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带一路”海外重大项目的地缘政治风险与应对--概念与理论构建
被引量:
22
1
作者
张晓通
许子豪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3期80-96,156,共18页
地缘政治风险由地缘因素引发,是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对海外特定地理空间的开发、塑造、竞争或控制造成该地区既有地缘利益结构发生变化而引发的国际政治风险。其生成机制主要包括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海权与陆权力量的斗争、地理敏感地带...
地缘政治风险由地缘因素引发,是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对海外特定地理空间的开发、塑造、竞争或控制造成该地区既有地缘利益结构发生变化而引发的国际政治风险。其生成机制主要包括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海权与陆权力量的斗争、地理敏感地带引发的博弈、地缘经济竞争等。海外重大项目也会改变各种地缘因素,打破原有地缘利益结构的平衡,从而引发地缘政治风险。其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观念、思想之争,以及时代变迁所引发的时代精神、国家心态的变化。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地缘政治风险已对中国和平崛起和企业"走出去"构成实质性障碍,为此亟须提升地理安全意识,要客观评估地缘政治风险,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设立地缘政治风险评估标准,制定防范和管控地缘政治风险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外重大项目
地缘政治风险
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俄乌冲突与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笔谈
被引量:
24
2
作者
赵隆
刘军
+2 位作者
丁纯
徐明棋
邵育群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78,158,159,共25页
俄乌冲突是俄罗斯与西方矛盾的总爆发,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使俄罗斯融入所谓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政治、安全、外交安排基本以失败告终。各方围绕俄乌冲突展开全面博弈,其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广泛,国际秩序、全球治理将受到深刻影响。欧...
俄乌冲突是俄罗斯与西方矛盾的总爆发,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使俄罗斯融入所谓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政治、安全、外交安排基本以失败告终。各方围绕俄乌冲突展开全面博弈,其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广泛,国际秩序、全球治理将受到深刻影响。欧洲国家将承受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民生压力;欧美关系更趋紧密,北约被重新唤醒;欧盟“战略自主”将严重受挫但不会消亡,欧洲一体化在获得危机带来的向心力的同时也将面临新的阻力。西方的制裁对当前的俄罗斯经济的确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俄罗斯的客观经济环境和条件决定了通过制裁使俄罗斯经济崩溃不具有现实性。而在面对高度对外开放和高度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经济体时,美国和西方国家是否具有实施类似制裁的条件,也需另论。坚持开放和实施新型全球化策略,是中国打破西方封锁和“脱钩”等威胁的最佳战略选择。就全球经济机制和架构而言,美国及其西方盟友长期以来通过金融制裁实现地缘政治目标的做法将导致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发生重大调整和演变。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愿直接、公开卷入俄乌军事冲突,但努力谋求达到俄罗斯无法以军事手段改变欧亚大陆安全格局的目的,同时又保持自身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节奏。美国试图通过强化盟友与伙伴体系加大对中国的威慑,这仍是其对华竞争战略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国际秩序
欧美关系
制裁
全球经济
对华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强制”:理论批判与分析框架构建
被引量:
14
3
作者
解楠楠
张晓通
邢瑞磊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96,159,160,共20页
当前,美国及其盟友刻意淡化其反华活动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和道义的事实,将中国的正当反制污名化,操纵国际舆论,极力渲染“中国经济强制论”,并为其编造的“中国威胁论”提供所谓“新证据”。中国一些媒体在为中国正名时不自觉地陷入了西...
当前,美国及其盟友刻意淡化其反华活动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和道义的事实,将中国的正当反制污名化,操纵国际舆论,极力渲染“中国经济强制论”,并为其编造的“中国威胁论”提供所谓“新证据”。中国一些媒体在为中国正名时不自觉地陷入了西方思维和理论陷阱中,包括将“Economic Coercion”译成更具贬义的“经济胁迫”。本文在梳理与反思西方社会关于“经济强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美“经济强制”政策逻辑和实践的比较,认为美国的“经济强制”呈现进攻性和霸权性,其目标国家具有全球性,并往往成为对目标国家的全方位攻击,目的在于巩固和维护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中国的“经济强制”具有典型的防御性,其目标行为具有特定性,影响范围和损害程度相对有限,目的在于纠正目标国家的行为,推动双方关系回到正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外交
经济强制
中美关系
经济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带一路”海外重大项目的地缘政治风险与应对--概念与理论构建
被引量:
22
1
作者
张晓通
许子豪
机构
武汉
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
武汉
大学
经济外交
研究
中心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3期80-96,156,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高铁走出去的地缘政治风险研究”(15BGJ04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地缘政治风险由地缘因素引发,是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对海外特定地理空间的开发、塑造、竞争或控制造成该地区既有地缘利益结构发生变化而引发的国际政治风险。其生成机制主要包括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海权与陆权力量的斗争、地理敏感地带引发的博弈、地缘经济竞争等。海外重大项目也会改变各种地缘因素,打破原有地缘利益结构的平衡,从而引发地缘政治风险。其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观念、思想之争,以及时代变迁所引发的时代精神、国家心态的变化。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地缘政治风险已对中国和平崛起和企业"走出去"构成实质性障碍,为此亟须提升地理安全意识,要客观评估地缘政治风险,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设立地缘政治风险评估标准,制定防范和管控地缘政治风险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外重大项目
地缘政治风险
互联互通
Keyword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ajor overseas projects
geopolitical risks
inter-connectivity
分类号
D8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乌冲突与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笔谈
被引量:
24
2
作者
赵隆
刘军
丁纯
徐明棋
邵育群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
研究院
上海国际问题
研究院
全球
治理
研究
所
华东师范
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华东师范
大学
俄罗斯
研究
中心
复旦大学
欧洲问题
研究
中心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
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上海国际问题
研究院
台港澳
研究
所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78,158,159,共25页
文摘
俄乌冲突是俄罗斯与西方矛盾的总爆发,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使俄罗斯融入所谓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政治、安全、外交安排基本以失败告终。各方围绕俄乌冲突展开全面博弈,其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广泛,国际秩序、全球治理将受到深刻影响。欧洲国家将承受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民生压力;欧美关系更趋紧密,北约被重新唤醒;欧盟“战略自主”将严重受挫但不会消亡,欧洲一体化在获得危机带来的向心力的同时也将面临新的阻力。西方的制裁对当前的俄罗斯经济的确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俄罗斯的客观经济环境和条件决定了通过制裁使俄罗斯经济崩溃不具有现实性。而在面对高度对外开放和高度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经济体时,美国和西方国家是否具有实施类似制裁的条件,也需另论。坚持开放和实施新型全球化策略,是中国打破西方封锁和“脱钩”等威胁的最佳战略选择。就全球经济机制和架构而言,美国及其西方盟友长期以来通过金融制裁实现地缘政治目标的做法将导致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发生重大调整和演变。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愿直接、公开卷入俄乌军事冲突,但努力谋求达到俄罗斯无法以军事手段改变欧亚大陆安全格局的目的,同时又保持自身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节奏。美国试图通过强化盟友与伙伴体系加大对中国的威慑,这仍是其对华竞争战略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俄乌冲突
国际秩序
欧美关系
制裁
全球经济
对华竞争
Keywords
Russia-Ukraine conflict
international order
EU-U.S.relations
sanction
global economy
U.S.-China competition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强制”:理论批判与分析框架构建
被引量:
14
3
作者
解楠楠
张晓通
邢瑞磊
机构
郑州
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
武汉
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96,159,160,共20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变局下的全球治理与‘一带一路’关系研究”(20&ZD14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前,美国及其盟友刻意淡化其反华活动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和道义的事实,将中国的正当反制污名化,操纵国际舆论,极力渲染“中国经济强制论”,并为其编造的“中国威胁论”提供所谓“新证据”。中国一些媒体在为中国正名时不自觉地陷入了西方思维和理论陷阱中,包括将“Economic Coercion”译成更具贬义的“经济胁迫”。本文在梳理与反思西方社会关于“经济强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美“经济强制”政策逻辑和实践的比较,认为美国的“经济强制”呈现进攻性和霸权性,其目标国家具有全球性,并往往成为对目标国家的全方位攻击,目的在于巩固和维护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中国的“经济强制”具有典型的防御性,其目标行为具有特定性,影响范围和损害程度相对有限,目的在于纠正目标国家的行为,推动双方关系回到正轨。
关键词
强制外交
经济强制
中美关系
经济外交
Keywords
coercive diplomacy
economic coercion
China-U.S.relations
economic diplomacy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带一路”海外重大项目的地缘政治风险与应对--概念与理论构建
张晓通
许子豪
《国际展望》
CSSCI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俄乌冲突与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笔谈
赵隆
刘军
丁纯
徐明棋
邵育群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济强制”:理论批判与分析框架构建
解楠楠
张晓通
邢瑞磊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