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增城市的示范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何健灵 李茂禾 +2 位作者 钟旭华 黄农荣 田卡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24,31,共2页
介绍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增城市2年3造的示范应用效果。与习惯施肥相比,"三控"施肥技术的氮肥和磷肥用量分别减少31.9%和57.8%,钾肥用量增加8.3%,总肥料用量减少27.5%。每667 m2平均增产稻谷37.3 kg(增幅10.4%)... 介绍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增城市2年3造的示范应用效果。与习惯施肥相比,"三控"施肥技术的氮肥和磷肥用量分别减少31.9%和57.8%,钾肥用量增加8.3%,总肥料用量减少27.5%。每667 m2平均增产稻谷37.3 kg(增幅10.4%),节省肥料成本41.36元,增收节支125.74元。同时,"三控"施肥技术抗倒性增强,病虫害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三控”施肥技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种植模式”在增城市的示范应用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茂禾 陈桂明 +4 位作者 何成敏 吴颜洲 何健灵 周少川 李康活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7,共2页
2005年在增城市进行了40 hm2“123种植模式”示范栽培试验,结果一季中晚稻平均每667 m2产量397.2kg,后作平均每667 m2产值1 876元,同比提高25.7%,并讨论了“123种植模式”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123种植模式 一季中晚稻 示范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城市一季中晚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颜洲 李茂禾 +7 位作者 陈桂明 何成敏 何健灵 谢耀均 杨健源 朱小源 周少川 李康活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3-64,共2页
一季中晚稻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期长。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仍为最主要的病虫害,大螟、颖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纹枯病危害总体上有所减轻。防治上应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为主,兼顾大螟、纹枯病、颖枯病等多种病虫。通过主... 一季中晚稻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期长。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仍为最主要的病虫害,大螟、颖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纹枯病危害总体上有所减轻。防治上应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为主,兼顾大螟、纹枯病、颖枯病等多种病虫。通过主抓破口期的全面防治,加强前后期各种病虫害的挑治工作,注意后期稻飞虱的防治,确保一季中晚稻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城市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应用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健灵 李茂禾 +1 位作者 廖美敬 吴颜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6,共3页
增城市于2008年早造在正果镇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以探索常规优质稻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产量效应,寻求最科学合理的施肥量。结果表明,在增城市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每667 m2水稻的推荐施肥量为N... 增城市于2008年早造在正果镇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以探索常规优质稻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产量效应,寻求最科学合理的施肥量。结果表明,在增城市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每667 m2水稻的推荐施肥量为N 10 kg、P2O5 1.5 kg、K2O 4~8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城菜心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成枝 肖旭林 +4 位作者 何成敏 陈桂明 李茂禾 赖德胜 温威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2-173,共2页
高脚菜心是增城市极具特色的地方农家蔬菜品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植地,采用苗床适时播种育苗,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适时淋水,合理施肥,及时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等措施。
关键词 菜心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专用长效控释BB肥应用效果初报 被引量:17
6
作者 徐培智 张发宝 +6 位作者 唐拴虎 陈建生 谢春生 陈润潮 陈桂明 李茂禾 何成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水稻专用长效控释BB肥是在普通BB肥的基础上 ,采用天然植物素、作物营养添加剂和肥料增效长效剂等制成复合材料后 ,通过混合展着工艺制成。应用效果表明 ,水稻施用本控释BB肥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 ,比当地施肥处理增产 6.0 %~ 1 0 .2 % ... 水稻专用长效控释BB肥是在普通BB肥的基础上 ,采用天然植物素、作物营养添加剂和肥料增效长效剂等制成复合材料后 ,通过混合展着工艺制成。应用效果表明 ,水稻施用本控释BB肥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 ,比当地施肥处理增产 6.0 %~ 1 0 .2 % ,施肥经济效益提高 1 0 .6% ;比普通BB肥(等养分 )处理增产 5 .2 % ;在同等产量水平下 ,比普通BB肥减少肥料施用量 2 5 %。水稻长效控释BB肥的氮素利用率为 45 .9%~ 5 1 .2 % ,明显高于当地施肥处理和普通BB肥。水稻长效控释BB肥 ,一次基施满足水稻一造的营养需求 ,较彻底地简化了水稻施肥技术 ,达到“省工、省肥、增产、高效、低污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长效控释BB肥 肥效试验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处理和人工嗑种对有棱丝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罗剑宁 何晓莉 +2 位作者 张长远 曹赞新 郑晓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药剂处理 人工嗑种 有棱丝瓜 种子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对稻米产量和食用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陆秀明 黄庆 +4 位作者 刘怀珍 姚建秋 陈元深 李茂禾 李惠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9-41,共3页
选取目前生产上经常使用的几种肥料进行水稻生产试验,并对产地的灌溉水以及收获后土壤和稻米中的重金属镉、砷、铅、铬、汞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稻米的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是肥料和土壤,其中铅超标比较严重,其次是镉。
关键词 肥料 稻米 重金属 产量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技术对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磷 黄小红 +2 位作者 谢晓丽 谢耀均 王运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6-49,共4页
广州增城市农科所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点始建于 1987年 ,共设置 6个施肥处理 ,2 0 0 3年对经过 16年耕作后其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的测定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和氮磷钾配施处理的土壤仍维持与建点时相当的地力水平 ;单纯施用化学肥... 广州增城市农科所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点始建于 1987年 ,共设置 6个施肥处理 ,2 0 0 3年对经过 16年耕作后其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的测定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和氮磷钾配施处理的土壤仍维持与建点时相当的地力水平 ;单纯施用化学肥料处理 ,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酸化现象 ;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和氮磷钾配施处理不仅能获得高产 ,而且肥料利用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 施肥 土壤肥力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配组杂交在野生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东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3,共2页
采用多元配组杂交遗传育种法,直接利用增城野生稻与国内外栽培稻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成功地培育出一系列兼具野生稻和栽培稻主要优点的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表明多元配组杂交遗传育种法是利用野生稻培育优质、高产、... 采用多元配组杂交遗传育种法,直接利用增城野生稻与国内外栽培稻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成功地培育出一系列兼具野生稻和栽培稻主要优点的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表明多元配组杂交遗传育种法是利用野生稻培育优质、高产、高效益水稻新品种的卓有成效的育种方法,在遗传育种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配组 杂交育种 野生稻 栽培稻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野丝苗系列水稻品种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11
作者 宋东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1-11,共1页
桂野丝苗系列水稻品种的选育及特征特性@宋东海¥增城市农业局种子站桂野丝苗系列水稻品种的选育及特征特性宋东海(增城市农业局种子站511300)弛名东南亚的名优特产———增城丝苗米,以其米粒细长、晶莹洁白、饭味佳、米油丰... 桂野丝苗系列水稻品种的选育及特征特性@宋东海¥增城市农业局种子站桂野丝苗系列水稻品种的选育及特征特性宋东海(增城市农业局种子站511300)弛名东南亚的名优特产———增城丝苗米,以其米粒细长、晶莹洁白、饭味佳、米油丰富、爽滑可口而久负盛名,历来都是我国大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桂野丝苗 选择育种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