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油气运移的路径、期次及方向研究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周凤英
张水昌
孙玉善
-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开发研究中心
-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9-33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773176)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编号OGL-9601)
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编号96-111-01-03-06)的成果
-
文摘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及附近的钻井(出油井和未出油井)中揭示的裂缝、裂隙与成岩序列的穿插关系,连通砂体及断层和不整合面附近的矿物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油气运移路径和期次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指出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主要经历了3期大规模的油气运聚,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为油气横向运移的主要通道。高角度的裂隙及微裂缝为纵向运移主要通道。第一期油气运聚主要发生于海西期,第二期油气运聚主要发生在14~17Ma;第3期油气运聚主要发生在最近的5Ma以来。第一期油气运聚主要为自塔北隆起的西南、南向北,以横向运移为主;第二、第三期运聚主要自西南、南向北,自东向西运移,但主要以垂向运移为主。
-
关键词
轮南地区
油气运移方向
油气运移期次
油气运移路径
-
Keywords
petroleum migration direction
petroleum migration phase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
Lunnan, Tarim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储集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黄辅琼
宋惠珍
曾海容
肖承文
欧阳健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开发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
-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1-267,共7页
-
基金
国家科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文摘
选用裂缝体积密度作为构造裂缝定量化参数,对基于钻井岩心的裂缝体积密度的计算方法作了改进。统计分析得出,破裂试件裂缝体积密度与试件破裂应变能密度的关系受试件所受的围压变化及试件物性的控制,钻井岩心构造裂缝体积密度与数值模拟应变能密度的关系同试件研究结果有可比之处。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利用钻井岩心裂缝参数和数值模拟应变能密度来定量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构造裂缝体积密度的方法,并已应用于油田生产。
-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储集层
构造裂缝
油气藏
定量预测
-
Keywords
Strain energy,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rvoir, Structural fissure
-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巴楚地区与塔北地区中新生代油气构造成藏史对比研究
被引量:8
- 3
-
-
作者
何文渊
李江海
钱祥麟
何际平
郑多明
李建军
-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开发研究中心
-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0-22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832040
49832030)
-
文摘
塔北隆起和巴楚断隆都经历过前缘隆起这一发展阶段 ,两者存在诸多共性。笔者通过对比塔北隆起和巴楚断隆中新生代构造发展的异同 ,认为巴楚断隆存在前缘隆起发育时间晚、破坏严重和距生油中心远等诸多劣势。但巴东斜坡区在后期演化上与塔北隆起更为相近 ,尤其是其周边背冲断裂带 ,具有后期构造变形弱、构造位置高、新老圈闭多、油源较丰富等优点 。
-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巴楚地区
塔北地区
新生代
油气构造
-
Keywords
the Bachu Uplift
the North Tarim Uplift
forebulge
Badong slope
history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mparison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