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油田高压气井井下节流防治水合物技术 被引量:17
1
作者 宋中华 张士诚 +3 位作者 王腾飞 沈建新 段玉明 刘兰英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6,共6页
塔里木油田高压气井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堵塞问题严重,影响了气井的正常生产,因而研究应用了合理的井下节流防治水合物技术。利用水合物生成预测模型与气井井筒压力温度预测模型,对高压气井的水合物生成温度和生成位置进行了预测;采用节点... 塔里木油田高压气井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堵塞问题严重,影响了气井的正常生产,因而研究应用了合理的井下节流防治水合物技术。利用水合物生成预测模型与气井井筒压力温度预测模型,对高压气井的水合物生成温度和生成位置进行了预测;采用节点系统分析方法,以节流器为节点预测气井井下节流后的温度压力分布,对比节流前后的井筒压力和温度分布,分析高压气井井下节流防治水合物效果。根据高压气井LN422井的水合物相态曲线和井筒内温度压力场,认为水合物形成风险区为500m以浅井段。应用井下节流技术后,LN422井的井口压力由29.2MPa降至12.0MPa,井口温度由21.0℃升至23.7℃,且井筒中各处的温度均高于该处的水合物生成临界温度。研究结果表明,井下节流技术可显著降低高压气井的井筒压力和水合物生成风险,延长生产免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水合物 预测模型 井下节流 塔里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井下作业成功做法与发展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延星 高峰 +3 位作者 曾德文 秦世勇 盛树彬 林昌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6-118,共3页
与东部油田井下作业相比,塔里木油田主要表现为深井超深井、作业技术复杂、作业周期长、作业成本高以及作业风险大等特点。为达到安全、优质、快速、高效的作业目的,在技术应用上形成了十大技术系列,并将不断完善发展;在管理上形成了全... 与东部油田井下作业相比,塔里木油田主要表现为深井超深井、作业技术复杂、作业周期长、作业成本高以及作业风险大等特点。为达到安全、优质、快速、高效的作业目的,在技术应用上形成了十大技术系列,并将不断完善发展;在管理上形成了全承包管理、五指标管理、统一合同管理、三个离不开管理及三化法管理等创新做法与理念。这些成功的做法对于塔里木油田的更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井下作业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套管损坏及治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竹 罗超 +2 位作者 许华宝 王景武 王朝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U12期66-67,共2页
简述了塔里木油田油水井的套损情况,归纳了该油田水井发生套损的主要类型;从工程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油水井套损的主要原因;针对引起油田油水井套损的因素、套损类型、套损程度和套损井段等情况,提出了采用单封隔器或双封隔器卡堵... 简述了塔里木油田油水井的套损情况,归纳了该油田水井发生套损的主要类型;从工程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油水井套损的主要原因;针对引起油田油水井套损的因素、套损类型、套损程度和套损井段等情况,提出了采用单封隔器或双封隔器卡堵、挤水泥浆堵水、国内衬管补贴和国外胀管补套等4种治理油水井套损的方法与手段。油田4口井的套损井修复作业表明,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损井 油水井 塔里木油田 套管损坏 挤水泥 封隔器 油田水 补贴 国内 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潜油电泵管柱失效分析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怀光 单全生 +3 位作者 沈建新 孙玉国 张新礼 洪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104,共3页
通过对塔里木油田潜油电泵管柱失效井的统计、分析,认为油管腐蚀穿孔、油管丝扣冲蚀、电潜泵和分离器外壳腐蚀穿孔或断裂、电泵机组连接螺栓断裂,是造成电泵管柱失效的主要原因。现场实践表明,通过改进电泵井下井工具防腐性能、优化管... 通过对塔里木油田潜油电泵管柱失效井的统计、分析,认为油管腐蚀穿孔、油管丝扣冲蚀、电潜泵和分离器外壳腐蚀穿孔或断裂、电泵机组连接螺栓断裂,是造成电泵管柱失效的主要原因。现场实践表明,通过改进电泵井下井工具防腐性能、优化管柱设计、严格执行电泵井井下作业相关操作标准、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可以提高电泵井完井质量,延长潜油电泵管柱有效期,减少因管柱失效造成的检泵、检管作业,对提高塔里木电泵井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潜油电泵 管柱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数字岩心图像中生物扰动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牛永斌 崔胜利 +2 位作者 胡亚洲 钟建华 王培俊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363,共11页
生物扰动对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基质储集体"储集性能的改造效应具有重要影响。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AdobePhotoshopCS6软件提供的生物扰动数字图像分析软件包,对岩心数字图像中生物扰动区... 生物扰动对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基质储集体"储集性能的改造效应具有重要影响。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AdobePhotoshopCS6软件提供的生物扰动数字图像分析软件包,对岩心数字图像中生物扰动区域进行了识别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1)在生物扰动数字图像分析软件包提供的方法中,"相似像素选择法"和"魔棒法"是对生物扰动识别与定量表征最为有效的方法,但二者适用范围不同;(2)"相似像素选择法"适用于生物扰动程度较大,单个形体相对较小且离散度相对较高的情况:当生物扰动充填物和围岩基质边界对比度较大时,应用"选取相似"操作效果最好;而当生物扰动充填物和围岩基质边界对比度较小时,应用"色彩范围"操作识别效果最好;这2种操作都仅能执行1次;(3)"魔棒法"对于识别生物扰动区域形体大而分布连续,且充填物颜色不同的情况具有独到优势;该方法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操作以及调整"容差"来提高生物扰动区域与围岩基质的识别度。该研究对从生物成因角度解释碳酸盐岩"基质储集体"的非均质性与分布规律、实现增强储集性能生物扰动属性表征、丰富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地质学理论、指导该类油气藏远景勘探和储量计算以及选择合理的开发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扰动 定量表征 数字岩心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态资料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类型识别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金跃区块奥陶系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代飞旭 朱柏宇 +3 位作者 邓伯龙 刘源 韩宇 肖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6-753,共8页
根据哈拉哈塘油田金跃区块及邻区单井动静态资料,综合分析了不同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在动静态资料上的响应特征,提出了定量、定性划分标准,建立了识别模板,分析了研究区储集层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洞穴型储集层相对于裂缝-孔洞型储集层,... 根据哈拉哈塘油田金跃区块及邻区单井动静态资料,综合分析了不同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在动静态资料上的响应特征,提出了定量、定性划分标准,建立了识别模板,分析了研究区储集层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洞穴型储集层相对于裂缝-孔洞型储集层,钻井液漏失量较大,表现为失返特征;酸压过程中,泵压压降大,停泵压力低,停泵压降曲线呈水平直线型,酸液返排率低;试采资料上来看,初期油压高,日产液量大,递减缓慢,地层能量较充足,自喷采油期长。根据其洞穴组合,洞穴型储集层可划分为单洞型和多洞型2种,多洞型储集体具有多个缝洞连通,压降—累计产液量曲线呈多段直线,且各直线斜率不同,产量呈多段式递减,压力导数曲线上呈现多个"凹子"特征;单洞型储集体压降—累计产液量曲线呈直线,油压与日产油量随着天然能量下降而下降,压力导数曲线在径向流段后上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油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储集层类型 储集空间 动静态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8
7
作者 张新征 张烈辉 +2 位作者 熊钰 孙为全 李玉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0,i004,共4页
以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萨东过渡带300m地区的开发效果为例进行评价,根据实际开发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参数的权向量以弥补加权平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难以确定权向量的不足,在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的同时,对影响开... 以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萨东过渡带300m地区的开发效果为例进行评价,根据实际开发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参数的权向量以弥补加权平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难以确定权向量的不足,在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的同时,对影响开发效果的人为控制因素进行多级模糊评判,使评价结果更具公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水驱 开发效果 权重 层次分析法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西段上石炭统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现军 王月华 +4 位作者 玛丽克 曾昌民 冯晓军 韩利军 曲东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通过麦盖提斜坡西段上石炭统对比研究发现,该区石炭系内部存在两个重要的不整合面:一个不整合面位于二叠系南闸组与石炭系小海子组大套灰岩内,该不整合面在覆盖区不仅具有明显的岩电特征,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控油作用;另一个不整合面在麦... 通过麦盖提斜坡西段上石炭统对比研究发现,该区石炭系内部存在两个重要的不整合面:一个不整合面位于二叠系南闸组与石炭系小海子组大套灰岩内,该不整合面在覆盖区不仅具有明显的岩电特征,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控油作用;另一个不整合面在麦盖提斜坡西段石炭系卡拉沙依组顶部,是一个大的区域不整合面,推测该不整合面是受晚石炭世海退作用及构造运动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麦盖提 上石炭统 不整合面 油气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16油田中低渗边水油藏的高效开发实践 被引量:11
9
作者 任今明 吴迪 +3 位作者 王双才 刘明赐 李亮 李廷光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以塔里木油田的塔中16油田为例,介绍一种适合层状低渗边水油藏特点的开发模式。开发初期通过对水平井、直井试井的产能对比,确定了以水平井为主、直井为辅,沿构造轴线布井的思路,运用容积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油藏的水体大小。水平井... 以塔里木油田的塔中16油田为例,介绍一种适合层状低渗边水油藏特点的开发模式。开发初期通过对水平井、直井试井的产能对比,确定了以水平井为主、直井为辅,沿构造轴线布井的思路,运用容积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油藏的水体大小。水平井见水后,采取保持工作制度稳定,有效地控制了含水率的快速上升。通过计算每采出1% 地质储量的平均地层压降来评价驱动能量,证明塔中16油田的开发效果非常好,说明采用塔中16油田的模式能高效开发层状中低渗边水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 中低渗 边水油藏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古生界油气输导体系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达景 王英民 +3 位作者 肖志高 吴茂炳 郑孟林 张卫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4-613,共10页
古生界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通过分析古生界油气输导层、不整合面和输导型断裂分布特征,认为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输导层、泥盆系砂岩输导层、加里东期和海西期的不整合面和断裂组成了良好的输导体系;划分了海西晚期主成藏期... 古生界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通过分析古生界油气输导层、不整合面和输导型断裂分布特征,认为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输导层、泥盆系砂岩输导层、加里东期和海西期的不整合面和断裂组成了良好的输导体系;划分了海西晚期主成藏期的中、下奥陶统顶面油气运聚单元,根据运聚单元与输导体系差异、有效烃源岩热演化差异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对油气运聚单元的运聚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提出塔北沙西凸起-阿克库勒凸起、塔中Ⅰ号断裂带和塔中10-塔中1井一带是台盆区大型油气田的勘探方向,中央隆起两个倾没端、满西地区、阿瓦提坳陷北部是值得高度重视的3个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系统 运聚单元 大型油气田 勘探方向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迁移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斌 王祥 +5 位作者 程晓敢 李洪辉 能源 吕惠贤 屈洋 阿里木·卡德尔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45,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准确刻画各时期古构造的形态和迁移特征对恢复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应用厚度图法来反映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下寒武统...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准确刻画各时期古构造的形态和迁移特征对恢复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应用厚度图法来反映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下寒武统顶界不同时期古构造面貌,探讨古构造的演化迁移过程;并利用垂向构造变动强度法来定量计算研究区构造活动程度。研究表明:1)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西部迁移范围较大,而东部相对稳定,存在古构造相对稳定区;2)加里东-早喜山期,研究区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晚喜山期活动剧烈,沿麦盖提斜坡一带存在多期构造活动的枢纽带;3)麦盖提斜坡东部下寒武统白云岩存在构造相对稳定区,其具有相对生烃凹陷较高的构造位置以及相对较小的活动强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和保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构造迁移 构造活动强度 构造变动强度 下寒武统 巴楚-麦盖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天然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9
12
作者 云露 肖志高 徐明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8-432,共5页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由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叠合而成的大型叠合盆地。克拉通盆地天然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巨厚的烃源岩、长期的低地温背景是长期生烃、多期成藏的重要条件;古隆起、古斜坡控制了古生界海相油气的运移...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由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叠合而成的大型叠合盆地。克拉通盆地天然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巨厚的烃源岩、长期的低地温背景是长期生烃、多期成藏的重要条件;古隆起、古斜坡控制了古生界海相油气的运移、聚集与成藏;古岩溶储集体为古生界碳酸盐岩大型油气田的形成提供储集空间;古生界非构造圈闭是大型油气田的主要圈闭类型;油气成藏封闭系统的演化控制了盆地古生界油气资源及勘探方向。塔河油田9区凝析气藏和和田河气田是克拉通盆地天然气成藏的两个实例。主力烃源岩的生烃期特征决定着克拉通周缘的隆起带具有较好的天然气聚集成藏条件,下古生界烃源岩相邻的层位和地区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应加强对巴楚-麦盖提地区、满加尔坳陷周边地区高成熟-过成熟海相天然气的勘探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盆地 烃源岩 生烃期 天然气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氮新技术在塔里木低压深井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竹 罗海全 +1 位作者 高珑 杨国洪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5期79-80,共2页
介绍了制氮车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塔里木油田低压深井排液作业中的应用情况和使用效果。由此得出了该制氮装置具有机动性好 ,排液效率高 ,施工连续的特点 ,在塔里木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低压深井作业 制氮装置 注氮气 排液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油田勘探开发活动中共赢思维的实现
14
作者 何钧 娄渊明 栾翠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112,共2页
为促进参与油田勘探开发活动的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共赢思维模式,并对实现共赢思维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双赢 勘探开发 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属性分析技术在桑塔木油田断块油气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谢舟 李斌 +3 位作者 徐红霞 吴梅莲 岳清政 赵海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81-188,共8页
桑塔木油田三叠系T_Ⅲ油组经过二十多年开发,近年来注水生产效果差,同一断块内单井原始油水界面不一致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油田挖潜难度大。通过GeoEast解释系统多窗口倾角扫描、构造导向滤波、相干体、方差体、构造体曲率、边缘检测等... 桑塔木油田三叠系T_Ⅲ油组经过二十多年开发,近年来注水生产效果差,同一断块内单井原始油水界面不一致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油田挖潜难度大。通过GeoEast解释系统多窗口倾角扫描、构造导向滤波、相干体、方差体、构造体曲率、边缘检测等多属性综合分析,进行桑塔木油田微小断层精细解释。经动态试井资料验证,断层解释精度高、可靠性好。根据断层精细刻画结果,对桑塔木油田断块重新划分,解决了桑塔木油田以往同一断块内单井油水界面不一致的问题。对断块油藏进行评价,结合GeoEast系统烃类检测属性,部署完钻5口井,均获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窗口倾角扫描 构造导向滤波 相干体 方差体 构造体曲率 边缘检测 桑塔木油田 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南油田天然气处理联合装置生产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志刚 冯茜 +1 位作者 蒋小兰 肖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塔里木油田轮南作业区天然气站共有5套油、气处理装置:40×104 m3/a轻烃回收装置;400×104 t/a原油稳定装置;90×104 m3/a气举装置;液化气、轻烃储运站;8×104 m3/a轻烃综合利用厂。这5 套装置在生产流程上既紧密相联,... 塔里木油田轮南作业区天然气站共有5套油、气处理装置:40×104 m3/a轻烃回收装置;400×104 t/a原油稳定装置;90×104 m3/a气举装置;液化气、轻烃储运站;8×104 m3/a轻烃综合利用厂。这5 套装置在生产流程上既紧密相联,又互相制约、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套装置的运行平稳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他装置的运行。文章旨在分析研究这5套装置相互间的制约因素,并在现有工艺流程及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优化方案,充分挖掘装置生产潜能,提高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处理 生产工艺 联合装置 轮南油田 轻烃回收装置 原油稳定装置 塔里木油田 天然气站 处理装置 气举装置 综合利用 生产流程 相互影响 运行平稳 制约因素 优化方案 生产条件 工艺流程 挖掘装置 生产效益 作业区 液化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的数字化表征与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牛永斌 徐资璐 +3 位作者 刘圣鑫 钟建华 赵佳如 王培俊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5-798,共14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鹰山组和一间房组发育大规模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在岩心观测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岩石薄片的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观测和柱塞样品的X射线显微镜扫描与分析,实现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孔... 塔河油田奥陶系鹰山组和一间房组发育大规模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在岩心观测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岩石薄片的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观测和柱塞样品的X射线显微镜扫描与分析,实现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数字化表征与连通性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生物扰动区潜穴充填物和围岩基质的岩石组构差异大,使这类储集层呈现极强的非均质性。(2)生物潜穴充填物主要由白云石晶体组成,白云石晶体以自形、半自形晶体为主;白云石晶间孔隙发育,孔隙体积集中于10~100μm^3,喉道半径一般小于10μm,喉道长度一般小于40μm,白云石晶间孔为这类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围岩基质孔隙不发育。(3)生物潜穴充填物孔隙度介于7%~10%,孤立孔隙虽然数量多,但连通孔隙体积占比大,且连通孔隙拓扑结构复杂,孔隙连通性很好;通过表征单元体的尺度粗化升级分析发现,这类储集层的孔隙局部连通较好,而整体连通性相对较差。该研究真实、直观、准确刻画了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可为后续这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微观渗流模拟研究提供所需的特征参数;未来将这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微观尺度上的孔隙结构数字化表征和渗流模拟结果与宏观分布规律相结合并应用到实际储集层评价中,可为这类储集层的油气资源量估算、开发方案优选、产能预测和提高采收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扰动 孔隙结构 定量表征 连通性分析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砂岩小层单元内部砂体精细地质研究——以塔中16油田巴楚组东河含砾砂岩段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卫红 吴胜和 +3 位作者 韩涛 文章 唐成伟 曹晓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520,共6页
塔中16油田含砾砂岩段为海相滨岸沉积,分为5个小层,为满足油藏高效开发的需要,须进行小层内部单砂体的精细刻画。采用在测井曲线上进行岩电标定识别,将单一临滨砂坝细分为砂坝内缘、砂坝主体、砂坝外缘3个部分,将单砂体的识别标志分为... 塔中16油田含砾砂岩段为海相滨岸沉积,分为5个小层,为满足油藏高效开发的需要,须进行小层内部单砂体的精细刻画。采用在测井曲线上进行岩电标定识别,将单一临滨砂坝细分为砂坝内缘、砂坝主体、砂坝外缘3个部分,将单砂体的识别标志分为离岸水道分割式、侧向接触式和垂向叠置式3种类型。层内单砂体的分布特征通过剖面上平行、斜交和垂直海岸的3个方向以及平面上分5个小层的方式进行了精细描述。在此基础上将小层级别和小层内单砂体级别应用到油田实际生产中,小层级别针对直井利用层间差异封堵高含水层段,有效实现了稳油控水;单砂体级别针对水平井利用单砂体之间的渗流差异封堵高出水层段,有效缓解了水平井的快速水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地区 海相砂岩 含砾砂岩段 砂体精细刻画 水平井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举井组及油田优化配气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海全 李颖川 +1 位作者 刘永辉 荣宁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30,共4页
概述了气举井组优化配气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气举特性曲线的特点。考虑到现场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将单井最大产油量值前的气举特性曲线数据拟合为二次多项式方程,并定义井组特性曲线为井组注气量与井组最大产油量的关系曲线。完... 概述了气举井组优化配气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气举特性曲线的特点。考虑到现场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将单井最大产油量值前的气举特性曲线数据拟合为二次多项式方程,并定义井组特性曲线为井组注气量与井组最大产油量的关系曲线。完善了井组优化配气模型并建立了油田优化配气非线性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求解非线性优化配气模型的新方法——惩罚函数法,为了提高模型的求解速度,提出了一种估计初始注气量的新方法——最大配气量法。惩罚函数法能处理等式约束与不等式约束,收敛速度通常只受初始注气量的影响。应用提出的新方法求解了井组及油田配气数学模型,并给出优化配气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配气 特性曲线 数学模型 非线性约束 惩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哈塘油田高含蜡原油降凝剂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文明 康凡 +4 位作者 罗慎超 刘敏 王宏 郭继香 郭瑞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1-645,共5页
哈拉哈塘油田南部区块原油含蜡量高,生产过程中井筒频繁堵塞,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分析了井筒堵塞物成分,主要以微晶蜡堵塞为主;合成了15种共聚物,评价了合成物的降凝和降黏效果,优选出效果较好的SDA-1降凝剂,使原油凝点降低28℃,0℃时原... 哈拉哈塘油田南部区块原油含蜡量高,生产过程中井筒频繁堵塞,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分析了井筒堵塞物成分,主要以微晶蜡堵塞为主;合成了15种共聚物,评价了合成物的降凝和降黏效果,优选出效果较好的SDA-1降凝剂,使原油凝点降低28℃,0℃时原油降黏率为80%;偏光显微结果表明,加剂后原油蜡晶明显变小,SDA-1抑制了蜡晶生长;高温高压井筒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加入1 000 mg/L SDA-1降凝剂后,井筒举升压差由1.37 kPa降低至0.67 kPa,有效抑制了蜡晶析出,SDA-1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凝点 黏度 蜡晶 举升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