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文化展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所展馆为例 |
宋梅
张泰琦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10 |
2
|
|
2
|
塔里木大学建校初期之精神建构 |
万诚毅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5 |
4
|
|
3
|
在多样性基础上实现多民族文化的转型——环塔里木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高汝东
孙兴学
安晓平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7 |
0 |
|
4
|
试论环塔里木民族文化认同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高汝东
白照兰
安晓平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9 |
0 |
|
5
|
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其保护 |
贾东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5 |
2
|
|
6
|
环塔里木区域民族民间信仰初探 |
李国平
秀梅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8 |
1
|
|
7
|
多元宗教视野下的社会和谐——试论环塔里木多元宗教和谐与社会和谐之关系 |
高汝东
宋德志
安晓平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8 |
1
|
|
8
|
兵团屯垦戍边中的西域文化参照 |
李国平
张芳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9 |
0 |
|
9
|
试析人文塔里木的精神意象 |
廖肇羽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5 |
0 |
|
10
|
高昌回鹘与环塔里木多元文化的融合 |
高汝东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5 |
|
|
11
|
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特征分析 |
李正元
廖肇羽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2
|
论新疆县域历史文化古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新和县为例 |
罗会光
徐芳
高汝东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8 |
5
|
|
13
|
略论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 |
李国平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6 |
5
|
|
14
|
玄奘视野中的龟兹佛国——《大唐西域记·屈支国》析读 |
罗会光
秀梅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7 |
1
|
|
15
|
析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的民族性格 |
李国平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7 |
5
|
|
16
|
沙俄的统治与柯尔克孜族的社会文化变异 |
高汝东
夏光仁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6 |
4
|
|
17
|
从柯尔克孜宗教信仰谈其民族文化变迁 |
秀梅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7 |
3
|
|
18
|
库车民歌的文化学阐释——兼论龟兹歌舞与多浪歌舞的差异互补 |
廖肇羽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5 |
1
|
|
19
|
农一师十三团军垦遗迹与军垦文化的田野调查报告 |
李国平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6 |
1
|
|
20
|
农一师六团屯垦文化调查报告 |
罗会光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