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塔城地区牛胚胎移植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于跃武 李建华 《新疆畜牧业》 2006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塔城地区牛胚胎移植的现状,通过分析胚胎移植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塔城地区牛胚胎移植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胚胎移植 现状 问题分析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城地区新疆褐牛发展现状及生产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华 《农村科技》 2006年第8期80-81,共2页
塔城地区黄牛有计划的改良工作始于1953年,在此之前,库鲁斯台草原地区从原苏联引进了阿拉托乌、科斯特洛姆牛对当地哈萨克黄牛实行改良,形成优秀的杂种个体,其体大、健壮、耐力强,旧称“塔城牛”,后与“伊犁牛”统一归属为“新疆... 塔城地区黄牛有计划的改良工作始于1953年,在此之前,库鲁斯台草原地区从原苏联引进了阿拉托乌、科斯特洛姆牛对当地哈萨克黄牛实行改良,形成优秀的杂种个体,其体大、健壮、耐力强,旧称“塔城牛”,后与“伊犁牛”统一归属为“新疆褐牛”。地区黄牛改良主要采用级进杂交方式,先后引入的父本品种有阿拉托乌、科斯托洛姆、西门塔尔、黑白花和瑞士褐牛,50年代至70年代初采用本交方式,因无明确改良方向和品种区域布局,杂种牛血统混杂,生产力低,改良效果不明显,在引进及改良方向上走了段弯路,直到1972年牛的改良方向才趋于稳定,即草原牧区以兼用型新疆褐牛为主,城郊区、农区以奶用牛为主,使我区黄牛改良初步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70年代中后期我区积极推广黄牛冷配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使黄牛改良比例逐年提高,1984年全区牛存栏23.93万头,良种及改良牛12.1万头,改良比例达50.54%。近20年来,虽然全区各类低代杂种牛及混血牛的数量及比例显著增加提高,但品种牛数量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塔城地区 生产性能 改良工作 黄牛改良 现状 人工授精技术 规范化管理 杂种牛 草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城地区牛胚胎移植现状及对策
3
作者 于跃武 李建华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6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胚胎移植 农牧民 人工授精 卵移 受精 胚胎移植技术 受体牛 塔城地区 美国褐牛 良种牛 受胎率 犊牛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城地区奶牛胚胎移植现状及发展对策
4
作者 于跃武 李建华 《中国乳业》 2006年第1期17-18,共2页
简要介绍了塔城地区奶牛胚胎移植的现状,通过分析胚胎移植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奶牛胚胎移植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胚胎移植 现状 问题分析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发情技术在农区黄牛改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振江 田建军 《草食家畜》 2000年第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农区 母牛 黄牛改良 同期发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塔尔牛对哈萨克牛改良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琛琛 王建国 王洋 《现代畜牧兽医》 2007年第10期26-27,共2页
哈萨克牛是新疆古老的黄牛品种,主要分布于新疆北疆地区,以塔城、阿勒泰、伊犁地区数量最多,被毛以黄色和黑色为主。哈萨克牛是牧区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以肉、乳、役多种用途为目的进行选育而形成的经济类型品种,具有抗严寒、耐粗饲,... 哈萨克牛是新疆古老的黄牛品种,主要分布于新疆北疆地区,以塔城、阿勒泰、伊犁地区数量最多,被毛以黄色和黑色为主。哈萨克牛是牧区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以肉、乳、役多种用途为目的进行选育而形成的经济类型品种,具有抗严寒、耐粗饲,放牧性能好以及抗病力强的特点。由于新疆自然条件复杂,饲养管理条件粗放,因此哈萨克牛在牧区被广泛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牛 西门塔尔牛 效果分析 新疆北疆地区 饲养管理条件 改良 黄牛品种 伊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什拜羊春季牧食行为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武军 余雄 +4 位作者 李建华 王旭光 赵福宾 马杰 赵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0-183,共4页
对巴什拜羊春季牧食行为进行24 h的连续观测表明,巴什拜羊昼夜牧食行为活动节律:采食时间263.3±11.2 min,反刍时间298.7±56.0 min,睡眠时间255.6±37.1 min,运动时间391.4±4.6 min,静立时间231±17.0 min。巴什... 对巴什拜羊春季牧食行为进行24 h的连续观测表明,巴什拜羊昼夜牧食行为活动节律:采食时间263.3±11.2 min,反刍时间298.7±56.0 min,睡眠时间255.6±37.1 min,运动时间391.4±4.6 min,静立时间231±17.0 min。巴什拜羊的日反刍周期数7.22±0.56次,每周期持续时间35.52±5.98 min,全天总食团数265.62±7.40个,每食团咀嚼时间31.31±2.17 min,采食前进速度3.8±1.0 m/s,采食速度60.9±6.3口/s。全天总食团数265.62±7.40个,每食团咀嚼时间31.31±2.17 min,每个食团咀嚼次数42.69±5.67次,与一般绵羊全天逆呕食团及每个食团咀嚼次数差异很大,这可能与巴什拜羊消化机能强有关。巴什拜羊的前进中的采食速度较快。说明草场退化严重以及巴什拜羊的牧食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什拜羊 牧食行为 采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木勒羊品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克木尼斯汗 李建华 +4 位作者 决肯 于跃武 努尔兰 叶尔兰 巴依哈孜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6年第5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哈萨克羊 品种资源 开发 区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瑞士褐牛对新疆褐牛导入杂交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建华 刘武军 《中国牛业科学》 2006年第5期75-77,共3页
新疆褐牛主要分布于北疆地区,尤以塔城、伊犁地区数量最多、品质最好。新疆褐牛是以我区本地黄牛为母本,引用纯种褐牛(瑞士、阿拉塔乌牛为主,并有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为父本,经过长期杂交改良选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具有抗严寒、... 新疆褐牛主要分布于北疆地区,尤以塔城、伊犁地区数量最多、品质最好。新疆褐牛是以我区本地黄牛为母本,引用纯种褐牛(瑞士、阿拉塔乌牛为主,并有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为父本,经过长期杂交改良选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具有抗严寒、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点,由于形成历史较短及各县市育种深度不同,我区新疆褐牛体型结构尚不一致。但自1998年始,随着我区引进优良瑞士褐牛精液,冻精人工授精工作的广泛开展,饲养管理条件的逐步完善,我区新疆褐牛体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重点乡场严格选留公牛,有计划地开展冷冻精液配种工作,使我区褐牛数量与质量都明显提高,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的杂交后代具有优良的生产性能,并且适应本区草原放牧饲养的特点,因而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偏爱,为新疆褐牛改良推广提供了诸多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瑞士 效果分析 导入杂交 美国 饲养管理条件 杂交改良 体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对巴什拜羊羔羊早期增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建华 于跃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4期136-137,共2页
选择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对去势和未去势巴什拜羊羔羊进行对比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羔羊的早期去势降低了饲料利用率,且不利于其增重。未去势的羔羊,增重显著(P<0.05)。
关键词 去势 巴什拜羊 羔羊 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杂牛与哈萨克牛育肥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跃武 努尔兰 +1 位作者 加孜拉 张建光 《中国草食动物》 2004年第2期14-15,共2页
对 14~ 17月龄 12头西杂牛一代公牛和 12头哈萨克公牛进行 12 0天的育肥 ,西杂一代公牛平均日增重 986 5g±12 0 4 5 g ,屠宰率 5 5 2 %,净肉率 44 2 %;哈萨克公牛日增重 498 2 g± 96 3 0g ,屠宰率 46 5 %,净肉率 3 6 4 %... 对 14~ 17月龄 12头西杂牛一代公牛和 12头哈萨克公牛进行 12 0天的育肥 ,西杂一代公牛平均日增重 986 5g±12 0 4 5 g ,屠宰率 5 5 2 %,净肉率 44 2 %;哈萨克公牛日增重 498 2 g± 96 3 0g ,屠宰率 46 5 %,净肉率 3 6 4 %。西杂一代公牛比哈萨克公牛日增重提高 98 0 %,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 8 7和 7 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杂牛 哈萨克牛 育肥对比试验 日增重 饲养管理 日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美利奴羊与新疆细毛羊F_1羔羊育肥对比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建华 《中国草食动物》 2007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新疆细毛羊 羔羊肉生产 育肥对比试验 美利奴羊 南非 半农半牧区 持续稳定发展 塔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小尾寒羊的杂交生产性能测定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于跃武 《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选择3~4岁,体质量相近的适龄小尾寒羊和哈萨克母羊各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小尾寒羊、哈萨克公羊各2只作父本,组成4个杂交组合,以小尾寒羊和哈萨克羊为两个纯繁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3年7~8月配种,2004年1月产羔完... 选择3~4岁,体质量相近的适龄小尾寒羊和哈萨克母羊各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小尾寒羊、哈萨克公羊各2只作父本,组成4个杂交组合,以小尾寒羊和哈萨克羊为两个纯繁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3年7~8月配种,2004年1月产羔完毕,哺乳期4个月,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于2004年9月中旬,即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萨×哈和萨×其后代胴体质量,比哈萨克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出5.72kg和4.12kg,净肉质量比哈萨克羊和小尾羊分别高4.81kg和3.86kg。增加质量显著(P<0.05)。但萨×哈后代胴体质量、净肉质量比小尾寒羊分别高出12.01kg和10.49kg。增加质量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哈萨克 生产性能测定 萨福克羊 2004年1月 2004年9月 胴体质量 2003年 杂交组合 人工授精 饲养环境 性能分析 屠宰试验 质量比 哺乳期 公羊 后代 母本 母羊 父本 纯繁 产羔 月龄 产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断奶体重巴什拜羔羊的育肥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晓刚 吴海山 努尔扎提 《甘肃畜牧兽医》 2008年第3期6-8,共3页
选择60日龄左右断奶的巴什拜羊公羔羊113只,按断奶体重大小不同分为4组,在同一饲养环境下育肥90d。结果表明,1、2、3、4组日增重分别达到233 g±3.75 g、242 g±2.91 g、229 g±3.16 g和170 g±5.27 g,1、2、3组日增重... 选择60日龄左右断奶的巴什拜羊公羔羊113只,按断奶体重大小不同分为4组,在同一饲养环境下育肥90d。结果表明,1、2、3、4组日增重分别达到233 g±3.75 g、242 g±2.91 g、229 g±3.16 g和170 g±5.27 g,1、2、3组日增重与第4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1、2、3组之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每组育肥羔羊增收分别为118.23、125.03、115.51和71.57元/只,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早期断奶 育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杂牛与哈萨克牛育肥对比实验
15
作者 于跃武 章树林 马玉龙 《中国农业文摘(畜牧)》 2004年第2期41-42,共2页
于2002年10月15日至2003年1月13日,在新疆塔城市开展了西杂一代公牛与哈萨克公牛的育肥对比实验,实验情况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牛选择在塔城市阿西尔乡选择14~16月龄西杂一代公牛12头,体重163.5~204.3kg;14~17月龄哈萨克公牛12头... 于2002年10月15日至2003年1月13日,在新疆塔城市开展了西杂一代公牛与哈萨克公牛的育肥对比实验,实验情况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牛选择在塔城市阿西尔乡选择14~16月龄西杂一代公牛12头,体重163.5~204.3kg;14~17月龄哈萨克公牛12头,体重121~154.5kg。牛只要求健康无病,性情温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公牛 西杂一代公牛 西杂牛 对比实验 材料与方法 新疆塔城 西门塔尔牛 粗饲料 牛育肥 屠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什拜羊瘦肉型新品系的培育及其生产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决肯.阿尼瓦什 克木尼斯汗 +2 位作者 海拉提 季文凭 杜曼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6-409,共4页
【目的】培育瘦肉型巴什拜羊新品系。【方法】纯巴什拜羊及其野生盘羊杂交培育的瘦肉型巴什拜羊新品系21的产肉性能数量性状指标、不同饲养季节的肉成分;同时,对体型外貌的遗传变异也进行了测量对比。【结果】两者在产肉性能上相差不大... 【目的】培育瘦肉型巴什拜羊新品系。【方法】纯巴什拜羊及其野生盘羊杂交培育的瘦肉型巴什拜羊新品系21的产肉性能数量性状指标、不同饲养季节的肉成分;同时,对体型外貌的遗传变异也进行了测量对比。【结果】两者在产肉性能上相差不大,但小尾型巴什拜羊新品系总脂肪比纯巴什拜羊减少3 910 g,瘦肉增加1 500 g,大腿肌厚和腰肌厚度各增厚0.5 cm,背部脂肪层减薄1 cm,腰部脂肪层减薄1.5 cm,脂臀减少85.3%,瘦肉增加14.2%,不同季节肉成分中总蛋白含量变化不大,但总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结论】新品系的体型野生基因占优势,毛质和毛色巴什拜羊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盘羊 巴什拜羊 瘦肉型 新品系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杂牛与哈萨克牛育肥对比实验
17
作者 于跃武 章树林 马玉龙 《黄牛杂志》 2004年第1期17-18,共2页
对1417月龄12头西杂一代公牛和12头哈萨克公牛进行120天的育肥,西杂一代公牛平均日增重986.5±120.45g,屠宰率55.2%,净肉率44.2%;哈萨克公牛日增重498.2±96.30g,屠宰率46.5%,净肉率36.4%。西杂一代公牛比哈萨克公牛日增重提高9... 对1417月龄12头西杂一代公牛和12头哈萨克公牛进行120天的育肥,西杂一代公牛平均日增重986.5±120.45g,屠宰率55.2%,净肉率44.2%;哈萨克公牛日增重498.2±96.30g,屠宰率46.5%,净肉率36.4%。西杂一代公牛比哈萨克公牛日增重提高98.0%,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8.7和7.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杂牛 哈萨克牛 育肥试验 增重 饲料报酬 屠宰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羊品种资源及利用建议 被引量:8
18
作者 阿德力 阿依古丽 陈卫国 《新疆畜牧业》 2009年第1期48-49,共2页
哈萨克羊是新疆地方粗毛羊品种,也是新疆原始羊品种之一。现有数量约有150万只。 2007年在新疆农业大学和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总站的参与指导下,对该羊现有的品种特性、体形、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等各方面进行调查测验,其结果做如下... 哈萨克羊是新疆地方粗毛羊品种,也是新疆原始羊品种之一。现有数量约有150万只。 2007年在新疆农业大学和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总站的参与指导下,对该羊现有的品种特性、体形、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等各方面进行调查测验,其结果做如下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羊 品种资源 畜禽品种改良 农业大学 品种特性 生产性能 粗毛羊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的杂交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决肯.阿尼瓦什 库木尼斯汗.加汗 +6 位作者 哈米提.哈凯莫夫 依明.苏来曼 席述宇 杜曼 海拉提 吐尔森哈里 阿依努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02-705,F0003,共5页
对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进行导入杂交,通过对带有1/2、1/4野血的杂种羔羊生长状况、肉用性能、尾型、外形体质和毛质的变化进行观察及测定,并与纯巴什拜羔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二代杂种羔羊在胚胎期四肢生长强度比躯体强,这... 对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进行导入杂交,通过对带有1/2、1/4野血的杂种羔羊生长状况、肉用性能、尾型、外形体质和毛质的变化进行观察及测定,并与纯巴什拜羔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二代杂种羔羊在胚胎期四肢生长强度比躯体强,这一点继承了盘羊的遗传特性,从初生到断奶期间躯体的生长速度和强度较好,这方面继承了巴什拜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的遗传特征,在体尺指标和外部特征上野生基因占优势,毛质和毛的颜色基因巴什拜羊占优势。研究为今后家养绵羊与野生盘羊杂交和充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盘羊 巴什拜羊 杂交 品系 生长发育 外形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第二代杂种羔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决肯.阿尼瓦什 库木尼斯汗.加汗 +6 位作者 哈米提.哈凯莫夫 依明.苏来曼 席述宇 杜曼 海拉提 吐尔森哈里 叶尔兰.谢尔木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对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第二代杂种羔羊生长发育进行测定,通过对第二代杂种羔羊初生前的生长发育、哺乳期的生长发育测定,并且绘制了累积生长、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曲线图。计算分析生长发育的速度、强度等指标,并与纯巴什拜羔羊比较。测... 对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第二代杂种羔羊生长发育进行测定,通过对第二代杂种羔羊初生前的生长发育、哺乳期的生长发育测定,并且绘制了累积生长、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曲线图。计算分析生长发育的速度、强度等指标,并与纯巴什拜羔羊比较。测定结果表明:第二代杂种羔羊在胚胎期四肢生长强度比躯体强,这一点继承了盘羊的遗传特性;从初生到断奶期间躯体的生长速度和强度较好,这方面继承了巴什拜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的遗传特征,但在体尺指标和外部特征上野生基因占优势,为今后巴什拜羊与野生盘羊杂交改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盘羊 巴什拜羊 第二代杂种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