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股动脉至冠状动脉插管的应用解剖观测
1
作者 戴正寿 李瑞锡 李大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为动脉造影术以及对病变脏器进行化学治疗时的导管插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不锈钢尺测量从股动脉起始处至冠状动脉起始处全程中主动脉各主要分支的距离;用游标卡尺测得各动脉起始部的外径。结果:从左、右股动脉起始处,经髂外... 目的:为动脉造影术以及对病变脏器进行化学治疗时的导管插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不锈钢尺测量从股动脉起始处至冠状动脉起始处全程中主动脉各主要分支的距离;用游标卡尺测得各动脉起始部的外径。结果:从左、右股动脉起始处,经髂外动脉、髂总动脉最终到左冠状动脉起始处之间的长度分别为(68.9±4.2)cm和(69.0±3.9)cm;到右冠状动脉起始处之间的长度分别为(68.3±4.0)cm和(68.5±3.6)cm。左、右冠状动脉起始处的外径分别为(6.2±1.3)mm和(5.0±0.8)mm。结论:本文的测量数据可供经股动脉至冠状动脉起始处全程中主动脉的各主要分支施行心导管诊断治疗和对内脏器官的疾病进行化学治疗以及局部脏器动脉造影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主动脉分支 股动脉 动脉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各区NMDA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 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志安 徐铁军 +2 位作者 张凤真 王梅申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观察短暂性前脑缺血 (15 m in)再灌注 (0 .5 h~ 7d)大鼠海马各区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变化 ,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海马各区呈...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观察短暂性前脑缺血 (15 m in)再灌注 (0 .5 h~ 7d)大鼠海马各区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变化 ,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海马各区呈现出一种相对一致的表达。在海马 CA1 区 ,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分别在缺血再灌 6h和 12 h降至低谷 (P<0 .0 5 ) ,然后表达开始回升 ,在缺血再灌 48h都升至高峰 (P<0 .0 5 ) ,之后表达再次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P<0 .0 5 ) ;在海马 CA3区 ,二者的表达变化规律与 CA1 区相似 ,不同的是表达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在齿状回 ,缺血后 0 .5 h~ 72 h,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 ,72 h后表达开始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P<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大鼠海马各区表达变化的模式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鼠 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 NR2A NR2B mRNA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后早期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和NR2B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玉兰 徐铁军 +3 位作者 樊红彬 张凤真 王梅申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3-418,共6页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图象分析处理技术研究生后 1d、4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的 SD大鼠海马结构中NMDA受体亚单位 NR1、NR2 A、NR2 B三种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生后各时间点海马结构各区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胞体...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图象分析处理技术研究生后 1d、4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的 SD大鼠海马结构中NMDA受体亚单位 NR1、NR2 A、NR2 B三种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生后各时间点海马结构各区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胞体中均有 NR1、NR2 A、NR2 B的表达 ,NR2 B还在锥体细胞的顶树突中有较强表达。 NR1与 NR2 B的生后表达变化模式相似 ,在生后 1d和 4d,两者在 CA3区的表达均高于 CA1 区 ;生后 1周后两者在 CA1 区的表达则高于 CA3区 ;到生后 2~ 3周其表达达到峰值。而 NR2 A却与此不同 ,生后 1d、4d时其在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较高 ,随发育时间延长表达逐渐下降 ,大约在生后 4周降至谷底。整个发育过程中 ,NR1在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始终高于 NR2 A和 NR2 B的表达。这些结果提示 ,生后早期大鼠海马结构 NR1、NR2 A、NR2 B的表达具有发育性时空差异和亚单位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与发育早期海马学习功能的特异性以及海马各区对缺血敏感性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亚单位 生后发育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电子传递呼吸链及其生物学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徐婷 李华 +2 位作者 鲁姗姗 张红旗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5,261,共7页
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基本能量。其内膜上的呼吸链酶传递氢和电子到ATP酶复合体,用于合成能量及维持跨内膜氢离子梯度循环。细胞生存所需能量的95%由线粒体呼吸链提供,主要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5个复合体(Ⅰ、Ⅱ、Ⅲ、Ⅳ、Ⅴ)组... 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基本能量。其内膜上的呼吸链酶传递氢和电子到ATP酶复合体,用于合成能量及维持跨内膜氢离子梯度循环。细胞生存所需能量的95%由线粒体呼吸链提供,主要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5个复合体(Ⅰ、Ⅱ、Ⅲ、Ⅳ、Ⅴ)组成的线粒体呼吸链酶完成,即NADPH-泛醌、琥珀酸-泛醌还原酶、泛醌-Cytc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ATP合成酶。本文对线粒体呼吸链Ⅰ/Ⅱ/Ⅲ/Ⅳ/Ⅴ的分子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泛醌还原酶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SQR)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QCR) 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 ATP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聚肽纳米纤维支架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晓军 谭玉珍 +3 位作者 李少华 国海东 王存 张剑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研究白聚肽纳米纤维支架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生长和存活的作用。方法设计和同相合成自聚肽,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其白组装后的形态结构和与MCSCs的相互关系;通过CCK-8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纳米纤维支架对MCSCs... 目的研究白聚肽纳米纤维支架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生长和存活的作用。方法设计和同相合成自聚肽,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其白组装后的形态结构和与MCSCs的相互关系;通过CCK-8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纳米纤维支架对MCSCs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1%多肽溶液自组装成直径约10nm,长度为100~300nm纳米纤维,并相互交织成孔径为50~200nm的网状结构;MCSCs在纤维支架中培养1d后,可见细胞呈长梭形,位于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的网孔中,生长状态良好;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在纤维支架中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MCSCs在纤维支架中诱导培养4周时,形态和排列方式均发生明显改变。结论纤维支架与MCSCs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纤维支架有利于MCSCs的生长和定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聚肽纳米纤维支架 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