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秆稀酸水解及微生物共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琴 李艳宾 曹亚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2-197,共6页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稀酸水解棉秆的最优工艺,以纤维素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最少为优选标准,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硫酸体积分数1.0%、固液比1:15,于100℃条件下水解2.0h,以此发酵工艺获得稀酸水解棉杆用于后续发酵工艺研究中。采用Plackett-B...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稀酸水解棉秆的最优工艺,以纤维素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最少为优选标准,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硫酸体积分数1.0%、固液比1:15,于100℃条件下水解2.0h,以此发酵工艺获得稀酸水解棉杆用于后续发酵工艺研究中。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从酵母菌接种量、酵母菌接种时间、青霉接种量、共发酵时间、起始pH值、含水量、温度、麸皮含量和装料量9个因素中筛选出装料量、麸皮含量、共发酵时间、青霉接种量4个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青霉接种量10%、麸皮含量4%、装料量为发酵罐头瓶体积(250mL)的1/3、共发酵时间53h,在此基础上进行验证实验,得到单细胞蛋白含量的平均值为25.38%,与模型的理论预测值(22.79%)仅相差2.59%,说明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稀酸水解 微生物 共发酵 单细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新梨7号’果实品质差异性
2
作者 张颖霞 周晓凤 +5 位作者 闫敏 任忠伟 白怡群 王宏仲 吴翠云 李湘钰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60,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产区‘新梨7号’果实品质的差异,为‘新梨7号’种植区的优化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产区26个梨园的‘新梨7号’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外观品质、质地品质及营养品质共22项指标,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 【目的】探究不同产区‘新梨7号’果实品质的差异,为‘新梨7号’种植区的优化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产区26个梨园的‘新梨7号’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外观品质、质地品质及营养品质共22项指标,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产区‘新梨7号’果实品质差异,对不同产区果实综合品质进行评价。【结果】不同产区‘新梨7号’果实品质性状差异较大。‘新梨7号’外观品质方面,甘肃产区果实单果质量(257.48 g)较大,新疆产区果实的果皮厚度(54.53μm)较薄,新疆和甘肃产区果实的明亮度、红绿值、黄蓝值较高。质地品质方面,山西产区果实硬度(6.87 N)较大,果实胶黏性、咀嚼性均显著高于甘肃产区。果实营养品质方面,新疆、甘肃产区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总酚质量比及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山东产区,其中,新疆产区果实总黄酮质量比(79.12 mg/g)最高;而山东产区维生素C质量比(9.38 mg/g)较低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0.17%)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果实外观、质地品质均与营养品质之间显著相关。‘新梨7号’果实品质综合评价表现好的产区为新疆和甘肃产区。【结论】不同产区‘新梨7号’品质各有特点。新疆和甘肃产区的果实综合品质优于其他产区,更适宜种植‘新梨7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梨7号’ 产区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皮锦鸡儿酚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英文) 被引量:7
3
作者 罗超 于瑞婷 +4 位作者 刘洪卫 王兰 岳阳 赖道万 周立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6-392,445,共8页
从豆科植物白皮锦鸡儿(Caragana leucophloea Pojark.)地上部分分离到3个酚类化合物,经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为鹅掌楸苷(1)、香草酸(2)和绿原酸(3)。化合物1和2表现出较好的抗细菌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为8.11~22.88μg/m L... 从豆科植物白皮锦鸡儿(Caragana leucophloea Pojark.)地上部分分离到3个酚类化合物,经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为鹅掌楸苷(1)、香草酸(2)和绿原酸(3)。化合物1和2表现出较好的抗细菌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为8.11~22.88μg/m L。2和3则表现出一定的抗真菌活性,对稻瘟菌孢子萌发的IC50值分别为105.04μg/m L和32.26μg/m L,对西瓜枯萎病菌生长的IC50值为108.45μg/m L和45.26μg/m L。2和3对秀丽隐杆线虫也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当处理线虫48 h时,IC50值分别为46.57μg/m L和55.17μg/m L。此外,2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为67.96μg/m L;对Fe2+表现出一定的螯合能力,IC50值为93.59μg/m L。上述酚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皮锦鸡儿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白皮锦鸡儿 鹅掌楸苷 香草酸 绿原酸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板-MTT比色法评价植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 被引量:7
4
作者 钟灵允 王兰 +4 位作者 单体江 刘浩 赵江林 徐梁 周立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多孔板-MTT比色法测定植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真菌抑制活性的步骤为:在多孔板的每孔中依次加入浓度为105孢子/mL的供试真菌孢子悬液90μL,不同浓度的药液10μL。25℃暗培养48 h,然后每孔中加入8mg/mL的MTT溶液10μL,继续培养10 h后,离... 多孔板-MTT比色法测定植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真菌抑制活性的步骤为:在多孔板的每孔中依次加入浓度为105孢子/mL的供试真菌孢子悬液90μL,不同浓度的药液10μL。25℃暗培养48 h,然后每孔中加入8mg/mL的MTT溶液10μL,继续培养10 h后,离心去上清,加入DMSO 150μL,振荡30 min,离心后上清液在510nm测定吸光值。采用上述条件测定了白屈菜红碱对稻瘟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MIC值分别为80和1.5μg/mLI,C50值分别为21.99和0.78μg/mL;Diepoxinζ对稻瘟病菌的MIC和IC50值分别为200和96.21μg/mL。多孔板-MTT比色法为快速有效地筛选和评价植物和微生物抗真菌活性成分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板-MTT比色法 植物代谢产物 微生物代谢产物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株枣实生优株生物学特性比较及其果实品质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申才蕊 林敏娟 +1 位作者 吴翠云 郝庆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目的】综合评价实生优株枣果品质,以筛选出优异枣种质,为后期适于推广的鲜食枣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16株枣实生优株的植物学特征、物候期及果实品质性状进行观测,并对其果实内在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6... 【目的】综合评价实生优株枣果品质,以筛选出优异枣种质,为后期适于推广的鲜食枣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16株枣实生优株的植物学特征、物候期及果实品质性状进行观测,并对其果实内在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6株枣实生优株的果实脆熟期集中在9月,其果实发育期历时90~119 d,除MX5B1与MX9B4均为早熟优株外,其余优株均为中熟优株;果实感官品质评价结果表明,MX5N3、MX9B4、MX10B5、DNJD5B5、DNJD5B6、DNJD6B4这6株优株果实的口感均较佳;单果质量最大的优株是MX5N3,其单果质量为24.41 g;16株枣实生优株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为1619.61~4427.47 mg/kg,其中,BX5N6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16株枣实生优株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为20.36%~31.86%,其中,BD2B2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余优株的;16株枣实生优株果实中的可滴定酸含量为0.26%~0.58%,其中,BX4B8和MX9B10的可滴定酸含量均较高,均显著高于其余优株的;16株枣实生优株间果实中黄酮含量的差异较大,BX4B8、MX9B10和MX5N3果实中的黄酮含量均较高,均显著高于其余优株的;16株枣实生优株果实中的总酚含量为6.75~18.59 mg/g,其含量排名前3位的优株由高至低依次为DNJD5B6、BX3B5、MX9B10,其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优株的。【结论】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与果实感官品质评价结果,筛选出了MX5N3、BX4B8、MX9B10、MX10B5这4株果实品质优良的鲜食枣优株,这4株枣实生优株的果实均表现出果皮光滑、肉质细腻、果肉酥脆多汁而味甜的优良品质,此4株优株均有望被选育为优良鲜食枣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生后代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枣产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与肥力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闫浩宇 袁泽 +5 位作者 张川疆 郭天发 姜元昊 徐惠 吴翠云 张宇阳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目的】了解南疆不同枣产区土壤养分状况,明确各产区枣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与肥力水平差异。【方法】以南疆4个枣主产区的373个枣园土壤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8项指标,... 【目的】了解南疆不同枣产区土壤养分状况,明确各产区枣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与肥力水平差异。【方法】以南疆4个枣主产区的373个枣园土壤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8项指标,基于修正后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并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对各产区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南疆枣主产区土壤pH介于7.05~8.63之间,属碱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分别为7.69 g·kg^(-1)、0.52 g·kg^(-1)、34.56 mg·kg^(-1);全磷、速效磷含量处于较丰富水平,分别为0.95 g·kg^(-1)、34.56 mg·kg^(-1);全钾含量处于极缺水平,为3.89 g·kg^(-1);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为134.77 mg·kg^(-1)。4个产区中,和田产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含量整体处于极缺水平,占比分别达85.06%、86.36%、99.35%、82.47%;而土壤全磷含量则达47.4%,属于丰富水平,占比最高;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占比高达94.81%。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整体呈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的趋势;全磷含量呈南北部高而东西部低的趋势;全钾含量呈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趋势,速效磷含量则分布较为均衡,速效钾以东部产区土壤含量较低。【结论】阿克苏、巴州、喀什、和田产区综合肥力指数分别为1.21、1.04、1.19、0.97,肥力评价均为一般等级。南疆4个枣产区均需补充有机质和氮肥、控制磷肥、定量施钾肥,这一研究结果可为南疆枣产区科学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肥力评价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山柑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翠云 周忠波 +1 位作者 邓小勤 白红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0-233,共4页
以石油醚、甲醇、乙酸乙酯和水作为提取溶剂,用冷浸法提取刺山柑果实中化学成分,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刺山柑果实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样品对DPPH.的清除能力依次为甲醇... 以石油醚、甲醇、乙酸乙酯和水作为提取溶剂,用冷浸法提取刺山柑果实中化学成分,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刺山柑果实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样品对DPPH.的清除能力依次为甲醇提取物>水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vC、BHT、甲醇提取物和水提物清除DPPH.的AE值大小次序为111.11>17.86>1.38>1.31。4种提取物对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果实 DPPH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药刺山柑果实营养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白红进 赵小亮 +1 位作者 马玲 习琳桥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1-213,226,共4页
分别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火焰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苯酚-硫酸比色法、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刺山柑果实中氨基酸、矿质元素、多糖和总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刺山柑果实中含有18种常见氨基酸,总含量为16.91%,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 分别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火焰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苯酚-硫酸比色法、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刺山柑果实中氨基酸、矿质元素、多糖和总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刺山柑果实中含有18种常见氨基酸,总含量为16.91%,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含量为5.63%;果实多糖平均含量为23.73%;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6.94%。刺山柑果实中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果实 矿质元素 氨基酸 多糖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果蔬中36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8
9
作者 卢亚玲 贾清华 +1 位作者 肖加加 刘文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8-832,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果蔬中36种农药残留。果蔬试样经丙酮水匀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然后过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定容后在DB-5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质谱中选择电喷雾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果蔬中36种农药残留。果蔬试样经丙酮水匀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然后过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定容后在DB-5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质谱中选择电喷雾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36种农药残留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不高于15μg·kg-1。加标回收率在75.3%--11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6%~7.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果蔬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常见杏树花粉育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敏娟 王振磊 +1 位作者 吴波 王新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438-18439,共2页
[目的]测定不同杏品种的花粉生活力、萌发力及授粉结实率。[方法]以新疆当地的9个杏品种为材料,采用I-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测定花粉生活力,同时测定花粉萌发力,对花粉育性进行研究。[结果]杏花粉的生活力一般高于60%,以65%~70%区域内... [目的]测定不同杏品种的花粉生活力、萌发力及授粉结实率。[方法]以新疆当地的9个杏品种为材料,采用I-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测定花粉生活力,同时测定花粉萌发力,对花粉育性进行研究。[结果]杏花粉的生活力一般高于60%,以65%~70%区域内分布为最多,高于70%和低于65%的品种较少;各杂交组合中,正、反交坐果率存在差异,正交坐果率较高的是白杏×阿克牙格勒克、白杏×馒头玉吕克、库车小白杏×木孜佳娜丽、库车小白杏×阿克牙格勒克、阿克乔丽番×木孜佳娜丽、阿克乔丽番×阿克牙格勒克、阿克乔丽番×轮台早熟杏、制干杏×阿克牙格勒克、制干杏×馒头玉昌克、佳娜丽杏2×阿克牙格勒克,其他组合的结实率比较低。白杏×馒头玉吕克和制干杏×阿克牙格勒克反交坐果率也较高,二者可以互相授粉。阿克乔丽番×木孜佳娜丽和制干杏×馒头玉吕克正交坐果率较高,反交坐果率为0,二者之间单方不亲和。[结论]该研究对于选择优良的杏树授粉品种,提高杏树产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生活力 萌发力 异花授粉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动物和植物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少伟 陆梦婷 +4 位作者 周媛媛 吕建兵 王付康 温永强 赵利峰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nt、不编码或很少编码蛋白质的RNA。lncRNA能在转录、转录后、表观遗传等多个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广泛参与基因组印迹、染色体重塑、转录激活、转录干扰、细胞周期等多...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nt、不编码或很少编码蛋白质的RNA。lncRNA能在转录、转录后、表观遗传等多个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广泛参与基因组印迹、染色体重塑、转录激活、转录干扰、细胞周期等多种生命过程的调控,影响着各种生物学过程,是当前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近几年国内外关于lncRNA的最新研究成果,就其在动物和植物中参与的生物学过程进行了比较,对其分子机制、功能、研究策略及目前研究中面临的问题等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在动植物领域研究lncRNA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功能 分子机制 动物 植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漠土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红专 陈秋兰 杨剑虹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76-77,共2页
用NH4Cl-(NH4)2C2O4法、K2C2O4-KCl火焰光度法、NaOAc-火焰光度法来测定新疆棕漠土阳离子交换量。经比较得出:K2C2O4-KCl火焰光度法不适合测定新疆棕漠土阳离子交换量;标准方法NH4Cl-(NH4)2C2O4法具有耗时长、样品容易污染和损失、重现... 用NH4Cl-(NH4)2C2O4法、K2C2O4-KCl火焰光度法、NaOAc-火焰光度法来测定新疆棕漠土阳离子交换量。经比较得出:K2C2O4-KCl火焰光度法不适合测定新疆棕漠土阳离子交换量;标准方法NH4Cl-(NH4)2C2O4法具有耗时长、样品容易污染和损失、重现性差等缺点;NaOAc-火焰光度法具有省时、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适合作为新疆棕漠土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快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变换量 测定方法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蓝链霉菌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gra-orf7的功能初探
13
作者 李超 胡建伟 +1 位作者 邓名荣 朱红惠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8-34,共7页
粤蓝链霉菌是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近期发现的能够产生榴菌素的链霉菌新种.在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左翼存在一个可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gra-orf7.为了解该基因的生理功能,通过PCR-targeting方法构建了粤蓝... 粤蓝链霉菌是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近期发现的能够产生榴菌素的链霉菌新种.在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左翼存在一个可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gra-orf7.为了解该基因的生理功能,通过PCR-targeting方法构建了粤蓝链霉菌gra-orf7缺失突变株.表型分析结果显示,gra-orf7缺失突变株在菌落形态、产孢能力、孢子形态以及色素(榴菌素)最终产率等方面与野生株均无显著差异,但产色(榴菌素)时间延迟约1h.结果暗示gra-orf7基因编码的STPK在粤蓝链霉菌中可能参与了与榴菌素生物合成有关的上游调控信号的传导,但其具体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蓝链霉菌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榴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菌共培养条件对橙色粘球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艳 胡建伟 朱红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4-189,共6页
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粘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含量较低,其研究受到限制。旨在探讨在液态发酵共培养条件下两株辅助菌对橙色粘球菌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两株辅助菌的加入可总体上提高次生代谢产物得率。加入42号,43号辅助菌共培... 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粘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含量较低,其研究受到限制。旨在探讨在液态发酵共培养条件下两株辅助菌对橙色粘球菌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两株辅助菌的加入可总体上提高次生代谢产物得率。加入42号,43号辅助菌共培养后,次生代谢产物的得率增幅分别为0.05-0.40 g/L和0-0.45 g/L,橙色粘球菌生长至72-84 h接入42号辅助菌得率最大,为0.64 g/L;橙色粘球菌与43号辅助菌同时接入得率最大,为0.69 g/L。但是,两株辅助菌对次级代谢产物组分的影响不同。43号辅助菌的加入能够改变橙色粘球菌的部分次生代谢组分,而42号不能。结果表明,辅助菌与橙色粘球菌的共培养方式能够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得率,有助于粘细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色粘球菌 辅助菌 共培养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调控pH值对阴沟肠杆菌WL1318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氢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屈晓伟 李艳宾 张琴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7-161,共5页
为有效调控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WL1318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氢的过程,研究了分段调控p H值对该菌株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氢过程中发酵液p H值、生物氢合成、棉秆水解糖液中葡萄糖和木糖利用、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段调... 为有效调控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WL1318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氢的过程,研究了分段调控p H值对该菌株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氢过程中发酵液p H值、生物氢合成、棉秆水解糖液中葡萄糖和木糖利用、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段调控p H值避免了发酵液p H值的急剧下降。分段调控p H值处理的产氢潜力P均高于未调控处理的,48 h时调控p H值能使发酵72 h的日均产氢量较未调控处理的提高约1.5倍;24 h调控p H值和48 h调控p H值处理的累积产氢量相较未调控处理的分别提高约15%和30%。分段调控p H值对阴沟肠杆菌WL1318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氢过程中的菌体生长有较大影响,使其在调控时间点后达到活菌数峰值,且菌体生长OD_(600nm)值在调控时间点后均高于未调控处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水解糖液 阴沟肠杆菌WL1318 发酵 产氢 分段调控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枝、环割(剥)对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成花坐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琦 陈俊 +1 位作者 杨梦宇 袁振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研究拉枝、环割(剥)对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成花坐果的影响,为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促花促果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4年生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采用拉枝+主枝环剥和拉枝+主枝、主干环割的方式促花促果。【结果】富士苹果幼... 【目的】研究拉枝、环割(剥)对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成花坐果的影响,为干旱荒漠区富士苹果促花促果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4年生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采用拉枝+主枝环剥和拉枝+主枝、主干环割的方式促花促果。【结果】富士苹果幼树的树高较对照显著降低,冠径较对照显著减小,中心延长枝与主枝延长枝长度较对照显著缩短;1年生枝量分别是对照的1.99和2.59倍,短枝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87和23.42个百分点;单株成花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00和47.00个百分点,单株花芽量分别是对照的3.59和4.68倍,单株花序坐果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47和8.07个百分点;新梢叶片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较对照显著减小,叶绿素SPAD值较对照显著降低。【结论】拉枝+主枝环剥和拉枝+主枝、主干环割处理既可控制富士苹果幼树的树冠大小,抑制新梢生长,增加枝量,促生短枝;又可提高单株、主枝以及长、中、短枝的花芽量、成花率、坐果率;还能抑制新梢叶片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其中以拉枝+主枝、主干环割处理的促花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苹果 拉枝 环割 环剥 成花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核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延付 张述斌 +2 位作者 张锐 韩秀峰 高山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00-104,共5页
试验以7年生‘新新2号’为材料,在核桃展叶期和硬核期分别对核桃树体连续2次喷施不同梯度浓度的缩节胺和多效唑。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核桃展叶期、硬核期、充实期、油脂转化期、果实成熟期采用开放式气路测定净光合速率(Pn)... 试验以7年生‘新新2号’为材料,在核桃展叶期和硬核期分别对核桃树体连续2次喷施不同梯度浓度的缩节胺和多效唑。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核桃展叶期、硬核期、充实期、油脂转化期、果实成熟期采用开放式气路测定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_2(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光合指标。结果显示:(1)对核桃树体喷施适宜浓度的缩节胺和多效唑可以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缩节胺以浓度300 ppm,多效唑以1 000 ppm为宜,如果喷施高浓度的两种生长延缓剂则会降低净光合速率值;(2)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走势大致呈单峰趋势变化,缩节胺处理下的峰值出现在硬核期(Pn=15.1μmol·m^(-2)·s^(-1);Gs=0.21 mmol·m^(-2)·s^(-1)),多效唑处理下的峰值出现在充实期(Pn=13.29μmol·m^(-2)·s^(-1);Gs=0.19 mmol·m^(-2)s^(-1)),胞间二氧化碳和蒸腾速率变化波动大,可能与果园微环境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多效唑 缩节胺 光合特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库尔勒香梨源非酿酒酵母菌的鉴定及其发酵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晓柱 黄元敏 +2 位作者 杨筱萱 康梅 李银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34,共7页
以分离自库尔勒香梨的一株非酿酒酵母菌K6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以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X16为对照,对其生长特性、酿造环境耐受性及发酵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将菌株K6与酿酒酵母... 以分离自库尔勒香梨的一株非酿酒酵母菌K6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以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X16为对照,对其生长特性、酿造环境耐受性及发酵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将菌株K6与酿酒酵母X16混合发酵制备库尔勒香梨果酒,采用GC-MS检测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其对果酒香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K6被鉴定为中华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sinensis),其在对数生长期的生长优于酿酒酵母X16,对SO2、柠檬酸的耐受性、碳源利用特性以及产硫化氢性能接近于酿酒酵母X16,对葡萄糖和乙醇的耐受性不及酿酒酵母X16,产β-葡萄糖苷酶性能高于酿酒酵母X16。与单一接种酿酒酵母X16相比,混合接种中华梅奇酵母K6与酿酒酵母X16能显著增加库尔勒香梨发酵果酒中的酯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含量(P<0.05),说明M. sinensis K6在库尔勒香梨果酒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非酿酒酵母 鉴定 发酵性能 果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