疾人健康管理社会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健康管理 政策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基于管理者和组织者视角 被引量:8
16
作者 解海霞 杨玉慧 +7 位作者 吴爱荣 沈沉 胡龙军 张佳 林佩佩 陈刚 吕军 苌凤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1-1227,共7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发展现状与机遇。方法2018年6月,针对上海16个区“希望之家”的组织方和管理方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基本情况、政策了解情况、活动开展情况、发展障碍和对康复的认知。采用描述性统计、相... 目的分析上海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发展现状与机遇。方法2018年6月,针对上海16个区“希望之家”的组织方和管理方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基本情况、政策了解情况、活动开展情况、发展障碍和对康复的认知。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1名组织方和16名管理方参与调查。组织方对“希望之家”相关政策了解不够。上海8个区(50%)的“希望之家”委托社会组织承办。“希望之家”活动平均开展率60.6%,最高是康复知识培训(96.3%),法律服务、就业技能培训、康复护理指导、职业转介、医疗转介和教育转介等提供不足。经费、各方共识和专业人员不足是影响“希望之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双方康复认知情况总体良好,但对康复原则和康复价值的认知仍需加强。结论上海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发展良好,组织方和管理方康复认知水平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坚持全面康复原则,在适时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基础上加强规范管理,促进重度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希望之家 社区康复 认知评价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残疾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诗雅 孙梅 +5 位作者 吕军 夏聪 郑红颖 陈刚 唐蕾 王晓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7-1134,共8页
目的分析残疾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照护者285例,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儿童和青少年版(EQ-5D-Y)对残疾儿童进行生活质量测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 目的分析残疾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照护者285例,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儿童和青少年版(EQ-5D-Y)对残疾儿童进行生活质量测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儿童个体因素、照护者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残疾儿童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低(71.66±22.33)。肢体残疾(B=-13.623,95%CI-25.282~-1.965,P=0.022)、多重残疾(B=-14.911,95%CI-27.445~-2.377,P=0.020),并发疾病(B=-8.995,95%CI-14.780~-3.210,P=0.002),情绪不稳定(B=-4.414,95%CI-7.433~-1.395,P=0.004),伙伴关系不好(B=4.965,95%CI 1.748~8.181,P=0.003),无学前教育(B=-7.757,95%CI-12.954~-2.561,P=0.004),祖辈作为主要照护者(B=-7.999,95%CI-14.288~-1.710,P=0.013)的儿童生活质量较差。结论残疾儿童的生活质量不高,受儿童个体、照护者及环境多维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个体因素和照护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儿童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残疾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残疾儿童照护者应对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慧琳 陈刚 +5 位作者 吕军 孙梅 夏聪 郑红颖 励晓红 张诗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67-1175,共9页
目的了解照护者在残疾儿童康复情境下的应对行为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选取残疾儿童照护者中的358例父母。采用父母应对方式量表(CHIP)在残疾儿童康复情境下对照护者应对行为进... 目的了解照护者在残疾儿童康复情境下的应对行为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选取残疾儿童照护者中的358例父母。采用父母应对方式量表(CHIP)在残疾儿童康复情境下对照护者应对行为进行评估,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应对行为的因素。结果残疾儿童照护者应对行为总作用得分为(106.00±23.45),平均作用得分为(2.36±0.52)。照护者因素中母亲(B=7.607,95%CI 2.477~12.737,P=0.004)、不需要照顾他人(B=5.758,95%CI 1.174~10.343,P=0.014)的照护者应对行为得分更高。儿童因素中,伙伴数量越多(B=2.925,95%CI 1.233~4.618,P<0.001)、参与公共空间活动越频繁(B=3.906,95%CI 1.743~6.068,P<0.001)、康复效果有变化(B=-16.832,95%CI-31.471~-2.193,P=0.024)的照护者应对行为得分更高;儿童年龄3~<6岁(B=-7.914,95%CI-15.157~-0.671,P=0.032)、残疾类型为智力残疾(B=-11.153,95%CI-21.360~-0.947,P=0.032)的照护者应对行为得分更低。环境因素中感知社会态度越友好(B=2.560,95%CI 0.615~4.505,P=0.010)的照护者应对行为得分更高。结论残疾儿童照护者需要掌握在儿童康复情境下的应对行为方法。在处理残疾儿童康复相关问题时,照护者应对行为受到儿童个体、照护者及环境多维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行为 残疾儿童 照护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低视力残疾人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利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桔密 宋毓 +8 位作者 黄晓静 金荣 孙梅 朱韫琦 许斌 万少华 杨喆 汪伟力 吕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的利用现状。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上海市16个区县服务利用人数、投入经费、适配助视器型号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集中指数法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服务利用总人数17,498名,人均投入费用335.37... 目的:了解上海市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的利用现状。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上海市16个区县服务利用人数、投入经费、适配助视器型号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集中指数法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服务利用总人数17,498名,人均投入费用335.37元。适配周期内服务利用集中指数为0.0951。结论上海市眼镜式助视器服务整体利用情况良好,但各区县利用情况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 眼镜式助视器 适配服务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残疾人耳鼻咽喉科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斐霞 张悠然 +6 位作者 康琦 唐瑞瑞 白燕 王倩 宗莲 吕军 陈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240-4246,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的耳鼻咽喉科检查情况,为制定相关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康复综合信息平台",收集2011年1月—2014年8月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和2013年1月—2014年6月上海市康复职业培训中心...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的耳鼻咽喉科检查情况,为制定相关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康复综合信息平台",收集2011年1月—2014年8月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和2013年1月—2014年6月上海市康复职业培训中心的残疾人耳鼻咽喉科健康体检数据65 659份(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34 361份,上海市康复职业培训中心31 298份)。主要收集内容包括残疾人的基本人口学情况、残疾特征及耳鼻咽喉科体检结果。比较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疾病特征残疾人的耳鼻咽喉科异常结果检出情况。结果共检出耳鼻咽喉科异常结果 96种,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咽炎(31.90%,14 716/46 126)、耵聍栓塞(7.19%,3 710/51 628)、鼻中隔偏曲(6.48%,3 349/51 645)。(1)不同性别残疾人的咽炎、耵聍栓塞、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耳炎、扁桃体肥大、听力下降、鼓膜穿孔、鼓膜内陷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残疾人的咽炎、耵聍栓塞、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中耳炎、扁桃体肥大、听力下降、鼓膜穿孔、鼓膜内陷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残疾类型残疾人的咽炎、耵聍栓塞、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中耳炎、扁桃体肥大、听力下降、鼓膜穿孔、鼓膜内陷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偏曲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等级肢体残疾残疾人的咽炎、耵聍栓塞、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听力下降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视力残疾残疾人的咽炎、耵聍栓塞、鼻中隔偏曲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智力残疾残疾人的耵聍栓塞、慢性鼻炎、扁桃体肥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听力残疾残疾人的耵聍栓塞、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中耳炎、听力下降、鼓膜穿孔、鼓膜内陷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精神残疾残疾人的耵聍栓塞、扁桃体肥大、鼓膜穿孔、鼓膜内陷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残疾人的耳鼻咽喉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建议加强对残疾人耳鼻咽喉疾病的防治宣传,以降低其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健康状况 耳鼻咽喉疾病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