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噻虫嗪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韩英 魏引弟 +3 位作者 朱悦 梁虎军 苏悦 姚永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为明确噻虫嗪种衣剂对棉蚜(Aphis gossypi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及其差异,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分析噻虫嗪2.0、4.0、6.0 g/kg不同浓度种子处理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明确噻虫嗪种衣剂对棉蚜(Aphis gossypi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及其差异,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分析噻虫嗪2.0、4.0、6.0 g/kg不同浓度种子处理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蚜若蚜发育历期随噻虫嗪浓度的增加而延长,6.0 g/kg处理显著长于对照。4.0、6.0 g/kg处理若蚜存活率较对照显著降低,棉蚜分别下降17.85%、34.57%;而棉长管蚜分别下降35.07%、59.13%。随噻虫嗪处理剂量增加,棉蚜和棉长管蚜寿命和产蚜量均下降,噻虫嗪2.0 g/kg处理棉蚜产蚜量高于对照,而棉长管蚜显著低于对照;6.0 g/kg处理下棉长管蚜和棉蚜的产蚜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47.78%和25.28%。不同处理间棉蚜达到繁殖高峰期时间基本一致,而棉长管蚜较对照延后1~2 d。2.0 g/kg噻虫嗪处理下棉蚜内禀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4.0、6.0 g/kg噻虫嗪处理下内禀增长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噻虫嗪包衣剂量增加,棉长管蚜平均世代周期延长,6.0 g/kg噻虫嗪处理下平均世代周期显著长于对照;4.0、6.0 g/kg噻虫嗪剂量处理下,其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分别较对照下降49.78%和68.74%、29.63%和48.15%、7.63%和12.21%,对棉长管蚜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棉长管蚜 噻虫嗪 种衣剂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棉田牧草盲蝽及蜘蛛种群的消长动态 被引量:3
2
作者 白顺心 夏欣 +2 位作者 苟长青 姚成层 冯宏祖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探明南疆农田牧草盲蝽和蜘蛛种群动态发生规律以及蜘蛛对牧草盲蝽种群的控制作用,2021年在新疆阿拉尔垦区采用性诱剂诱集法调查棉田牧草盲蝽种群消长动态,用目测法详细调查取样范围内地面和棉株上蜘蛛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阿拉尔... 为探明南疆农田牧草盲蝽和蜘蛛种群动态发生规律以及蜘蛛对牧草盲蝽种群的控制作用,2021年在新疆阿拉尔垦区采用性诱剂诱集法调查棉田牧草盲蝽种群消长动态,用目测法详细调查取样范围内地面和棉株上蜘蛛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阿拉尔垦区棉田牧草盲蝽发生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7月下旬和8月下旬,相对湿度对牧草盲蝽种群数量影响较大;棉田蜘蛛有12科24属31种,全年出现3个种群数量高峰期,分别在7月上旬、8月上旬和9月上旬,与牧草盲蝽数量消长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尤其是三突花蛛、草间钻头蛛和黄褐新园蛛等发生数量大,是棉田优势种。综上,本研究初步调查了当前阿拉尔垦区棉田牧草盲蝽种群数量和蜘蛛种类、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可为牧草盲蝽综合防治和有益蜘蛛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蜘蛛 棉田 发生规律 生物防治 昆虫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施药防治南疆棉田不同发生程度蚜虫效果及关键时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鹏飞 冯宏祖 +2 位作者 王兰 张怡雯 白顺心 《中国棉花》 2022年第4期18-21,共4页
依据药剂的田间推荐使用剂量,通过无人机喷施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螺虫·噻嗪酮悬浮剂3种药剂,测定其对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防效),为明确无人机施药防治南疆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效果... 依据药剂的田间推荐使用剂量,通过无人机喷施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螺虫·噻嗪酮悬浮剂3种药剂,测定其对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防效),为明确无人机施药防治南疆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效果和关键时期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药后3 d、7 d和14 d,3种药剂对棉花蚜虫轻度发生区(0%<蚜害指数≤25%)的防效均最高,对中度发生区(25%<蚜害指数≤50%)的防效次之,对极严重发生区(75%<蚜害指数≤100%)的防效最差。表明随着棉花蚜虫发生程度的加重和3种药剂用药量的增加,对棉花蚜虫的防效却在降低;在棉花蚜虫轻度、中度发生期进行无人机喷药防治,效果好且用药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棉花蚜虫 发生程度 药剂防治 关键时期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生防菌筛选鉴定及根瘤菌DG3-1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代先兴 闫成才 +6 位作者 祖丽胡玛尔·麦提喀迪尔 王庆朋 冯俊辉 李猛 王兰 牛冬冬 郝海婷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4,共7页
本研究旨在发掘南疆棉花内生菌种质资源来防治棉花黄萎病,探究根瘤菌对棉花生长的影响。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棉花不同组织内生细菌;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棉花黄萎病菌的内生菌,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根瘤菌对棉花生长的... 本研究旨在发掘南疆棉花内生菌种质资源来防治棉花黄萎病,探究根瘤菌对棉花生长的影响。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棉花不同组织内生细菌;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棉花黄萎病菌的内生菌,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根瘤菌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的数量具有一定差异,根部最多,其次是叶和茎;在分离获得的31株内生菌中,有11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抑菌率在35.99%~68.28%之间,经鉴定,9株为芽孢杆菌,2株为根瘤菌,其中,根瘤菌DG3-1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率为(56.63±1.82)%;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G3-1处理后棉株的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地下鲜重、地下干重、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12、2.09、1.05、0.75、1.75倍。菌株DG3-1对棉花黄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对棉花的生长有一定的促生作用,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潜力菌株,可为微生物菌剂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内生细菌 棉花黄萎病 拮抗 根瘤菌DG3-1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SY01诱导苹果树抗性基因表达及其脂肽类抑菌物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紫英 沙帅帅 +3 位作者 唐御忻 谢盼 李竞雄 王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1-719,共9页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Y01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il var.pyri)SW5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探明其对苹果树腐烂病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菌株SY01对苹果树抗性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脂肽类抑菌成...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Y01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il var.pyri)SW5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探明其对苹果树腐烂病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菌株SY01对苹果树抗性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脂肽类抑菌成分合成基因的扩增比对与UPLC-Triple TOF-MS/MS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分析菌株SY01中脂肽类抑菌物质成分。结果表明,在菌株SY01诱导下,苹果树的5种关键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峰值时间存在差异,其中MdNPR1、MdPDF1、MdPR2、MdPR4分别在24、72、72和48 h达到峰值,而MdPR1在0~96 h之间呈现持续上调的趋势。菌株SY01的抗菌脂肽粗提物在20~40℃和pH为7的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并对自然光和紫外线照射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脂肽类抑菌物质合成基因的扩增比对分析结合UPLC-Triple TOF-MS/MS的结果表明,菌株SY01可通过产生Iturin、Fengycin、Surfactin等抗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抑制菌株SW5的生长。综上所述,菌株SY01能够通过诱导苹果树关键抗性基因的表达,以及分泌抗菌次级代谢产物来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生长,从而实现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苹果树腐烂病菌 抗性基因 抑菌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开花前后花药细菌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王庆朋 闫成才 +4 位作者 王喆 苟长青 王兰 冯宏祖 郝海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76-1982,共7页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花药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库尔勒香梨开花前后花药细菌变化,为新疆南疆梨树常见病害的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和纯化香梨开花前后花药细菌,分析细菌多样性,并借助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花药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库尔勒香梨开花前后花药细菌变化,为新疆南疆梨树常见病害的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和纯化香梨开花前后花药细菌,分析细菌多样性,并借助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香梨开花前后花药所携带的细菌种类具有多样性。对开花前后花药分离的菌株分别随机挑选9株和7株进行分子鉴定,筛选的9株开花前花药细菌全部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其中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筛选的7株开花后花药细菌除了有芽孢杆菌属细菌,也包括鞘氨醇杆菌属细菌,开花后花药细菌多样性大于开花前。【结论】开花前花药所携带的细菌其中有5株为枯草芽孢杆菌,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2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开花后花药所携带的细菌其中有3株为枯草芽孢杆菌,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1株为副炭疽芽孢杆菌,1株为多食鞘氨醇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花药 细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区库尔勒香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pyri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7
作者 彭莎莎 王喆 +3 位作者 沙帅帅 张怡雯 闫成才 王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36-138,共3页
[目的]使用Nit突变体体系,探索来自新疆香梨种植区不同地理来源的腐烂病菌遗传多样性。[方法]首次使用Nit突变株技术(抗氯酸盐的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对来自南疆3个不同种植区的13株库尔勒香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pyri的营养体亲和性... [目的]使用Nit突变体体系,探索来自新疆香梨种植区不同地理来源的腐烂病菌遗传多样性。[方法]首次使用Nit突变株技术(抗氯酸盐的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对来自南疆3个不同种植区的13株库尔勒香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pyri的营养体亲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13个菌株在含氯酸盐培养基(KPS)培养出115个Nit突变体,其中41个没有发生突变。在突变体稳定性鉴定中,鉴定出33个稳定的Nit突变体,82个不稳定的Nit突变体。产生的Nit突变体的表型85%被鉴定为NitD,15%被鉴定为NitB。[结论]获得2个Nit突变体,说明C.pyri的氮同化途径可能发生了2种突变。所有被检测的分离株都能够利用次黄嘌呤,使用次黄嘌呤的能力排除了钼辅助因子位点被阻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梨树腐烂病菌 Cytospora pyri NIT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盲蝽越冬成虫出蛰后飞行能力研究
8
作者 郑艺翔 李太隆 +1 位作者 罗棚 冯宏祖 《中国棉花》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明确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越冬成虫出蛰后不同时间的飞行能力,为牧草盲蝽越冬后的扩散区域预测研究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采用JIADUO昆虫飞行信息系统,在人工气候箱内对越冬后5个日期的牧草盲蝽进行飞行能力测试,比较种群飞行... 明确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越冬成虫出蛰后不同时间的飞行能力,为牧草盲蝽越冬后的扩散区域预测研究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采用JIADUO昆虫飞行信息系统,在人工气候箱内对越冬后5个日期的牧草盲蝽进行飞行能力测试,比较种群飞行率、飞行速率、总飞行时间和总飞行距离。结果表明,3月24日刚出蛰的成虫基本不能飞行;4月13日的飞行能力最强,种群飞行率为63.89%,平均飞行速率为1.687 km·h^(-1),总飞行距离为1.609 km,总飞行时间为0.970 h;4月3日的飞行能力次之;4月23日和5月3日飞行能力逐渐减弱。综上,牧草盲蝽越冬成虫的飞行能力与出蛰后的时间关系密切,随出蛰后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增强后逐渐减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越冬 飞行能力 飞行磨 出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林果枝干腐烂病发病皮层真菌群落比较
9
作者 郝海婷 王庆朋 +3 位作者 李猛 闫成才 代先兴 祖丽胡玛尔·麦提喀迪尔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9-596,共8页
【目的】探究新疆核桃树、苹果树以及杨树枝干发生腐烂病后对枝干皮层真菌群落的影响,为微生物防治腐烂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高通量ITS扩增子测序方法,以新疆核桃树、苹果树以及杨树3种林果健康枝干作为对照,分别分析3种林果发... 【目的】探究新疆核桃树、苹果树以及杨树枝干发生腐烂病后对枝干皮层真菌群落的影响,为微生物防治腐烂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高通量ITS扩增子测序方法,以新疆核桃树、苹果树以及杨树3种林果健康枝干作为对照,分别分析3种林果发生腐烂病后枝干皮层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解析腐烂病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结果】新疆核桃树、苹果树以及杨树3种林果健康枝干的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都大于发病枝干,表明腐烂病对枝干皮层真菌群落产生了影响。门水平,核桃树、苹果树和杨树健康枝干与感病枝干皮层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属水平,核桃树健康枝干皮层(WH)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发病枝干皮层(WD)的优势属为隐球壳属(Cryptosphaeria);杨树健康枝干皮层(PH)的优势属为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发病枝干皮层(PD)的优势属为黑腐皮壳属(Valsa);苹果树健康枝干皮层(AH)的优势属为亚隔孢壳属(Didymella),发病枝干皮层(AD)的优势属为层孔菌属(Fomes)和黑腐皮壳属(Valsa)。【结论】发生腐烂病后,新疆核桃树、苹果树以及杨树3种林果枝干皮层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该研究可为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防治植物病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子测序 真菌多样性 核桃树 苹果树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粉液中添加几丁聚糖对库尔勒香梨树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姬瑞 王兰 +3 位作者 王喆 苟长青 郝海婷 冯宏祖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8-1215,共8页
【目的】在库尔勒香梨授粉液中添加几丁聚糖,研究植物免疫诱抗剂几丁聚糖对花粉活力、香梨树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几丁聚糖喷施浓度,为生产上合理利用几丁聚糖提高香梨坐果率及改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授... 【目的】在库尔勒香梨授粉液中添加几丁聚糖,研究植物免疫诱抗剂几丁聚糖对花粉活力、香梨树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几丁聚糖喷施浓度,为生产上合理利用几丁聚糖提高香梨坐果率及改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授粉花粉(鸭梨花粉)与库尔勒香梨树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萌法和田间人工液体授粉法,研究7个浓度的几丁聚糖处理下授粉花粉活力、香梨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几丁聚糖浓度在0.25~1.25 mL/L时能够提高花粉萌发率、坐果率及改善果实品质,几丁聚糖浓度达到2.50~5.00 mL/L时会导致花粉萌发率、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下降。0.5 mL/L几丁聚糖在提高花粉萌发率和坐果率的同时改善香梨品质。【结论】香梨授粉液中以添加0.5 mL/L几丁聚糖为最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几丁聚糖 授粉 坐果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盲蝽成虫触角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欣 白顺心 +2 位作者 姚成层 苟长青 冯宏祖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期22-25,共4页
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是新疆棉田害虫,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利用扫描电镜对牧草盲蝽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与感器的类型、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牧草盲蝽雌雄成虫触角差异不大,雄成虫触角略短于雌成虫。牧草盲蝽触角为丝状,共4节,即... 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是新疆棉田害虫,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利用扫描电镜对牧草盲蝽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与感器的类型、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牧草盲蝽雌雄成虫触角差异不大,雄成虫触角略短于雌成虫。牧草盲蝽触角为丝状,共4节,即柄节、梗节和2节鞭节;触角上的感器有3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分为长直毛形和长曲毛形2种亚型;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相同。本研究明确了牧草盲蝽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可为今后牧草盲蝽嗅觉识别、电生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触角 感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丛枝植原体鉴定及16S rRNA基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丰 赖刚刚 +2 位作者 赵志惠 陈小飞 朱天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51-2557,共7页
【目的】研究柽柳丛枝病在新疆南疆地区的分布危害、分类、形态特征及病原物16S rRNA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为该病害的检测和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新疆南疆地区柽柳丛枝病的分布及危害,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柽... 【目的】研究柽柳丛枝病在新疆南疆地区的分布危害、分类、形态特征及病原物16S rRNA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为该病害的检测和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新疆南疆地区柽柳丛枝病的分布及危害,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柽柳丛枝病病原物进行透射电镜观察、16S rRNA基因和rp基因扩增,研究其形态特征及分类地位,并对新疆南疆不同地区柽柳丛枝病病原物16S rRNA基因遗传多样性。【结果】柽柳丛枝病在新疆南疆地区的平均发病率为9.06%,平均病情指数为5.66;在柽柳丛枝韧皮部组织中观察到有植原体颗粒的存在;16S rRNA基因和rp基因巢式PCR分别获得1219 bp和1174 bp大小的条带,柽柳丛枝病属于植原体病害,在分类地位上属于植原体16SrXXX-A亚组;新疆南疆柽柳丛枝植原体主要可分为4个株系,16S rRNA基因核苷酸相似度在96.5%~99.8%。【结论】柽柳丛枝病在新疆南疆地区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市、温宿县、巴楚县、图木舒克市、阿拉尔市、伽师县,阿拉尔市12团等地,且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均较轻,不同地区之间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性;柽柳丛枝病存在植原体颗粒并主要在韧皮部组织中,有球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态,大小300~600 nm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丛枝植病 16S rRNA基因 rp基因 透射电镜 序列分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高温暴露对牧草盲蝽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成层 郑艺翔 +1 位作者 苟长青 冯宏祖 《中国棉花》 2023年第3期6-12,共7页
旨在探明短时高温对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不同虫态存活及生殖的影响,为其夏季高温频发背景下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将在25℃(对照温度)饲养的牧草盲蝽卵、各龄若虫、成虫经历短期高温(33、36、39、42、45℃)暴露处理(卵处... 旨在探明短时高温对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不同虫态存活及生殖的影响,为其夏季高温频发背景下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将在25℃(对照温度)饲养的牧草盲蝽卵、各龄若虫、成虫经历短期高温(33、36、39、42、45℃)暴露处理(卵处理时间为1、2、3 h;33、36、39、42℃处理若虫及成虫的时间为2 h;45℃处理各龄若虫的时间为1 h,处理成虫的时间为2 h)后在25℃下饲养观察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及历期、成虫存活率、寿命、雌虫产卵前期及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并构建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卵的孵化率在33~36℃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42℃处理下显著降低;在45℃下暴露2 h降低为6.33%,暴露3 h降为0。经45℃处理1 h,若虫存活率显著下降,若虫发育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1.07 d。成虫在33~36℃高温下暴露2 h,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产卵量受影响较小;在39℃高温下暴露2 h后雌雄成虫存活率显著下降;45℃处理2 h雌虫存活率、产卵前期、单雌产卵量和雄虫存活率、寿命均和对照差异显著。由不同高温暴露下种群生命表可知,33~45℃高温暴露后的种群趋势指数均小于25℃对照,其中牧草盲蝽在45℃高温暴露后种群趋势指数为0。综上,在高温暴露下,牧草盲蝽卵孵化率随处理时间延长及处理温度升高而下降,若虫存活率降低;成虫在高温处理下寿命和存活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成虫的耐热能力强于若虫;雌虫在高温下表现出产卵前期延长、产卵量降低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生长发育 高温胁迫 短期高温 孵化率 存活率 生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柳树植原体病害在我国的适生区预测及定量风险分析
14
作者 李静霞 张学祥 +3 位作者 李丰 马思洁 张萍 朱天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5-1243,共9页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的柳树植原体病害在我国的适生区预测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结合ArcGIS软件,预测柳树植原体病害在中国的适生区范围,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的柳树植原体病害在我国的适生区预测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结合ArcGIS软件,预测柳树植原体病害在中国的适生区范围,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验证模型精度,并结合刀切法(jackknife test)筛选主导环境变量。同时建立有害生物风险量化分析体系,计算柳树植原体病的风险性危害值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柳树植原体病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为0.979 5,模型预测结果可靠。柳树植原体病害在我国的适生区在22°36′~49°10′N、73°40′~135°05′°E的中温带、暖温带、高原气候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北、华中、华东、西南、华北和东北地区。其中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中、华东地区,中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华中地区中部;低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地区,非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华南和港澳台地区。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最干月降水量(Bio14)对柳树植原体病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影响最大,贡献率分别为72.1%和17.4%;等温性(Bio3)、最干季度降水量(Bio17)、最冷季度降水量(Bio19)、最干季度平均温度(Bio9)有一定影响,贡献率依次为3.7%、3.7%、1.9%、1.2%。低温、干旱的区域有利于柳树植原体病的发生。建立5个准则层、14个指标层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各指标层定量分析,柳树植原体病在我国的风险性危害值(R值)为1.997,属于中度危险林业有害生物。【结论】柳树植原体病风险性较高,需要尽快建立监测体系并针对该病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 植原体 病害 适生分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啶虫胺腈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比较
15
作者 魏引弟 梁虎军 +5 位作者 张笑丽 蒋攀 韩英 苏悦 韩旭 姚永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27-132,共6页
采用生命表分析法对比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LC_(20)(1.02μg/mL)处理棉蚜后G_(0)代种群表现出种群净增值率(R_(0))降低,平均世代历期(T)缩短和种群加倍时间(DT)延长,但与对... 采用生命表分析法对比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LC_(20)(1.02μg/mL)处理棉蚜后G_(0)代种群表现出种群净增值率(R_(0))降低,平均世代历期(T)缩短和种群加倍时间(DT)延长,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G_(1)代种群的R_(0)和r_(m)较对照分别降低1.94和0.01。而氟啶虫胺腈LC_(20)(0.13 mg/L)处理棉长管蚜后,G_(0)代种群的R_(0)、r_(m)和λ较对照分别降低3.44、0.07、0.14,而平均世代历期显著延长0.3 d。且氟啶虫胺腈可显著增加棉长管蚜G_(1)代种群的适合度代价,其成虫产仔前期(APOP)和总产仔前期(TPOP)明显延长,R_(0)、r_(m)和λ较对照分别降低8.77、0.10、0.13,平均世代时间(T)和种群加倍时间(DT)提高3.84、0.76 d。氟啶虫胺腈亚致死剂量LC_(20)对棉长管蚜种群的抑制作用较棉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棉长管蚜 氟啶虫胺腈 亚致死效应 生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