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质水泥固井质量声波测井评述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华 陶果 +1 位作者 尚学峰 肖承文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3,共9页
传统的固井质量评价声波测井技术不再适用于日益增加的轻质水泥固井工程。通过分析各种固井质量声波评价技术所采用的模式波,利用广义反/透射系数法和传播矩阵法研究了脉冲回波技术中套管井模型各界面的响应。对零阶反对称泄漏Lamb模式... 传统的固井质量评价声波测井技术不再适用于日益增加的轻质水泥固井工程。通过分析各种固井质量声波评价技术所采用的模式波,利用广义反/透射系数法和传播矩阵法研究了脉冲回波技术中套管井模型各界面的响应。对零阶反对称泄漏Lamb模式波在轻质水泥固井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利用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分析了接收波形和波场快照。结果表明,脉冲回波技术在轻质水泥固井质量评价及第II胶结界面评价方面存在局限。将合适频率的超声波以某个合适的角度和声源频率倾斜入射时能有效识别来自第II胶结面的反射信息,并可结合声衰减及声阻抗的交会信息评价轻质水泥固井质量。给出了仪器设计时测量频率、换能器发射角、测量源距及间距选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泄漏兰姆波 脉冲回波 第Ⅱ胶结面 反射波 入射角 频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得逊油田水平井薄互层水淹层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璇 汪忠浩 唐保勇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11期61-65,共5页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薄互层孔隙度12.5%~20.0%;渗透率50×10^(-3)~1 000×10^(-3)μm^2,截至目前综合含水率已达77.8%。该地区围岩类型主要是高阻角砾岩(3~37Ω·m)。为了准确识别和评价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薄互层,通过构建...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薄互层孔隙度12.5%~20.0%;渗透率50×10^(-3)~1 000×10^(-3)μm^2,截至目前综合含水率已达77.8%。该地区围岩类型主要是高阻角砾岩(3~37Ω·m)。为了准确识别和评价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薄互层,通过构建三层、五层地层电阻率模型,研究了层厚及井眼轨迹距上界面的距离对薄互层水淹层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围岩高阻时,视电阻率值与层厚成反比,视电阻率总是随井眼轨迹距上界面距离增加逐渐减小。通过分析哈得逊油田不同区块实际井资料,利用水平井水淹层测井解释软件(Hor Liw)对水平井与其导眼井或邻井进行二维解释成图,发现该地区薄互层水平井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符合所建模型的规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规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层 水淹层 测井响应特征 井眼轨迹 层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胶结指数m变化规律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永德 高楚桥 +2 位作者 刘朝军 刘兴礼 海川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7-259,共3页
通过分析塔中地区奥陶系大量碳酸盐岩岩电实验发现: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孔隙胶结指数m值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这种增大的趋势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逐渐变缓。结合岩电实验,从理论上研究了这一现象,并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参数对m值的影... 通过分析塔中地区奥陶系大量碳酸盐岩岩电实验发现: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孔隙胶结指数m值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这种增大的趋势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逐渐变缓。结合岩电实验,从理论上研究了这一现象,并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参数对m值的影响规律:m值的大小与岩样中孔洞形状有关,沿电流方向的孔洞长轴越长,m值越小;裂缝有效宽度越宽、喉道直径越大,m值越小;孔隙度相同的情况下,由裂缝沟通的孔洞较孔喉沟通的孔洞m值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电实验 胶结指数 理论模型 孔隙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压裂井非对称区域三线性渗流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贾永禄 邓祺 +2 位作者 聂仁仕 蔡明金 王一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2,共8页
建立了低渗透压裂井非对称区域三线性渗流模型,与传统的理想对称区域模型相比,新模型考虑了更为复杂的模型条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各种非对称边界组合的影响。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井底压力在拉普拉斯空间的表达... 建立了低渗透压裂井非对称区域三线性渗流模型,与传统的理想对称区域模型相比,新模型考虑了更为复杂的模型条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各种非对称边界组合的影响。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井底压力在拉普拉斯空间的表达式,再利用数值反演,获得了试井分析样版曲线。新模型试井样版曲线与传统模型明显不同: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后期呈上升趋势,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曲线上升时间越早、上升位置越高;非对称区域边界条数以及边界与压裂裂缝的相对位置(垂直或平行)对试井曲线有显著的影响,边界条数越多,上翘幅度越大;相同情况下(边界类型和无因次边界距离相同)不同位置(垂直或平行)的边界反映在曲线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井 启动压力梯度 非对称区域 试井 样版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