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油气田重点用能系统能效评价方法--以塔里木油田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曹莹 宋美华 +2 位作者 赵卫东 徐秀芬 林国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6-114,共9页
基于目前油气田企业用能系统能效评价存在界限不清晰、评价方法不完善的问题,通过重点用能系统能耗构成及用能评价现状的分析,结合相关现行标准,建立了一套界限清晰、用于合理表征油气田企业重点用能系统用能水平的能效指标体系,涵盖3... 基于目前油气田企业用能系统能效评价存在界限不清晰、评价方法不完善的问题,通过重点用能系统能耗构成及用能评价现状的分析,结合相关现行标准,建立了一套界限清晰、用于合理表征油气田企业重点用能系统用能水平的能效指标体系,涵盖3个层级16项指标,确定各项指标的测试和计算方法,并提出基于矩阵运算的能效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进行系统能效水平的纵向、横向对比。以塔里木油田6个站场系统为例,将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与提出的综合方法进行效果对比,验证该套指标体系及能效加权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相应系统的能效水平,并为后续节能改进措施的提出及相关节能工作开展提供依据。通过应用效果分析,发现现行标准中存在指标限值划分不细致、无法覆盖所有典型工况等问题,进而提出标准后续待修订完善的方向,以保证标准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先进性,有效促进相关节能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生产 用能系统 综合能效评价 指标体系 加权矩阵 标准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博孜区块深层凝析气结蜡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左洁 李雅飞 +3 位作者 钟诚 魏亚芳 汪杰 周福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40,I0003,共5页
塔里木油田博孜区块属于典型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存在较为严重的蜡堵问题。因此需要对博孜区块井流物进行气藏条件下的相态与析蜡规律的实验研究,获得凝析气相态包络线相图,为凝析气井防蜡工艺提供理论支撑。文章通过可视化PVT测试仪和自... 塔里木油田博孜区块属于典型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存在较为严重的蜡堵问题。因此需要对博孜区块井流物进行气藏条件下的相态与析蜡规律的实验研究,获得凝析气相态包络线相图,为凝析气井防蜡工艺提供理论支撑。文章通过可视化PVT测试仪和自主研发可视化显微固相沉积测定仪,在测试凝析气相态包络线的同时可直观观察凝析气随温度、压力变化时“气-液-固”三相相变形态,具有模拟气藏条件下可视化的优点。结果表明,含蜡凝析气的相态特征极为复杂,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有气相、气-液两相、气-固两相、气-液-固三相等多相态变化。博孜104井凝析气中主要结蜡成分C16~C30之间,以片状粗晶蜡为主,摩尔含量为0.111%,而地面凝析油析蜡点为15.4℃,最大瞬时析蜡量0.2258%,累积析蜡量9.49%。露点以上的气相析蜡形成的固相物质不受凝析油影响,以长型片状粗蜡晶为主;露点以下产生的固相析蜡受凝析油溶剂影响,析蜡与凝析油互溶形成透明胶状、玻璃块状物质,对凝析油具有较强束缚作用,降低凝析油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 可视化 相态 析蜡规律 蜡晶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异对塔里木油田TKes2区块气井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向同 张林 +4 位作者 袁学芳 刘洪涛 周鹏遥 赵新武 何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42,8,共3页
塔里木油田TKes2区块经过增产改造后气井间的产能差异悬殊,这一特征深深困扰着油田科技人员。在地质-增产措施资料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并不是由于储层基质的物性、含气性差异,也不是由于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差异等造成的,而是由于背... 塔里木油田TKes2区块经过增产改造后气井间的产能差异悬殊,这一特征深深困扰着油田科技人员。在地质-增产措施资料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并不是由于储层基质的物性、含气性差异,也不是由于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差异等造成的,而是由于背斜翼部与鞍部的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异造成的天然裂缝闭合程度以及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差异,才是导致该区块井间产能差异悬殊这一现象的主因。该认识对塔里木油田类似区块的井位部署及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差异 背斜鞍部 天然裂缝 停泵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直井喷射酸化技术应用初探
4
作者 乔雨 杨向同 +3 位作者 袁灿明 吴军 何毅 刘举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59,76,共3页
喷射酸压技术是一种精细化改造技术,适宜于薄互层及与水层间距小的薄油层储层改造。从原理上分析,直井喷射酸压能解决水平井喷射酸压过程中存在的定位难、管柱震动、砂卡等难题。针对塔里木油田英买力区块出现的与水层间距小、油水关系... 喷射酸压技术是一种精细化改造技术,适宜于薄互层及与水层间距小的薄油层储层改造。从原理上分析,直井喷射酸压能解决水平井喷射酸压过程中存在的定位难、管柱震动、砂卡等难题。针对塔里木油田英买力区块出现的与水层间距小、油水关系复杂的薄油层储层改造技术难题,在前期碳酸盐岩水平井水力喷射压裂的试验基础上,在YM461井开展了直井喷射压裂先导性试验,在试验中出现了一些技术难题和复杂情况,未能达到预期改造效果。文章从工程方案优化及现场应用情况分析入手,提出了今后在直井进行喷射酸压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直井 喷射 酸化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纳储油罐液位动态监测系统在塔里木油田试采现场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海清 石希天 +4 位作者 雷万能 刘文东 孙凤枝 赵卫东 宫彦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107,共2页
塔里木油田试采井普遍采用独立的高架储油罐储存油井的产液。准确、及时测量储油罐内的液位是生产的必须。综合各种独立储油罐液位监测技术,充分考虑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的声纳储油罐液位动态监测系统,在塔里木油田试采井生产中得到... 塔里木油田试采井普遍采用独立的高架储油罐储存油井的产液。准确、及时测量储油罐内的液位是生产的必须。综合各种独立储油罐液位监测技术,充分考虑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的声纳储油罐液位动态监测系统,在塔里木油田试采井生产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油罐 液位 测量 声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某井酸化管柱腐蚀的原因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岩 谢俊峰 +2 位作者 常泽亮 宋文文 王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1-864,共4页
塔里木油田某井经历了2d的鲜酸酸化和10d的残酸返排过程,管柱起出后发现油管内壁发生了严重腐蚀。对酸化油管进行理化性能检测,并结合实际工况,对油管内壁腐蚀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油管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均符合API Spec 5... 塔里木油田某井经历了2d的鲜酸酸化和10d的残酸返排过程,管柱起出后发现油管内壁发生了严重腐蚀。对酸化油管进行理化性能检测,并结合实际工况,对油管内壁腐蚀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油管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均符合API Spec 5CT-2005的相关技术要求。导致油管内壁发生严重腐蚀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鲜酸和残酸在管柱中停留时间过长;二是井下温度较高,加快了腐蚀进程;三是酸化过程中缓蚀剂可能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建议尽量缩短酸化作业时间,在井筒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应筛选合适的耐高温酸化缓蚀剂,减少酸液对油管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残酸 油管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筛管在塔里木油田高温高压气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军会 景宏涛 +2 位作者 谢英 李建明 司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34,共10页
为解决塔里木油田高温高压气井清洁完井及砂埋井快速修井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可酸溶形成生产通道的可溶筛管,可实现充分替液,达到清洁完井的目标。同时,可溶筛管与封隔器下部管柱使用销钉连接,在修井作业中,可实现分段打捞,减少作业量,降... 为解决塔里木油田高温高压气井清洁完井及砂埋井快速修井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可酸溶形成生产通道的可溶筛管,可实现充分替液,达到清洁完井的目标。同时,可溶筛管与封隔器下部管柱使用销钉连接,在修井作业中,可实现分段打捞,减少作业量,降低作业周期,降低作业风险,提高修井效率,从而减小修井作业对储层的伤害。对可溶筛管进行了室内评价,该筛管使用的可酸溶材料在温度达110℃时,所有厚度试样均全部溶解,物理性能也可以满足抗内压35 MPa,持续稳压15 min的密封设计要求,在650 kN抗拉载荷实验中筛管无变形,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在现场应用的井中,产能恢复率平均达211.0%,远高于以往的78.1%,实现了低成本清洁完井及后期安全修井作业,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可溶筛管 清洁完井 销钉连接 分段打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敏感性评价方法——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气田克深9井区K_1bs组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袁学芳 王茜 +3 位作者 唐洪明 王俊杰 刘举 赵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9-66,共8页
目前全球尚没有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敏感性评价的标准或规范,国内大多都遵照SY/T 5358—2010《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但该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油藏的,适用范围是空气渗透率大于1 mD的碎屑岩岩样,故而存在实... 目前全球尚没有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敏感性评价的标准或规范,国内大多都遵照SY/T 5358—2010《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但该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油藏的,适用范围是空气渗透率大于1 mD的碎屑岩岩样,故而存在实验压力高、驱替速度慢、实验周期长、测试数据误差大等不足。为此,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克深区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为样品,从分析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入手,充分考虑目前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大量微观地质研究和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的改进方法,包括采用气相作为测试介质、建立气层初始含水饱和度、测试流程规范统一、保持前后一致的流体饱和度等,并通过室内实验对改进后方法与原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不仅能够缩短实验周期,降低对设备承受高压的要求,而且所得到的结果也更加符合气层的实际条件,可靠性更强,有利于正确指导致密砂岩气藏后期开发工程设计,对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储集层 流体敏感性 行业标准 评价 改进方法 塔里木盆地 克拉苏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氢酸深部分流酸化技术在东河油田的应用研究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文 袁学芳 +2 位作者 郭建春 刘举 刘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85-288,220,共4页
塔里木盆地东河油田CⅢ油组1号岩性段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注水难以达到配注要求,造成地层能量不足,产量下滑快,且常规酸化施工不能很好地解除地层深部的污染。本试验针对该油藏低渗、高岭石粘土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使用具备缓速深部... 塔里木盆地东河油田CⅢ油组1号岩性段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注水难以达到配注要求,造成地层能量不足,产量下滑快,且常规酸化施工不能很好地解除地层深部的污染。本试验针对该油藏低渗、高岭石粘土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使用具备缓速深部酸化性能的多氢酸酸液体系的方案,并结合多氢酸酸化机理分析了多氢酸对该油藏的适应性;针对该油藏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为实现水平段均匀酸化,提出在酸化过程中加入水溶性分流剂的方案,并在实验室内对现场岩心进行了分流酸化模拟实验。在取得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该油藏A15H井实施了多氢酸分流酸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增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多氢酸 分流酸化 CⅢ油组1号岩性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超深井试油测试过程中酸化压力分析对管柱安全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向同 张娟 +1 位作者 刘洪涛 巴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2,8,共3页
塔里木深井及超深井储层通常埋藏深,压力温度高,在试油测试过程中工况变换频繁,致使井下管柱及工具受力复杂,为了了解酸化动态压力变化对管柱的安全影响,文章着重论述了三种酸化摩阻压力预测分析方法,并对不同方法计算结果对管柱受力变... 塔里木深井及超深井储层通常埋藏深,压力温度高,在试油测试过程中工况变换频繁,致使井下管柱及工具受力复杂,为了了解酸化动态压力变化对管柱的安全影响,文章着重论述了三种酸化摩阻压力预测分析方法,并对不同方法计算结果对管柱受力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酸化施工泵压和排量对管柱安全影响大,从而进一步说明准确预测分析酸化动态压力对有效进行管柱受力分析和优化设计酸化施工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和超深井 酸压 计算方法 管柱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在塔里木试油一体化设计平台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泽波 钱浩东 +1 位作者 刘举 罗月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0,共3页
试油工作是取得勘探开发成果的重要环节,是搞清楚地下油气水层分布情况和认识油气层的直接手段,也是指导下步勘探和开发措施的关键,而试油工程设计是指导试油工作的依据,要做好试油设计必须要准确掌握井筒各相关作业信息和区域的地质工... 试油工作是取得勘探开发成果的重要环节,是搞清楚地下油气水层分布情况和认识油气层的直接手段,也是指导下步勘探和开发措施的关键,而试油工程设计是指导试油工作的依据,要做好试油设计必须要准确掌握井筒各相关作业信息和区域的地质工程信息,以明确井况特点和试油作业的难点和风险,掌握区域作业实施情况,从而进一步优化试油设计,文章主要介绍塔里木油田建立试油工程设计一体化平台,充分利用塔里木数字油田提供的"大数据"资源,支撑完成试油工程设计的方法,为基于大数据信息平台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一些应用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油工程设计 大数据 专业数据库 一体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科区块超深井膏盐层段套管损坏机理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一流 陈勉 +2 位作者 金衍 杨沛 卢运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99,共8页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哈得逊鼻状隆起东翼的玉科区块超深井在钻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膏盐层段套管损坏问题,导致卡钻频发甚至被迫回填侧钻,极大地影响了该区块新井的顺利钻进和后续油气开发进程,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此,在分析...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哈得逊鼻状隆起东翼的玉科区块超深井在钻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膏盐层段套管损坏问题,导致卡钻频发甚至被迫回填侧钻,极大地影响了该区块新井的顺利钻进和后续油气开发进程,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此,在分析该地区几口套管损坏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GMI和WELLCAT等软件对造成套管损坏的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进行了分析,初步地揭示了该地区膏盐层段套管损坏的机理,认为膏盐层蠕变引发的非均匀载荷因素和膏盐层段套管不居中、水泥浆顶替效率差等固井质量因素是导致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在盐层厚度大于40 m的地区一系列预防套管损坏措施:(1)井身结构优化调整为四开井身结构;(2)调整钻井液性能,推荐使用饱和盐水钻井液或油基钻井液,并将盐层段钻井液密度上限提高至1.70 g/cm^3;(3)提高固井质量,形成规则井眼,增大套管与地层的环空间隙,适当增加泵排量,提高顶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玉科区块 超深井 套管损坏 盐膏层段 蠕变 非均匀载荷 套管损坏预防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部煤层失稳机理及防塌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恒 何世明 +3 位作者 汤明 李宁 杨沛 张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218,共7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深部煤层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和井壁垮塌等井下复杂问题,采用镜质体反射率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测试了煤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明确了煤层的失稳机理:煤中固定碳质量分数平均超过60%,镜质体反射率大于1.0%,... 针对塔里木盆地深部煤层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和井壁垮塌等井下复杂问题,采用镜质体反射率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测试了煤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明确了煤层的失稳机理:煤中固定碳质量分数平均超过60%,镜质体反射率大于1.0%,煤化程度高、性脆、易破碎;黏土矿物总的体积分数低于25%,黏土中不含强水敏性矿物蒙脱石;煤层割理呈网状分布,其宽度主要集中在1~10μm,易漏失。综合判定煤层失稳类型为力学失稳。以煤层微观结构为目标,结合钻井液材料粒度分布,优选沥青类封堵剂,设计出适用于煤层的沥青质聚磺防塌钻井液体系,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沥青质聚磺防塌钻井液滤失量低、泥饼薄,能有效封堵煤的绝大部分割理,减少钻井液侵入量,防止煤层垮塌。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为塔里木盆地深部煤层的安全高效钻井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井壁失稳机理 封堵性能 防塌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盲孔法测试膨胀管残余应力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绪亮 秦浩 +3 位作者 郭慧娟 刘凯 邹光贵 王宝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2,共8页
膨胀管在膨胀作业结束后,会残留分布不均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将会影响膨胀管胀后抗外挤强度、抗腐蚀强度等关键性能。为此,采用盲孔法测试膨胀管外表面轴向残余应力与环向残余应力水平及变化情况,通过有限元法获得残余应力整体分布情况... 膨胀管在膨胀作业结束后,会残留分布不均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将会影响膨胀管胀后抗外挤强度、抗腐蚀强度等关键性能。为此,采用盲孔法测试膨胀管外表面轴向残余应力与环向残余应力水平及变化情况,通过有限元法获得残余应力整体分布情况并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膨胀管的胀后残余应力近外壁面2 mm内平均环向和轴向残余应力测试值分别为-352.5与-589.0 MPa,与有限元模拟值误差小于10%;环向残余应力的中性面在沿壁厚方向距内壁面约70%厚度处,轴向残余应力的中性面在沿壁厚方向距内壁面约64%厚度处;膨胀管胀后并经过多天存放,轴向残余应力降幅为18.7%,环向残余应力降幅为12.8%。所得结论可为膨胀管性能评价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管 残余应力 盲孔法 应变释放系数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空气液逆向两相流动下气泡变形及运移特征
15
作者 尹邦堂 丁天宝 +4 位作者 王树龙 王志远 孙宝江 张伟 张绪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430,共12页
针对压回法压井过程中气液逆向两相流动规律复杂、气泡运移速度难以预测的问题,开展不同工况下环空中气液逆向流动气泡运移实验,揭示井筒倾角、液相性质及逆流液速对气泡变形、气泡运移轨迹及速度的影响规律,建立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 针对压回法压井过程中气液逆向两相流动规律复杂、气泡运移速度难以预测的问题,开展不同工况下环空中气液逆向流动气泡运移实验,揭示井筒倾角、液相性质及逆流液速对气泡变形、气泡运移轨迹及速度的影响规律,建立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气泡在逆流中主要表现出孤立气泡自由上升及多气泡相互作用上升两种运移方式;气泡在逆流下的运移轨迹为“S”形,随着逆流液速增大气泡横向摆动加剧,井筒倾角、液相密度、液相黏度增大都会使气泡运移轨迹逐渐趋向于直线;气泡上升过程中整体呈现为椭球形,井筒倾角对气泡变形程度的影响不大,随着液相黏度及密度增大气泡纵横比减小;随着井筒倾角增大气泡运移速度逐渐减小,随着液相黏度增大气泡运移速度减小,随着液相密度增大气泡运移速度略微增大。建立的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预测误差在±15%以内,适用条件较为宽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回法压井 气液逆向流动 气泡纵横比 气泡运移轨迹 气泡运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交变应力作用下固井水泥石力学性能演变规律
16
作者 冯少波 叶素桃 +4 位作者 张震 杨吕超 梁红军 王银东 庞学玉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固井水泥环作为井筒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支撑套管、封隔不同层位地层和阻挡地层腐蚀性流体侵蚀套管的作用,长期承受着井下高温高压环境及特定工况下的交变载荷,其物理力学性能对井筒的长效封隔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针对极端服役环境下... 固井水泥环作为井筒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支撑套管、封隔不同层位地层和阻挡地层腐蚀性流体侵蚀套管的作用,长期承受着井下高温高压环境及特定工况下的交变载荷,其物理力学性能对井筒的长效封隔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针对极端服役环境下固井水泥石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损伤和变形,开展了高温高压养护后水泥石单轴和三轴循环加载疲劳损伤研究,探索了测试温压条件及循环载荷应力水平等因素对水泥石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水泥石在不同温压条件和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变形特征演化规律,明确了水泥石疲劳损伤的控制机制,建立了水泥石疲劳强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测试环境显著影响水泥石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特征,高温高压环境降低了水泥石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使水泥石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了明显的应变滞后现象以及更大的塑性应变;(2)交变应力作用下,第一周期的加载由于压实作用大幅提升水泥石的弹性模量,而且这种效应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更为明显;(3)常温常压测试环境下,持续低强度的交变应力可以通过压实效应进一步提升水泥石的弹性模量,而高强度的交变应力则会造成材料损伤降低水泥石弹性模量;(4)高温高压交变应力作用下,水泥石加载模量除高应力状态外均较为稳定,卸载模量则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认为,该认识揭示了水泥石在不同温压条件和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变形特征演化规律,为水泥环环空封隔失效机理和控制机制的深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水泥 交变应力 高温高压 疲劳损伤 力学性能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湖盆沉积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7
作者 张慧芳 吴欣松 +3 位作者 王斌 段云江 屈洋 陈德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3-477,共15页
有机质富集机理的研究对于寻找优质烃源岩、评价盆地的含油气远景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页岩气、致密气、油页岩等非常规资源的勘探开发影响下,其研究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和紧迫。而有机质富集机理总体研究程度并不高,... 有机质富集机理的研究对于寻找优质烃源岩、评价盆地的含油气远景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页岩气、致密气、油页岩等非常规资源的勘探开发影响下,其研究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和紧迫。而有机质富集机理总体研究程度并不高,对于陆相湖盆有机质的研究相对更为薄弱。以陆相湖盆为研究对象,开展大量国内外关于有机质富集机理的调研,从有机质的生产、有机质分解与保存、有机质的稀释作用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陆相湖盆有机质富集的控制因素,并对湖泊与海洋有机质形成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湖盆有机质的生产受地区光照率、营养盐供给、湖盆地貌、气候环境、湖泊水介质条件、藻类季节性勃发、自养型细菌等的影响;有机质分解与保存受水体分层、细菌生物、无机矿物、水介质条件、黏土矿物、沉积速率等的影响;有机质的稀释作用受沉积速率的影响,并最终得出湖盆中有机质的含量实际上是"有机质生产—有机质分解—有机质稀释"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提出今后值得进一步关注和亟待深入研究的两个方向:自养型细菌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可以创造高有机质生产力以及不同的水介质条件对有机质分解与保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沉积有机质 有机质生产 富集机理 有机质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钻头布齿参数与地层适应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邹德永 徐城凯 +2 位作者 易杨 陈修平 于金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90,共6页
根据地层性质合理选择或设计PDC钻头可以显著提高钻井效率。为指导PDC钻头合理选型及个性化设计,选取21只试验钻头,在6种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上进行钻进试验,研究了在钻进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中切削齿尺寸、后倾角、布齿密度的合理取... 根据地层性质合理选择或设计PDC钻头可以显著提高钻井效率。为指导PDC钻头合理选型及个性化设计,选取21只试验钻头,在6种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上进行钻进试验,研究了在钻进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中切削齿尺寸、后倾角、布齿密度的合理取值问题。结果表明:(1)当岩石可钻性级别小于Ⅲ时,破岩效率随切削齿尺寸的增大而增大;(2)当岩石可钻性级别大于Ⅲ时,16 mm切削齿的破岩效率最高;(3)切削齿尺寸对破岩效率产生不同影响规律的岩石可钻性级值分界点为3.11;(4)在6种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中,随切削齿后倾角增大,破岩效率均呈线性规律降低,但随着岩石可钻性级别的增大,后倾角对破岩效率的影响程度降低;(5)在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中,随着布齿密度增大,破岩效率均呈幂函数规律降低。该研究成果为按岩石可钻性级别合理选择PDC钻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台架试验 破岩效率 切削齿尺寸 切削齿后倾角 布齿密度 岩石可钻性 地层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结构井井眼清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9
作者 孙晓峰 闫铁 +2 位作者 王克林 焦建军 张杨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复杂结构井在海洋油气田、老油田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中应用广泛,但该井型的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易出现井眼清洁问题,造成卡钻等事故,从而影响机械钻速和井下安全,制约了复杂结构井技术的发展。文中分别从井眼清洁的主要影响因素、... 复杂结构井在海洋油气田、老油田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中应用广泛,但该井型的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易出现井眼清洁问题,造成卡钻等事故,从而影响机械钻速和井下安全,制约了复杂结构井技术的发展。文中分别从井眼清洁的主要影响因素、数学模型及岩屑床清洁工具等方面,对井眼清洁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通过分析井眼清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井斜角在30~60°时岩屑床最难清除,增加环空流速、钻杆转速和调整钻井液性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井眼清洁效果。此外.分析了描述岩屑运移规律的经验模型、分层理论模型及岩屑床清除工具,并对未来井眼清洁数学模型和井眼清洁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今后深入研究井眼清洁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结构井 井眼清洁 数学模型 岩屑床清除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冻结对岩石抗拉及抗压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黄中伟 位江巍 +1 位作者 李根生 蔡承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4-700,834,共8页
液氮温度极低(-195.8℃),当与储层岩石接触时,能够改变岩石物性并对岩石结构产生损伤致裂,因此,可用于储层压裂改造。为了研究液氮压裂时低温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不同含水状态(干燥与饱和)的不同类型(大理岩、砂岩和花岗岩)岩... 液氮温度极低(-195.8℃),当与储层岩石接触时,能够改变岩石物性并对岩石结构产生损伤致裂,因此,可用于储层压裂改造。为了研究液氮压裂时低温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不同含水状态(干燥与饱和)的不同类型(大理岩、砂岩和花岗岩)岩石进行液氮冻结处理,并对冻结前、后岩样进行抗拉及单轴抗压强度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经液氮冻结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都降低;岩石在干燥状态下,液氮冻结对大理石强度的影响大于对红砂岩的影响;岩石饱和水状态下,液氮冻结对红砂岩强度的影响大于对大理岩的影响;饱和水状态岩石经液氮冻结后,其应力-轴应变曲线在弹性变形阶段出现一个拐点;对于同种类型岩石,饱和水状态能加剧液氮冻结并对岩石损伤,岩石强度影响显著;对3种岩样微观结构进行了电镜扫描(以大理岩为例进行分析),发现经液氮冻结后在矿物颗粒之间生成了微裂隙。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液氮压裂机制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冻结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含水状态 岩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