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塞罕坝木质部生长物候与植被物候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廖银银 张先亮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2期153-160,168,共9页
为探究塞罕坝地区木质部生长物候与植被物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基于塞罕坝样点数据的木质部生长物候监测数据及NDVI数据利用最佳阈值提取方法获得预测木质部生长物候的最佳阈值,并基于该阈值预测塞罕坝地区2010-2021年木质部起止生... 为探究塞罕坝地区木质部生长物候与植被物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基于塞罕坝样点数据的木质部生长物候监测数据及NDVI数据利用最佳阈值提取方法获得预测木质部生长物候的最佳阈值,并基于该阈值预测塞罕坝地区2010-2021年木质部起止生长物候。利用动态阈值法基于遥感数据提取植被物候,对比分析木质部生长物候与植被物候空间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塞罕坝地区木质部生长始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第111~150天,木质部生长末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第235~257天。植被木质部生长季长度大约为96~130 d。塞罕坝地区木质部生长物候比植被物候起始期提前3~21 d,该差异主要受温度降水和坡度影响,而生长结束期延后3~43 d,该差异主要受植被覆盖度影响。木质部生长季长度比植被物候长9~64 d,主要受降水的影响。由于木质部生长比植被物候更能反映树木碳汇的形成时期,因此更长的木质部生长物候表明更多的碳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阈值提取法 NDVI 木质部起止生长物候 植被物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和混交改造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扈梦梅 田龙 +3 位作者 吴亚楠 杨晋宇 吕小翠 黄选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3-162,共10页
【目的】比较研究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和混交改造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为实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塞罕坝机械林场未经营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CK)... 【目的】比较研究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和混交改造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为实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塞罕坝机械林场未经营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CK)、抚育间伐后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TH)和引入阔叶树的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M)为对象,于2014年5—9月,利用手拣法调查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研究不同经营措施林分内土壤动物的结构组成、空间分布、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55类1405头,隶属2门4纲12目,优势类群为正蚓目、叶甲科幼虫、象甲科幼虫。总体上,经间伐和混交改造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显著高于未经营的对照林分(P<0.05),TH内土壤动物密度亦显著高于CK(P<0.05)。不同经营措施林分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均表现为沿土壤剖面位置上升逐渐增加的趋势,且M和TH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类群数及0~10 cm土层土壤动物密度显著高于CK(P<0.05)。间伐和混交改造后,土壤动物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均有提高,其中M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显著高于CK(P<0.05)。各功能群中,植食性土壤动物所占比例(47.19%)最高,其次为腐食性土壤动物(33.31%);捕食性(19类)和植食性(18类)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居多;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经营措施、土层和时间均对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组成和结构影响显著(P<0.05),其中间伐和混交改造均可显著提高植食性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冗余度分析(RDA)显示,凋落物全碳含量(P=0.03)和C/N(P=0.08)对凋落物层大型土壤动物分布影响显著;而土壤含水量(P=0.008)、pH(P=0.012)和土壤密度(P=0.062)对土壤层大型土壤动物分布影响显著。【结论】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间伐和混交改造后,林分结构和微环境的改善可提高大型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多样性水平,尤其是部分功能群种类增加可能更有利于凋落物早期的粉碎和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功能群 经营措施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珂 左鑫钰 +4 位作者 胡娅丽 岳妹颖 吕晓翠 姚巨云 杨晋宇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3期223-237,共15页
为了解塞罕坝地区不同植被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分别以白桦林、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云杉林、草甸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7月采用陷阱法采集不同植被土壤动物并对其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种植被样地... 为了解塞罕坝地区不同植被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分别以白桦林、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云杉林、草甸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7月采用陷阱法采集不同植被土壤动物并对其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种植被样地中共获得土壤动物8351头,隶属5纲19目96科186种,优势类群为盲蛛目、弹尾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白桦林、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动物类群数均显著高于草甸和云杉林;落叶松林土壤动物个体数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各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显示不同植被地表土壤动物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且土壤动物个体数与林分内凋落物生物量、厚度、全氮、全磷、全碳含量及土壤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见,塞罕坝地区不同植被类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地表环境因子是影响其组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塞罕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经营对土壤动物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田龙 扈梦梅 杨晋宇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森林经营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土壤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森林经营及其带来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为了探讨土壤动物对森林经营措施的响应,归纳总结了森林经营理念的发展以及森林经营对土壤动物影响的文献资... 森林经营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土壤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森林经营及其带来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为了探讨土壤动物对森林经营措施的响应,归纳总结了森林经营理念的发展以及森林经营对土壤动物影响的文献资料。结果表明森林经营主要通过对地上结构和微环境的改变对地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分解功能及生物指示功能等方面产生影响。在今后研究中应加强森林经营对土壤动物连续长期的动态影响研究,同时利用现代研究技术与方法深入探讨森林经营对土壤动物影响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措施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生态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庞永奇 宋立敏 +3 位作者 杨晋宇 衣国权 左燕坤 张玉姣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5期56-70,共15页
【目的】探讨林龄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7—8月,对生长在塞罕坝的14 a、20 a、36 a和42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用手拣法和干漏斗法,调查研究各林分内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空间分布、多样性、功能群结构... 【目的】探讨林龄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7—8月,对生长在塞罕坝的14 a、20 a、36 a和42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用手拣法和干漏斗法,调查研究各林分内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空间分布、多样性、功能群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获得大型土壤动物603头,隶属3门6纲12目;中小型土壤动物19312头,隶属3门6纲16目。林龄对土壤动物密度影响显著,36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密度显著高于其他林龄(P<0.05),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随林龄增长显著增加(P<0.05)。在不同土层之间,大型土壤动物密度差异多数不显著;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随着土壤剖面位置升高而增加,且凋落物层显著高于土壤层。各林龄之间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为中等不相似至中等相似水平(0.49~0.61)。腐食性土壤动物群落的差异随林龄增加逐渐显著(P<0.05)。RDA分析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变化受林龄、乔木密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凋落物物理性质(生物量和厚度)的显著影响(P<0.05)。【结论】随着林木生长,林内凋落物量积累逐渐增多,为更多土壤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但受限于林内植被多样性低,凋落物质量(C、N、P和含水量)无显著变化,不能有效吸引更多种类的土壤动物。在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由林分结构变化形成的微生境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重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干旱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大力 李永东 +2 位作者 李伟鑫 宋振刚 张先亮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干旱的频发严重影响到华北落叶松的生长。为了分析间伐对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干旱抗性的影响,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选取2001年间伐的华北落叶松林分进行树木年轮学取样,采集了25棵树的48个木芯。通过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间伐前后树木生长... 干旱的频发严重影响到华北落叶松的生长。为了分析间伐对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干旱抗性的影响,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选取2001年间伐的华北落叶松林分进行树木年轮学取样,采集了25棵树的48个木芯。通过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间伐前后树木生长差异和干旱抗性差异。结果表明,生长季6-7月的温度对树木生长具有负效应,而6-7月降水对树木生长具有正效应。相对于温度和降水,生长季6-7月份的干旱是影响华北落叶松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间伐后树木生长对干旱的敏感性显著低于间伐前(P<0.05),并且间伐后树木对干旱的抗性显著强于间伐前(P<0.05)。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间伐可以有效改善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的生长状况并增强华北落叶松对干旱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干旱抗性 落叶松 塞罕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活动对塞罕坝两种林型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影响
7
作者 胡娅丽 左鑫钰 +3 位作者 田龙 杨晋宇 庞永奇 宋立敏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为探讨森林旅游对不同森林类型内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塞罕坝机械林场旅游区和非旅游区内华北落叶松纯林和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陷阱法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对比分析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等对旅游干扰的响应。... 为探讨森林旅游对不同森林类型内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塞罕坝机械林场旅游区和非旅游区内华北落叶松纯林和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陷阱法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对比分析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等对旅游干扰的响应。结果显示,共大型土壤动物4224头,隶属4纲7目41科86种。旅游区落叶松纯林地表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显著高于混交林(P<0.05),非旅游区差异不显著。旅游活动降低了2种林型内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物种数,其中混交林内大型土壤动物物种数显著减少(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旅游活动和林型对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和部分常见类群影响显著(P<0.05)。各功能群中以捕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和腐食性土壤动物物种数最高;旅游活动显著降低落叶松纯林捕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和植食性土壤动物H,显著降低混交林腐食性土壤动物物种数和H,以及植食性土壤动物的H和均匀度指数(Jd)。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旅游活动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大于林分类型。凋落物全磷含量、全碳含量、厚度、生物量,土壤全磷含量、含水量、容重、C/P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因子(P<0.05)。塞罕坝地区旅游活动改变了凋落物理化性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种林分大型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混交林内凋落物耐踩踏性低于落叶松林,土壤动物受影响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旅游活动 多样性 华北落叶松纯林 落叶松白桦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