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宁小童 张建宇 《南方农机》 2025年第4期105-107,126,共4页
基层社会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关键要素,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落实“治理有效”的发展意识是提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是推动共同富裕和实现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保障。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视域对基层社会... 基层社会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关键要素,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落实“治理有效”的发展意识是提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是推动共同富裕和实现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保障。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视域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展开综合研究,发现乡村振兴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外来文化冲击、村民参与形式单一、乡村基层社会人才流失等困境,结合乡村人口结构、社会关系、治理模式等综合性特点提出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包括强化组织保障,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创新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水平;聚焦人才领域,提升乡村治理成效等。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乡村基层社会发展特点及治理要求构建完善的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深入优化新时期乡村发展结构,积极调整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框架,有助于推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层社会治理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农户相对贫困研究——基于新疆地区624位农户的微观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文浩 郎禹超 +1 位作者 李凯旋 霍瑜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6-264,共9页
新疆在2020年底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但在后脱贫时代如何减缓相对贫困问题成为新疆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障碍。利用新疆624位农户的调查数据,借助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RIF)模型,探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 新疆在2020年底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但在后脱贫时代如何减缓相对贫困问题成为新疆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障碍。利用新疆624位农户的调查数据,借助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RIF)模型,探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50%所设置的相对贫困线下,调研区相对贫困发生率为44.4%,相对贫困综合指数、相对贫困深度与相对贫困强度系数分别是0.260、0.208与0.129;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与采纳程度有助于缓解农户间的相对贫困,且采纳程度能够在采纳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性别、文化程度、土地规模、是否使用有机肥均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相对贫困综合指数,年龄、兼业程度、是否使用有线电视获取信息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相对贫困综合指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在程度大小上存在差异性,在不同维度相对贫困指数方面,相对贫困广度>相对贫困深度>相对贫困强度;在区域层面,南疆>北疆;在土地规模异质性方面,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在兼业程度方面,Ⅲ兼型>Ⅱ兼型>Ⅰ兼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采纳行为 采纳程度 农户相对贫困 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两个结合”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3
作者 王芙蓉 赵璐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2期174-177,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两个结合”是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和历史坐标,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探索,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100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两个结合”是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和历史坐标,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探索,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理论指导实践,乡村振兴关系到国家稳定繁荣和现代化建设成败,必须以“两个结合”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的实践路径为动力,把握“两个结合”在乡村振兴中的逻辑意蕴和基础思维,发挥“两个结合”在乡村振兴中的目标引领作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乡村振兴 基础思维 实践诠释 引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