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土矿物研究在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孙玉善 杨帆 罗俊成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69-276,共8页
以塔里木盆地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组合形式、演化与形成机理为依据,探讨了粘土矿物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应用及其与有机质热演化、成岩阶段的关系和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侏罗系和白垩系两个不同古环境中形成的粘土矿物及其... 以塔里木盆地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组合形式、演化与形成机理为依据,探讨了粘土矿物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应用及其与有机质热演化、成岩阶段的关系和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侏罗系和白垩系两个不同古环境中形成的粘土矿物及其组合特征,为地层对比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泥岩中伊利石/蒙皂石间层中蒙皂石含量的纵向变化与有机质热演化及成岩阶段的关系不大。对储层物性影响不大但有利于储集性能的是以高岭石为主的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及粘土矿物的早期自生(伊利石/蒙皂石间层矿物)衬垫式以及非自生(伊利石)衬垫式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地层对比 成岩演化 储层物性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吉兹、尤罗勃钦碳酸盐岩油气田石油地质考察及对塔里木盆地寻找大油气田的启示和建议 被引量:46
2
作者 邱中建 张一伟 +4 位作者 李国玉 梁狄刚 吴奇之 王招明 刘军 《海相油气地质》 1998年第1期49-56,共8页
概略介绍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生产近况,详细考察了哈萨克斯坦田吉兹油田和俄罗斯尤罗勃钦油气田的石油地质条件,包括油气田基本面貌、地质构造背景、烃源岩、储层、盖层、成藏等特点。两油气田均处于海相克拉通盆地长期发育... 概略介绍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生产近况,详细考察了哈萨克斯坦田吉兹油田和俄罗斯尤罗勃钦油气田的石油地质条件,包括油气田基本面貌、地质构造背景、烃源岩、储层、盖层、成藏等特点。两油气田均处于海相克拉通盆地长期发育的古隆起上,年代古老(8亿年前),具有大面积分布和一定厚度的有机碳含量为1%~2%的泥质岩、泥质碳酸盐岩作为生油层;碳酸盐岩储层特性因受潜山风化作用而变好;均有巨厚盐层作优质盖层;两油气田均多期成藏,早期油藏因遭破坏而形成大量固体沥青,但后期油气仍得以大量保存。最新观点认为,不含泥质的纯碳酸盐岩有机质含量很低,不能作为有效生油层。针对塔里木盆地寻找大油气田的目标和勘探实际,论及石油地质考察后九方面的启发,提出三方面的建议和塔里木碳酸盐岩地质研究要攻关的五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学 油气藏 碳酸盐岩 油气田 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成果与前景预测 被引量:33
3
作者 梁狄刚 贾承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2,共10页
塔里木盆地截至1998年底共探明10个大中型气田,发现18个工业性含气构造,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826×108m3、凝析油储量6865×104t。天然气富集在6个构造带上,有白垩系—第三系和石炭系两套主力砂岩... 塔里木盆地截至1998年底共探明10个大中型气田,发现18个工业性含气构造,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826×108m3、凝析油储量6865×104t。天然气富集在6个构造带上,有白垩系—第三系和石炭系两套主力砂岩产层,可划分出10种气藏类型。气藏的分布受海、陆相两类含气系统的控制,并与大断裂带密切相关。天然气富集在4套区域盖层之下,具有晚期(晚第三纪)成藏的特点。陆相天然气藏分布在类前陆盆地逆冲构造带和前缘隆起张性构造带上;海相天然气藏分布在克拉通古隆起及其斜坡的断裂构造带,特别是断垒、断块潜山及其披覆背斜上。预计到2000年,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将超过5000×108m3,到2010年可达1×1012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天然气勘探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四十年油气勘探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秋明 张纪易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85-293,共9页
塔里木盆地的地质考察工作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中外地质家,如俄国的伊格那切夫、瑞士的诺林、原苏联的赫米祖夫、西尼村和我国的袁复礼、黄汲清、谢家荣、关士聪等都先后在塔里木留下了足迹。新中国成立以后,油气勘探工作才有计划... 塔里木盆地的地质考察工作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中外地质家,如俄国的伊格那切夫、瑞士的诺林、原苏联的赫米祖夫、西尼村和我国的袁复礼、黄汲清、谢家荣、关士聪等都先后在塔里木留下了足迹。新中国成立以后,油气勘探工作才有计划地全面展开,经过四十年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到当前的壮阔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勘探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新生代复合再生前陆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 被引量:103
5
作者 魏国齐 贾承造 +2 位作者 施央申 卢华复 王良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再生前陆盆地是针对中国地质特点研究提出的,与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并列的第三种典型前陆盆地类型。本文在讨论再生前陆盆地概念的基础上,以塔里木新生代复合再生前陆盆地为例,从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构造—沉积演化、断裂褶皱构... 再生前陆盆地是针对中国地质特点研究提出的,与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并列的第三种典型前陆盆地类型。本文在讨论再生前陆盆地概念的基础上,以塔里木新生代复合再生前陆盆地为例,从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构造—沉积演化、断裂褶皱构造变形,以及基本石油地质条件与含油气性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再生前陆盆地的基本构造特征、构造变形样式、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及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以便今后深入研究这一根据中国地质特点提出的前陆盆地新类型,指导塔里木盆地以及中国西部相关盆地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再生前陆盆地 构造特征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主要天然气藏的气源判识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剑 谢增业 +3 位作者 罗霞 张英 李志生 肖中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8-43,共6页
塔里木盆地内的天然气按其地化特征的差异,可分为有机气和无机气两大类;有机气又可分为海相气和陆相气。为解决不同类型天然气与地层中烃源岩的配套关系,通过应用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类型天然气的来源问题,得到以... 塔里木盆地内的天然气按其地化特征的差异,可分为有机气和无机气两大类;有机气又可分为海相气和陆相气。为解决不同类型天然气与地层中烃源岩的配套关系,通过应用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类型天然气的来源问题,得到以下认识:海相气主要分布于克拉通盆地中的塔北、塔中及巴楚地区的中生界及古生界储集层中,气源主要来自寒武—奥陶系;陆相气主要分布于前陆盆地的库车、轮台断隆以及柯克亚等地区的上、下第三系及白垩系等储集层中,气源主要来自三叠—侏罗系腐殖—偏腐殖型烃源岩。腐泥型海相气主要分布在轮南—吉拉克、英买力—东河塘、塔中主垒带及巴楚的鸟山、古董山等,气源主要来自寒武系—下奥陶统;偏腐殖型海相气主要分布在塔中北斜坡、巴楚及塔北隆起的部分区域中,气源主要来自中上奥陶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天然气 成因 类型 气源对比 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形成期次及演化 被引量:61
7
作者 刘洛夫 赵建章 +2 位作者 张水昌 方家虎 肖中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75-479,共5页
从志留纪起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经历了三期生、排烃。下古生界源岩的生烃期和志留系的圈闭形成期控制了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形成期次及演化。志留系早期沥青砂岩形成后 ,经历了后期多次的构造沉积事件和三次烃类注入、混染 ,改变了... 从志留纪起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经历了三期生、排烃。下古生界源岩的生烃期和志留系的圈闭形成期控制了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形成期次及演化。志留系早期沥青砂岩形成后 ,经历了后期多次的构造沉积事件和三次烃类注入、混染 ,改变了志留系古油藏沥青形成时的原始产状。志留系沥青砂岩的三次注入分别是 :第一次是晚加里东注入期 ;第二次是晚海西—印支注入期 ;第三次是燕山—喜山注入期。志留系砂岩中沥青、稠油或其它油气显示是这三期作用的综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沥青砂岩 形成期次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盐钻井液在塔里木东河油田DH1-8-6井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周建东 李在均 +5 位作者 邹盛礼 瞿凌敏 姚少全 张民立 唐怀联 何宝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3,共3页
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由水溶性加重剂Weigh2和Weigh3、降滤失剂Redu1和Redu2、无荧光白沥青NFA-25、强包被抑制剂IND10、提切剂Visco1和Visco2组成。有机盐钻井液具有流变性好、抑制性强、造壁性好、保护油气层效果好、对钻具无腐蚀,对环境... 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由水溶性加重剂Weigh2和Weigh3、降滤失剂Redu1和Redu2、无荧光白沥青NFA-25、强包被抑制剂IND10、提切剂Visco1和Visco2组成。有机盐钻井液具有流变性好、抑制性强、造壁性好、保护油气层效果好、对钻具无腐蚀,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介绍了有机盐钻井液在DH1-8-6井的现场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该井二开段井眼平均井径扩大率为5.4%;该井井底温度为134℃,在深井段取心、钻进和完井的施工中,钻井完井液性能稳定,滤失量稳中有降,取心、完井作业,3次完井电测以及下套管固井均非常顺利。该井使用FS2565钻头从井深1892 m钻至井深5120 m,进尺3228 m,钻头提出后完好无损,证明该体系能够充分清洗、冷却和保护钻头,延长钻头寿命;该井有机盐钻井液现场用浆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监测总站检测,结果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盐钻井液 塔里木东河油田 DH1-8-6井 应用 性能 防止地层损害 机械钻速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古生代沉积构造背景和物源区性质的探讨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曰俊 买光荣 +3 位作者 罗俊成 杨文静 谭泽金 郑多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5-53,共9页
关于塔里木盆地构造类型和基底性质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它是一个具有前寒武纪陆壳基底的复杂的叠合复合盆地;另一种则认为它是一个具有洋壳(大洋岩石圈)基底的残余的弧后盆地(或由昆仑岛弧、塔中残余岛弧和柯坪—库鲁克塔... 关于塔里木盆地构造类型和基底性质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它是一个具有前寒武纪陆壳基底的复杂的叠合复合盆地;另一种则认为它是一个具有洋壳(大洋岩石圈)基底的残余的弧后盆地(或由昆仑岛弧、塔中残余岛弧和柯坪—库鲁克塔格残余岛弧挟持的两个残余弧间盆地组成).和3、和4井位于塔中构造带的巴楚断隆上,取两井的古生界砂岩、粉砂岩样品做主量元素化学分析,用不同方法进行沉积构造背景和物源区性质判别,证明本区志留纪到石炭纪属于稳定的大陆克拉通盆地,沉积物源来自成熟大陆区.这一结果支持关于塔里木具有陆壳基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古生代 沉积构造 物源区性质 基底 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 被引量:66
10
作者 杨威 王清华 刘效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4-548,共5页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是最近探明的大型碳酸盐岩气田 ,下奥陶统主要发育两类白云岩。下部为层状白云岩 ,以细晶为主 ,阴极发光呈紫红色和蓝紫色 ,有序度为 0 .5 7~ 0 .6 8,Sr、Na含量低 ,碳氧同位素偏负 ,成岩深度约15 0 0m ;上部斑状...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是最近探明的大型碳酸盐岩气田 ,下奥陶统主要发育两类白云岩。下部为层状白云岩 ,以细晶为主 ,阴极发光呈紫红色和蓝紫色 ,有序度为 0 .5 7~ 0 .6 8,Sr、Na含量低 ,碳氧同位素偏负 ,成岩深度约15 0 0m ;上部斑状灰质白云岩与层状白云岩相比 ,晶形较粗、以中晶为主 ,有序度较高、为 0 .85~ 0 .90 ,Sr偏高、Na偏低 ,碳氧同位素更偏负 ,成岩深度约 2 0 0 0m。通过对上述特征综合研究 ,认为层状白云岩形成于早期浅埋藏海水—淡水混合环境 ,提出斑状灰质白云岩形成于晚期深埋藏压实流—淡水混合环境 ,总结了两种成因机理 ,建立了相关的白云石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下奥陶统 白云岩特征 成因 模式 气田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偏腐殖型烃源岩的发现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孟军 张宝民 +3 位作者 肖中尧 李梅 彭燕 边立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36,共5页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奥陶系没有陆生高等植物出现,故而不会出现腐殖型有机质。首次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中、上奥陶统泥灰质烃源中发现了类似于腐殖型有机质的海相偏腐殖型烃源岩。生物学、有机岩石学及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奥陶系偏腐殖...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奥陶系没有陆生高等植物出现,故而不会出现腐殖型有机质。首次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中、上奥陶统泥灰质烃源中发现了类似于腐殖型有机质的海相偏腐殖型烃源岩。生物学、有机岩石学及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奥陶系偏腐殖型烃源岩以宏观藻为主要生烃母质,其产物主要为凝析油和天然气。该类烃源岩主要是发育在灰泥丘沉积模式的丘间洼地和层状生物灰泥丘沉积亚相中的泥质灰岩类。该类烃源岩及其产物具有独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较高的姥植比值、三环萜烷中低碳数部分含量较高及丰富的重排甾烷等。由该类烃源岩所生成的天然气的地化特征也较为特殊:较高的氮气含量、偏轻的甲烷碳同位素值和较高的干燥系数等。由于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故该类烃源岩是塔中地区重要的气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腐殖质 烃源岩 干酪根 盆地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沉积模式与碳酸盐岩裂缝储层预测 被引量:52
12
作者 魏国齐 贾承造 +3 位作者 宋惠珍 施央申 卢华复 李亚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8-413,共6页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中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本文在讨论塔中地区奥陶纪区域构造背景和奥陶系岩性段划分的基础上 ,建立了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 -沉积模式 ,并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塔中地区有利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发育区进行了预...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中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本文在讨论塔中地区奥陶纪区域构造背景和奥陶系岩性段划分的基础上 ,建立了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 -沉积模式 ,并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塔中地区有利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发育区进行了预测 ,以期指导塔中地区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构造-沉积模式 碳酸盐岩裂缝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瓦基里塔格辉长岩^(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曰俊 贾承造 +3 位作者 胡世玲 黄智斌 曾强 谭泽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94-599,共6页
瓦基里塔格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中构造带 (即中央隆起) 的西部, 巴楚县城南东约40km 。这里发育一套轻微变质的碎屑岩哑地层, 其中有基性-超基性岩体侵入。对在此采集的2 块辉长岩样品进行Ar-Ar定年, 获得的坪年龄分... 瓦基里塔格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中构造带 (即中央隆起) 的西部, 巴楚县城南东约40km 。这里发育一套轻微变质的碎屑岩哑地层, 其中有基性-超基性岩体侵入。对在此采集的2 块辉长岩样品进行Ar-Ar定年, 获得的坪年龄分别为825.0±2.0Ma 和837.3±2.0Ma, 相应的等时年龄为821.4±8.0Ma和833.3±15.3Ma。这是首次获得的塔里木盆地腹地较可靠的前寒武纪同位素年龄数据, 为塔里木盆地的构造类型、基底性质、组成和时代等地质问题的正确认识, 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基础资料, 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辉长岩 同位素年龄 氩39-氧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再生前陆褶皱逆冲带中丘里塔格前锋带的构造与油气 被引量:38
14
作者 陈楚铭 卢华复 +1 位作者 贾东 贾承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3-433,共11页
丘里塔格背斜带是库车再生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前锋构造带。依据各段不同的构造特点,沿走向自东向西可分为东丘里塔格段、库车塔吾段、南、北丘里塔格段和亚克里克—阿瓦特段。其中东丘里塔格段和库车塔吾段以浅部膝折褶皱或断层传播褶皱... 丘里塔格背斜带是库车再生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前锋构造带。依据各段不同的构造特点,沿走向自东向西可分为东丘里塔格段、库车塔吾段、南、北丘里塔格段和亚克里克—阿瓦特段。其中东丘里塔格段和库车塔吾段以浅部膝折褶皱或断层传播褶皱与深部的断层转折褶皱相叠置为特点。而南、北丘里塔格段和亚克里克—阿瓦特段则以发育膝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以及相伴生的纵向走滑逆冲断层为特点。该构造带有良好的油气前景,寻找深部完整的断层转折褶皱背斜圈闭以及纵向走滑逆冲断层下盘的圈闭是重要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前锋带 构造特征 油气聚集 逆冲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优质气源岩特征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宝民 赵孟军 +7 位作者 肖中尧 曾强 吴光宏 刘静江 彭燕 李梅 王飞宇 边立曾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3-37,共5页
塔里木盆地优质气源岩(有机碳含量大于等于0.5%)主要赋存于寒武一奥陶系、石炭一二叠系、三叠一件罗系三大层系中,它们具有不同的平面分布规律和不同的岩石学、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据现今的生烃产物类型评价,则包括了仅... 塔里木盆地优质气源岩(有机碳含量大于等于0.5%)主要赋存于寒武一奥陶系、石炭一二叠系、三叠一件罗系三大层系中,它们具有不同的平面分布规律和不同的岩石学、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据现今的生烃产物类型评价,则包括了仅能生气的气源岩与既能生油、又能生气的油一气源岩两大类型,从而区别于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研究结果表明,特定构造背景下的特殊沉积环境与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及其热演化程度三大因素决定气源岩的发育与否及其质量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气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凝析气藏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37
16
作者 梁狄刚 顾乔元 皮学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9,共5页
塔北隆起凝析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探明储量占全盆地的70%以上。天然气中凝析油含量高。凝析气藏在成因上分海相和陆相两类,各有自己的分布规律。塔北隆起被轮台断隆顶部“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个海、陆相凝析油气系统。陆相中新... 塔北隆起凝析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探明储量占全盆地的70%以上。天然气中凝析油含量高。凝析气藏在成因上分海相和陆相两类,各有自己的分布规律。塔北隆起被轮台断隆顶部“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个海、陆相凝析油气系统。陆相中新生界凝析气藏的分布受两组南掉正断层控制;海相凝析气藏的分布受寒武、奥陶系断垒潜山及其上的中生界披覆背斜、断背斜控制。两类凝析气藏都属“下生上储”式“次生”油气藏,气源断层的存在至关重要。沿断裂带寻找凝析气藏是一个重要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分布 凝析气藏 盆地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塔里木油田克拉区块高密度钻井液的配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喜凤 张宁生 +2 位作者 任晓娟 朱金智 邹盛礼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57-59,63,共4页
克拉区块生储盖层钻遇第三系吉迪克组和下第三系膏盐层,含大段泥页岩和盐膏层,平均地层压力系数高.针对这一特点,优选出一种适合该区块的高密度钻井液体系,然后对塔里木油田常用加重剂、高分子聚合物增黏剂、降滤失剂进行筛选,并对处理... 克拉区块生储盖层钻遇第三系吉迪克组和下第三系膏盐层,含大段泥页岩和盐膏层,平均地层压力系数高.针对这一特点,优选出一种适合该区块的高密度钻井液体系,然后对塔里木油田常用加重剂、高分子聚合物增黏剂、降滤失剂进行筛选,并对处理剂的加量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出该区块的钻井液配方.该配方抑制性好,抗温性高,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高温高压滤失量低,能够满足克拉区块钻井工程及储层保护工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克拉区块 高密度 钻井液 抑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北部地区岩石物性参数测试和区域层滑系统的确定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孙岩 贾承造 +2 位作者 姜永基 王良书 勾佛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60-671,共12页
为了定量地研究塔里木北部地区区域的层次结构.拆离构造,特别是同油气地质、圈闭构造密切相关的沉积盖层中的层滑倾滑和推覆滑覆等各种构造的形成机制,对该区沉积盖层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物性和岩石力学标本采集和测试(包括三轴参照... 为了定量地研究塔里木北部地区区域的层次结构.拆离构造,特别是同油气地质、圈闭构造密切相关的沉积盖层中的层滑倾滑和推覆滑覆等各种构造的形成机制,对该区沉积盖层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物性和岩石力学标本采集和测试(包括三轴参照实验).依其参数结构特点和地质、物探资料,划分出4套7层区域性层滑系统,并与研究程度较高的中、下扬子区的物性参数、岩性组合和构造特征进行综合对比.最后还进一步阐明了塔里木北部地区特征的前列式冲断构造和含油气局部构造等,均受到这7层区域层滑系统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物性参数 层滑系统 塔里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萤石脉—油气叠合成藏作用——高分辨率成像测井资料提供的证据 被引量:25
19
作者 钟广法 马在田 +1 位作者 刘瑞林 祁兴中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76-582,共7页
根据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测井解释 ,结合岩心观察及薄片资料 ,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塔中X井下奥陶统灰岩段内罕见的萤石脉—油气叠合成藏现象。萤石脉侵位于二叠纪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区域性火山活动时期 ,由上侵至地层浅部的低温岩浆热液沿断... 根据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测井解释 ,结合岩心观察及薄片资料 ,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塔中X井下奥陶统灰岩段内罕见的萤石脉—油气叠合成藏现象。萤石脉侵位于二叠纪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区域性火山活动时期 ,由上侵至地层浅部的低温岩浆热液沿断层、裂隙发育带充填而成。萤石脉及其附近灰岩围岩中溶洞的形成为后期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 ,它与充足的油气来源及上覆巨厚中、上奥陶统泥质岩有利的封盖条件配合 ,促成了油气在萤石脉基础上的叠合成藏。该油气藏的发现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脉 油气藏 成像测井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二叠纪中酸性火成岩带的厘定及其对塔北构造演化的新认识 被引量:28
20
作者 陈汉林 杨树锋 +2 位作者 贾承造 董传万 魏国齐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70-376,共7页
研究发现塔里木盆地北部发育一条二叠纪中酸性火成岩带,岩性主要有中酸性的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花岗斑岩、凝灰岩等,同位素年代为247.5±0.3~287.6±2.8Ma,属于岛弧火成岩。结合盆地周边的地... 研究发现塔里木盆地北部发育一条二叠纪中酸性火成岩带,岩性主要有中酸性的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花岗斑岩、凝灰岩等,同位素年代为247.5±0.3~287.6±2.8Ma,属于岛弧火成岩。结合盆地周边的地质调查结果和天山内部晚古生代地质特征研究结果,认为中酸性火成岩带是二叠纪时中天山弧向塔里木盆地发生“A”俯冲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 火成岩 构造演化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