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浆黑液提取物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琬淇 杨翠平 +2 位作者 郝俊尧 倪红梅 赵俭波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68-1775,共8页
为高效利用棉浆黑液,本研究以棉浆黑液提取物为填料,与高密度聚乙烯共混后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采用红外(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吸水率、水接触角、热重量分析(TGA)、弯曲性能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分... 为高效利用棉浆黑液,本研究以棉浆黑液提取物为填料,与高密度聚乙烯共混后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采用红外(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吸水率、水接触角、热重量分析(TGA)、弯曲性能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分析材料的形貌、吸水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等,并与传统的玉米秸秆、木质素基木塑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棉浆黑液提取物基木塑复合材料表面光滑,密度为1.057g/m^(3),水接触角为97.75°,吸水率为0.95%,均符合国家标准;起始分解温度为213℃,500℃下的残炭量达12.04%,耐热性提高;弯曲强度显著优于玉米秆和木质素基木塑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介于二者之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浆黑液提取物 共混 木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H_(2)O_(2)-H_(2)SO_(4)梯度超声电解浮选法脱除煤中硫分和灰分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石耀峰 马小燕 +1 位作者 张红喜 胡德钞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为脱除新疆库车煤中的硫分和灰分,采用一步超声电解浮选法和梯度超声电解浮选法对煤样进行处理,并对两方法的脱除效果进行比较。利用FTIR法、XPS法、XRD法、BET法分析煤样中官能团、形态硫、矿物质含量和孔结构的变化,利用XRF法测试煤... 为脱除新疆库车煤中的硫分和灰分,采用一步超声电解浮选法和梯度超声电解浮选法对煤样进行处理,并对两方法的脱除效果进行比较。利用FTIR法、XPS法、XRD法、BET法分析煤样中官能团、形态硫、矿物质含量和孔结构的变化,利用XRF法测试煤灰中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梯度超声电解浮选法对煤中硫分和灰分的脱除效果优于一步超声电解浮选法对煤中硫分和灰分的脱除效果。采用H_(2)O_(2)-H_(2)SO_(4)梯度超声电解浮选法对煤样进行处理,脱硫率为55.38%,降灰率为56.75%。在电解过程中,煤的形态硫被·OH氧化为可溶于水的含硫离子而除去。由于每种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路径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电解质对煤进行分步电解,可提高硫分与灰分的脱除效果。此外,利用煤与矿物质亲疏水性不同的特征,采用浮选法对煤样进行处理,可有效降低煤中矿物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煤浮选 超声波 脱硫 降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植物葡萄为原料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陈明鸽 葛振红 +4 位作者 吴胜利 唐雪娇 席蓝萍 高寒 田维亮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根据国内外有关5-羟甲基糠醛(5-HMF)制备的研究进展,利用天然植物葡萄为原料制备5-HMF。实验结果表明,铜离子影响氯化铬的催化效果,产率显著降低,酸性基团硅钨酸在氯化铬的催化体系影响甚微,没有提高催化效果;葡萄液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 根据国内外有关5-羟甲基糠醛(5-HMF)制备的研究进展,利用天然植物葡萄为原料制备5-HMF。实验结果表明,铜离子影响氯化铬的催化效果,产率显著降低,酸性基团硅钨酸在氯化铬的催化体系影响甚微,没有提高催化效果;葡萄液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 h,葡萄液∶二甲基亚砜(体积比)=1∶5,通过反应溶液的置换,能够提高5-HMF产率,产率可达36%。该方法可以促进5-HMF制备成本的降低,推进其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葡萄 复合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水凝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俭波 魏军 +1 位作者 曹辉 谭天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55-3364,共10页
聚天冬氨酸(PASP)水凝胶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吸水、保水性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首先综述了PASP水凝胶的合成方法,并对比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作者课题组开发的水相均相交联工艺,此... 聚天冬氨酸(PASP)水凝胶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吸水、保水性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首先综述了PASP水凝胶的合成方法,并对比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作者课题组开发的水相均相交联工艺,此工艺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的优势,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产品的吸水倍率可达300~1000g/g。此外,本文还综述了PASP水凝胶的共混/共聚改性及其在农业及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了PASP的结构可设计性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应用研究。其中,本文作者课题组针对PASP水凝胶的吸水保水特性,持续开展了其作为农林保水剂的研究,并得到了良好的试验结果,为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最后针对PASP性能、合成工艺和应用领域的关联性,归纳了PASP水凝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阐述将为PASP水凝胶的合成、应用和推广等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水凝胶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凝胶的制备及生物降解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岳瑶 蒲梦凡 +2 位作者 王文瑞 赵俭波 曹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491-4497,共7页
以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制备聚天冬氨酸凝胶,考察了凝胶的热性能和黏弹性,并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培养法考察了凝胶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交联凝胶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且耐热性和黏弹性更优,平板试验证明凝... 以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制备聚天冬氨酸凝胶,考察了凝胶的热性能和黏弹性,并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培养法考察了凝胶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交联凝胶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且耐热性和黏弹性更优,平板试验证明凝胶也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液体培养法证明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凝胶的降解有较大影响,交联度均为60%的凝胶,交联剂为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时第9天降解率为49.3%,较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制备的凝胶低9.2%,说明在相同交联度下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形成的网络结构更致密;交联剂均为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时,交联度为40%的第9天降解率为59.8%,较交联度为60%的凝胶提高了17.5%,交联度增加,降解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凝胶 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 生物降解性 液体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PASP/PAM半互穿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琬淇 哈尼夏·巴合提 +1 位作者 葛雨璇 赵俭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30-3137,共8页
以聚天冬氨酸(PASP)和聚丙烯酰胺(PAM)为原料,利用原位共沉淀法并结合半互穿技术在水凝胶上负载纳米Fe_(3)O_(4)粒子,制备磁性PASP/PAM半互穿水凝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等对... 以聚天冬氨酸(PASP)和聚丙烯酰胺(PAM)为原料,利用原位共沉淀法并结合半互穿技术在水凝胶上负载纳米Fe_(3)O_(4)粒子,制备磁性PASP/PAM半互穿水凝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等对水凝胶进行表征,并测试了水凝胶的磁学性能、磁响应时间、溶胀性能及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磁性PASP/PAM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纳米Fe_(3)O_(4)粒子呈现球状,粒径约18nm,且分散得比较均匀。磁滞回线整体呈“S”形,最大饱和磁强度为0.35emu/g(1emu/g=1A·m^(2)/kg),且具有超顺磁性,磁响应时间表明Fe_(3)O_(4)的浓度以1.0mol/L为宜。纳米Fe_(3)O_(4)浓度1.5mol/L和0.5mol/L时平衡溶胀率分别为38g/g和47g/g,且温度低于45℃时,磁性水凝胶的溶胀率会出现温度敏感性和正向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聚天冬氨酸 半互穿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级煤超声电化学浮选脱硫脱灰的研究
7
作者 万声蒲 石耀峰 +1 位作者 马小燕 张红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7-190,194,共5页
采用超声电化学增强浮选的方法研究了酸性条件下不同粒级煤样中的形态硫及灰分的脱除。结果表明,煤样粒级越小浮选精煤收率越高,脱硫、脱灰效果越显著。小于0.075 mm的煤样脱硫、脱灰效果最好,其浮选收率可达93.05%,总脱硫率为72.97%,... 采用超声电化学增强浮选的方法研究了酸性条件下不同粒级煤样中的形态硫及灰分的脱除。结果表明,煤样粒级越小浮选精煤收率越高,脱硫、脱灰效果越显著。小于0.075 mm的煤样脱硫、脱灰效果最好,其浮选收率可达93.05%,总脱硫率为72.97%,黄铁矿硫减少89.12%,硫酸盐硫减少64.23%,有机硫减少59.11%,脱灰率为41.17%。FT-IR、XRD分析结果表明,超声电化学能改善煤样表面性质、增大接触角,从而提高浮选精煤收率及脱除煤中各形态硫和易成灰的亲水性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级 超声电化学 浮选 脱硫 脱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Pickering乳液法制备聚丙烯酰胺多孔微球及应用
8
作者 许瑞雪 程凤茹 +2 位作者 马静 邓玉凤 赵俭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549-6556,共8页
采用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N20和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H30复配表面活性剂制备O/W/O型双重乳液,以此为模板,聚合中间相,挥发内相制备聚丙烯酰胺(PAM)多孔微球,并用于染料分子亚甲基蓝的吸附。结果表明:乳液显微镜照片显示水油比对双重乳液的... 采用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N20和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H30复配表面活性剂制备O/W/O型双重乳液,以此为模板,聚合中间相,挥发内相制备聚丙烯酰胺(PAM)多孔微球,并用于染料分子亚甲基蓝的吸附。结果表明:乳液显微镜照片显示水油比对双重乳液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当水油比(O_(1)/W)/O_(2)为(1/2)/2时,可得到稳定的双重乳液;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PAM多孔微球基本呈球形,但粒径不均匀,球体表面粗糙,内部为空心结构;激光粒度仪(DLS)结果表明PAM微球平均粒径为356nm,多分散系数(PDI)为0.718,比表面积为230m2/g,粒径分布宽;在吸附温度35℃、吸附时间5min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为98.89%,最大吸附率超过99%,在吸附速率和吸附率上均优于传统PAM吸附剂,本研究为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Pickering乳液 聚丙烯酰胺 多孔微球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