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栏导语:公共管理研究需要强化因果推理与实地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春奎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6,共4页
因果推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知识积累和学科建设的核心。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已有的实证信息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对自然、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等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及应用,公共管... 因果推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知识积累和学科建设的核心。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已有的实证信息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对自然、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等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及应用,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王天夫,2006;景怀斌,2015)。由于自然,尤其是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自然情形下的观察是被动的、表面的。因此,如何主动地、深度地、操控性地进行因果关系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地实验 社会科学 影响评估 因果推理 公共管理学 因果推断 因果关系 因果机制 实验方法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管理领域中的行政负担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春奎 童佩珊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176,M0006,M0007,共21页
行政负担是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作为摩擦成本的重要表现形式,行政负担为政民互动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解释空间。论文运用系统性综述法对行政负担研究主题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了公共管理领域中行政负担的研究现状... 行政负担是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作为摩擦成本的重要表现形式,行政负担为政民互动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解释空间。论文运用系统性综述法对行政负担研究主题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了公共管理领域中行政负担的研究现状,梳理了行政负担的概念内涵及其测量工具与研究方法,讨论了行政负担的起源、影响与消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可供扩展和深化的行政负担研究的知识框架。研究发现,行政负担是公民与政府互动过程中经历的一系列障碍或摩擦,行政负担与繁文缛节、泥淖、折磨机制等相关概念密切相关;行政负担的测量可以分为主观感知和客观统计两种方式,经历了由单指标测量到多指标测量的转变;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是行政负担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行政负担的起源包括国家、组织和公民层面的多重因素,其影响呈现出从关注个体态度到关注行为结果,从关注政治与组织层面到关注个体层面的研究态势。未来行政负担研究应关注以下方面:行政负担概念内涵的深化与测量工具的开发,行政负担的影响与调控机制的推进与发展,行政负担的缘起与消解策略的丰富与拓展,以及立足于中国情境的行政负担研究的本土化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负担 概念测量 研究内容 知识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栏导语:土地政策:公共政策研究亟待加强的领域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春奎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依托,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土地政策是关系国运盛衰的根本大计.早在18世纪,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就提出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即“财富...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依托,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土地政策是关系国运盛衰的根本大计.早在18世纪,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就提出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即“财富之母”(谢思全、王蒙,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公共政策研究 导语 专栏 古典经济学派 基础性制度 土地制度 18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赋能美好生活的战略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春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知识来源,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知识来源,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就是人民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变革 战略路径 知识来源 美好生活 不确定因素 放眼全球 主要矛盾 本质和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M和BRA整合模型的政府数据开放意愿与行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春奎 童佩珊 陈彦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8-78,共11页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感知收益感知风险的整合模型,依据对上海市公务员的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开放数据采取了选择性开放策略。其中,感知有用性会直接影响政府数据开放意愿,感知...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感知收益感知风险的整合模型,依据对上海市公务员的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开放数据采取了选择性开放策略。其中,感知有用性会直接影响政府数据开放意愿,感知易用性、感知收益、感知有用性能够直接影响政府数据开放行为;感知风险负向影响政府数据开放意愿,而对政府数据开放行为没有直接影响;推动意愿在感知易用性、感知收益与推动行为之间发挥着较强的部分中介作用,在感知有用性与推动行为之间呈现出完全中介效应。未来,政府部门应明确数据开放清单,健全数据开放风险管理的法规制度,强化激励机制,避免单一部门的选择性行为,实现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政府数据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接受模型 感知风险 感知收益 政府数据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三重制度逻辑与治理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春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具有颠覆性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布局前瞻性强、市场...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具有颠覆性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布局前瞻性强、市场和组织不确定性大、技术赶超机会多等特征,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过程,减少或者克服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科技创新政策设计的核心议题和主要依据。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涉及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受到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和社会逻辑三种制度逻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技术赶超 制度逻辑 产业布局 发展路径 市场逻辑 科技创新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7
作者 刘冬梅 吕金虎 +5 位作者 郭铁成 毛世平 刘婉钰 肖立晟 栾稀 朱春奎 《中国科技论坛》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出部署。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一系列关键挑战和政策需求。本期笔谈以“科技创新与产...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出部署。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一系列关键挑战和政策需求。本期笔谈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题,就其所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资源统筹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