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检测与细菌培养方法在细菌性痢疾监测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松梅 郝志勇 +2 位作者 马景臣 杜琳 汪萱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6-769,775,共5页
目的通过与PCR检测比较,确定细菌培养方法对细菌性痢疾疾病负担的低估程度。方法从2002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研究获得的10105份腹泻标本中随机选取337份,采用针对ipa H基因的PCR方法检测其志贺菌感染,并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3... 目的通过与PCR检测比较,确定细菌培养方法对细菌性痢疾疾病负担的低估程度。方法从2002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研究获得的10105份腹泻标本中随机选取337份,采用针对ipa H基因的PCR方法检测其志贺菌感染,并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37份腹泻标本中检测到ipa H基因212份,检出率为62.9%;而粪便培养阳性为39份,检出率为11.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CR检出的因素依次为细菌培养结果(OR=15.5;95%CI:2.0-119.0),具有发热症状(OR=2.8;95%CI:1.2-6.2),菌痢流行季节的腹泻(OR=2.4;95%CI:1.4-4.3)及女性病例(OR=1.8;95%CI:1.1-3.0)。结论与PCR检测相比,传统细菌培养方法使得菌痢的发病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 志贺菌 实时PCR IPAH基因 粪便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