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油田酸压返排液重复利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袁学芳 卜涛 +3 位作者 刘举 陈馥 吴红军 罗米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77,共5页
为确定组成复杂、浮油和高价金属离子含量高、酸性强的塔里木油田酸压返排液处理后能否顺利地配制压裂液,通过对返排液水质分析,提出了一套"过滤-化学沉淀-絮凝沉降-压裂液配制"的处理工艺。大量的浮油影响压裂液的溶胀及交联... 为确定组成复杂、浮油和高价金属离子含量高、酸性强的塔里木油田酸压返排液处理后能否顺利地配制压裂液,通过对返排液水质分析,提出了一套"过滤-化学沉淀-絮凝沉降-压裂液配制"的处理工艺。大量的浮油影响压裂液的溶胀及交联,滤布过滤可去除浮油与块状杂质组成的黏稠物;高价金属离子阻碍稠化剂分子的伸展,影响压裂液的携砂性能,碳酸钠可直接沉淀金属离子并中和残酸;简单处理之后需絮凝剂进一步絮凝处理,除去返排液中的小颗粒杂质。将处理后的水调节至中性或弱酸性直接配制成压裂液使用,可杜绝环境污染,缓解油田水资源匮乏问题。沉淀剂质量浓度为145g/L、絮凝剂质量浓度为1 000mg/L时,返排液中悬浮颗粒杂质的去除率达98%,水质平均粒径2.36μm。利用处理后的酸压返排液配制的压裂液挑挂性能良好,其流变性能和黏弹性能与清水直接配制的压裂液相差不大,均满足SY/T 6376-2008《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常规压裂液性能标准,适用于塔里木油田超深井高温高剪切要求。研究表明,酸压返排液重复利用配制压裂液的工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压返排液 高价金属离子 重复利用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碎屑岩固井水泥浆储层损害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绍俊 张晓兵 +2 位作者 徐三峰 李早元 陆海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1,共3页
塔里木油田碎屑岩储层裂缝发育,储层压力亏空严重,固井过程中水泥浆渗透性漏失频繁,其固井水泥浆损害机理异于常规储层。研究针对碎屑岩储层特征,采用DKS-2型岩心孔渗联测仪分别测试了水泥浆滤液及固相颗粒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以XRD及SE... 塔里木油田碎屑岩储层裂缝发育,储层压力亏空严重,固井过程中水泥浆渗透性漏失频繁,其固井水泥浆损害机理异于常规储层。研究针对碎屑岩储层特征,采用DKS-2型岩心孔渗联测仪分别测试了水泥浆滤液及固相颗粒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以XRD及SEM技术分析了水泥浆损害机理。结果表明,地层水中高价阳离子与滤液中无机离子生成CaCO_3、Mg(OH)_2等无机垢,与溶解高分子聚合物交联生成絮凝物质,是滤液损害储层的主要原因;漏失进入近井地带孔喉的水泥颗粒进一步水化,紧密粘结惰性外掺料及碎屑岩地层,形成致密封堵层,致使储层渗透率急剧降低。研究结果丰富及完善了现在储层损害机理,为进一步开展碎屑岩储层低伤害固井水泥浆技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储层 水泥浆 损害机理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井原位采集技术的塔里木油田内源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3
作者 孟祥娟 欧阳国强 +2 位作者 曾有信 杨忠武 徐海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82-87,共6页
为深入了解塔里木油田高温高压环境中内源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潜在功能,利用原油高压物性仪在轮南和塔中区块分别选择LN-A井和TZ-B井进行深井原位采样和井口采样,比较油水样品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差异。环境基因组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在... 为深入了解塔里木油田高温高压环境中内源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潜在功能,利用原油高压物性仪在轮南和塔中区块分别选择LN-A井和TZ-B井进行深井原位采样和井口采样,比较油水样品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差异。环境基因组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在深井原位采集样品中,LN-A井优势菌群为Bacillus(芽孢杆菌属,56%),TZB井为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50%);井口样品中优势菌群与原位样品一致,但比例偏高。原位采集组的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更为丰富(LN-A井原位和井口采集样品中分别为14种和3种;TZ-B井分别为12种和3种),优势菌群分散,同时还发现多种新型功能微生物。深井原位采集技术、环境基因组技术和微生物群落分析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于充分认识并深度挖掘高温高压油藏中功能微生物资源,并应用于微生物采油技术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深井原位采集技术 环境基因组学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微生物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台盆区Φ241.3mm井眼控移快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宁 盛勇 +3 位作者 俞莹滢 狄勤丰 王文昌 陈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4,共3页
塔里木油田台盆地区241.3mm井眼介于1500~6600m之间,存在井段长、井段位移控制要求高的特点,从而束缚了钻井速度的提高。文章在分析各井段钻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在中下部井段采用预弯曲动力学控移快钻技术方案,在优化设计BHA的前提... 塔里木油田台盆地区241.3mm井眼介于1500~6600m之间,存在井段长、井段位移控制要求高的特点,从而束缚了钻井速度的提高。文章在分析各井段钻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在中下部井段采用预弯曲动力学控移快钻技术方案,在优化设计BHA的前提下进行了一口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较好地控制井斜,而且可以较大幅度提高钻井速度。与邻井相比,试验井段的平均机械钻速比邻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移 快钻 预弯曲动力学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长柱塞防砂泵采油新工艺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雷腾蛟 苏洲 +4 位作者 崔小虎 王法鑫 冯治锋 周碧辉 刘毅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38,I0003,共5页
由于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存在油井裸眼段易垮塌出砂、油稠井筒流动阻力大等问题,导致有杆泵采油井频繁发生砂卡泵、柱塞阀罩断脱等故障,造成经济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研发出一套"双泵筒+长柱塞短泵筒... 由于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存在油井裸眼段易垮塌出砂、油稠井筒流动阻力大等问题,导致有杆泵采油井频繁发生砂卡泵、柱塞阀罩断脱等故障,造成经济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研发出一套"双泵筒+长柱塞短泵筒"结构的长柱塞防砂泵采油新工艺。该工艺在前期深井、超深井有杆泵采油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实现柱塞阀罩始终在泵筒外运行,降低了砂卡泵、柱塞阀罩断脱频次,现场应用14井次,减少砂卡泵、柱塞阀罩断脱作业15井次,提高了油井生产时率,实现累增油量23 434 t。长柱塞防砂泵采油新工艺现场应用效果明显,已逐步在油田进行推广,实现有杆泵油井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长柱塞防砂泵 双泵筒 长柱塞短泵筒 防砂卡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钻塞选择性完井工艺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宁 胡光辉 +2 位作者 黎强 艾正青 李早元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3,共6页
为满足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水平段封隔水层、漏失层和减少储层污染等的要求,在分析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选择性完井不钻塞筛管顶部注水泥工艺的管柱结构,剖析了主要工具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推荐了现场易于... 为满足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水平段封隔水层、漏失层和减少储层污染等的要求,在分析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选择性完井不钻塞筛管顶部注水泥工艺的管柱结构,剖析了主要工具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推荐了现场易于操作及控制的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筛管+盲板+管外封隔器+固井开孔短节"的管柱结构,工具安放位置不受井斜控制,固井开孔短节可反复开关循环孔,安全可靠性高,施工后套管内不留水泥塞,节约了扫塞时间。在塔里木油田试验6口井,完井作业顺利。现场试验表明,该工艺可实现碳酸盐储层水平井的分段开采,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选择性完井 不钻塞 管外封隔器 固井开孔短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在塔里木油田高温高压深井复杂作业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周鹏遥 杨向同 +3 位作者 刘洪涛 周怀光 巴旦 于东兵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塔里木油田是国内使用连续管设备最多的区域之一,但连续管作业几乎都集中在深度小于4 000 m的气举、排液、冲砂等作业,深井与复杂作业极少涉及。介绍了在塔里木油田大北区块一口高温高压深井中钻水泥塞和钻桥塞的连续管先导试验情况,连... 塔里木油田是国内使用连续管设备最多的区域之一,但连续管作业几乎都集中在深度小于4 000 m的气举、排液、冲砂等作业,深井与复杂作业极少涉及。介绍了在塔里木油田大北区块一口高温高压深井中钻水泥塞和钻桥塞的连续管先导试验情况,连续管作业总体上取得了成功,得出了连续管在施工精心策划、施工过程严格控制下,可用于高温高压深井作业,为类似相关井的作业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高温高压深井 连续管 复杂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任大忠 张晖 +4 位作者 周然 王茜 黄海 唐胜蓝 金娜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36,共10页
致密砂岩储层自然产能较低,经后期注水开发能有效提高油气的稳产效果,因此,控制注入流体的理化指标及注入参数对储层合理、有效开发十分关键。针对塔里木盆地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射... 致密砂岩储层自然产能较低,经后期注水开发能有效提高油气的稳产效果,因此,控制注入流体的理化指标及注入参数对储层合理、有效开发十分关键。针对塔里木盆地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高压压汞测试,开展基于孔喉类型的储层分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样品开展敏感性评价实验,分析不同类型储层敏感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按照孔隙组合类型可分为残余粒间孔型、溶蚀孔型及微裂缝型3类,有效储集空间依次减少;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强速敏、强水敏、中等偏强盐敏、强碱敏和中等酸敏特征,敏感性与储层碎屑颗粒及黏土矿物敏感程度密切相关,较高含量的伊利石可使储层速敏性及水敏性显著增强,碱液选择性溶蚀石英颗粒,储层酸敏性主要与沸石含量相关;不同孔隙组合类型储层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别,残余粒间孔型储层敏感性受孔隙结构影响较小,溶蚀孔型储层及微裂缝型储层喉道均易被充填,导致渗流能力大幅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及同类型致密砂岩储层发育区的有效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储层敏感性 巴什基奇克组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态资料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类型识别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金跃区块奥陶系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代飞旭 朱柏宇 +3 位作者 邓伯龙 刘源 韩宇 肖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6-753,共8页
根据哈拉哈塘油田金跃区块及邻区单井动静态资料,综合分析了不同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在动静态资料上的响应特征,提出了定量、定性划分标准,建立了识别模板,分析了研究区储集层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洞穴型储集层相对于裂缝-孔洞型储集层,... 根据哈拉哈塘油田金跃区块及邻区单井动静态资料,综合分析了不同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在动静态资料上的响应特征,提出了定量、定性划分标准,建立了识别模板,分析了研究区储集层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洞穴型储集层相对于裂缝-孔洞型储集层,钻井液漏失量较大,表现为失返特征;酸压过程中,泵压压降大,停泵压力低,停泵压降曲线呈水平直线型,酸液返排率低;试采资料上来看,初期油压高,日产液量大,递减缓慢,地层能量较充足,自喷采油期长。根据其洞穴组合,洞穴型储集层可划分为单洞型和多洞型2种,多洞型储集体具有多个缝洞连通,压降—累计产液量曲线呈多段直线,且各直线斜率不同,产量呈多段式递减,压力导数曲线上呈现多个"凹子"特征;单洞型储集体压降—累计产液量曲线呈直线,油压与日产油量随着天然能量下降而下降,压力导数曲线在径向流段后上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油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储集层类型 储集空间 动静态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伴生气的液化联产工艺方案技术研究
10
作者 黄靖珊 杨铜林 +2 位作者 田银 李浩玉 朱友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2-236,共5页
为了对国内油田伴生气进行高效回收利用,以某油田伴生气为基础,对油田伴生气回收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开发出适合于小规模油田伴生气的液化联产工艺,并对工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及参数优化设计。基于Aspen HYSYS软件对液化联产方案进行模拟计... 为了对国内油田伴生气进行高效回收利用,以某油田伴生气为基础,对油田伴生气回收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开发出适合于小规模油田伴生气的液化联产工艺,并对工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及参数优化设计。基于Aspen HYSYS软件对液化联产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对流程中特性参数脱乙烷塔压力、原料气液化温度、混合冷剂增压压力以及混合冷剂节流压力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设备的[火用]损改进潜力明显,其中改进设备性能、提高系统效率最快的是压缩机,其次是换热器以及水冷器。大多数设备的可避免内源[火用]损(E^(AV,EN)_(D,K))在总[火用]损中占比最高,且[火用]损量大,对E^(AV,EN)_(D,K)占比多的压缩机进行改进是减小流程[火用]损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减小冷箱夹点,提升脱乙烷塔[火用]效率也可大幅降低流程总[火用]损。水冷器的E^(AV,EN)_(D,K)和可避免外源[火用]损(E^(AV,EN)_(D,K))占比均较高,降低水冷器[火用]损不仅可从自身内源[火用]损入手,还可改善其他设备性能以降低空冷器[火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伴生气 液化联产 常规[火用]分析 能耗分析 高级[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层中-高渗砂岩储层钻井完井损害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滕学清 康毅力 +3 位作者 张震 游利军 杨玉增 林冲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3,共7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A区块深层中孔中-高渗砂岩储层钻井完井过程中储层损害严重的问题,基于储层地质特征分析了潜在的储层损害因素,通过室内损害评价试验和钻井液侵入深度数值模拟评价了储层损害的程度,分析了储层损害的机理,探讨了储层损害... 针对塔里木盆地A区块深层中孔中-高渗砂岩储层钻井完井过程中储层损害严重的问题,基于储层地质特征分析了潜在的储层损害因素,通过室内损害评价试验和钻井液侵入深度数值模拟评价了储层损害的程度,分析了储层损害的机理,探讨了储层损害控制原则。试验结果为:储层流体敏感性损害率为11%~34%,总体较弱;钻井液损害较严重,钻井液动态损害储层岩样的渗透率恢复率为35%~70%,钻井液滤液静态损害储层岩样的损害率为28%~47%;钻井周期内钻井液滤液侵入储层的深度可达几十米。研究结果表明,钻井液固相颗粒粒径偏小和深层高温下屏蔽暂堵材料的磨蚀粒度降级导致滤饼暂堵能力和承压能力不足,引发固相堵塞和钻井液与地层流体的不配伍反应,造成了A区块深层中-高渗砂岩储层损害。研究成果可为制定深层中孔中-高渗砂岩储层损害控制原则及配套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储层保护 高渗砂岩储层 屏蔽暂堵 钻井液 高温磨蚀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博孜区块超深井自动垂直钻井难点与技术对策 被引量:15
12
作者 滕学清 刘洪涛 +3 位作者 李宁 王天博 汝大军 董仁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5,共5页
塔里木盆地博孜区块属于典型的山前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能力强、防斜打直难,采用常规的防斜打直技术难以保证井斜控制效果。为此,分析了自动垂直钻井技术在博孜区块超深井的应用难点,针对博孜区块上部砾岩地层的井下钻具振动... 塔里木盆地博孜区块属于典型的山前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能力强、防斜打直难,采用常规的防斜打直技术难以保证井斜控制效果。为此,分析了自动垂直钻井技术在博孜区块超深井的应用难点,针对博孜区块上部砾岩地层的井下钻具振动大、防斜打直难等情况,开展了减振优化、超深井信号传输和防斜打直工艺优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BZ1501井一开198~417及565~1000 m井段应用了自动垂直钻井系统,两趟钻累计工作循环时间281 h,平均机械钻速2.43 m/h,井斜角0.2°,与该井应用常规钟摆钻具组合及BZ18井应用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相比,工作寿命长,机械钻速快,井斜控制效果好。现场应用表明,超深井防斜打直钻井技术在塔里木博孜区块的钻井提速效果较好,可以在该区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钻井 超深井 防斜打直 减振 BZ1501井 博孜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密闭环空压力调控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波 管志川 +5 位作者 陆努 李成 王恒 韩超 赵国山 王建云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热膨胀引起的密闭环空压力严重危害油气井井筒完整性。为实现密闭环空压力的高效调控,分析了密闭环空压力的危害,基于不同的作用机制对调控技术措施进行了分类,调研了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条件和关键参数,并对比了不同技术措施的关键技术... 热膨胀引起的密闭环空压力严重危害油气井井筒完整性。为实现密闭环空压力的高效调控,分析了密闭环空压力的危害,基于不同的作用机制对调控技术措施进行了分类,调研了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条件和关键参数,并对比了不同技术措施的关键技术、施工难度、可靠性和成本。研究表明:密闭环空压力会导致套管挤毁,降低管柱稳定性,并加快套管腐蚀速率,破坏水泥环和封隔器的密封完整性;密闭环空压力的调控主要是通过控制环空温度、释放膨胀液体、容纳环空热膨胀液体和增加环空液体压缩性来实现,按照调控时机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密闭环空压力调控技术应建立调控措施优选系统,提高预测精度,并分析环空带压条件下的井筒完整性,根据单井条件和地层性质采取相关措施。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密闭环空压力调控技术的优选及关键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环空压力 井筒完整性 调控技术 研究现状 技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库车山前深井窄间隙小尾管固井技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峰 刘子帅 +3 位作者 李宁 于永金 艾正青 张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3-479,485,共8页
库车山前是塔里木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井深通常在6000~7000m左右,地质条件复杂,已钻遇井最高温度近180℃,最高气藏压力为150MPa。钻井采用五开井身结构,目的层巴什基奇克组专打,厚度较薄,约为200m,采用尾管固井工艺。井深、温度高(1... 库车山前是塔里木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井深通常在6000~7000m左右,地质条件复杂,已钻遇井最高温度近180℃,最高气藏压力为150MPa。钻井采用五开井身结构,目的层巴什基奇克组专打,厚度较薄,约为200m,采用尾管固井工艺。井深、温度高(120~180℃)、窄间隙(11~18mm)、小尾管约200m,对水泥浆抗温性能、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均提出了挑战,同时部分井采用水基钻井液,滤饼厚、清除困难,保证固井施工安全及胶结质量困难。针对以上难点,优选抗高温高强度水泥浆体系、抗高温冲洗隔离液体系,同时配套固井工艺,形成适合库车山前固井的深井窄间隙小尾管固井技术,可大幅度提升环空的冲洗顶替效率,同时水泥浆强度发展快,有利于提高水泥石胶结质量,确保后期负压验窜顺利实施。该技术在大北1101井φ127mm尾管固井中应用,固井合格率为97.2%,优质率为79.4%,负压差33MPa验窜合格,创山前水基钻井液固井质量最高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固井 尾管固井 窄间隙 抗高温高强度水泥浆 抗高温冲洗隔离液 水基钻井液 库车山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高温高压敏感性评价及机理探讨——以塔里木盆地B区块致密气藏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金智 雷明 +3 位作者 任玲玲 王晓强 徐国何 黄维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225,共4页
致密砂岩气藏储量丰富,因其低孔低渗、高毛细管力、高黏土矿物含量、孔喉细小、非均质严重等特点,导致其易受到敏感性损害。目前大多数敏感性评价研究针对常规中、低渗储层,对于致密砂岩气藏敏感性评价技术尚未成熟。文中以塔里木盆地B... 致密砂岩气藏储量丰富,因其低孔低渗、高毛细管力、高黏土矿物含量、孔喉细小、非均质严重等特点,导致其易受到敏感性损害。目前大多数敏感性评价研究针对常规中、低渗储层,对于致密砂岩气藏敏感性评价技术尚未成熟。文中以塔里木盆地B区块致密砂岩气藏为例,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进行模拟地层条件下的高温高压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块高温高压敏感性具有弱速敏损害、中等偏强水敏损害、中等偏弱盐敏损害、中偏弱碱敏损害、弱酸敏损害、强应力敏感损害的特点。进一步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测试手段,分析了B区块致密气藏矿物类型、体积分数、形态及分布特征,剖析了敏感性的成因——储层敏感性矿物及微观孔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高温高压敏感性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吉拉克TII储层伤害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会锋 袁学芳 +2 位作者 赵新武 刘晓惠 罗志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68,4,共3页
塔里木吉拉克TII储层具有黏土含量高、水敏性强、地露压差小、反凝析污染严重、气藏出水、储层低渗部位水锁伤害严重等特征,限制了油气井产能发挥。实验表明常规的水基钻井液和压裂液对储层的水敏伤害严重。实验和实际生产动态证实了凝... 塔里木吉拉克TII储层具有黏土含量高、水敏性强、地露压差小、反凝析污染严重、气藏出水、储层低渗部位水锁伤害严重等特征,限制了油气井产能发挥。实验表明常规的水基钻井液和压裂液对储层的水敏伤害严重。实验和实际生产动态证实了凝析油的存在会大大降低气体渗透率,从而降低产能。地层水入侵又会对储层低渗部位带来水锁伤害。水敏伤害需通过在入井工作液中加入高效黏土稳定剂来缓解,SA-V黏土稳定剂是效果较好的一种;水锁和反凝析伤害需通过注入高效润湿反转剂来消除,含氟表面活性剂与醇类组合的润湿反转剂体系是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三叠系 储层伤害因素 水敏 反凝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英买X井区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滕学清 肖新宇 +3 位作者 李宁 魏强 江迎军 刘庆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6,共3页
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是近年发展并成熟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已在四川盆地低渗砂岩气藏取得显著效果,但尚未在塔里木油田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进行应用。文中针对塔里木油田英买X井区常规钻井井漏、部分水平井难钻达设计目标、储层损害严重... 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是近年发展并成熟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已在四川盆地低渗砂岩气藏取得显著效果,但尚未在塔里木油田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进行应用。文中针对塔里木油田英买X井区常规钻井井漏、部分水平井难钻达设计目标、储层损害严重的特点,开展了英买X井区全过程欠平衡钻井可行性分析和施工方案设计,并完成了塔里木油田第1口全过程欠平衡钻水平井的现场应用。在欠平衡钻井期间,共计发现6个油层,累计厚度16m;实现了零漏失、零复杂;机械钻速相对于邻井同层位提高了74%;设计欠平衡钻井段507m,实际完成了519.11m。同时,该井创造了全国充气钻井液钻井井深最深的记录。文章形成的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方案,将为塔里木油田英买X井区的勘探开发提供一种有效的钻完井模式,所取得的认识将为下一步全过程欠平衡钻井作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 欠平衡 钻井 带压起下钻 套管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迪北区块深层致密碎屑岩气藏损害机理与钻开方式选择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宁 康毅力 +4 位作者 郭斌 闫霄鹏 晏智航 王艺钧 罗威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塔里木盆地迪北区块为深层裂缝性碎屑岩储层,工区探索试验了水基、油基、氮气以及氮气转液体等多种工作流体钻开方式,但尚未取得预想的效果,选择合适的钻开方式已成为制约工区高效开发的瓶颈问题。本文深化认识了工区钻井及完井过程储... 塔里木盆地迪北区块为深层裂缝性碎屑岩储层,工区探索试验了水基、油基、氮气以及氮气转液体等多种工作流体钻开方式,但尚未取得预想的效果,选择合适的钻开方式已成为制约工区高效开发的瓶颈问题。本文深化认识了工区钻井及完井过程储层损害机理。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要求出发,考虑全过程储层保护观、工程作业系统工程观,明确了不同钻开方式优缺点与技术关键,形成了钻开方式选择策略。分析认为,氮气揭开储层有利于油气层的及时发现、准确评价,但不配套的完井技术制约了气藏的高效开发。氮气转液体钻开过程工作液漏失引发的固相、液相损害将严重削弱、破坏甚至彻底消除气体钻开已取得的成效。油基钻开储层带来的高环保压力、高成本以及其与后续测录井、固井等的不配伍性妨碍了油基钻开液的推广应用。水基钻开储层以其环境友好性、低成本以及与后续作业环节优良的配伍性,已经成为裂缝性碎屑岩储层钻开方式的一种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碎屑岩 钻井方式选择 系统工程 全过程储层保护 迪北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射孔枪的射孔液压力脉动及管柱应力分析
19
作者 窦益华 饶一伍 +3 位作者 李明飞 张伟 朱松青 梁经纬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3,共8页
射孔液充填射孔枪时的负压使射孔段管柱产生很大的下曳力,影响管柱和封隔器中心管的强度安全,但负压的量化一直是难点。建立射孔液压力脉动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射孔液充填射孔枪的压力脉动和负压及负压下的管柱安全。研究结果表明:16孔/m... 射孔液充填射孔枪时的负压使射孔段管柱产生很大的下曳力,影响管柱和封隔器中心管的强度安全,但负压的量化一直是难点。建立射孔液压力脉动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射孔液充填射孔枪的压力脉动和负压及负压下的管柱安全。研究结果表明:16孔/m、10 mm孔径,射孔液压力在1 ms达到最大值226.70 MPa,5 ms达到最小值24.80 MPa,随后做振幅减小的往复波动;孔密(16孔/m)不变,8、10、12 mm孔径时,最小压力分别为26.25、24.80、22.79 MPa,压差分别为214.23、201.9、189.2 MPa,说明孔径与负压呈负相关,最小降低到22.79 MPa;孔径10 mm不变,孔密为16、20、24孔/m时,最小压力分别为24.80、24.19、23.23 MPa,最大压差分别为201.9、211.81、215.19 MPa,说明孔密与负压呈负相关,最小降低到23.23 MPa。根据负压和鼓胀效应,得到了射孔段管柱和封隔器中心管的安全系数为1.43和1.24,说明射孔负压引起的下曳力可能是引发封隔器中心管损伤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射孔段管柱安全强度分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参数 射孔液 气液耦合 压力脉动 负压 管柱强度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油管在苛刻井下环境中的抗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吕祥鸿 高文平 +4 位作者 谢俊峰 李岩 王华 薛艳 李丹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2,共5页
通过失重腐蚀试验和应力腐蚀开裂(四点弯曲法)试验,研究了TC4钛合金在地层水和完井液环境中抗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和SCC性能。结果表明:在地层水CO_2腐蚀环境中,TC4钛合金为轻微腐蚀,温度升高,均匀腐蚀速率变化不大,温度达到220℃时,均... 通过失重腐蚀试验和应力腐蚀开裂(四点弯曲法)试验,研究了TC4钛合金在地层水和完井液环境中抗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和SCC性能。结果表明:在地层水CO_2腐蚀环境中,TC4钛合金为轻微腐蚀,温度升高,均匀腐蚀速率变化不大,温度达到220℃时,均匀腐蚀速率仅为0.0012 mm/a,且试样表面无局部腐蚀,表明该合金具有良好的抗地层水CO_2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性能;在完井液CO_2腐蚀环境中,TC4钛合金的均匀腐蚀速率高达0.4247 mm/a,该合金发生明显的点蚀和选择性溶解腐蚀;在地层水CO_2腐蚀和完井液CO_2腐蚀环境中SCC试验均未发现裂纹,具有良好的抗SCC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地层水 完井液 CO2腐蚀 四点弯曲试验 应力腐蚀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