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疆棉田牧草盲蝽及蜘蛛种群的消长动态 被引量:3
1
作者 白顺心 夏欣 +2 位作者 苟长青 姚成层 冯宏祖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探明南疆农田牧草盲蝽和蜘蛛种群动态发生规律以及蜘蛛对牧草盲蝽种群的控制作用,2021年在新疆阿拉尔垦区采用性诱剂诱集法调查棉田牧草盲蝽种群消长动态,用目测法详细调查取样范围内地面和棉株上蜘蛛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阿拉尔... 为探明南疆农田牧草盲蝽和蜘蛛种群动态发生规律以及蜘蛛对牧草盲蝽种群的控制作用,2021年在新疆阿拉尔垦区采用性诱剂诱集法调查棉田牧草盲蝽种群消长动态,用目测法详细调查取样范围内地面和棉株上蜘蛛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阿拉尔垦区棉田牧草盲蝽发生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7月下旬和8月下旬,相对湿度对牧草盲蝽种群数量影响较大;棉田蜘蛛有12科24属31种,全年出现3个种群数量高峰期,分别在7月上旬、8月上旬和9月上旬,与牧草盲蝽数量消长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尤其是三突花蛛、草间钻头蛛和黄褐新园蛛等发生数量大,是棉田优势种。综上,本研究初步调查了当前阿拉尔垦区棉田牧草盲蝽种群数量和蜘蛛种类、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可为牧草盲蝽综合防治和有益蜘蛛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蜘蛛 棉田 发生规律 生物防治 昆虫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施药防治南疆棉田不同发生程度蚜虫效果及关键时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鹏飞 冯宏祖 +2 位作者 王兰 张怡雯 白顺心 《中国棉花》 2022年第4期18-21,共4页
依据药剂的田间推荐使用剂量,通过无人机喷施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螺虫·噻嗪酮悬浮剂3种药剂,测定其对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防效),为明确无人机施药防治南疆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效果... 依据药剂的田间推荐使用剂量,通过无人机喷施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螺虫·噻嗪酮悬浮剂3种药剂,测定其对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防效),为明确无人机施药防治南疆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效果和关键时期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药后3 d、7 d和14 d,3种药剂对棉花蚜虫轻度发生区(0%<蚜害指数≤25%)的防效均最高,对中度发生区(25%<蚜害指数≤50%)的防效次之,对极严重发生区(75%<蚜害指数≤100%)的防效最差。表明随着棉花蚜虫发生程度的加重和3种药剂用药量的增加,对棉花蚜虫的防效却在降低;在棉花蚜虫轻度、中度发生期进行无人机喷药防治,效果好且用药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棉花蚜虫 发生程度 药剂防治 关键时期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盲蝽越冬成虫出蛰后飞行能力研究
3
作者 郑艺翔 李太隆 +1 位作者 罗棚 冯宏祖 《中国棉花》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明确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越冬成虫出蛰后不同时间的飞行能力,为牧草盲蝽越冬后的扩散区域预测研究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采用JIADUO昆虫飞行信息系统,在人工气候箱内对越冬后5个日期的牧草盲蝽进行飞行能力测试,比较种群飞行... 明确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越冬成虫出蛰后不同时间的飞行能力,为牧草盲蝽越冬后的扩散区域预测研究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采用JIADUO昆虫飞行信息系统,在人工气候箱内对越冬后5个日期的牧草盲蝽进行飞行能力测试,比较种群飞行率、飞行速率、总飞行时间和总飞行距离。结果表明,3月24日刚出蛰的成虫基本不能飞行;4月13日的飞行能力最强,种群飞行率为63.89%,平均飞行速率为1.687 km·h^(-1),总飞行距离为1.609 km,总飞行时间为0.970 h;4月3日的飞行能力次之;4月23日和5月3日飞行能力逐渐减弱。综上,牧草盲蝽越冬成虫的飞行能力与出蛰后的时间关系密切,随出蛰后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增强后逐渐减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越冬 飞行能力 飞行磨 出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盲蝽成虫触角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夏欣 白顺心 +2 位作者 姚成层 苟长青 冯宏祖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期22-25,共4页
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是新疆棉田害虫,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利用扫描电镜对牧草盲蝽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与感器的类型、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牧草盲蝽雌雄成虫触角差异不大,雄成虫触角略短于雌成虫。牧草盲蝽触角为丝状,共4节,即... 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是新疆棉田害虫,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利用扫描电镜对牧草盲蝽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与感器的类型、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牧草盲蝽雌雄成虫触角差异不大,雄成虫触角略短于雌成虫。牧草盲蝽触角为丝状,共4节,即柄节、梗节和2节鞭节;触角上的感器有3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分为长直毛形和长曲毛形2种亚型;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相同。本研究明确了牧草盲蝽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可为今后牧草盲蝽嗅觉识别、电生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触角 感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高温暴露对牧草盲蝽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成层 郑艺翔 +1 位作者 苟长青 冯宏祖 《中国棉花》 2023年第3期6-12,共7页
旨在探明短时高温对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不同虫态存活及生殖的影响,为其夏季高温频发背景下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将在25℃(对照温度)饲养的牧草盲蝽卵、各龄若虫、成虫经历短期高温(33、36、39、42、45℃)暴露处理(卵处... 旨在探明短时高温对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不同虫态存活及生殖的影响,为其夏季高温频发背景下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将在25℃(对照温度)饲养的牧草盲蝽卵、各龄若虫、成虫经历短期高温(33、36、39、42、45℃)暴露处理(卵处理时间为1、2、3 h;33、36、39、42℃处理若虫及成虫的时间为2 h;45℃处理各龄若虫的时间为1 h,处理成虫的时间为2 h)后在25℃下饲养观察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及历期、成虫存活率、寿命、雌虫产卵前期及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并构建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卵的孵化率在33~36℃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42℃处理下显著降低;在45℃下暴露2 h降低为6.33%,暴露3 h降为0。经45℃处理1 h,若虫存活率显著下降,若虫发育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1.07 d。成虫在33~36℃高温下暴露2 h,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产卵量受影响较小;在39℃高温下暴露2 h后雌雄成虫存活率显著下降;45℃处理2 h雌虫存活率、产卵前期、单雌产卵量和雄虫存活率、寿命均和对照差异显著。由不同高温暴露下种群生命表可知,33~45℃高温暴露后的种群趋势指数均小于25℃对照,其中牧草盲蝽在45℃高温暴露后种群趋势指数为0。综上,在高温暴露下,牧草盲蝽卵孵化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及处理温度升高而下降,若虫存活率降低;成虫在高温处理下寿命和存活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成虫的耐热能力强于若虫;雌虫在高温下表现出产卵前期延长、产卵量降低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生长发育 高温胁迫 短期高温 孵化率 存活率 生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