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油田高温高矿化度油藏三次采油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明 冯积累 +2 位作者 江同文 刘建勋 周理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概述了塔里木高含水油藏主力油田塔中4油田和轮南油田的开发现状及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塔里木油田高温高矿化度油藏三次采油前期研究思路,重点突破口在于剩余油分布和新材料的研究。从高分子水凝胶、高分子树脂、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 概述了塔里木高含水油藏主力油田塔中4油田和轮南油田的开发现状及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塔里木油田高温高矿化度油藏三次采油前期研究思路,重点突破口在于剩余油分布和新材料的研究。从高分子水凝胶、高分子树脂、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无机材料方面对剖面调整所需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表面活性剂如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多极表面活性剂和特殊表面活性复配方面对驱油剂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三次采油 高温 高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树锋 陈立峰 +5 位作者 肖中尧 罗俊成 陈汉林 王步清 程晓敢 廖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7,共5页
结合野外地面地质调查成果,并通过对地震、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资料的精细解释构建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塔东南新生代断裂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大体系:阿尔金断裂体系、车尔臣断裂体系和西昆仑断裂体系。阿尔金北缘断层在存在... 结合野外地面地质调查成果,并通过对地震、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资料的精细解释构建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塔东南新生代断裂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大体系:阿尔金断裂体系、车尔臣断裂体系和西昆仑断裂体系。阿尔金北缘断层在存在走滑性质的同时,更多的表现为向北西的强烈冲断;车尔臣断裂体系由车尔臣断裂及次级断层和一系列反冲断层组成,除表现为向北西冲断外,还具有左行走滑特征;西昆仑断裂体系主要由自南向北的冲断的逆冲断层组成,在与阿尔金断裂交汇处,受阿尔金左行走滑的影响呈弧形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体系 车尔臣断裂体系 西昆仑断裂体系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 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礁滩分布 被引量:41
3
作者 张丽娟 李勇 +3 位作者 周成刚 李猛 韩杰 张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1-737,共7页
奥陶纪是塔里木盆地及其周缘构造和沉积演化的关键时期。早-中奥陶世海平面开始缓慢上升,塔里木盆地基本继承了晚寒武世的沉积背景;晚奥陶世早期区域构造运动由拉张转为挤压,盆地周边(主要是南边)进一步隆升,台地内的地形分化进一步增... 奥陶纪是塔里木盆地及其周缘构造和沉积演化的关键时期。早-中奥陶世海平面开始缓慢上升,塔里木盆地基本继承了晚寒武世的沉积背景;晚奥陶世早期区域构造运动由拉张转为挤压,盆地周边(主要是南边)进一步隆升,台地内的地形分化进一步增大。塔里木盆地在奥陶纪发育了两种类型的台地边缘相,古气候环境适合生物礁体发育。陡坡型台地边缘带相对较窄,礁滩复合体厚度大,平行台缘连续性好,高能相带位于外缘,以塔中Ⅰ号坡折带最为典型;缓坡型台地边缘带相对较宽,礁滩复合体厚度相对较小,由系列的小礁体组成,主要分布在轮南、巴楚凸起边缘、和田河地区。台地边缘礁滩体和台内滩以及岩溶不整合是油气勘探的主攻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 礁滩复合体 岩相古地理 奥陶纪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侏罗系气藏性质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晓宁 王国林 +2 位作者 张丽娟 胡剑风 金英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8-220,177,共3页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英南2井侏罗系天然气气藏具有深盆气藏的性质。该区古生界具有分布广、生烃强度高的烃源岩和区域深坳陷。生烃中心位于深坳陷中,其上倾方向为致密砂岩。而且在较好砂岩储集层的上部具有连片分布的致密砂岩。气藏盖...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英南2井侏罗系天然气气藏具有深盆气藏的性质。该区古生界具有分布广、生烃强度高的烃源岩和区域深坳陷。生烃中心位于深坳陷中,其上倾方向为致密砂岩。而且在较好砂岩储集层的上部具有连片分布的致密砂岩。气藏盖层的封闭机理是由于致密砂岩微细孔喉产生的毛细管压力,致密砂岩所具有的水锁现象增大了微细孔喉的毛细管压力,成为油气封堵层,阻止了油气纵向上大量的散失,使得天然气在相对好的砂岩储集层中聚集成藏。由于天然气具有高度扩散能力,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已经聚集成藏的天然气会部分扩散到上部地层中而发生散失,同时由于坳陷中的烃源岩具有持续生烃能力,使气藏中散失掉的气体得以补充,这样,便形成了动态平衡的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气藏 深盆气藏 成藏模式 塔里木盆地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宛齐油田溶解气扩散特征及其扩散量的计算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义才 沈忠民 +4 位作者 李延均 黄建全 皮学军 谢会文 邸宏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0,共3页
通过对库车坳陷大宛齐油田第四系和上第三系康村组的油田溶解气组成在深度上的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大约在埋深450m以内的上部油层溶解气扩散作用强烈,不仅致使甲烷含量降低,乙烷、丙烷等组分百分含量相对升高,而且也降低了气油比,扩大了... 通过对库车坳陷大宛齐油田第四系和上第三系康村组的油田溶解气组成在深度上的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大约在埋深450m以内的上部油层溶解气扩散作用强烈,不仅致使甲烷含量降低,乙烷、丙烷等组分百分含量相对升高,而且也降低了气油比,扩大了油藏的地饱压差。根据Fick第二扩散定律模拟计算油层的溶解气中甲烷浓度,从上新世中期到第四纪末期,油田上部的散失比例为54%,埋藏深度较大的下部油层的扩散作用较弱,散失比例为13%。图1表3参3(陈义才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宛齐油田 溶解气 扩散特征 扩散量 分子扩散 Fick定律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T_2截止值实验研究及其测井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汪中浩 章成广 +2 位作者 肖承文 陈新林 宋帆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由于一个地区甚至一口井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截止值,无法用单一的截止值方法区分束缚水和自由流体,因而用核磁共振测井来解释束缚水饱和度存在着实用上的困难。为此,借鉴已发表的实验方法对塔中地区低渗透储层岩心进行了核磁共振实验。在... 由于一个地区甚至一口井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截止值,无法用单一的截止值方法区分束缚水和自由流体,因而用核磁共振测井来解释束缚水饱和度存在着实用上的困难。为此,借鉴已发表的实验方法对塔中地区低渗透储层岩心进行了核磁共振实验。在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时充分考虑到岩石孔隙结构的变化,发现T2截止值与孔隙结构综合指数(k/φ)密切相关,故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测井解释的变T2截止值方法。在实际测井解释中,采用变T2截止值求得的束缚水饱和度与压汞实验数据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截止值 束缚水饱和度 测井解释 核磁共振测井 压汞 塔中地区 低渗透储层 岩心 孔隙结构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性反褶积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郄树海 王小卫 +1 位作者 段文胜 李建立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6年第2期56-59,共4页
利用VSP资料提取子波,进一步求出反子波,与实际的地震记录褶积,将得出的反褶积结果和常规的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结果进行对比,以对确定性反褶积的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确定性反褶积方法比一般的反褶积方法更有优势,尤其在... 利用VSP资料提取子波,进一步求出反子波,与实际的地震记录褶积,将得出的反褶积结果和常规的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结果进行对比,以对确定性反褶积的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确定性反褶积方法比一般的反褶积方法更有优势,尤其在高分辨处理和岩性勘探的资料处理中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子波 叠前反褶积 反射系数 VSP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在大宛齐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索孝东 于登跃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2期49-53,共5页
通过高密度采样,将以壤中游离烃油气直接检测技术和土壤吸附烃热释偏提取技术相结合的地表化探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大宛齐浅层油气田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应用现代石油地质理论——成油体系分析的新思路,结合地震构造对化探异常进行综合... 通过高密度采样,将以壤中游离烃油气直接检测技术和土壤吸附烃热释偏提取技术相结合的地表化探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大宛齐浅层油气田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应用现代石油地质理论——成油体系分析的新思路,结合地震构造对化探异常进行综合油气预测,使钻井成功率大幅度提高,油田产量迅速上升,揭示了这一方法技术在浅层油气田勘探领域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勘探 油气勘探工作 滚动勘探 大宛齐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南周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相发育规律 被引量:16
9
作者 马青 赵学钦 +2 位作者 陈沛 薛小红 杨海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9,共4页
塔里木盆地轮南周缘地区奥陶系发育良好,主要由海相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组成。沉积相分析表明,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为区域性的开阔台地相台内滩夹滩间海沉积,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为区域性的海水变浅的开阔台地浅滩夹点礁沉积,上奥陶统吐木休... 塔里木盆地轮南周缘地区奥陶系发育良好,主要由海相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组成。沉积相分析表明,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为区域性的开阔台地相台内滩夹滩间海沉积,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为区域性的海水变浅的开阔台地浅滩夹点礁沉积,上奥陶统吐木休克组发育沉没台地-斜坡相,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是在晚奥陶世海侵背景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斜坡相的沉积产物。研究区奥陶系发育两期礁滩体,第一期礁滩体发育于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第二期礁滩体发育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上部,两期礁滩体的发育环境和分布范围各具特色。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相带总体上呈近南北向展布,各相带在近东西方向上错落有序分布,并且随时间发生明显的侧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相 礁滩体 发育规律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集层类型的测井识别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汪中浩 章成广 +4 位作者 柴春艳 肖承文 刘兴礼 李进福 闫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6-38,共3页
目前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结果与试油效益并不令人满意 ,其原因是低渗透储集层类型的差异导致其导电性和测井响应特征不同 ,而测井解释大多数还是沿用中高孔渗油气藏的解释方法。因此 ,低渗透储集层的测井解释模型要针对不同的储集层类型... 目前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结果与试油效益并不令人满意 ,其原因是低渗透储集层类型的差异导致其导电性和测井响应特征不同 ,而测井解释大多数还是沿用中高孔渗油气藏的解释方法。因此 ,低渗透储集层的测井解释模型要针对不同的储集层类型建立模型 ,其核心问题是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低渗透储集层类型的识别。文章首先应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岩电实验数据、物性分析数据和相对渗透率曲线等实验资料 ,结合实际测井和测试资料 ,采用地质储层分类标准和储层的分形特征对塔中志留系储层进行分类研究 ,建立了适应井区的测井分类标准 ;然后 ,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识别储层类型的测井分类模型 ;最后应用该方法处理该层系低孔低渗储层的实际测井资料。其处理解释结果与岩心分析结论比较 ,符合率高达 91.89% ,试油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试油 测井资料 测试资料 相对渗透率曲线 毛细管压力曲线 储层类型 测井解释模型 志留系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层析成图技术在山前高陡构造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满益志 黄录中 苏永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25-127,共3页
在山前地区 ,由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 ,地形起伏大、地表条件复杂 ,地下地层倾角大且地层介质的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 ,使得原始叠加速度谱质量普遍较低 ,常规变速成图方法不能准确地确定圈闭的位置及构造高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适合山前... 在山前地区 ,由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 ,地形起伏大、地表条件复杂 ,地下地层倾角大且地层介质的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 ,使得原始叠加速度谱质量普遍较低 ,常规变速成图方法不能准确地确定圈闭的位置及构造高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适合山前地区特点的“模型层析变速成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层析 成图技术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层速度 高陡构造区 空间偏移 山前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流体包裹体期次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鼐 王招明 +2 位作者 杨海军 邢永亮 赵瑞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据方解石脉与含烃愈合缝的穿插关系、烃包裹体特征及其伴生盐水包裹体温度特征,将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烃包裹体分成4期:晚加里东运动期形成Ⅰ期黑色液烃包裹体,为寒武系生成的油向上运移经过奥陶系;晚海西运动期奥陶系烃源岩开始排烃... 据方解石脉与含烃愈合缝的穿插关系、烃包裹体特征及其伴生盐水包裹体温度特征,将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烃包裹体分成4期:晚加里东运动期形成Ⅰ期黑色液烃包裹体,为寒武系生成的油向上运移经过奥陶系;晚海西运动期奥陶系烃源岩开始排烃形成Ⅱ期浅褐色液烃包裹体;之后的火山热液作用,深部高成熟度油气大量广泛地进入奥陶系储集层,形成大量Ⅲ期烃包裹体,这是奥陶系储集层第2次、也是一次重要成藏期;Ⅳ期喜马拉雅运动期先是在塔中Ⅰ号坡折带的高部位区TZ26-TZ62油气的大量充注,这是奥陶系储集层第3次成藏,之后,先前形成的油气进行调整,在部分井区天然气直接充注。Ⅰ-Ⅱ期烃包裹体是油气运移的"足迹",Ⅲ-Ⅳ期是油气成藏的"历史",并且是在塔中Ⅰ号坡折带找高产油气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隆起 奥陶系 烃包裹体 成藏期 油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西地区奥陶系地应力方向及裂缝展布规律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赵军 王淼 +1 位作者 祁兴中 傅海成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3期95-99,共5页
裂缝展布方位的研究一直是裂缝性油气藏开发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油气藏井网部署的正确与否。而裂缝方向的展布与应力场的分布密切相关,利用地层倾角及成像测井资料,通过井眼应力分析及井眼崩落机理,分析了轮西地区奥陶系碳... 裂缝展布方位的研究一直是裂缝性油气藏开发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油气藏井网部署的正确与否。而裂缝方向的展布与应力场的分布密切相关,利用地层倾角及成像测井资料,通过井眼应力分析及井眼崩落机理,分析了轮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应力的方向,并根据得到的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方位,推断出研究区构造裂缝的分布为北东—南西向,表现为现今地应力方向与有效裂缝方向一致或者小角度斜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裂缝方向 碳酸盐岩 奥陶系 成像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洞—裂缝型储层产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军 祁兴中 +1 位作者 夏宏权 刘红歧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测井资料来预测双孔结构碳酸盐岩储层产能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碳酸盐岩剖面中双孔结构储层的地质和测井特征,提取与储层产能密切相关的多个测井和地质参数,考虑到这些参数与产能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以及产能数据的变化特点,采... 介绍了一种基于测井资料来预测双孔结构碳酸盐岩储层产能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碳酸盐岩剖面中双孔结构储层的地质和测井特征,提取与储层产能密切相关的多个测井和地质参数,考虑到这些参数与产能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以及产能数据的变化特点,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其储层产能的预测模型,由此处理了轮南地区的多口井测井资料。所预测的储层段产能与试油产能较为一致,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资料 储层 地持数 神经网络 碳酸盐岩 轮南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5
15
作者 黄艳 佘朝毅 +3 位作者 钟晓瑜 段方华 杨淑珍 张向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0,18,共4页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进一步需求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天然气受到了普遍重视,发展天然气工艺已成为当代世界潮流。90年代以来国外的天然气开采工艺技术已有很大进步,在排水采气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新发展。从单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发...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进一步需求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天然气受到了普遍重视,发展天然气工艺已成为当代世界潮流。90年代以来国外的天然气开采工艺技术已有很大进步,在排水采气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新发展。从单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发展到单井排水与气藏工程相结合的多学科气藏整体治水技术,同时进行了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与装备、修井技术的系列配套研究。文中介绍了国外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重点及趋势,并根据国内技术发展情况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排水采气 控水采气 连续油管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空变倾角时差校正及其处理技术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会文 罗斌 +3 位作者 许安明 尚江伟 顾成龙 陈维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8-415,共8页
零偏VSP以水平地层为假设条件,当地层倾斜时,零偏VSP时深关系精度和走廊叠加记录精度出现误差,更严重的是,走廊叠加记录上观测井段之下地层的上行反射波成像位置错误,需进行倾角时差校正处理。针对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资料处理,提出了... 零偏VSP以水平地层为假设条件,当地层倾斜时,零偏VSP时深关系精度和走廊叠加记录精度出现误差,更严重的是,走廊叠加记录上观测井段之下地层的上行反射波成像位置错误,需进行倾角时差校正处理。针对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资料处理,提出了空变倾角时差校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利用零偏VSP上、下行波场计算反射界面倾角,建立二维层速度初始模型,通过射线追踪修正速度模型,使倾角空间变化的高陡构造地层的VSP上行反射波场得到充分拉平,不仅提高了零偏VSP走廊叠加记录的精度,而且观测井段之下地层的上行反射也得到有效拉平并能精确成像,从而实现观测井段之下地层深度的精确预测和波组特征预测,时深关系也校正到地震波自地面震源到井下检波器的铅直传播时间,有效解决了复杂高陡构造的零偏VSP时深关系、层位标定和钻前地层预测等问题,实际资料处理效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深关系 层位标定 走廊叠加 倾角时差校正 VSP资料处理 钻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储层描述在塔中I号礁滩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军 海川 张承森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2期86-90,共5页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礁滩体储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在测井储层表征与定量评价中,由于储集空间的多样性及其组合的复杂性,给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带来了一系列困难。文中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实验、试油等资料,划分...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礁滩体储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在测井储层表征与定量评价中,由于储集空间的多样性及其组合的复杂性,给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带来了一系列困难。文中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实验、试油等资料,划分出储层储集空间的类型和储层类型。分别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各种测井响应特征及响应模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礁滩体储层类型的划分标准。根据不同储集类型的孔、渗关系,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建立了礁滩体不同储层级别的解释图版和解释标准,所划分的储层级别与礁滩体沉积相带具有很好的对比关系,为测井储层评价和完井试油层段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解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储层 碳酸盐岩 测井响应特征 储层类型划分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波源零偏VSP资料中的上行横波与纵波联合反演初探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少军 罗斌 +4 位作者 陈元勇 吴健通 张文 章学岐 徐秋云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9-598,共10页
VSP资料主要包括上、下行纵波(P波)和上、下行转换横波(SV波)4种地震波场,且其已得到普遍应用,但纵波源VSP资料中的上行横波(SS波)却鲜为人知并未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分析研究,总结了这种上行横波的成因及其特点,探索了利用纵波源零偏VS... VSP资料主要包括上、下行纵波(P波)和上、下行转换横波(SV波)4种地震波场,且其已得到普遍应用,但纵波源VSP资料中的上行横波(SS波)却鲜为人知并未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分析研究,总结了这种上行横波的成因及其特点,探索了利用纵波源零偏VSP资料中的上行横波和纵波联合反演预测井筒附近地层流体性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首先分离零偏VSP上、下行纵波和上、下行横波,再对上行纵、横波进行1D/2D地震成像并将成像剖面转换成相应的属性(如振幅包络)剖面,最后计算两者的属性比(或属性差)剖面,用于储层预测和含油气分析。给出了资料处理及储层预测的详细流程,利用实际VSP资料初步显示了上述方法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横波 资料处理 储层预测 地震成像 属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敏感性的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军 祁兴中 +1 位作者 赵伟新 孙建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49,共3页
为了快速、准确、有效地评价储层的敏感性,提出用测井方法评价储层敏感性。在分析储层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方法从测井资料中提取与储层敏感性密切相关的岩石骨架、泥质含量、黏土矿物和物性等各项参数,以这些参数... 为了快速、准确、有效地评价储层的敏感性,提出用测井方法评价储层敏感性。在分析储层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方法从测井资料中提取与储层敏感性密切相关的岩石骨架、泥质含量、黏土矿物和物性等各项参数,以这些参数为基础进行储层敏感性与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然后根据油田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用理论排序表和相关性系数加权的方法来实现测井评价储层的敏感性。建立了储层敏感性与测井资料的解释模型,实现了用测井资料评价储层敏感性的目的。通过对实际井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由测井解释得到的储层敏感性结论与研究区的敏感性流动实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敏感性 评价方法 测井资料 解释模型 防止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三维层位控制法速度建场及其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超 宁斌 王晓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58-460,共3页
随着地质勘探的不断深入,对构造图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构造成图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二维地震资料,在常规层位控制法速度建场基础上,利用优化的层控法,重点对叠加速度库和t0层位库有机结合,分块、分... 随着地质勘探的不断深入,对构造图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构造成图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二维地震资料,在常规层位控制法速度建场基础上,利用优化的层控法,重点对叠加速度库和t0层位库有机结合,分块、分段拾取各控制层t0时间变化率;在三维空间建层模型,计算层速度;基准面选取及校正;利用折射线追踪法进行时深转换;利用测井曲线入库,快速对层速度校正及钻井分层数据对深度图进行校正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高了成图精度,取得了理想的成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校正 控制 三维 精度 层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