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背景下农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研究——以塔里木大学农学系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书珍 王瑞清 +1 位作者 李玲 罗新宁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23期110-112,共3页
该文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塔里木大学农学实验室,目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实验室准入制度、化学品信息化管理,以及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几点建议,以保障农学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学 实验室 问题 健康发展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科研反哺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德芳 夏文豪 +1 位作者 王家强 杨莉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5期214-216,共3页
在“双一流”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改革措施,在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塔里木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通过将科研融入教学... 在“双一流”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改革措施,在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塔里木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通过将科研融入教学,以期实现专业教育的创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带动专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科研反哺教学 教学改革 塔里木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视角下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塔里木大学“三五九”农学创新实验班为例
3
作者 牛建龙 陈国栋 +1 位作者 翟云龙 胡强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该文重点分析塔里木大学“三五九”农学创新实验班课程实践教育、集中性实践教育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三大”平台学分设置及其优化情况,系统归纳总结“三五九”农学专... 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该文重点分析塔里木大学“三五九”农学创新实验班课程实践教育、集中性实践教育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三大”平台学分设置及其优化情况,系统归纳总结“三五九”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特点。结果表明,“三五九”农学创新实验班课程实践教育比例最高,达79.82%,较普通农学班降低了0.30%;集中性实践教育比例较高,较普通农学班提高了0.30%,为15.50%;第二课堂实践教育学分与普通农学班相持平,为4.68%。“三五九”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仍突出学生厚基础理论教育的特点,更加突出学生实践能力教育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体系 体系构建 农学专业 一流专业建设 实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荒漠河岸林物种多样性沿地下水埋深梯度的分布格局 被引量:4
4
作者 韩路 王海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2-843,共12页
探讨荒漠河岸林土壤水分、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其相互关系,可为干旱区天然林保护、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以塔里木荒漠河岸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样带调查和采样测定,系统分析了地下水埋深(GWD)梯度下林地土壤水分与... 探讨荒漠河岸林土壤水分、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其相互关系,可为干旱区天然林保护、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以塔里木荒漠河岸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样带调查和采样测定,系统分析了地下水埋深(GWD)梯度下林地土壤水分与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异及其权衡关系。结果表明:随GWD增加和土壤水分减少,荒漠河岸林群落物种数减少、结构简化、群落发生退化,退化顺序为浅根系的中生草本植物和灌木,最后留存的是抗旱性较强的乔灌木或灌木;同时土壤水分和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显著的线性递减趋势,而物种均匀度指数降幅较小。GWD与土壤水分、物种多样性之间均呈极显著的相关(P<0.01),土壤水分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对收益随GWD增加而逐渐降低,表明GWD是控制荒漠河岸林土壤水分和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异的关键因素。荒漠河岸林土壤水分与物种多样性权衡关系的转折点为GWD 4.5m左右,转折点以下(GWD<4.5m)二者沿GWD以相同速率变化,呈协同关系;转折点以上(GWD>4.5m)土壤水分与物种多样性的权衡明显增大,土壤水分相对收益剧降,即维持当前相应的物种多样性以消耗土壤水分为代价,系统通过反馈调节使物种多样性降低。综上表明,维持塔里木荒漠河岸林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合理GWD在4.5m左右,这为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保育与生态输水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河岸林 土壤水分 物种多样性 相对收益 地下水埋深 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棉区土壤盐分与速效养分的空间分布及相关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昭雪 高志建 +3 位作者 白新禄 张宝月 杨莉莉 支金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3,共8页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制约塔里木河上游棉田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查明塔里木河上游棉田土壤盐分现状以及盐分与土壤速效养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盐渍化土壤合理施肥理论标准,提高盐渍化土壤棉花生产能力,采用克里金插值、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制约塔里木河上游棉田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查明塔里木河上游棉田土壤盐分现状以及盐分与土壤速效养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盐渍化土壤合理施肥理论标准,提高盐渍化土壤棉花生产能力,采用克里金插值、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棉田土壤盐分与速效养分的累积量、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上游棉区棉田0~200 cm土层土壤全盐、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17~2.44 g·kg^(-1)、18.9~65.1 mg·kg^(-1)、1.3~31.2 mg·kg^(-1)、64.9~107.9 mg·kg^(-1)。其中,盐分离子主要以Ca^(2+)、Na^(+)和SO^(2-)_(4)为主,0~40 cm土壤硝态氮、速效钾含量与全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0~40 cm土壤硝态氮、速效钾含量与全盐含量空间分布较为一致,说明施肥可以影响塔里木河上游棉田土壤盐分含量。因此,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应合理施肥,以避免加重土壤盐渍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离子 硝态氮 速效钾 速效磷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3年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动态变化及其定量气候驱动 被引量:4
6
作者 牛建龙 王家强 +2 位作者 程珍 吴凡 蒋学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55-3661,共7页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的影响。选取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内10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地面气象数据,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优势分析方法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流域不同时段潜在蒸散发动态变化及其定...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的影响。选取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内10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地面气象数据,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优势分析方法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流域不同时段潜在蒸散发动态变化及其定量气候驱动。结果表明:1961—2013年,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年、季潜在蒸散发均呈减少趋势,以1976年前冬季减幅最大,1976年后春季增幅最大,1976年为年潜在蒸散发的突变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均极显著增加,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且1976年前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减幅均小于1976年后的增幅,1976年前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增幅均小于1976年后的增幅。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的变化是由多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日照时数是年、季潜在蒸散发减少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1976年前,春、夏、冬、年潜在蒸散发的减少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减少控制为主,贡献率分别为100.00%、67.56%、51.41%和52.20%,秋季潜在蒸散发的增加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增加控制为主,贡献率为45.62%;1976年后,春、秋、年潜在蒸散发的增加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增加控制为主,贡献率分别为38.10%、100.00%和70.64%,夏、冬季潜在蒸散发的减少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减少控制为主,贡献率分别为74.06%和5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发 动态变化 气候驱动 塔里木河干流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垦区枣园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洁 赵玉 +2 位作者 李卢涵 王小留 杨明禄 《果农之友》 2023年第3期8-10,共3页
近年来,南疆多地枣园零星发生的一种食心虫突然大量发生,严重危害我区的红枣产业发展。经2021、2022两年研究,确定塔里木垦区暴发的可致红枣流胶、大量蛀果的食心虫为桃小食心虫,该成虫5月中旬在枣园始现,9月中旬越冬,6月底数量达到一... 近年来,南疆多地枣园零星发生的一种食心虫突然大量发生,严重危害我区的红枣产业发展。经2021、2022两年研究,确定塔里木垦区暴发的可致红枣流胶、大量蛀果的食心虫为桃小食心虫,该成虫5月中旬在枣园始现,9月中旬越冬,6月底数量达到一个高峰,8月中下旬出现第二个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垦区 桃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微环境及经济效益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曹琦 毛廷勇 +2 位作者 汪志强 万素梅 陈国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21-2931,共11页
【目的】比较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单作棉田与2种枣棉间作棉田对生态的改善程度及单位土地面积内的经济效益。【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中36号为材料,设置单作棉田(CK)、1膜2行枣棉间作棉田(C_(1))及1膜4行枣棉间作棉田(C_(2))。研究不同... 【目的】比较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单作棉田与2种枣棉间作棉田对生态的改善程度及单位土地面积内的经济效益。【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中36号为材料,设置单作棉田(CK)、1膜2行枣棉间作棉田(C_(1))及1膜4行枣棉间作棉田(C_(2))。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棉田的微环境指标、棉花不同生育期生长、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间作模式棉田光强变化为CK>C_(1)>C_(2);C_(1)、C_(2)的3个冠位CO_(2)总浓度均高于单作棉田;单作棉田的光强、风速、空气及土壤温度均高于2个间作棉田,而空气、土壤湿度均低于2个间作棉田。C_(2)模式棉田的空气、土壤温度、风速明显低于C_(1),空气及土壤湿度则相反。蕾期-花铃期的棉花各生长指标表现为间作棉田>单作棉田。CK模式棉花产量最高,达到398.00 kg/667m^(2)。净收入表现为C_(1)>C_(2)>CK>CK 0,C_(1)模式棉田净收入为2517.28元/(667m^(2)·a),但收益率(37.96%),排名第2。【结论】最佳枣棉种植模式为1膜2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棉间作 种植模式 微环境 生长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科-专业”互动教育模式探讨
9
作者 王家强 夏文豪 +2 位作者 罗德芳 柳维扬 杨莉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学科-专业”互动教育模式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新农科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任务及学科专业的互动模式等方面,探索农... “学科-专业”互动教育模式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新农科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任务及学科专业的互动模式等方面,探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科专业互动的可行性及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农科背景下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专业 教育模式 农业资源与环境 新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匀播增密对适期晚播冬小麦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秀荣 张永强 +6 位作者 海峰 雷钧杰 吕晓庆 陈传信 徐其江 聂石辉 王冀川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探究新疆北疆匀播增密对适期晚播冬小麦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北疆晚播小麦合理密植提供依据。【方法】在冬小麦适期播种期(9月20~30日)内及延迟播种时间(播种期为10月26日,延迟16~38 d),分析在晚播和匀播种植的方式下对... 【目的】探究新疆北疆匀播增密对适期晚播冬小麦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北疆晚播小麦合理密植提供依据。【方法】在冬小麦适期播种期(9月20~30日)内及延迟播种时间(播种期为10月26日,延迟16~38 d),分析在晚播和匀播种植的方式下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田间不同种植密度为525×10^(4)粒/hm^(2)(D_(1),大田常规播种密度)、600×10^(4)粒/hm^(2)(D_(2))、675×10^(4)粒/hm^(2)(D_(3))、750×10^(4)粒/hm^(2)(D_(4))、825×10^(4)粒/hm^(2)(D_(5))和900×10^(4)粒/hm^(2)(D 6),比较不同种植密度下适期晚播冬小麦群体结构的差异。【结果】晚播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大,群体茎蘖数增大,茎蘖成穗率降低,D_(1)处理茎蘖成穗率最高,为46.08%,较其它处理依次高2.01%、8.94%、29.58%、43.02%和44.63%;随密度增加小麦株高升高,D_(1)处理均与D_(5)、D 6处理差异显著,且基部第1、第2节间粗度逐渐降低;D_(3)处理开花期各叶层叶面积达最大值,分别为27.58、25.75和18.45 cm^(2),LAI也达最大值,为6.93,且其开花期较蜡熟期透光率在各处理中降幅最小。产量以D_(5)处理产量达最高,为8908.47 kg/hm^(2),最小值为D_(1)处理,为7320.47 kg/hm^(2)。【结论】在晚播条件下,种植密度675×10^(4)粒/hm^(2)拥有较好的群体结构,而825×10^(4)粒/hm^(2)比较能获得高产,675×10^(4)~825×10^(4)粒/hm^(2)较适合晚播冬小麦匀播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晚播 种植密度 群体结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腐烂病拮抗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的筛选、鉴定及其防病促生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金 单路路 +5 位作者 玛丽艳姑丽·吐尔迪 李彤 康启航 张锐 董宁 陈小飞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4,共15页
【目的】为有效控制核桃腐烂病的发生与发展,从新疆温宿县核桃园土壤中分离既对核桃腐烂病有很好防效,又对核桃种子萌芽具有促进作用的拮抗细菌。【方法】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分离培养、平皿对峙筛选,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 【目的】为有效控制核桃腐烂病的发生与发展,从新疆温宿县核桃园土壤中分离既对核桃腐烂病有很好防效,又对核桃种子萌芽具有促进作用的拮抗细菌。【方法】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分离培养、平皿对峙筛选,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以及通过室内离体枝条、盆栽和田间盆栽试验探究防病促生作用。【结果】筛选出1株生防菌WS-04,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分子鉴定,最终确定菌株WS-04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研究发现WS-04能使病原菌菌丝发生断裂和解体,使菌丝无法正常生长,对核桃腐烂病菌Cytospora chysosperma的抑菌效果达87.00%,其发酵液对核桃腐烂病的防效也达到84.96%,还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经过拮抗菌株发酵滤液浸泡处理的核桃种子,萌芽率和发芽率与对照相比都有显著提高(p<0.05),且有效地降低了坏种率。菌株发酵滤液能促进核桃幼苗苗高、主根长、须根数、叶片面积和干质量的显著增加,其依次增加了25.40%、83.33%、48.02%、24.76%和98.40%。【结论】从核桃园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出一株具有广谱抗菌且对核桃种子和幼苗具有促生作用的生防细菌。研究成果为核桃腐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菌株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腐烂病 拮抗细菌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还田现状及其对棉花生长和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路海洋 陈伟明 +3 位作者 王方永 傅积海 韩焕勇 万素梅 《中国棉花》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棉花秸秆还田作为1种重要的农作物资源综合利用方式,对提升土壤质地与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积极作用。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和土壤pH,在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改善... 棉花秸秆还田作为1种重要的农作物资源综合利用方式,对提升土壤质地与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积极作用。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和土壤pH,在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棉花秸秆还田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时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次年棉花的出苗率,还田后秸秆腐解慢等。在综述棉花秸秆还田技术应用进展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针对棉花秸秆还田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秸秆还田 生长发育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微生物 土壤容重 土壤酶活性 土壤结构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光合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帅国 杨金朋 +5 位作者 罗新宁 王进斌 崔政军 韦继超 赵书珍 文卿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土壤盐碱化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探究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光合作用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对盐碱地水稻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伊粳12号’和‘新稻36号’为试验材料,测定125 mmol∕L NaCl胁迫6 d的光合特性参数... 土壤盐碱化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探究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光合作用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对盐碱地水稻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伊粳12号’和‘新稻36号’为试验材料,测定125 mmol∕L NaCl胁迫6 d的光合特性参数。结果表明,125 mmol∕L NaCl胁迫下‘新稻36号’最大荧光产量(Fm)、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降低的幅度显著大于耐盐品种‘伊粳12号’。通过qRT-PCR分析发现,OsABCI7基因和OsHCF222基因在短时间内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OsABCI7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叶绿体,OsHCF222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质。综上,‘伊粳12号’的光合系统防卫能力优于‘新稻36号’,该结果进一步为耐盐水稻资源筛选和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光合特性 QRT-PCR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超高分辨率高精度定位遥感影像的棉花株高预测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丽珺 伍维模 +4 位作者 孙淑珍 佐日古丽·阿卜杜克热木 李建成 赵长巍 支金虎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67-472,共6页
在棉花生长周期中快速、无损伤、大批量地获取田间棉花的株高,并进行建模,为棉花株高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大疆精灵4 RTK无人机搭载高清数码相机组成的低空遥感平台,获取棉田无人机超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GSD=0.33 cm/pixe... 在棉花生长周期中快速、无损伤、大批量地获取田间棉花的株高,并进行建模,为棉花株高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大疆精灵4 RTK无人机搭载高清数码相机组成的低空遥感平台,获取棉田无人机超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GSD=0.33 cm/pixel),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同时,人工测量了1126株棉花花铃期的株高,并通过便携式Lite RTK对棉株顶端进行了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经过对DSM和实测株高(H)之间的回归分析,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2)=0.88,RMSE=8.49 cm),表明基于DSM预测的棉花株高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棉花 株高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区棉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15
作者 董祯林 李亚兵 +11 位作者 马云珍 万素梅 董红强 杨北方 冯璐 高飞 周吉双 王程 赵湛 燕飞 陈国栋 熊世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9,共12页
为探究覆膜滴灌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棉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中棉113’为试验材料,于2022—2023年在一膜六行行距配置的基础上设置6个密度处理(9、12、15、18、21、24万株·hm^(-2)),采用空间网格法布... 为探究覆膜滴灌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棉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中棉113’为试验材料,于2022—2023年在一膜六行行距配置的基础上设置6个密度处理(9、12、15、18、21、24万株·hm^(-2)),采用空间网格法布置土壤三参数传感器和云平台采集棉田土壤水分数据,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各密度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均有所增加,当种植密度为21万株·hm^(-2)时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最为稳定,维持于0.18~0.20 m^(3)·m^(-3)范围;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10~70 cm位置变化最为活跃。苗后45 d和75 d前后,各处理棉株群体对水分的消耗量达到最大,生育后期逐渐减小;棉株水分消耗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各生育时期的土壤水分消耗量表现为花铃期>蕾期>苗期>吐絮期。两个试验年份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当种植密度为21万株·hm^(-2)时,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022年和2023年产量较其余处理分别提高4.38%~14.09%和5.16%~12.75%,水分利用效率较其余处理分别提高1.32%~9.60%和1.63%~10.08%。因此,一膜六行行距配置下21万株·hm^(-2)可作为旱区棉花实现高产节水的适宜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密度 水分时空变化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不同AMF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及其综合效果评价
16
作者 韩召勇 王倩倩 +7 位作者 王香茹 贵会平 罗彤 董强 张西岭 曹楠 马小艳 万素梅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0-266,共17页
【目的】评估盐胁迫下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对盐胁迫下棉花生长促进更为高效的AMF菌种。【方法】以新疆主推品种中棉113和塔河2号为材料,研究接种不同AMF对棉花幼苗生长、干物质... 【目的】评估盐胁迫下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对盐胁迫下棉花生长促进更为高效的AMF菌种。【方法】以新疆主推品种中棉113和塔河2号为材料,研究接种不同AMF对棉花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光合参数、氮、磷、钾元素积累及钾钠比的影响,并通过基于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最适菌种。【结果】结果表明,接种AMF显著促进了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生长,相较于不接种AMF,接种不同AMF菌株的中棉113株高显著提高62.13%~89.55%、单株干物质质量显著提高122.58%~141.94%、根冠比降低20.38%~49.34%、植株地上部含水量提高8.40%~12.65%、根部含水量提高9.78%~15.61%;接种不同AMF菌株的塔河2号株高显著提高70.23%~103.88%、单株干物质质量显著提高80.95%~188.10%、根冠比降低42.40%~59.28%、植株地上部含水量提高5.88%~11.11%、根部含水量提高12.05%~18.51%。接种AMF增强了棉花对氮磷钾的吸收,中棉113与塔河2号地上部钾钠比较不接种分别提高53.81%~102.96%与40.54%~122.10%。且接种不同AMF菌种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评分结果表明,中棉113的最适菌种为XJ04B,塔河2号的最适菌种为XJ02。【结论】接种不同AMF均能够明显促进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生长,不同菌种在促进盐胁迫下棉花生长的表现上有差异,本试验为棉花在盐胁迫环境下筛选有效的AMF菌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盐胁迫 棉花 菌种筛选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下褪黑素对作物生理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赵长延 柳延涛 +8 位作者 贾秀苹 刘胜利 雷中华 王鹏 朱志锋 董红业 吕增帅 段维 万素梅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9,共12页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褪黑素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近年来,在作物逆境生理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对作物耐盐碱生理机制的影响...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褪黑素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近年来,在作物逆境生理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对作物耐盐碱生理机制的影响研究进展,主要对褪黑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维护离子平衡、增强抗氧化系统、改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以及转录组和代谢组分子水平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利用褪黑素提高作物耐盐碱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褪黑素 作物 生理机制 转录组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量灌溉下不同滴灌量对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海峰 张永强 +6 位作者 谢秀荣 吕晓庆 陈传信 徐其江 聂石辉 王冀川 雷钧杰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探究限量灌溉下不同滴灌量对新疆北疆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筛选新疆北疆滴灌冬小麦灌溉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冬41号为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000 m^(3)/hm^(2)(W_(1))、3600 m^... 【目的】探究限量灌溉下不同滴灌量对新疆北疆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筛选新疆北疆滴灌冬小麦灌溉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冬41号为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000 m^(3)/hm^(2)(W_(1))、3600 m^(3)/hm^(2)(W_(2))和4200 m^(3)/hm^(2)(W_(3))共3个春季灌水量处理。研究限量灌溉下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的小麦叶片SPAD值均随生育进程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处理间以W_(3)处理开花期叶片SPAD值最大为54.65。不同处理滴灌冬小麦LAI随着生育进程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均在开花期最高,其中以W_(2)处理最高为7.41。滴灌冬小麦叶片蒸腾速率(Tr)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净光合速率(Pn)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W_(3)处理时最高表现为W_(3)>W_(2)>W_(1),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_(叶片))呈一直降低的趋势。不同处理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为W_(2)>W_(3)>W_(1);产量以W_(2)处理最高8559.83 kg/hm^(2),较W_(3)、W_(1)处理分别高出24.80%、0.39%。【结论】W_(2)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及其他方面均表现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量灌溉 滴灌 冬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褪黑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赵靖怡 王宏凯 +7 位作者 李先发 郭宏娜 徐泰山 潘洪建 王瑞清 翟云龙 胡银岗 文卿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抗旱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洛旱7号和Quarron生长发育和生理的影响,设置了6个处理,分别为蒸馏水组:0μmol/L褪黑素处理(CK)、100μmol/L褪黑素处理(W100)、300μmol/L褪黑素处理(W300);1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组:0... 为探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抗旱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洛旱7号和Quarron生长发育和生理的影响,设置了6个处理,分别为蒸馏水组:0μmol/L褪黑素处理(CK)、100μmol/L褪黑素处理(W100)、300μmol/L褪黑素处理(W300);1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组:0μmol/L褪黑素处理(D0)、100μmol/L褪黑素(D100)、300μmol/L褪黑素(D300)。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随着添加褪黑素浓度的升高,洛旱7号的萌发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以及POD、S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Quarron的干重,叶绿素各含量,POD、SOD和CAT活性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时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为最大值。2个品种间表现为Quarron的POD、SOD、CAT活性高于洛旱7号。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受到干旱胁迫后,100μmol/L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的小麦萌发率、叶绿素含量、活性酶含量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褪黑素 小麦 生理特性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地区花生蓟马的物种组成及种群动态
20
作者 曲春娟 刘燊 +3 位作者 姜晓静 朱悦 曲明静 李晓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5,共10页
为指导花生田蓟马的精准防控,了解和明确全国不同产区花生田蓟马的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动态,采用盘拍法和色板诱集法对6个代表性地区的花生蓟马进行调查、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其多样性、相似性进行比较并对物种组成结构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结... 为指导花生田蓟马的精准防控,了解和明确全国不同产区花生田蓟马的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动态,采用盘拍法和色板诱集法对6个代表性地区的花生蓟马进行调查、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其多样性、相似性进行比较并对物种组成结构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乌鲁木齐、吉林公主岭、山西汾阳、山东青岛、福建泉州、广东湛江6个地区一共采集到14234头蓟马,隶属于3科6属10种;在属级和种级组成上表现为蓟马科属、种占比最大。从整体看,花蓟马/西花蓟马、烟蓟马、普通大蓟马和玉米黄呆蓟马是花生田的主要蓟马种类。不同地区蓟马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青岛>乌鲁木齐>泉州>公主岭>湛江>汾阳,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大小依次为湛江>汾阳>公主岭>泉州>乌鲁木齐>青岛。蓟马群落两两之间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在0.40~1.00之间,为中等不相似、中等相似和极相似,以中等相似情况居多;6个地区被明显地聚类为北方产区和南方产区两大类。北方四个地区多以花蓟马/西花蓟马和烟蓟马为优势种,分别占所采集蓟马总数的35.72%~40.35%、15.20%~56.55%;普通大蓟马是南方两个地区的优势种,占蓟马总数的31.09%~74.32%。花蓟马/西花蓟马和普通大蓟马在整个花生生育期都有发生,而烟蓟马多在早期或早中期发生。此前在花生上极少关注的玉米黄呆蓟马,在北方和华南产区都可以大量稳定发生,具有为害花生的潜在风险。此外还发现,蓟马调查方法不同对最终得到的物种数目及占比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蓟马 物种组成 优势种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