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IPN凝胶颗粒对裂缝岩芯的封堵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谢全
蒲万芬
+2 位作者
丁遵义
刘永兵
周小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99,共3页
采用单岩芯流动试验考察了IPN、606、612三种预交联凝胶颗粒在裂缝性岩芯中的封堵系数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三种凝胶颗粒在裂缝岩芯中4、10、30、180d后的封堵率、封堵保留率、颗粒突破压力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凝胶颗粒在裂缝岩芯中的封...
采用单岩芯流动试验考察了IPN、606、612三种预交联凝胶颗粒在裂缝性岩芯中的封堵系数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三种凝胶颗粒在裂缝岩芯中4、10、30、180d后的封堵率、封堵保留率、颗粒突破压力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凝胶颗粒在裂缝岩芯中的封堵系数分布及其动态规律能很好的用来评价颗粒在裂缝岩芯中的运移规律与调剖特性。发现IPN凝胶颗粒表现了良好的封堵效果,当注入1PV水时,裂缝长岩芯段封堵系数很稳定,明显高于606和612两种凝胶颗粒。180d后在裂缝岩芯中的封堵效率能达到90.3%,堵水率保留率达到99%,适合作为“窜流型油藏”的深部调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N凝胶颗粒
封堵
突破压力梯度
调剖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钻井完井液用H_2S祛除剂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叶艳
王书琪
+2 位作者
卢虎
邹盛礼
吴晓花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110,142,共3页
分析了常用H2S祛除剂的优缺点,室内评价结果表明,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有一定的H2S吸收能力,但在H2S含量过高时效果不佳。新型液态络合物H2S祛除剂反应速度和祛除H2S效果均优于海绵铁等固体H2S祛除剂,除硫效率高,同时该剂与钻井完井液配...
分析了常用H2S祛除剂的优缺点,室内评价结果表明,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有一定的H2S吸收能力,但在H2S含量过高时效果不佳。新型液态络合物H2S祛除剂反应速度和祛除H2S效果均优于海绵铁等固体H2S祛除剂,除硫效率高,同时该剂与钻井完井液配伍性好,是国内钻完井液用H2S祛除剂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完井液
H2S祛除剂
亚铁络合物
无固相弱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驱油用NACP泡沫体系的配方研究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永兵
杨燕
蒲万芬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在已优选PAS或CTAB作为起泡剂,NAPS作为稳泡剂的基础上,对驱油用NACP泡沫体系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该体系的驱油效果。该体系的配方为:0.2%PAS+1500mg/LNAPS+1%助剂+51500mg/L矿化度;泡沫体系在70℃所起泡沫为490...
在已优选PAS或CTAB作为起泡剂,NAPS作为稳泡剂的基础上,对驱油用NACP泡沫体系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该体系的驱油效果。该体系的配方为:0.2%PAS+1500mg/LNAPS+1%助剂+51500mg/L矿化度;泡沫体系在70℃所起泡沫为490ml,析液半衰期为58min,起泡液粘度为36.4mPa.s,界面张力为0.072mN/m。在模拟中原文明寨油田油藏温度70℃、矿化度为7.15×104mg/L和非均质严重的地层条件下,该体系在渗透率级差为14.1和38.2的两组并联岩心中注入0.8PV,分别提高采收率44%和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体系
配伍性
起泡剂
稳泡剂
助剂
岩心流动实验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外区同时压裂均质复合油藏产能分析
4
作者
蔡明金
张福祥
+5 位作者
杨向同
彭建新
罗春树
牛新年
施英
王宏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第3期42-45,4,共4页
针对内外区同时压裂的复合油藏,建立并求解了多区复合油藏点源模型,求得了内外区同时压裂两区复合油藏的无因次递减产量的表达式,最后分析了裂缝及地层参数对实例井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地层呈多区复合油藏分布时,压裂井裂缝半长越长...
针对内外区同时压裂的复合油藏,建立并求解了多区复合油藏点源模型,求得了内外区同时压裂两区复合油藏的无因次递减产量的表达式,最后分析了裂缝及地层参数对实例井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地层呈多区复合油藏分布时,压裂井裂缝半长越长,其初期产量不一定越高,这要取决于地层内外区渗透能力及内区半径大小,对此类油藏外区是否进行压裂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油藏
垂直裂缝
压裂
有限导流
产能
产量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PN凝胶颗粒对裂缝岩芯的封堵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谢全
蒲万芬
丁遵义
刘永兵
周小平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玉门
油田
分公司炼化总厂
塔里木油田博士后工作站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99,共3页
基金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编号:CXJJ27020)。
文摘
采用单岩芯流动试验考察了IPN、606、612三种预交联凝胶颗粒在裂缝性岩芯中的封堵系数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三种凝胶颗粒在裂缝岩芯中4、10、30、180d后的封堵率、封堵保留率、颗粒突破压力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凝胶颗粒在裂缝岩芯中的封堵系数分布及其动态规律能很好的用来评价颗粒在裂缝岩芯中的运移规律与调剖特性。发现IPN凝胶颗粒表现了良好的封堵效果,当注入1PV水时,裂缝长岩芯段封堵系数很稳定,明显高于606和612两种凝胶颗粒。180d后在裂缝岩芯中的封堵效率能达到90.3%,堵水率保留率达到99%,适合作为“窜流型油藏”的深部调剖剂。
关键词
IPN凝胶颗粒
封堵
突破压力梯度
调剖
实验
Keywords
IPN gel particles
fractured core
blank-off coefficient
blank-off rate
reserve rate
break-through pressure gradient of the particles
profile adjusting
experiment.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钻井完井液用H_2S祛除剂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叶艳
王书琪
卢虎
邹盛礼
吴晓花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塔里木油田博士后工作站
塔里木油田
分公司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110,142,共3页
文摘
分析了常用H2S祛除剂的优缺点,室内评价结果表明,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有一定的H2S吸收能力,但在H2S含量过高时效果不佳。新型液态络合物H2S祛除剂反应速度和祛除H2S效果均优于海绵铁等固体H2S祛除剂,除硫效率高,同时该剂与钻井完井液配伍性好,是国内钻完井液用H2S祛除剂的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
钻井完井液
H2S祛除剂
亚铁络合物
无固相弱凝胶
Keywords
drilling & completion fluid,H2S,H2S scavengers,ferrous iron complex compound,solid-free weak acid gel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驱油用NACP泡沫体系的配方研究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永兵
杨燕
蒲万芬
机构
塔里木油田
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文摘
在已优选PAS或CTAB作为起泡剂,NAPS作为稳泡剂的基础上,对驱油用NACP泡沫体系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该体系的驱油效果。该体系的配方为:0.2%PAS+1500mg/LNAPS+1%助剂+51500mg/L矿化度;泡沫体系在70℃所起泡沫为490ml,析液半衰期为58min,起泡液粘度为36.4mPa.s,界面张力为0.072mN/m。在模拟中原文明寨油田油藏温度70℃、矿化度为7.15×104mg/L和非均质严重的地层条件下,该体系在渗透率级差为14.1和38.2的两组并联岩心中注入0.8PV,分别提高采收率44%和28.6%。
关键词
泡沫体系
配伍性
起泡剂
稳泡剂
助剂
岩心流动实验
三次采油
Keywords
foam system, compatibleness, foaming agent, stable agent, auxiliary agent, core flowing test, tertiary recovery
分类号
TE357.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外区同时压裂均质复合油藏产能分析
4
作者
蔡明金
张福祥
杨向同
彭建新
罗春树
牛新年
施英
王宏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博士后
流动站
中国石油
塔里木油田
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中国石油
塔里木油田
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第3期42-45,4,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资源潜力
有利勘探区带评价与目标优选研究"(2011ZX05004-004)
文摘
针对内外区同时压裂的复合油藏,建立并求解了多区复合油藏点源模型,求得了内外区同时压裂两区复合油藏的无因次递减产量的表达式,最后分析了裂缝及地层参数对实例井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地层呈多区复合油藏分布时,压裂井裂缝半长越长,其初期产量不一定越高,这要取决于地层内外区渗透能力及内区半径大小,对此类油藏外区是否进行压裂应慎重。
关键词
复合油藏
垂直裂缝
压裂
有限导流
产能
产量递减
Keywords
Composite reservoir
Vertical fracture
Fracturing
Finite diversion
Productivity
Production decline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IPN凝胶颗粒对裂缝岩芯的封堵行为实验研究
谢全
蒲万芬
丁遵义
刘永兵
周小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钻井完井液用H_2S祛除剂研究
叶艳
王书琪
卢虎
邹盛礼
吴晓花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驱油用NACP泡沫体系的配方研究及效果评价
刘永兵
杨燕
蒲万芬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内外区同时压裂均质复合油藏产能分析
蔡明金
张福祥
杨向同
彭建新
罗春树
牛新年
施英
王宏
《天然气与石油》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