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油气田重点用能系统能效评价方法--以塔里木油田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曹莹 宋美华 +2 位作者 赵卫东 徐秀芬 林国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6-114,共9页
基于目前油气田企业用能系统能效评价存在界限不清晰、评价方法不完善的问题,通过重点用能系统能耗构成及用能评价现状的分析,结合相关现行标准,建立了一套界限清晰、用于合理表征油气田企业重点用能系统用能水平的能效指标体系,涵盖3... 基于目前油气田企业用能系统能效评价存在界限不清晰、评价方法不完善的问题,通过重点用能系统能耗构成及用能评价现状的分析,结合相关现行标准,建立了一套界限清晰、用于合理表征油气田企业重点用能系统用能水平的能效指标体系,涵盖3个层级16项指标,确定各项指标的测试和计算方法,并提出基于矩阵运算的能效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进行系统能效水平的纵向、横向对比。以塔里木油田6个站场系统为例,将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与提出的综合方法进行效果对比,验证该套指标体系及能效加权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相应系统的能效水平,并为后续节能改进措施的提出及相关节能工作开展提供依据。通过应用效果分析,发现现行标准中存在指标限值划分不细致、无法覆盖所有典型工况等问题,进而提出标准后续待修订完善的方向,以保证标准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先进性,有效促进相关节能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生产 用能系统 综合能效评价 指标体系 加权矩阵 标准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敏感性评价方法——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气田克深9井区K_1bs组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袁学芳 王茜 +3 位作者 唐洪明 王俊杰 刘举 赵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9-66,共8页
目前全球尚没有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敏感性评价的标准或规范,国内大多都遵照SY/T 5358—2010《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但该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油藏的,适用范围是空气渗透率大于1 mD的碎屑岩岩样,故而存在实... 目前全球尚没有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敏感性评价的标准或规范,国内大多都遵照SY/T 5358—2010《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但该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油藏的,适用范围是空气渗透率大于1 mD的碎屑岩岩样,故而存在实验压力高、驱替速度慢、实验周期长、测试数据误差大等不足。为此,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克深区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为样品,从分析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入手,充分考虑目前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大量微观地质研究和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的改进方法,包括采用气相作为测试介质、建立气层初始含水饱和度、测试流程规范统一、保持前后一致的流体饱和度等,并通过室内实验对改进后方法与原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不仅能够缩短实验周期,降低对设备承受高压的要求,而且所得到的结果也更加符合气层的实际条件,可靠性更强,有利于正确指导致密砂岩气藏后期开发工程设计,对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储集层 流体敏感性 行业标准 评价 改进方法 塔里木盆地 克拉苏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氢酸深部分流酸化技术在东河油田的应用研究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文 袁学芳 +2 位作者 郭建春 刘举 刘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85-288,220,共4页
塔里木盆地东河油田CⅢ油组1号岩性段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注水难以达到配注要求,造成地层能量不足,产量下滑快,且常规酸化施工不能很好地解除地层深部的污染。本试验针对该油藏低渗、高岭石粘土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使用具备缓速深部... 塔里木盆地东河油田CⅢ油组1号岩性段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注水难以达到配注要求,造成地层能量不足,产量下滑快,且常规酸化施工不能很好地解除地层深部的污染。本试验针对该油藏低渗、高岭石粘土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使用具备缓速深部酸化性能的多氢酸酸液体系的方案,并结合多氢酸酸化机理分析了多氢酸对该油藏的适应性;针对该油藏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为实现水平段均匀酸化,提出在酸化过程中加入水溶性分流剂的方案,并在实验室内对现场岩心进行了分流酸化模拟实验。在取得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该油藏A15H井实施了多氢酸分流酸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增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多氢酸 分流酸化 CⅢ油组1号岩性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超深井试油测试过程中酸化压力分析对管柱安全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向同 张娟 +1 位作者 刘洪涛 巴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2,8,共3页
塔里木深井及超深井储层通常埋藏深,压力温度高,在试油测试过程中工况变换频繁,致使井下管柱及工具受力复杂,为了了解酸化动态压力变化对管柱的安全影响,文章着重论述了三种酸化摩阻压力预测分析方法,并对不同方法计算结果对管柱受力变... 塔里木深井及超深井储层通常埋藏深,压力温度高,在试油测试过程中工况变换频繁,致使井下管柱及工具受力复杂,为了了解酸化动态压力变化对管柱的安全影响,文章着重论述了三种酸化摩阻压力预测分析方法,并对不同方法计算结果对管柱受力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酸化施工泵压和排量对管柱安全影响大,从而进一步说明准确预测分析酸化动态压力对有效进行管柱受力分析和优化设计酸化施工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和超深井 酸压 计算方法 管柱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在塔里木试油一体化设计平台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7
5
作者 袁泽波 钱浩东 +1 位作者 刘举 罗月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0,共3页
试油工作是取得勘探开发成果的重要环节,是搞清楚地下油气水层分布情况和认识油气层的直接手段,也是指导下步勘探和开发措施的关键,而试油工程设计是指导试油工作的依据,要做好试油设计必须要准确掌握井筒各相关作业信息和区域的地质工... 试油工作是取得勘探开发成果的重要环节,是搞清楚地下油气水层分布情况和认识油气层的直接手段,也是指导下步勘探和开发措施的关键,而试油工程设计是指导试油工作的依据,要做好试油设计必须要准确掌握井筒各相关作业信息和区域的地质工程信息,以明确井况特点和试油作业的难点和风险,掌握区域作业实施情况,从而进一步优化试油设计,文章主要介绍塔里木油田建立试油工程设计一体化平台,充分利用塔里木数字油田提供的"大数据"资源,支撑完成试油工程设计的方法,为基于大数据信息平台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一些应用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油工程设计 大数据 专业数据库 一体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科区块超深井膏盐层段套管损坏机理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一流 陈勉 +2 位作者 金衍 杨沛 卢运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99,共8页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哈得逊鼻状隆起东翼的玉科区块超深井在钻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膏盐层段套管损坏问题,导致卡钻频发甚至被迫回填侧钻,极大地影响了该区块新井的顺利钻进和后续油气开发进程,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此,在分析...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哈得逊鼻状隆起东翼的玉科区块超深井在钻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膏盐层段套管损坏问题,导致卡钻频发甚至被迫回填侧钻,极大地影响了该区块新井的顺利钻进和后续油气开发进程,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此,在分析该地区几口套管损坏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GMI和WELLCAT等软件对造成套管损坏的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进行了分析,初步地揭示了该地区膏盐层段套管损坏的机理,认为膏盐层蠕变引发的非均匀载荷因素和膏盐层段套管不居中、水泥浆顶替效率差等固井质量因素是导致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在盐层厚度大于40 m的地区一系列预防套管损坏措施:(1)井身结构优化调整为四开井身结构;(2)调整钻井液性能,推荐使用饱和盐水钻井液或油基钻井液,并将盐层段钻井液密度上限提高至1.70 g/cm^3;(3)提高固井质量,形成规则井眼,增大套管与地层的环空间隙,适当增加泵排量,提高顶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玉科区块 超深井 套管损坏 盐膏层段 蠕变 非均匀载荷 套管损坏预防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部煤层失稳机理及防塌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恒 何世明 +3 位作者 汤明 李宁 杨沛 张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218,共7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深部煤层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和井壁垮塌等井下复杂问题,采用镜质体反射率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测试了煤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明确了煤层的失稳机理:煤中固定碳质量分数平均超过60%,镜质体反射率大于1.0%,... 针对塔里木盆地深部煤层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和井壁垮塌等井下复杂问题,采用镜质体反射率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测试了煤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明确了煤层的失稳机理:煤中固定碳质量分数平均超过60%,镜质体反射率大于1.0%,煤化程度高、性脆、易破碎;黏土矿物总的体积分数低于25%,黏土中不含强水敏性矿物蒙脱石;煤层割理呈网状分布,其宽度主要集中在1~10μm,易漏失。综合判定煤层失稳类型为力学失稳。以煤层微观结构为目标,结合钻井液材料粒度分布,优选沥青类封堵剂,设计出适用于煤层的沥青质聚磺防塌钻井液体系,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沥青质聚磺防塌钻井液滤失量低、泥饼薄,能有效封堵煤的绝大部分割理,减少钻井液侵入量,防止煤层垮塌。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为塔里木盆地深部煤层的安全高效钻井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井壁失稳机理 封堵性能 防塌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空气液逆向两相流动下气泡变形及运移特征
8
作者 尹邦堂 丁天宝 +4 位作者 王树龙 王志远 孙宝江 张伟 张绪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430,共12页
针对压回法压井过程中气液逆向两相流动规律复杂、气泡运移速度难以预测的问题,开展不同工况下环空中气液逆向流动气泡运移实验,揭示井筒倾角、液相性质及逆流液速对气泡变形、气泡运移轨迹及速度的影响规律,建立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 针对压回法压井过程中气液逆向两相流动规律复杂、气泡运移速度难以预测的问题,开展不同工况下环空中气液逆向流动气泡运移实验,揭示井筒倾角、液相性质及逆流液速对气泡变形、气泡运移轨迹及速度的影响规律,建立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气泡在逆流中主要表现出孤立气泡自由上升及多气泡相互作用上升两种运移方式;气泡在逆流下的运移轨迹为“S”形,随着逆流液速增大气泡横向摆动加剧,井筒倾角、液相密度、液相黏度增大都会使气泡运移轨迹逐渐趋向于直线;气泡上升过程中整体呈现为椭球形,井筒倾角对气泡变形程度的影响不大,随着液相黏度及密度增大气泡纵横比减小;随着井筒倾角增大气泡运移速度逐渐减小,随着液相黏度增大气泡运移速度减小,随着液相密度增大气泡运移速度略微增大。建立的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预测误差在±15%以内,适用条件较为宽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回法压井 气液逆向流动 气泡纵横比 气泡运移轨迹 气泡运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交变应力作用下固井水泥石力学性能演变规律
9
作者 冯少波 叶素桃 +4 位作者 张震 杨吕超 梁红军 王银东 庞学玉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固井水泥环作为井筒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支撑套管、封隔不同层位地层和阻挡地层腐蚀性流体侵蚀套管的作用,长期承受着井下高温高压环境及特定工况下的交变载荷,其物理力学性能对井筒的长效封隔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针对极端服役环境下... 固井水泥环作为井筒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支撑套管、封隔不同层位地层和阻挡地层腐蚀性流体侵蚀套管的作用,长期承受着井下高温高压环境及特定工况下的交变载荷,其物理力学性能对井筒的长效封隔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针对极端服役环境下固井水泥石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损伤和变形,开展了高温高压养护后水泥石单轴和三轴循环加载疲劳损伤研究,探索了测试温压条件及循环载荷应力水平等因素对水泥石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水泥石在不同温压条件和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变形特征演化规律,明确了水泥石疲劳损伤的控制机制,建立了水泥石疲劳强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测试环境显著影响水泥石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特征,高温高压环境降低了水泥石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使水泥石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了明显的应变滞后现象以及更大的塑性应变;(2)交变应力作用下,第一周期的加载由于压实作用大幅提升水泥石的弹性模量,而且这种效应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更为明显;(3)常温常压测试环境下,持续低强度的交变应力可以通过压实效应进一步提升水泥石的弹性模量,而高强度的交变应力则会造成材料损伤降低水泥石弹性模量;(4)高温高压交变应力作用下,水泥石加载模量除高应力状态外均较为稳定,卸载模量则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认为,该认识揭示了水泥石在不同温压条件和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变形特征演化规律,为水泥环环空封隔失效机理和控制机制的深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水泥 交变应力 高温高压 疲劳损伤 力学性能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结构井井眼清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0
作者 孙晓峰 闫铁 +2 位作者 王克林 焦建军 张杨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复杂结构井在海洋油气田、老油田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中应用广泛,但该井型的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易出现井眼清洁问题,造成卡钻等事故,从而影响机械钻速和井下安全,制约了复杂结构井技术的发展。文中分别从井眼清洁的主要影响因素、... 复杂结构井在海洋油气田、老油田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中应用广泛,但该井型的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易出现井眼清洁问题,造成卡钻等事故,从而影响机械钻速和井下安全,制约了复杂结构井技术的发展。文中分别从井眼清洁的主要影响因素、数学模型及岩屑床清洁工具等方面,对井眼清洁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通过分析井眼清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井斜角在30~60°时岩屑床最难清除,增加环空流速、钻杆转速和调整钻井液性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井眼清洁效果。此外.分析了描述岩屑运移规律的经验模型、分层理论模型及岩屑床清除工具,并对未来井眼清洁数学模型和井眼清洁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今后深入研究井眼清洁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结构井 井眼清洁 数学模型 岩屑床清除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钻头布齿参数与地层适应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邹德永 徐城凯 +2 位作者 易杨 陈修平 于金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90,共6页
根据地层性质合理选择或设计PDC钻头可以显著提高钻井效率。为指导PDC钻头合理选型及个性化设计,选取21只试验钻头,在6种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上进行钻进试验,研究了在钻进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中切削齿尺寸、后倾角、布齿密度的合理取... 根据地层性质合理选择或设计PDC钻头可以显著提高钻井效率。为指导PDC钻头合理选型及个性化设计,选取21只试验钻头,在6种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上进行钻进试验,研究了在钻进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中切削齿尺寸、后倾角、布齿密度的合理取值问题。结果表明:(1)当岩石可钻性级别小于Ⅲ时,破岩效率随切削齿尺寸的增大而增大;(2)当岩石可钻性级别大于Ⅲ时,16 mm切削齿的破岩效率最高;(3)切削齿尺寸对破岩效率产生不同影响规律的岩石可钻性级值分界点为3.11;(4)在6种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中,随切削齿后倾角增大,破岩效率均呈线性规律降低,但随着岩石可钻性级别的增大,后倾角对破岩效率的影响程度降低;(5)在不同可钻性级别的岩石中,随着布齿密度增大,破岩效率均呈幂函数规律降低。该研究成果为按岩石可钻性级别合理选择PDC钻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台架试验 破岩效率 切削齿尺寸 切削齿后倾角 布齿密度 岩石可钻性 地层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冻结对岩石抗拉及抗压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黄中伟 位江巍 +1 位作者 李根生 蔡承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4-700,834,共8页
液氮温度极低(-195.8℃),当与储层岩石接触时,能够改变岩石物性并对岩石结构产生损伤致裂,因此,可用于储层压裂改造。为了研究液氮压裂时低温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不同含水状态(干燥与饱和)的不同类型(大理岩、砂岩和花岗岩)岩... 液氮温度极低(-195.8℃),当与储层岩石接触时,能够改变岩石物性并对岩石结构产生损伤致裂,因此,可用于储层压裂改造。为了研究液氮压裂时低温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不同含水状态(干燥与饱和)的不同类型(大理岩、砂岩和花岗岩)岩石进行液氮冻结处理,并对冻结前、后岩样进行抗拉及单轴抗压强度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经液氮冻结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都降低;岩石在干燥状态下,液氮冻结对大理石强度的影响大于对红砂岩的影响;岩石饱和水状态下,液氮冻结对红砂岩强度的影响大于对大理岩的影响;饱和水状态岩石经液氮冻结后,其应力-轴应变曲线在弹性变形阶段出现一个拐点;对于同种类型岩石,饱和水状态能加剧液氮冻结并对岩石损伤,岩石强度影响显著;对3种岩样微观结构进行了电镜扫描(以大理岩为例进行分析),发现经液氮冻结后在矿物颗粒之间生成了微裂隙。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液氮压裂机制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冻结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含水状态 岩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频率对层状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汉东 牛林峰 +3 位作者 袁富强 王忠福 姚亮 宁长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3,共7页
利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探讨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通过输入不同频率、激振强度、持时的正弦波,监测模型边坡的加速度响应,着重分析频率对模型边坡加速度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地震波频率对模型边坡动力响应的影... 利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探讨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通过输入不同频率、激振强度、持时的正弦波,监测模型边坡的加速度响应,着重分析频率对模型边坡加速度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地震波频率对模型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当输入波频率小于等于模型边坡自振频率时,随着频率的增大,模型边坡的高程放大效应增强。(2)当输入波频率大于模型边坡自振频率时,随着频率的增大,模型边坡的高程放大效应减弱甚至消失。模型边坡的动力响应随高程的增加经历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模型边坡底部的加速度响应相对增强,甚至大于中上部响应强度;模型边坡各点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基本小于1.0。(3)频率小于等于模型边坡自振频率的地震波往往造成模型边坡顶部和浅表部的变形破坏,频率大于模型边坡自振频率的地震波则造成模型边坡底部的变形破坏。(4)频率、激振强度、持时均对模型边坡的动力响应产生影响,但频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激振强度次之,持时的影响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层状边坡 频率 动力响应 加速度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控压钻井技术在塔中裂缝性储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金龙 马琰 +3 位作者 秦宏德 杨成新 王孝亮 陆海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1,6-7,共4页
简易控压钻井技术适用于窄安全密度窗口或裂缝性地层,以水力学计算为基础,使用旋转控制头导流、进出口流量与压力常规监控、手动节流的环空压力剖面控制形式,实现对地层流体侵入井筒与井筒流体漏入地层程度的双向控制。文章以井筒流动... 简易控压钻井技术适用于窄安全密度窗口或裂缝性地层,以水力学计算为基础,使用旋转控制头导流、进出口流量与压力常规监控、手动节流的环空压力剖面控制形式,实现对地层流体侵入井筒与井筒流体漏入地层程度的双向控制。文章以井筒流动压力剖面计算与地层裂缝漏失规律分析为基础,指出了简易控压钻井实钻中环空压力监控模式与地层压力参数的获取方法,明确了钻进、接单根与起下钻不同工况下的控压操作原则与控制参数范围,以X井为例阐述了塔中简易控压钻井的实际应用控制情况与实施效果,证实了该技术在窄安全密度窗口或裂缝性地层应用的可操作性与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控压钻井 裂缝性地层 水力学计算 监测与控制 钻井液漏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冲击钻井方法硬岩破岩钻进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永旺 魏森 +5 位作者 管志川 邹德永 梁红军 陶兴华 玄令超 张建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48,59,共6页
硬地层岩石硬度大、钻井参数不匹配是导致深层超深层钻井钻速慢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提高硬地层破岩效率是钻井提速关键内容。旋转冲击钻井方法是提高破岩效率的一种技术手段,然而硬岩旋冲钻井时,破岩钻进特性不够明确,导致该技术使用效果... 硬地层岩石硬度大、钻井参数不匹配是导致深层超深层钻井钻速慢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提高硬地层破岩效率是钻井提速关键内容。旋转冲击钻井方法是提高破岩效率的一种技术手段,然而硬岩旋冲钻井时,破岩钻进特性不够明确,导致该技术使用效果差异性显著且无法达到最佳。该文基于旋转冲击破岩实验装置开展了花岗岩破岩实验,结果表明:旋转冲击钻井方法可以提高花岗岩的破岩钻进效率,但存在钻压、转速、冲击力及冲击频率的匹配问题;旋冲钻进硬岩时,存在临界钻压与临界冲击力,只有实际钻压大于临界钻压且冲击力大于临界冲击力时,旋转冲击钻井方法方能提高破岩效率;在此工况下,增大冲击力、冲击频率能够增大岩石破碎体积,显著提高钻头的破岩效率,但上述参数并非越大越好,当超过某一值,提速效果呈现变差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地层 旋转冲击钻井方法 破岩实验 破岩效率 临界钻压 临界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钻头泥包风险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义脑 陈烨 +3 位作者 闫铁 孙晓峰 王丽敏 王克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65,共6页
为深入研究气体钻井过程中地层出水后的岩屑运移情况、避免或减少钻头泥包风险、指导气体钻井的顺利实施,在分析出水量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工程岩土学中的稠度指标,将黏土的黏着界限作为泥包的临界条件,对地层出水后的泥包情况进行数... 为深入研究气体钻井过程中地层出水后的岩屑运移情况、避免或减少钻头泥包风险、指导气体钻井的顺利实施,在分析出水量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工程岩土学中的稠度指标,将黏土的黏着界限作为泥包的临界条件,对地层出水后的泥包情况进行数学建模,利用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预测泥包风险;然后对影响钻头泥包的岩性、钻头表面性质及钻井参数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建模型能够预测地层出水后形成泥包的时间,并以泥包时间为指标对钻头泥包风险进行预测,进行风险评级;2岩性及钻头表面性质对钻头泥包影响很大;3钻头泥包风险随着机械钻速、井口回压、井深和井径扩大率等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认为:从钻遇水层到钻头形成泥包,时间非常短暂,基本在数十分钟之内就会发生井下事故。因此,现场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提前做好对出水层的预测和转换钻井方式的准备工作;发生水侵后也可根据数值模拟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延缓发生钻头泥包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水侵 钻具黏卡 稠度 黏着界限 钻头泥包 风险预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压气井试油前的井完整性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向同 刘洪涛 +1 位作者 曹立虎 刘军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6,I0004,共5页
深层高压气井由于恶劣的井况和工况条件造成钻井转试油井存在大量潜在风险,前期由于对这些风险的认识不足,在试油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多口深层高压气井试油过程中发生油管柱失效、套管变形等事故而造成作业失败甚至井... 深层高压气井由于恶劣的井况和工况条件造成钻井转试油井存在大量潜在风险,前期由于对这些风险的认识不足,在试油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多口深层高压气井试油过程中发生油管柱失效、套管变形等事故而造成作业失败甚至井报废。针对深层高压气井试油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以典型深层高压气井钻井转试油阶段的井屏障分析为基础,针对地层、井筒和井口三个井屏障组成单元开展完整性状况分析,形成了一套深层高压气井试油前的井完整性评价方法,通过对钻井资料、钻井事故异常情况、井现状等的深入评估,识别井潜在风险。并针对一口深层高压气井为例开展试油前的井完整性评价,井完整性评价得出实例井完整性状况较好,各井屏障部件均按照设计要求建立,后续设计和施工以生产套管评价后的剩余强度为基础。为深层高压气井完整性设计和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高压气井 试油 井完整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型储层酸压暂堵材料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栋 牟建业 +3 位作者 姚茂堂 张路锋 邵俊杰 程相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在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压中酸液滤失严重,导致酸蚀缝长较短,不能沟通远端储集体,以致达不到压后配产要求。控制酸液滤失是裂缝型储层酸压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于是提出了在前置液、酸液中加入暂堵剂来实现暂堵降滤的方法。分别对100目... 在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压中酸液滤失严重,导致酸蚀缝长较短,不能沟通远端储集体,以致达不到压后配产要求。控制酸液滤失是裂缝型储层酸压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于是提出了在前置液、酸液中加入暂堵剂来实现暂堵降滤的方法。分别对100目粒径粉陶、粉砂、可降解纤维3种常用暂堵剂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降滤失效果都较好。实验结果如下:加入粉陶后,岩心两端的压差能保持3~4 MPa压差约40 min,降滤失效果随着粉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覆膜粉砂能够维持在10 MPa差压以上约60 min,但是粉砂在高压下会封堵天然裂缝,对生产不利;10 mm纤维能保持2~4 MPa压差约40 min,驱替压差与粉陶较近,2 mm纤维能保持15 MPa压差约40 min,效果仅次于粉砂,纤维现场操作性较差。还对实验条件下的粉陶用量、纤维用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为裂缝型碳酸盐岩酸压中暂堵剂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储层 暂堵剂 粉陶 覆膜粉砂 可降解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酸化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效果评价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志平 陈林 陈俊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89,13,共3页
以苯乙酮、甲醛、对苯二胺为原料,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的筛选,合成了一种酸化缓蚀液剂—曼尼希碱(Mannich)。研究实验表明,该酸化缓蚀剂在酸液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分散性和稳定性,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较为牢固的多分子吸附膜,... 以苯乙酮、甲醛、对苯二胺为原料,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的筛选,合成了一种酸化缓蚀液剂—曼尼希碱(Mannich)。研究实验表明,该酸化缓蚀剂在酸液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分散性和稳定性,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较为牢固的多分子吸附膜,在常压、90℃温度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该酸化缓蚀剂还可与六次甲基四铵、碘化钾、丙炔醇复配使用,进一步提高缓蚀率,并通过实验确定了酸化缓蚀体系的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缓蚀剂 MANNICH碱 合成 缓蚀率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气井油套环空带压模拟及对井筒完整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练章华 李帅 +2 位作者 丁亮亮 赵朝阳 曾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9-755,共7页
高压气井油套持续环空带压严重影响井筒安全。为此,基于弹塑性力学及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环空液面高度预测模型及油套环空带压预测模型。利用环空液面高度预测模型对不同环空压力下的液面高度进行了预测;以环空液面预测结果为基础,利用... 高压气井油套持续环空带压严重影响井筒安全。为此,基于弹塑性力学及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环空液面高度预测模型及油套环空带压预测模型。利用环空液面高度预测模型对不同环空压力下的液面高度进行了预测;以环空液面预测结果为基础,利用油套环空带压预测模型对油管漏点当量直径进行了拟合,并对环空带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环空液面预测模型可快捷、准确地预测出环空液面高度;所建立的油套环空带压预测模型可准确地拟合出油管漏点综合当量直径;漏点深度越浅、环空保护液压缩系数及密度越小、液面高度越低及漏点当量直径越大,井筒安全风险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压气井 环空带压 液面高度 敏感性分析 井筒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