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治棉蚜药剂配套应用技术试验研究
1
作者 何木兰 熊桂和 +4 位作者 罗定荣 周爱萍 史和平 刘效明 刘满来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期53-55,共3页
以几种新型农药为材料,研究了其不同剂量防治棉蚜和伏蚜的效果及其配套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50mg/kg、20%喹硫磷EC150mg/kg、40%毒死蜱EC300mg/kg和1.8%阿维菌素EC6mg/kg药后1d、5d、10d、15d防效分别为72.3%~99.4%、81... 以几种新型农药为材料,研究了其不同剂量防治棉蚜和伏蚜的效果及其配套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50mg/kg、20%喹硫磷EC150mg/kg、40%毒死蜱EC300mg/kg和1.8%阿维菌素EC6mg/kg药后1d、5d、10d、15d防效分别为72.3%~99.4%、81.3%~99.4%、62.7%~98.8%和47.1%~96.8%,其总体防效相当于或略优于对照药剂50%甲胺磷,是高毒农药的理想替代品种,且对棉花生长和棉田天敌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防治药剂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棉蚜药剂配套应用技术试验研究
2
作者 何木兰 熊桂和 +4 位作者 罗定荣 周爱萍 史和平 刘效明 刘满来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期164-165,192,共3页
以几种新型农药为材料,研究了其不同剂量防治棉花苗、伏蚜的效果及其配套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50ppm、20%喹硫磷EC150ppm、40%毒死蜱EC300ppm和1.8%阿维菌素EC6ppm药后1-15d防效分别为72.3%-99.4%、81.3%-99.4%、62.7%-98... 以几种新型农药为材料,研究了其不同剂量防治棉花苗、伏蚜的效果及其配套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50ppm、20%喹硫磷EC150ppm、40%毒死蜱EC300ppm和1.8%阿维菌素EC6ppm药后1-15d防效分别为72.3%-99.4%、81.3%-99.4%、62.7%-98.8%和47.1%-96.8%,其总体防效相当于或略优于对照药剂50%甲胺磷,是高毒农药的理想替代品种,且对棉花生长和棉田天敌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防治药剂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芯诱蛾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熊桂和 何木兰 +2 位作者 吴习水 罗定荣 刘满来 《中国棉花》 2012年第4期29-31,共3页
2011年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蛾试验结果表明:3种诱芯诱蛾性能均较强、持效期长、防效佳、操作简便;6-9月试验区A、B、C三种诱芯单只诱捕器日均诱蛾量分别达112头、89.6头和299.5头,分别是20W频振式杀虫灯的15.9,12.7和42.5倍;相对防效分别... 2011年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蛾试验结果表明:3种诱芯诱蛾性能均较强、持效期长、防效佳、操作简便;6-9月试验区A、B、C三种诱芯单只诱捕器日均诱蛾量分别达112头、89.6头和299.5头,分别是20W频振式杀虫灯的15.9,12.7和42.5倍;相对防效分别为75.50%,70.25%和82.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性信息素 诱蛾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性信息素进行斜纹夜蛾测报和防治示范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习水 刘效明 +3 位作者 何木兰 熊桂和 桂宿一 刘满来 《中国棉花》 2012年第2期31-33,共3页
2010-2011年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夜蛾类通用诱捕器诱杀雄蛾进行防治示范,并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蛾与测报灯诱蛾相比较,结合冬后挖蛹,进行测报技术研究。结果:利用性信息素能有效防治斜纹夜蛾,在生产实践上,要与棉铃虫、甜... 2010-2011年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夜蛾类通用诱捕器诱杀雄蛾进行防治示范,并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蛾与测报灯诱蛾相比较,结合冬后挖蛹,进行测报技术研究。结果:利用性信息素能有效防治斜纹夜蛾,在生产实践上,要与棉铃虫、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防治相结合,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在安徽省宿松县一年发生6~7代,发生期在5-11月份;以3代、4代、5代为主害代,主要危害棉花;6代、7代危害蔬菜及油菜,7代为不完全代;在自然环境下,在宿松县冬前不进入休眠期,不作越冬准备,所以不能安全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性信息素 诱捕器 防治示范 测报技术 休眠期 越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信息素诱捕防治棉斜纹夜蛾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熊桂和 何木兰 +1 位作者 罗定荣 刘效民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7期122-123,134,共3页
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其诱蛾性能强、防效佳、持效期长、环保安全、且操作简便,试验、示范区单只诱捕器日均诱蛾量分别为665.2和30.4头、前者是频振杀虫灯的19.31倍;防治示范区幼虫的相对防效达87.93%,比常规化学防治... 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其诱蛾性能强、防效佳、持效期长、环保安全、且操作简便,试验、示范区单只诱捕器日均诱蛾量分别为665.2和30.4头、前者是频振杀虫灯的19.31倍;防治示范区幼虫的相对防效达87.93%,比常规化学防治区高7.41个百分点;在诱捕器内放置敌敌畏可以提高诱蛾效果84.6%,以2d清理1次诱捕器为宜,建议生产上扩大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性信息素 性诱技术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影响移栽棉缓苗期因素及其解决途径 被引量:2
6
作者 罗守祥 《中国棉花》 1998年第2期30-30,共1页
浅析影响移栽棉缓苗期因素及其解决途径@罗守祥¥安徽省宿松县复兴镇农技站浅析影响移栽棉缓苗期因素及其解决途径罗守祥安徽省宿松县复兴镇农技站246531棉花缓苗期是指棉苗从苗床移栽到大田萌发新根、蹲苗这段时间即活棵的过... 浅析影响移栽棉缓苗期因素及其解决途径@罗守祥¥安徽省宿松县复兴镇农技站浅析影响移栽棉缓苗期因素及其解决途径罗守祥安徽省宿松县复兴镇农技站246531棉花缓苗期是指棉苗从苗床移栽到大田萌发新根、蹲苗这段时间即活棵的过程。它的长短直接关系到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移栽 缓苗期 棉苗素质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中棉所71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金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2期46-46,94,共2页
为了明确中棉所71棉花品种在宿松县的最佳种植密度,特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中棉所71杂交棉的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此时籽棉产量最高、棉花品质相对较好。
关键词 中棉所71 种植密度 产量 棉花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金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3期90-90,97,共2页
从选种、建园、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瓜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旨在最大程度地实现瓜蒌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 瓜蒌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马铃薯免耕不同密度和种薯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炼明 古文 曹朝荣 《耕作与栽培》 2005年第4期30-31,共2页
马铃薯是赤水市主要的夏粮作物,从2003年起引进并推广应用稻田马铃薯免耕覆盖稻草栽培技术,为探索适应赤水地区生态条件下应用该技术栽培马铃薯的最佳密度和种薯,以提高马铃薯乃至夏粮的产量,并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秋进行... 马铃薯是赤水市主要的夏粮作物,从2003年起引进并推广应用稻田马铃薯免耕覆盖稻草栽培技术,为探索适应赤水地区生态条件下应用该技术栽培马铃薯的最佳密度和种薯,以提高马铃薯乃至夏粮的产量,并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秋进行了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稻 免耕覆盖稻草栽培技术 种植密度 产量表现 经济性状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谟菜(瓜)—稻—菜栽培技术与效益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杰胜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3期8-9,共2页
望谟县菜(瓜)—稻—菜栽培是从80年代初开始推广,这主要是充分利用当地“天然温室”资源优势,使有限的耕地发挥更大的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菜(瓜)—稻—菜栽培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以... 望谟县菜(瓜)—稻—菜栽培是从80年代初开始推广,这主要是充分利用当地“天然温室”资源优势,使有限的耕地发挥更大的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菜(瓜)—稻—菜栽培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以复兴镇为例,由80年代初的1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水稻 蔬菜 栽培 模式 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松县旱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桂宿一 吴习水 +5 位作者 王子光 王晓光 刘效明 刘满来 龚金河 杨金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4期50-52,54,共4页
从自然地理条件、环境条件、发展契机介绍宿松县旱稻种植的条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宿松县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旱稻生产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旱稻 种植条件 问题 对策 安徽宿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松县机收棉栽培因素组合效应试验
12
作者 许刚刚 刘满来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期29-31,共3页
通过运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摸索影响宿松县夏季机收棉产量的主要因素及不同水平组合,寻找机收棉的栽培因素最佳优势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对宿松县机收棉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机收棉播种期,机收棉在宿松县的最佳播种期、... 通过运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摸索影响宿松县夏季机收棉产量的主要因素及不同水平组合,寻找机收棉的栽培因素最佳优势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对宿松县机收棉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机收棉播种期,机收棉在宿松县的最佳播种期、密度、基肥施用量分别为5月20~25日、6 000株/667m^2、20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收棉 正交试验 播种期 密度 宿松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稼元216F1棉花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效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3期64-65,共2页
介绍了抗虫棉花杂交新品种稼元216 F1近年来在宿松棉区引进试种的结果,表现出稳产、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从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全程化控、适时打顶、防止早衰等方面总结了稼元216 F1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棉花 稼元216F1 高产栽培技术 宿松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棉区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
作者 王子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3期147-147,149,共2页
分析了沿江棉区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棉区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生产 问题 对策 沿江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早衰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15
作者 刘效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94-94,96,共2页
主要总结了生产中棉花早衰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棉花早衰的措施,以为棉花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 早衰 成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