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烷胺单用及与复方丹参或丙炔苯丙胺合用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文记 陈海波 +7 位作者 蒋雨平 陈生弟 张本恕 郑剑晖 秦斌 曾湘豫 蒋景文 王新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7期418-420,共3页
目的评定单用金刚烷胺、金刚烷胺与复方丹参或丙炔苯丙胺合用对早期帕金森病 (PD)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分组 ,单用金刚烷胺组 (金刚烷胺组 ) 3 5例 ,金刚烷胺 +复方丹参组 (复方丹参组 ) 3 4例 ,金刚烷胺 +... 目的评定单用金刚烷胺、金刚烷胺与复方丹参或丙炔苯丙胺合用对早期帕金森病 (PD)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分组 ,单用金刚烷胺组 (金刚烷胺组 ) 3 5例 ,金刚烷胺 +复方丹参组 (复方丹参组 ) 3 4例 ,金刚烷胺 +丙炔苯丙胺 (丙炔苯丙胺 )组 2 9例。临床疗效采用改良Webster量表和帕金森病运动功能 (MDRSPD)量表 ,在治疗前及以后每 2个月进行 1次评定 ,期限为 1年 ,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同时在治疗前后取血查肝肾功能、血糖及血常规、尿常规。结果Webster量表和MDRSPD量表的临床有效率 ,单用金刚烷胺组分别为 42 9%和 3 7 1% ,复方丹参组分别为 3 4 2 %和 2 6 5 % ,丙炔苯丙胺组分别为 5 1 1%和 48 3 % ,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MDRSPD量表的临床显效率 ,金刚烷胺组为 2 8% ,复方丹参组为 11 8% ,丙炔苯丙胺组为 2 7 6%。复方丹参组与金刚烷胺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丙炔苯丙胺组与金刚烷胺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以上 3组分别为 2 7 8%、8 8%和 3 1% ,但均较轻微 ,持续时间短 ,不影响治疗。结论 3组方案对早期PD患者均有一定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金刚烷胺 复方丹参 丙炔苯丙胺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死亡器官捐献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垚 王剑虹 +2 位作者 白苗娜 曾费天之 张雷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2,共2页
中国的器官移植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供体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从影响脑死亡器官捐献过程的各个因素出发,对世界各国在法律模式、脑死亡判断及相应运作程序、文化背景、公众态度、医疗行业的社会信任度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总结和... 中国的器官移植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供体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从影响脑死亡器官捐献过程的各个因素出发,对世界各国在法律模式、脑死亡判断及相应运作程序、文化背景、公众态度、医疗行业的社会信任度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为解决中国的移植供体短缺难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供体短缺 脑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