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HA2为基础的流感病毒候选疫苗同时与H5N1、H1N1和H3N2亚型毒株产生交叉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美丽 陈燕霞 +4 位作者 王宇 徐俊 熊为亮 姜世勃 潘春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1-328,共8页
【目的】探讨以流感病毒(IAV)血凝素蛋白茎部(HA2)保守表位为免疫原来诱导针对不同血清型流感病毒的广谱体液免疫应答。【方法】我们构建了一个重组的IAV疫苗IR30-Fd,由A/Viet Nam/1203/2004(H5N1)病毒株HA2的30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IR30... 【目的】探讨以流感病毒(IAV)血凝素蛋白茎部(HA2)保守表位为免疫原来诱导针对不同血清型流感病毒的广谱体液免疫应答。【方法】我们构建了一个重组的IAV疫苗IR30-Fd,由A/Viet Nam/1203/2004(H5N1)病毒株HA2的30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IR30)和一个连在碳端的三聚体基序(foldon,Fd)组成。原核表达该蛋白,圆二色谱和Western Blot验证IR-30-Fd的室间结构之后,分别免疫BALB/c小鼠和新西兰白兔,并同时免疫IR30多肽为对照,制备血清抗体。然后应用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抗体的滴度,应用细胞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抗体与不同的IAV菌株HA2蛋白的交叉反应性。【结果】IR30-Fd能够形成具有α螺旋的三聚体空间结构。用IR30-Fd和IR30免疫BALB/c小鼠和新西兰白兔后获得了高效价的抗IR30的特异性抗体。鼠抗IR30-Fd抗体能与H3N2和H1N1的HA蛋白反应而鼠抗IR30抗体不能。鼠抗IR30-Fd抗体稀释6 400倍、兔抗IR30-Fd抗体稀释8.2×105倍均可以与H5N1的HA蛋白反应。细胞ELISA表明兔抗IR30-Fd抗体与天然状态下的H5N1和H3N2的HA蛋白的结合亲和力高于兔抗IR30抗体。【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IR30-Fd蛋白能够模拟H5N1 HA2蛋白保守序列的天然三聚体结构,并且能够诱导产生针对H5N1 H1N1和H3N2亚型HA蛋白的广谱交叉反应抗体,为研制通用的流感病毒疫苗提供了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通用疫苗 HA2 三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葡萄球菌AtlE蛋白介导生物膜起始黏附的相关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欧元祝 朱于莉 +4 位作者 陈洁敏 秦智强 江娟 杨晓梅 瞿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介导生物膜起始黏附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方法检测了相应时期的胞外DNA的释放量,并用DNA酶(DNaseⅠ)研究...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介导生物膜起始黏附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方法检测了相应时期的胞外DNA的释放量,并用DNA酶(DNaseⅠ)研究表皮葡萄球菌胞外DNA在生物膜形成和起始黏附中的作用;采用pBT2质粒同源重组敲除的方法构建了表皮葡萄球菌1457的atlE基因突变株,研究atlE基因敲除突变对起始黏附能力、生物膜形成及胞外DNA释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的表达与胞外DNA的释放量有相关性;DNA酶能影响未成熟生物膜且能降低起始黏附能力;ΔatlE菌株胞外DNA的释放减少,起始黏附能力明显降低,不形成生物膜。结论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能通过释放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atlE基因 胞外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及栽培一枝蒿多糖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雨 杨秀梅 +3 位作者 赵干 俞益 张慧珍 张爱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7-226,共10页
研究和比较新疆野生与栽培一枝蒿多糖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和功能的影响。超声法制备野生及栽培一枝蒿粗多糖;Sevage法除蛋白;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的成熟;ELISA法检测IL-12和TNF-α的... 研究和比较新疆野生与栽培一枝蒿多糖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和功能的影响。超声法制备野生及栽培一枝蒿粗多糖;Sevage法除蛋白;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的成熟;ELISA法检测IL-12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野生及栽培一枝蒿多糖含量分别为26.18%和22.14%,去除蛋白质后多糖含量分别为30.94%和27.06%;野生及栽培一枝蒿多糖均可以显著增强小鼠骨髓来源CD11c+DCs表面分子CD40,CD86及CD80的表达(P<0.05);显著促进IL-12和TNF-α的表达(P<0.05);显著降低DCs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且相同剂量对DCs的免疫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蛋白和不除蛋白的野生及栽培一枝蒿多糖的免疫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新疆野生和栽培一枝蒿多糖含量差异较小,并均可以促进小鼠骨髓来源DCs的成熟和功能,且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一枝蒿 栽培一枝蒿 多糖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新型抗原Rv3117联合DDA/MPL佐剂作为亚单位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叶娟 高孟哲 +2 位作者 张舒林 陈力 孙战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用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特异性抗原Rv3117联合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单磷酰脂质体A(MPL)佐剂构建结核亚单位疫苗(Rv3117/DDA/MPL),并在C57BL/6小鼠体内评估其加强卡介苗(BCG)首次免疫后的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分子克... 目的用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特异性抗原Rv3117联合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单磷酰脂质体A(MPL)佐剂构建结核亚单位疫苗(Rv3117/DDA/MPL),并在C57BL/6小鼠体内评估其加强卡介苗(BCG)首次免疫后的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Rv3117,转入感受态大肠埃希菌BL21(DE3)PLys S,诱导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用Triton X-114相分离法去除目的蛋白中的内毒素,然后与DDA/MPL佐剂充分乳化构建亚单位疫苗。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未予任何处理)、PBS组(免疫PBS)、BCG组(单纯首次免疫BCG)、BCG+DDA/MPL组(首次免疫BCG,2周后用佐剂DDA/MPL加强免疫2次)和BCG+Rv3117/DDA/MPL组(首次免疫BCG后用亚单位疫苗Rv3117加强免疫2次),每组5只。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对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行评估。结果成功克隆表达并纯化结核特异性抗原Rv3117。ELISPOT和ELISA结果显示:受10.0μg/m L结核菌素纯化衍生蛋白(PPD)刺激后,与对照组、PBS组、BCG组和BCG+DDA/MPL组比较,BCG+Rv3117/DDA/MPL组小鼠T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BCG+DDA/MPL组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p70)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BS组(P<0.05),总抗体Ig G和Ig G1亚型水平亦较高;而BCG+Rv3117/DDA/MPL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BCG+DDA/MPL组(P<0.05)。结论亚单位疫苗Rv3117/DDA/MPL在C57BL/6小鼠体内可增强BCG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效应。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Rv3117有望成为新的结核疫苗设计及结核诊断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3117 亚单位疫苗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p基因表达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及附属基因调节(agr)系统活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于莉 杨晓梅 +7 位作者 李娜 江娟 陈洁敏 秦智强 李敏 吕元 魏武 瞿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0-586,共7页
目的研究表皮葡萄球菌trap基因表达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及其对agr系统的活化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表型,二维电泳和高灵敏度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比较表皮葡萄球菌标准株蛋白质表达谱,... 目的研究表皮葡萄球菌trap基因表达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及其对agr系统的活化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表型,二维电泳和高灵敏度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比较表皮葡萄球菌标准株蛋白质表达谱,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检测trap基因和RNAⅢ的转录水平,CLUSTAL X对表皮葡萄球菌trap基因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序列进行分析,Mega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比较分析形成生物膜的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株与不形成生物膜的ATCC 12228株生长中期的蛋白质组,发现ATCC 35984株的TRAP蛋白量明显高于ATCC 12228株。转录水平的检测显示ATCC 12228株和生物膜阳性临床SE1457、SE671株的trap基因均低转录,但RNAⅢ的转录水平未降低。SE1457株agr系统突变后,RNAⅢ的转录明显降低,trap基因的转录无变化。RNAⅢ的转录随细菌生长变化而增加,trap基因转录保持不变。trap序列分析显示其在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较为保守,但存在明显的进化距离。结论在本论文所研究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株中,trap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不存在直接的调控相关性;并提示TRAP蛋白不是表皮葡萄球菌agr系统活化所必需的细菌产物;表皮葡萄球菌trap基因序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之间存在差异,可能与其功能差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trap基因 附属基因调节系统 RNAⅢ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疫苗研究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2
6
作者 闻玉梅 《生物产业技术》 2009年第3期1-1,共1页
治疗性疫苗的应用已有非常长的历史.早在19世纪,已有将来自结核病,梅毒感染者的组分或细菌成分作为一种原始性的治疗性疫苗用于治疗患者。近20年来.由于HI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加之又出现了多重耐药性的细菌与病毒以及用... 治疗性疫苗的应用已有非常长的历史.早在19世纪,已有将来自结核病,梅毒感染者的组分或细菌成分作为一种原始性的治疗性疫苗用于治疗患者。近20年来.由于HI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加之又出现了多重耐药性的细菌与病毒以及用药物及抗体均难以治疗的微生物持续性感染.治疗性疫苗已被提升为一种新的待开发的资源。此外.由于抗微生物免疫学的迅速发展,更为治疗性疫苗从理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治疗性疫苗的应用价值已进一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 疫苗 持续性感染 抗微生物 多重耐药性 结核病 待开发 H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