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凤娇 张玲 +4 位作者 韩占江 黄文娟 刘艳萍 梁爱华 李海文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26-129,134,共5页
植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农学、园艺和园林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对实践要求很高。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优选课程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植物学实验室建设、将课程思政... 植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农学、园艺和园林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对实践要求很高。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优选课程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植物学实验室建设、将课程思政紧密融入植物学实验课程中等措施,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联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培养认识、观察以及研究植物的能力,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实践 评价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马鹿WNT5B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鹿茸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2
作者 向欣 杨晨晨 +3 位作者 林川 陈红 吕皓 韩春梅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为探究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再生发育中的作用,以塔里木马鹿茸为试验材料,克隆WNT5B基因CDS区序列,利用大肠杆菌重组技术表达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WNT5B基因在... 为探究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再生发育中的作用,以塔里木马鹿茸为试验材料,克隆WNT5B基因CDS区序列,利用大肠杆菌重组技术表达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WNT5B基因在鹿茸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塔里木马鹿WNT5B基因CDS区长1074 bp,编码358个氨基酸;与欧洲马鹿和加拿大马鹿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100%,与牛和白尾鹿的相似性为99.4%;塔里木马鹿WNT5B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在37℃、IPTG浓度1 mM的诱导条件下,3~48 h内成功表达塔里木马鹿茸WNT5B蛋白,分子量约40 kDa。WNT5B基因在塔里木马鹿茸的茸皮、间充质、软骨和骨4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骨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次在软骨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茸皮和间充质组织(P<0.01)。综上,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塔里木马鹿茸WNT5B基因CDS区序列,并确定了WNT5B在鹿茸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鹿茸 WNT5B基因 分子克隆 免疫荧光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类形态特征和骨骼形态的差异比较
3
作者 王程欣 胡令辉 +5 位作者 杨莉婷 林旭元 胡伯林 袁智长 宋勇 陈生熬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66-2575,共10页
【目的】比较研究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类形态和骨骼系统解剖学的差异性,为高原鱼类的系统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疆特有鱼类厚唇裂腹鱼和斑重唇鱼为研究对象,结合框架数据和传统可量数据进行形态特征和主成分分... 【目的】比较研究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类形态和骨骼系统解剖学的差异性,为高原鱼类的系统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疆特有鱼类厚唇裂腹鱼和斑重唇鱼为研究对象,结合框架数据和传统可量数据进行形态特征和主成分分析;采用CT扫描法和煮沸剔肉法比较两者骨骼形态的差异。【结果】2种裂腹鱼31项性状中,1-2/体长(BL)差异显著(P<0.05),体宽/体长(BW/BL)等25项比例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56.74%,差异主要体现在机体头部和躯干前段。2种裂腹鱼的脑颅、咽颅和附肢骨骼数目相同,分别为42块、80块和132块;但两者的脊椎数和肋骨数存在一些不同:厚唇裂腹鱼脊柱4+42-43+1枚,肋骨20~21枚(2尾);斑重唇鱼脊柱4+34-35+1枚,肋骨17~18枚(2尾);尤其是第二前筛骨、蝶耳骨、翼耳骨、前颌骨、上颌骨、翼骨、中翼骨和咽骨上2种裂腹鱼的差异更明显。【结论】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形态特征和骨骼形态差异较为明显,其差异和演化机制与青藏高原隆起有着密切联系,独特的形态进化特征和骨骼差异系统可作为鱼类分类鉴别的依据,丰富了其形态进化生物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水系 厚唇裂腹鱼 斑重唇鱼 形态特征 骨骼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不同生境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4
作者 姚宇翔 王国强 +3 位作者 王可 伊莎 杨欣雅 罗晓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718,共11页
【目的】研究新疆塔里木河上游不同生境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方法】采用免培养和可培养方法,研究塔里木河上游流域原始生境与人工开发后生境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同时对分离的1株潜在新种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结果】原始生境... 【目的】研究新疆塔里木河上游不同生境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方法】采用免培养和可培养方法,研究塔里木河上游流域原始生境与人工开发后生境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同时对分离的1株潜在新种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结果】原始生境与人工开发后生境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明显,人工开发后生境细菌α多样性低于原始生境,不同生境细菌β多样性差异较大。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菌群,并获1株链霉菌属潜在新物种。【结论】塔里木河上游不同生境样品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细菌群落组成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境 细菌群落组成 多样性 多相分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马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前景
5
作者 王浩斌 吴晶晶 +3 位作者 汤驰 杨宝钰 格明古丽·木哈台 张秀萍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6期24-32,共9页
成簇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9 (The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 9,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探索动物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表... 成簇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9 (The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 9,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探索动物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表现出对宿主细胞内失活和/或消除整合前病毒DNA的显著潜力,对创造优良性状和提高生产性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模式动物上已取得诸多成果,但应用于马的基因编辑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就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用于马的生殖生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并结合现代技术发展对未来运用前景做展望,为马的遗传育种研究和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专业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6
作者 李艳慧 王彦芹 +1 位作者 程勇 杨凤微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1年第23期92-94,共3页
《动物学》是农林、师范以及综合性院校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讲述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特征、分布特点、动物分类、动物进化、动物生态、动物行为、动物的生理机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动物学》是农林、师范以及综合性院校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讲述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特征、分布特点、动物分类、动物进化、动物生态、动物行为、动物的生理机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塔里木大学为例,从当前动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授课内容杂乱、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兴趣较低、师生缺乏交流、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出发,通过分析传统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实验 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巴里坤湖浮游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
7
作者 刘昌财 韩家难 +3 位作者 王智超 王晨悦 史楠楠 穆罕默德·萨利姆·常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5期9-18,共10页
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淡水、海水等常见水体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但其在盐湖浮游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以新疆巴里坤湖为对象,联合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形态学鉴定技术,对浮游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 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淡水、海水等常见水体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但其在盐湖浮游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以新疆巴里坤湖为对象,联合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形态学鉴定技术,对浮游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总计鉴定出10门110属的浮游生物,其中共有鉴定7门14属。在蓝藻门(原核浮游生物)中,通过形态学特征鉴定的物种中66.67%可被16S rDNA测序可检出;而经16S rDNA测序所获得的物种中有89.66%无法依据形态学鉴定方法识别。对于真核浮游生物而言,仅有14.04%的形态学鉴定物种可被18S rDNA测序检出,而18S rDNA测序所获物种中无法通过形态学方法鉴定的占63.64%;但是两种方法在优势物种的鉴定上存在一致性。其中,在浮游生物分类组成和相对丰度鉴定中高通量测序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鉴定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部分类群无法鉴定的情况;而形态学鉴定耗时且容易遗漏小型物种。因此,建议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形态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准确地揭示盐湖浮游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鉴定 高通量测序技术 浮游生物 16S rDNA 18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淤泥小单孢菌抗生素合成基因筛选及抑菌活性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帅 刘占文 +2 位作者 骆新荣 万传星 张利莉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3-22,共10页
本研究以分离自塔里木河淤泥的31株小单孢菌(分属于14个种)为研究对象,检测菌株所具有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安莎类抗生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选用4种培养基进行小单孢菌小量发酵,经80%甲醇萃取,浓缩发酵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 本研究以分离自塔里木河淤泥的31株小单孢菌(分属于14个种)为研究对象,检测菌株所具有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安莎类抗生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选用4种培养基进行小单孢菌小量发酵,经80%甲醇萃取,浓缩发酵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以及解淀粉欧文氏菌为靶标菌,采用滤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对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发酵产物做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1株小单孢菌中24株含有PKS-I基因,15株含有AHBA基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以及解淀粉欧文氏菌有拮抗活性的分别有3株、3株、6株以及14株菌;13株菌同时具有抗生素合成关键酶基因和抑菌活性。青铜小单孢菌(TRM99160)、土壤小单孢菌(TRM99303)、绛红产色小单孢菌(TRM99166)和碳样小单孢菌(TRM99551)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可用于深入挖掘次级代谢产物。综上,塔里木河淤泥小单孢菌具有拮抗多种病原菌活性及抗生素生物合成潜力,值得深入挖掘次级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淤泥 小单孢菌 基因筛选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土壤小单孢菌的选择性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梁红丽 沈红玲 +1 位作者 杨秋红 万传星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9-30,共12页
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是产抗最多的稀有放线菌,为了探索塔里木河流域土样中小单孢菌物种多样性并筛选抗菌活性菌株,本研究通过可培养的方法以塔里木河流域采集的10份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不同的分离培养基,通过添加特定抗生素选... 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是产抗最多的稀有放线菌,为了探索塔里木河流域土样中小单孢菌物种多样性并筛选抗菌活性菌株,本研究通过可培养的方法以塔里木河流域采集的10份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不同的分离培养基,通过添加特定抗生素选择性分离培养小单孢菌,并对小单孢菌进行物种多样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结果表明:选用可培养方法从塔里木河沿岸采集的土样中分离鉴定出484株菌株,分属于3门5纲13目19科22属70种,其中小单孢菌属菌株424株,占87.60%,小单孢菌属的出菌率高。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解淀粉欧文氏菌和白色念珠菌等病原菌作为靶标菌对小单孢菌的发酵粗提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合antiSMASH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筛选出5株既具有抗菌活性又具有代谢潜力的小单孢菌。研究表明塔里木河沿岸含水量高的土样中拥有丰富的小单孢菌资源,通过向分离培养基中添加新生霉素、萘啶酮酸、放线菌素等抗生素施加选择压,可以有选择性地分离获得小单孢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小单孢菌 选择性分离 多样性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脂肪酸和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新疆长身高原鳅摄食习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丽蓉 郝慧敏 +2 位作者 聂竹兰 魏杰 张蝶燕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对维持木扎提河的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了长身高原鳅的食性和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其肌肉中共检测出2... 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对维持木扎提河的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了长身高原鳅的食性和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其肌肉中共检测出22种脂肪酸,其中有8种饱和脂肪酸、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由特征脂肪酸组成情况推测,长身高原鳅对浮游动物、硅藻、陆地植物或喜摄食硅藻的鱼虾均有摄食,表现为杂食性。长身高原鳅的δ^(13)C和δ^(15)N分别介于-27.09‰~-20.98‰和5.71‰~8.45‰,营养级介于2.68~3.48。雌雄样本间的δ^(13)C、δ^(15)N和营养级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样本核心生态位(Standard ellipse area,SEAc)和总生态位(Total area of convex hull,TA)均高于雌性。δ^(13)C与体长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δ^(15)N和营养级与体长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70~80 mm体长组与90 mm以上体长组SEAc面积不存在重叠且在聚类分析中被分为不同组。综上,长身高原鳅的食性为杂食性且食物组成随体长变化而不同,作为营养级偏高的捕食者,长身高原鳅能延长食物链长度,增加食物网复杂性,有利于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身高原鳅 脂肪酸 δ^(13)C δ^(15)N 食性 生态位 营养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田间杂草进行表征和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柳莹莹 尹雁玲 +3 位作者 刘江华 尹勇 储涛涛 江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9-97,共9页
进行杂草表征和分类对于智慧农业杂草清除与田间管理而言至关重要,然而杂草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究。本研究以田间杂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业地区7种杂草物种的高光谱数据库。首先,使用地面高光谱相机采集了高光谱图像,提... 进行杂草表征和分类对于智慧农业杂草清除与田间管理而言至关重要,然而杂草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究。本研究以田间杂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业地区7种杂草物种的高光谱数据库。首先,使用地面高光谱相机采集了高光谱图像,提取并分析了每个物种的代表性光谱曲线、光谱剖面特征,并对各物种进行主成分分析,揭示了不同杂草物种的差异性。采用多元散射校正、归一化、一阶和二阶差分求导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最后通过建立支持向量机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用于高光谱图像中识别杂草。结果表明,MSC-1DCNN模型的分类效果最佳,不同物种的用户准确性为95.71%~100%。该研究不仅为了解杂草物种的高光谱特征以及杂草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且也有助于自动化除草机器人的研制与无人农场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高光谱 卷积神经网络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沙漠生活的塔里木兔肾脏中水通道蛋白7的高表达
12
作者 李永乐 罗生杰 +2 位作者 张刘凯 史瑞军 张建萍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3-33,共11页
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塔里木兔肾脏水通道蛋白7(aquaporin7,AQP7)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IHC)分析了AQP7在塔里木兔和家兔肾脏中mRNA和... 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塔里木兔肾脏水通道蛋白7(aquaporin7,AQP7)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IHC)分析了AQP7在塔里木兔和家兔肾脏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特征及定位,探讨AQP7在塔里木兔适应极端干旱环境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AQP7基因序列编码区长度为1032 bp,共编码343个氨基酸,塔里木兔AQP7与家兔AQP7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95.63%,塔里木兔中的差异氨基酸丙氨酸和脯氨酸的积累可能有助于其适应极端干旱环境。塔里木兔肾脏中AQP7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高于家兔;AQP7在塔里木兔近端小管曲部主细胞刷状缘和近端小管直部主细胞顶质膜分布。AQP7的高表达表明塔里木兔肾脏近端小管对水和甘油的重吸收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兔 肾脏 AQP7 适应性 荒漠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胡杨树离子分布、吸收和运移特征及其与土壤盐分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杰 黄文娟 +2 位作者 姚诗雨 彭承志 宋双飞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为探讨胡杨适应盐渍环境的生理机制,探究不同生长阶段胡杨各器官离子分布与土壤离子的关系。以不同生长阶段的胡杨为试材,采用对幼苗、幼木、近熟木及过熟木的各器官离子含量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并通过各离子含量研究了胡杨各器官对土壤... 为探讨胡杨适应盐渍环境的生理机制,探究不同生长阶段胡杨各器官离子分布与土壤离子的关系。以不同生长阶段的胡杨为试材,采用对幼苗、幼木、近熟木及过熟木的各器官离子含量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并通过各离子含量研究了胡杨各器官对土壤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分布以及运输特征,以期了解土壤离子对胡杨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胡杨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胡杨各器官中的Na^(+)、Cl^(-)、HCO_(3)^(-)、Ca^(2+)含量普遍增加,而K^(+)、Mg^(2+)、SO_(4)^(2-)含量则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这表明胡杨通过调节各离子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生理稳定。(2)胡杨各发育阶段的Na^(+)、K^(+)、Ca^(2+)、Cl^(-)主要分布在叶片和根系中,而Mg^(2+)、SO_(4)^(2-)、HCO_(3)^(-)则在不同器官间有所差异。这说明胡杨通过不同器官的离子分配来提高盐分排除或耐受能力。(3)胡杨各发育阶段,离子由根系向叶片运输的过程中,运输能力也存在差异,其中幼苗和幼木具有较强的K^(+)吸收和运输能力,而近熟木和成熟木则具有较强的Ca^(2+)运输能力。说明胡杨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不同离子的需求和利用程度不同,增强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形成了适应逆境的离子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离子分布 离子吸收 离子运输 土壤盐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罗布麻和白麻的耐盐特性研究
14
作者 韩占江 赵晴晴 姜黎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00-1806,共7页
以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和白麻(Apocynum pictum)种子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在6个NaCl浓度梯度[0(CK),0.05,0.1,0.2,0.4,0.6 mol·L^(-1)]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盐害指数和盐害级别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罗布麻和白麻... 以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和白麻(Apocynum pictum)种子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在6个NaCl浓度梯度[0(CK),0.05,0.1,0.2,0.4,0.6 mol·L^(-1)]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盐害指数和盐害级别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罗布麻和白麻耐盐特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逐渐升高,罗布麻和白麻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发芽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尤其是在0.2~0.6 mol·L^(-1)的NaCl环境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生长指标受抑制程度更加显著,盐害指数逐渐增加,盐害级别也在逐渐加深,丙二醛(MDA)的含量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罗布麻和白麻在相同NaCl浓度下,其盐害指数和盐害级别表现出不同差异,耐盐性表现为白麻>罗布麻。本研究结果可为罗布麻和白麻在盐碱地区种植,改良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罗布麻 白麻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旉农书》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记述与阐释
15
作者 韩占江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5期138-141,共4页
《陈旉农书》是我国重要的农书之一,在农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陈旉农书》由宋代陈旉根据前人和当代著说,加以实践验证之后,把可用的记录撰写而成。作者研究发现,《陈旉农书》虽然文字不多,却记述了丰富的“植物生理学知识”,主要有因人... 《陈旉农书》是我国重要的农书之一,在农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陈旉农书》由宋代陈旉根据前人和当代著说,加以实践验证之后,把可用的记录撰写而成。作者研究发现,《陈旉农书》虽然文字不多,却记述了丰富的“植物生理学知识”,主要有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兴修水利,趋利避害;耕耨改土;适时播种,因种而管;地以粪治,地力常新壮;以水调温,排水烤田;生长的相关性;相生相克(化感作用);压条快繁;嫁接促生长;控温湿储桑叶等方面内容。尤其粪药说、地力常新壮理论,是农学史上首创。时至今日,《陈旉农书》对于现代的农业生产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旉农书 植物生理 知识 记述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甾醇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胜杰 王笑 +5 位作者 马先俊 郭建林 陈建明 孙丽慧 王爱民 杨志刚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植物甾醇是以环戊烷全氢菲为骨架的一类天然醇类化合物,其结构与胆甾/固醇相似,通常以游离态、酯化态及糖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细胞膜上。因其具有降低胆固醇、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近年来在医学、动物营养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 植物甾醇是以环戊烷全氢菲为骨架的一类天然醇类化合物,其结构与胆甾/固醇相似,通常以游离态、酯化态及糖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细胞膜上。因其具有降低胆固醇、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近年来在医学、动物营养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植物甾醇在畜禽养殖中已开始广泛应用,并在促生长、改善生理代谢、调节免疫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水产动物和畜禽动物生理代谢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当前植物甾醇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文章从植物甾醇结构功能以及部分常见原料中植物甾醇的含量和植物甾醇的检测方法切入,综述了植物甾醇在鱼类和甲壳类等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植物甾醇在水产动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行了展望。在当前国家对水产养殖业提出的绿色健康养殖的政策背景下,将植物甾醇开发成为绿色安全的水产饲料添加剂产品对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胆固醇 结构功能 水产动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液添加量对甜高粱与甘草茎叶混合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宏宇 董宇 +3 位作者 马艳 王娇 孙禹 张苏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0,共7页
研究旨在分析瘤胃液不同添加量对甜高粱与甘草茎叶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筛选瘤胃液的最佳添加量。设置S1、S2、S3和S4共4组瘤胃液处理组(添加量依序为2.5、5.0、7.5、10.0 mL/100 g原料)和1组空白组(CK,添加等量纯化水),贮藏60 d后测定... 研究旨在分析瘤胃液不同添加量对甜高粱与甘草茎叶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筛选瘤胃液的最佳添加量。设置S1、S2、S3和S4共4组瘤胃液处理组(添加量依序为2.5、5.0、7.5、10.0 mL/100 g原料)和1组空白组(CK,添加等量纯化水),贮藏60 d后测定感官与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及体外发酵产气量。结果表明:S2组感官评分最高,芳香气味浓郁,秸秆的质地与色泽保持良好。瘤胃液的添加能明显减少处理组的干物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使混贮pH和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下降(P<0.05),与瘤胃液添加量呈负相关。随瘤胃液添加量的增加,乙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乳酸与可溶性糖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2组显著高于CK、S1、S3、S4组(P<0.05)。随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CK、S1、S2、S3、S4组的pH、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乳酸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72 h产气量由高到低依序分别为:S2>S1>CK>S3>S4。综上所述,当瘤胃液添加量为5.0%时,混贮综合营养价值最高,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最佳,并且体外发酵产气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甘草茎叶 感官品质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恰县退牧还草工程对草地植被恢复贡献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梦雪 梁继业 +2 位作者 李郭 杨赵平 柴春强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6,共14页
以乌恰县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2022年MODISMOD13Q1植被指数产品和同时期气象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斜率估计、Mann-Kendall检验、相关性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残差分析方法等评估了乌恰县退牧还草成效。研究表明:(1)2008—2... 以乌恰县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2022年MODISMOD13Q1植被指数产品和同时期气象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斜率估计、Mann-Kendall检验、相关性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残差分析方法等评估了乌恰县退牧还草成效。研究表明:(1)2008—2022年,乌恰草地植被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恢复面积约占草地总面积的97.59%,退化面积约占2.22%;(2)乌恰县草地增绿面积的贡献达53.49%,是国土增绿贡献比例最大的生态系统;(3)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云量与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显著正相关(P<0.05),气温与草地NDVI呈显著负相关(P<0.05);(4)标准化降水指数表明,在退牧还草等政策实施后草地NDVI没有受干旱的影响而下降,其抗旱能力有所加强;(5)残差分析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是草地恢复的主要驱动因素,约占86.62%,单独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约为0.81%和10.45%;(6)从贡献率上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NDVI增加的贡献率约为16.83%和83.17%。综上,退牧还草工程有效减轻了乌恰县畜牧业对草地资源带来的负担,促进了草地植被的恢复,提高了草地对干旱环境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草地植被恢复 残差分析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肉风味形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延龙 白天天 +1 位作者 普宣宣 郭雪峰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4-793,共10页
羊肉风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羊肉风味的组成,包括挥发性化合物和非挥发性化合物,以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品种、年龄、性别、饲养条件、屠宰后处理及加工方式等对羊肉风味的影响;其中,饲粮... 羊肉风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羊肉风味的组成,包括挥发性化合物和非挥发性化合物,以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品种、年龄、性别、饲养条件、屠宰后处理及加工方式等对羊肉风味的影响;其中,饲粮类型和饲养环境等对羊肉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加工方式,如腌制、烹饪等对羊肉风味的最终表现起决定性作用。羊肉风味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需要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代谢组学等技术开展系统性研究,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风味羊肉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风味 品种 饲养条件 加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域分布5种柽柳属植物不同开花时期花粉活力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亚欣 杨赵平 +2 位作者 刘香楠 菅佳鑫 曾思维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为探讨柽柳属植物花粉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性,以同域分布不同时期开花的短穗柽柳、长穗柽柳、甘肃柽柳、多枝柽柳和刚毛柽柳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个温度梯度(25、30、35℃)及2个不同硼酸浓度(5、10 mg/L)和5个蔗糖浓度(50、100、150、200、... 为探讨柽柳属植物花粉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性,以同域分布不同时期开花的短穗柽柳、长穗柽柳、甘肃柽柳、多枝柽柳和刚毛柽柳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个温度梯度(25、30、35℃)及2个不同硼酸浓度(5、10 mg/L)和5个蔗糖浓度(50、100、150、200、250 g/L)的交叉试验,筛选出它们的最佳培养条件。此外,还观察了这5种植物6个开花时期(花蕾期、花苞期、始花期、盛花期、凋零期和初果期)的花粉活力。结果表明:1)除夏秋季开花的多枝柽柳在35℃萌发率最高外,其余4种在30℃条件下萌发率最大。2)5种植物的最佳培养基稍有不同,短穗柽柳在10 mg/L硼酸+250 g/L蔗糖、长穗柽柳在5 mg/L硼酸+(200~250)g/L蔗糖、甘肃柽柳和刚毛柽柳在5 mg/L硼酸+150 g/L蔗糖、多枝柽柳在5 mg/L硼酸+200 g/L蔗糖条件下萌发率最高。3)5种植物的花粉活力皆在花蕾期弱,盛花期达到最高,分别为96.24%、90.04%、64.24%、46.68%和43.21%,凋零期花粉活力急剧下降。这5种同域分布的柽柳属植物花粉活力的显著差异可能与自身的遗传因素、太阳辐射和自然温度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属 同域分布 花粉培养基 花粉活力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