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血供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玉 强金伟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1期1276-1278,共3页
哺乳动物细胞的存活和生长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这就要求细胞的分布在血液供应的100~200μm(氧气扩散能力的高限)范围内,而肺癌的生长远超于此,因此,肺癌的生长与转移需要额外的血液供应。一方面,肺癌产生促进血管生长的细胞因... 哺乳动物细胞的存活和生长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这就要求细胞的分布在血液供应的100~200μm(氧气扩散能力的高限)范围内,而肺癌的生长远超于此,因此,肺癌的生长与转移需要额外的血液供应。一方面,肺癌产生促进血管生长的细胞因子主要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另一方面,肺癌结节可包裹、扩张或破坏瘤内血管,也可推移或牵拉瘤周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血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影像学 哺乳动物细胞 肿瘤新生血管 血液供应 营养物质 扩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海涛 王艳秋 +4 位作者 沈婷婷 郭英龙 严诚 侯君 周建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PNE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肾脏PNET中,4例位于左肾,2例位于右肾;1例呈类圆形;2例呈椭圆形;1例呈葫芦形;2例呈不...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PNE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肾脏PNET中,4例位于左肾,2例位于右肾;1例呈类圆形;2例呈椭圆形;1例呈葫芦形;2例呈不规则形;瘤体直径7.0~20.9cm。CT或MRI扫描6例均呈囊实性肿块,CT或MRI平扫6例呈混杂低密度或混杂高低不等信号。增强扫描皮髓质期6例均呈轻度强化,强化方式呈分隔状、条片状、絮状或不均质强化,实质期持续性强化或轻度延迟性强化;2例病灶边界较模糊,其余4例边界清晰。结论:肾脏原发PNET临床罕见,CT和MRI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确诊仍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曾蒙苏 李若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肝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肝硬化患者,绝大部分均经历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的过程,即由再生结节发展为异型增生结节,其中高分化异型增生结节发展为癌变结节后(早期肝癌),再发展为小肝癌,小肝癌最后发展成进展期或晚期肝... 肝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肝硬化患者,绝大部分均经历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的过程,即由再生结节发展为异型增生结节,其中高分化异型增生结节发展为癌变结节后(早期肝癌),再发展为小肝癌,小肝癌最后发展成进展期或晚期肝癌。上述结节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中,其结节内内源性铁逐步廓清,本文重点介绍利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观察结节中内源性铁变化情况,同时结合常规MR 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等技术,提高识别肝硬化背景下的癌变/早期肝癌结节能力,从而对进一步提高早期小肝癌的诊疗,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细胞 铁化合物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美显在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及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丁莺 曾蒙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36-739,共4页
普美显是一种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同时具有细胞内及细胞外功能,能被具有正常功能的肝细胞所摄取并排泄入胆道,其比例约为50%。回顾及总结了近2年来在本院放射科所做的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检查病例,重点研究了该对比剂对于早期或小肝细胞癌... 普美显是一种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同时具有细胞内及细胞外功能,能被具有正常功能的肝细胞所摄取并排泄入胆道,其比例约为50%。回顾及总结了近2年来在本院放射科所做的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检查病例,重点研究了该对比剂对于早期或小肝细胞癌的检出、肝细胞癌分级的潜能及肝细胞癌多步癌变中肝硬化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这三方面,从而得出普美显对于肝细胞癌诊断的有效性及其独特优势,为临床肝细胞癌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美显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丁莺 曾蒙苏 +1 位作者 饶圣祥 陈财忠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7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5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病理学表现。结果:5例中2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T1WI上病灶呈等、低信号,边界欠清,4例T2WI上病灶呈高信号为主...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5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病理学表现。结果:5例中2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T1WI上病灶呈等、低信号,边界欠清,4例T2WI上病灶呈高信号为主,其内有斑点状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不均匀中度强化,门脉期呈较均匀的等或稍高信号,病灶内低信号区无强化;1例T2WI上病灶呈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示病灶无明显强化。病理检查5例,镜下显示脾窦细胞增生,病灶由相互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表面覆以呈短柱状或扁平形的内皮细胞,胞质内有含铁血黄素颗粒。免疫组化示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物阳性。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一般为多发病灶,呈血管瘤样强化及T2WI上病灶内有点状低信号区且其增强后无强化的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窦岸细胞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结节多步癌演变的Gd^+-EOB-DTPA的磁共振表现 被引量:8
6
作者 丁莺 饶圣祥 +1 位作者 陈财忠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5期514-517,共4页
MRI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肝小病灶(≤2.0cm)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尤其是乙肝、丙肝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等患者,影像学定期随访特别是MRI可明显提高早期肝细胞癌(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HCC)或小肝细胞癌(small hepatocel... MRI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肝小病灶(≤2.0cm)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尤其是乙肝、丙肝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等患者,影像学定期随访特别是MRI可明显提高早期肝细胞癌(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HCC)或小肝细胞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因此,MRI对提高肝细胞癌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肝细胞癌 肝硬化结节 磁共振表现 DTPA carcinoma 演变 小肝细胞癌 诊断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类同轴成像技术在大鼠肝脏小叶结构微血管显微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骏桢 林江 +4 位作者 严福华 彭屹峰 吕巍巍 邓彪 杨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利用同步辐射类同轴X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对大鼠肝脏样本进行成像研究,旨在评价类同轴相衬成像技术在肝脏细微结构成像方面的意义。方法随机将6只C57BL大鼠分为两组,一组麻醉后直接开腹取肝脏标本,另一组麻醉后经肠系膜上静脉插管,... 目的利用同步辐射类同轴X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对大鼠肝脏样本进行成像研究,旨在评价类同轴相衬成像技术在肝脏细微结构成像方面的意义。方法随机将6只C57BL大鼠分为两组,一组麻醉后直接开腹取肝脏标本,另一组麻醉后经肠系膜上静脉插管,注入生理盐水置换肝脏血管内血液,结扎肝脏血管及胆管后取出肝脏标本,经4%甲醛溶液固定后在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站线BL13W1上进行成像,并与病理图片比较,随后对两组血管成像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管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空间分辨率为0.37μm的电荷耦合感光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注入生理盐水置换肝脏血管内血液并经干燥后,同步辐射类同轴技术能清晰显示大鼠肝脏的肝小叶结构,能分辨肝小叶中央静脉、肝板、肝窦间隙等显微解剖结构。结论同步辐射类同轴相衬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大鼠肝脏血管及肝小叶微细解剖结构,对软组织脏器成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在肝纤维化及肝肿瘤早期血管成像研究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类同轴成像技术 相位成像 肝小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MRI征象 被引量:8
8
作者 朱璐珑 曹代荣 +1 位作者 王明亮 曾蒙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观察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肝脏EHE患者的MRI资料,观察肿瘤分布、大小、形状、边界、信号强度、强化方式等,探讨其MRI特征,并测量病变及周围正常肝组织的ADC值。结果18例EHE均为多发... 目的观察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肝脏EHE患者的MRI资料,观察肿瘤分布、大小、形状、边界、信号强度、强化方式等,探讨其MRI特征,并测量病变及周围正常肝组织的ADC值。结果18例EHE均为多发病灶,其中结节型10例,融合型8例。病变于平扫T1WI均呈低信号,16例T2WI呈"靶征"(边缘稍高信号伴中央更高信号),2例呈混杂信号;DWI均呈高信号,病灶ADC值为(1.58±0.25)×10^(-3 )mm^2/s,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ADC值[(1.34±0.12)×10^(-3 )mm^2/s,t=4.014,P=0.001]。增强扫描10例结节型中7例呈环形渐进性向心强化,其中3例见"双环征",3例呈持续环形强化;8例融合型中,7例呈云絮状渐进性强化,1例呈环形渐进性向心强化。16例病灶内见血管穿行,13例血管止于病灶边缘或病灶内,15例伴肝包膜回缩。结论肝脏EHE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肝紫癜的CT及MRI表现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志健 耿婷婷 +4 位作者 王明亮 罗荣奎 董光 耿海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6-910,共5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肝紫癜(FPH)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肝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其中2例同时行MRI检查。图像分析包括病灶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CT及MR平扫以及强化特征等。结果:6例患者中,男3例,... 目的:探讨局灶性肝紫癜(FPH)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肝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其中2例同时行MRI检查。图像分析包括病灶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CT及MR平扫以及强化特征等。结果:6例患者中,男3例,女3例,年龄(52.8±9.9)岁;5例为单发病灶,1例有2个病灶。病灶位于肝右叶5个,肝左叶2个;边界模糊6个,边界清晰1个;平均直径(长径与短径之和的平均值)9.5~23.0mm,均值(15.5±5.3)mm。CT平扫:病灶均呈略低密度,平均CT值为(44.3±13.0)HU,邻近肝实质平均CT值为(57.3±7.3)HU,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病灶均呈渐进性强化,其中4个呈均匀轻度强化,2个呈离心性强化,1枚呈轻度环形强化;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平均CT值分别为(58.0±9.7)和(80.4±15.9)HU,邻近肝实质分别为(75.9±9.4)和(102.3±10.4)HU,两期图像上病灶与邻近肝实质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病灶在MR平扫T2WI上呈稍高信号,T1WI上呈低信号,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结论:局灶性肝紫癜的主要CT表现为肝内边界模糊的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紫癜 肝脏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前沿 睿智分享:解读美国《心血管磁共振专家共识》 被引量:8
10
作者 曾蒙苏 金航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联合ACR、AHA、NASCI和SCMR制定并颁布了《心血管磁共振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CMR使用相关的基本方法、物理知识、扫描技术、安全参数和禁忌证;②回顾CMR对心血管疾病的...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联合ACR、AHA、NASCI和SCMR制定并颁布了《心血管磁共振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CMR使用相关的基本方法、物理知识、扫描技术、安全参数和禁忌证;②回顾CMR对心血管疾病的评估作用;③CMR在图像数据生成方面的独特优势。本文从CMR成像原理及特点、CMR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评估作用、CMR临床应用、CMR的安全性4个方面对《共识》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位CAIPIRHINA-VIBE序列肾脏皮髓质多期扫描鉴别透明细胞肾癌和非透明细胞肾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玉芹 缪熙音 +5 位作者 张晶晶 陈财忠 周建军 曾蒙苏 傅彩霞 刘慧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评价冠状位CAIPIRHINA-CIBE序列肾脏皮髓质多期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其鉴别透明细胞肾癌(ccRCC)和非透明细胞肾癌(non-ccRC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经CAIPIRHINA-VIBE序列单次屏气完成皮髓质早、中和晚期扫描的42个肾癌的患... 目的:评价冠状位CAIPIRHINA-CIBE序列肾脏皮髓质多期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其鉴别透明细胞肾癌(ccRCC)和非透明细胞肾癌(non-ccRC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经CAIPIRHINA-VIBE序列单次屏气完成皮髓质早、中和晚期扫描的42个肾癌的患者资料,采用病灶清晰度评分评价图像质量,比较ccRCC和non-ccRCC增强后皮髓质多期扫描的信号变化百分比(%SI change)。结果:皮髓质早、中和晚期的病灶清晰度评分分别为3.24±0.73,3.57±0.7和3.64±0.53,皮髓质早期的病灶清晰度评分低于皮髓质中、晚期(F=22.95,P<0.01)。ccRCC和non-ccRCC在皮髓质早、中和晚期的%SI change逐渐增高,ccRCC的%SI change均高于nonccRCC(P均<0.05)。当%SI change=168时,皮髓质中期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69),鉴别ccRCC和non-ccR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75%。结论:CAIPIRHINA-VIBE序列单次屏气完成皮髓质多期扫描,一站式检查完成肾癌的定位、定性和术前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CAIPIRHINA 肾细胞癌 皮髓质交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常见小局灶性病变的Gd^+-EOB-DTPA磁共振增强表现与诊断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莺 饶圣祥 +1 位作者 陈财忠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9期934-938,共5页
目的:Gd+-EOB-DTPA是一种新型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注药后约50%与常规Gd+-DTPA一样经肾脏排泄,另外约50%被具有正常功能的肝细胞所摄取并排泄入胆道。当采用肝胆特异期扫描并结合反映肝局灶性病灶血供特点的动态增强T1WI扫描时,能... 目的:Gd+-EOB-DTPA是一种新型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注药后约50%与常规Gd+-DTPA一样经肾脏排泄,另外约50%被具有正常功能的肝细胞所摄取并排泄入胆道。当采用肝胆特异期扫描并结合反映肝局灶性病灶血供特点的动态增强T1WI扫描时,能够显著提高肝小(≤2.0cm)和微小(≤1.0cm)局灶性占位病灶的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符合率,本文就此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磁共振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CT及MR成像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铟铟 曾蒙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3-946,共4页
易损斑块破裂或侵蚀导致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传统影像学手段关注引起管腔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斑块,而忽略了对易损斑块的显示。随着对粥样斑块病理生理学认识的深入,冠状动脉管壁成像及识别易损斑块成为研... 易损斑块破裂或侵蚀导致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传统影像学手段关注引起管腔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斑块,而忽略了对易损斑块的显示。随着对粥样斑块病理生理学认识的深入,冠状动脉管壁成像及识别易损斑块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无创影像学技术识别斑块成分及形态特征、进而评估斑块易损性,有助于临床识别高危患者,预测及预防未来心血管事件,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斑块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的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刚 吴东 +3 位作者 曾蒙苏 张来 顾君英 陆海峰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更窄的曝光时间窗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律稳定、配合屏气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者共360例,按心率及扫描方案随机分为5组:当心率<65次/分时,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用70%-8... 目的:探讨使用更窄的曝光时间窗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律稳定、配合屏气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者共360例,按心率及扫描方案随机分为5组:当心率<65次/分时,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用70%-80%曝光时间窗成像冠状动脉(A组);窄窗方案根据前瞻性心电门控平扫所获得的最佳时相,选择此时相为中心总长1%作为曝光时间窗,行前瞻心电性门控冠状动脉成像(B组)。当心率≥65次/时,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常规使用30%-80%曝光时间窗成像冠状动脉(C组);窄窗方案根据前瞻性心电门控平扫所获得的最佳时相,以此时相为中心选择总长10%的曝光时间窗,分别用前瞻性心电门控(D 组)和低剂量回顾性心电门控行冠状动脉成像(E组);分别计算各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以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4分制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 组[(8.11±1.54)mSv]和B组[(3.63±0.82)mSv],C 组[(10.56±2.51)mSv]和 D 组[(4.42±1.16)mSv],D 组[(4.42±1.16)mSv]和E组[(5.43±1.14)mSv]的辐射剂量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窄窗方案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的辐射剂量最少;而各组间图像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通过平扫获得最佳时相,当心率<65次/分时,选择曝光总长1%的时间窗,而当心率≥65次/分时,选择曝光总长10%的时间窗,能获得高质量的、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并可有效地降低辐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辐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纵向弛豫时间和细胞外容积定量MR成像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铟铟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4-798,共5页
磁共振心肌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mapping)和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ECV)的测量可在活体水平定量心肌的T1值和细胞外间隙的大小,能够无创性评估局限性和弥漫性心肌病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T1mapping和ECV定量... 磁共振心肌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mapping)和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ECV)的测量可在活体水平定量心肌的T1值和细胞外间隙的大小,能够无创性评估局限性和弥漫性心肌病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T1mapping和ECV定量的相关MRI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弛豫时间 细胞外容积 磁共振成像 定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在卵巢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宋琪 强金伟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MRS)均属于无创性MRI功能成像技术,分别通过分析组织扩散系数的差异和对组织代谢物的定量分析来描述病变的特征,实现了影像检查技术从形态学到功能学的转变,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MRS)均属于无创性MRI功能成像技术,分别通过分析组织扩散系数的差异和对组织代谢物的定量分析来描述病变的特征,实现了影像检查技术从形态学到功能学的转变,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其原理及其在卵巢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在肝癌非手术治疗中疗效评价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丽芳 徐鹏举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5-387,共3页
晚期肝癌不能行手术切除时,可采取其它非手术治疗方法,术前预测,治疗前后预测及早期准确判断其疗效是非切除治疗最大获益的关键,直接决定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及预后。现已有不同的疗效评估方法,基本是形态学的评估,可靠性及准确性不够且... 晚期肝癌不能行手术切除时,可采取其它非手术治疗方法,术前预测,治疗前后预测及早期准确判断其疗效是非切除治疗最大获益的关键,直接决定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及预后。现已有不同的疗效评估方法,基本是形态学的评估,可靠性及准确性不够且没有标准化。而目前认为反映组织微观变化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可以先于肿瘤形态学的变化反映肿瘤活性,可进行肿瘤治疗前疗效预测及治疗后早期的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是一种最新的DWI技术,可在ADC值基础上分离出反映组织单纯扩散状态的参数D,组织灌注相关的扩散参数D*和组织灌注参数f,为肿瘤的治疗评估提供更多的量化信息,有望提高对HCC非手术治疗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就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深化临床研究对肝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推动DWI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预后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与3.0T MR正常肝脏扩散成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澍杰 饶圣祥 +5 位作者 李轫晨 刘豪 陈锦 陈财忠 姚秀忠 曾蒙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1.5T与3.0T MR屏气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正常肝实质显示的图像质量及ADC值的影响。方法:分析16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的1.5T与3.0T MR的DWI图像资料,b值为0.500s/mm^2,对图像质量进行3级主观评分,并计算肝左右叶的信噪比(SNR)... 目的:分析比较1.5T与3.0T MR屏气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正常肝实质显示的图像质量及ADC值的影响。方法:分析16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的1.5T与3.0T MR的DWI图像资料,b值为0.500s/mm^2,对图像质量进行3级主观评分,并计算肝左右叶的信噪比(SNR)、与肌肉的对比噪声比(CNR)及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T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优于3.0T(2.60 vs 2.20,p=0.0312)。肝左叶、右叶在1.5T MR的平均SNR值均高于3.0T,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左叶:47.9 vs 32.8,P=0.0018,右叶:46.2 vs 27.4,P=0.0004)。而肝左叶、右叶与肌肉的平均CNR值1.5T略高于3.0T,而平均ADC值1.5T略低于3.0T,均无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5T与3.0T MR-DWI正常肝脏ADC值相似,而图像质量3.0T不如1.5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磁共振成像 扩散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恽虹 曾蒙苏 +1 位作者 金航 杨姗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3-1006,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SPV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或心导管造影确诊的PAPVC患者的MSCT及后处理重组影像资料。结果:MSCT血管成像对5例PAPVC均做出正确诊断,包括2例心上型,2例心内型,1例心下型;发生部... 目的:探讨MSCT对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SPV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或心导管造影确诊的PAPVC患者的MSCT及后处理重组影像资料。结果:MSCT血管成像对5例PAPVC均做出正确诊断,包括2例心上型,2例心内型,1例心下型;发生部位均为右侧肺静脉,其中右上肺静脉4支,右下肺静脉3支;4例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表现;1例合并右位降主动脉及胸椎畸形。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结论:MSCT能够对PAPVC作出准确诊断,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 高血压 肺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肝脏MRI技术应用——小肝癌临床诊断价值和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蒙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5-389,共5页
MRI的发展给肝脏疾病的检查方法和影像诊断带来很大变化和提高。本文旨在介绍MRI检查方法与技术及其在肝脏疾病,尤其是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
关键词 MRI技术 小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