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初报 被引量:5
1
作者 江建国 杨杰峰 +3 位作者 曾文豪 郜二虎 郑德国 卢卫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通过对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12 600余号,经初步鉴定有1 456种,分别隶属于23目192科。其中,鳞翅目昆虫种数最多,31科502种,鞘翅目昆虫次之,42科436种。通过对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的结果分析,初步了解了该自然保护... 通过对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12 600余号,经初步鉴定有1 456种,分别隶属于23目192科。其中,鳞翅目昆虫种数最多,31科502种,鞘翅目昆虫次之,42科436种。通过对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的结果分析,初步了解了该自然保护区昆虫的区系和群落分布。并与七姊妹山、后湖两个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资源分别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 昆虫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林至洪坪公路建设工程对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植被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火明 董文龙 郑德国 《湖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1期56-58,76,共4页
本文通过对竹山县柳林至洪坪公路穿过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植被调查,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评价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对公路建设工程将带给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做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建议措施。
关键词 项目评价区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现状评价及利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建国 杨杰峰 +2 位作者 曾文豪 刘三峡 郑德国 《湖北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55-58,共4页
经调查分析研究,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有昆虫1 456种,隶属23目192科。鳞翅目502种,占34.48%,鞘翅目436种,占29.95%,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分别占7.42%,7.35%,7.07%,5.84%。其余17目115种,占7.89%。有大量可开发利用天敌昆虫、观赏... 经调查分析研究,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有昆虫1 456种,隶属23目192科。鳞翅目502种,占34.48%,鞘翅目436种,占29.95%,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分别占7.42%,7.35%,7.07%,5.84%。其余17目115种,占7.89%。有大量可开发利用天敌昆虫、观赏昆虫、药用昆虫和食用昆虫。保护区所在的竹山县,利用肚倍蚜培植的肚倍,年产1 200 t,产值近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 昆虫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北坡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蒲云海 张应坤 +3 位作者 江明喜 石道良 曹国斌 郑德国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7-332,共6页
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神农架北坡堵河源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并为神农架地区植物起源、植被演替以及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状况深入、准确评价提供基础数据,2002年,采用路线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对堵河源地... 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神农架北坡堵河源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并为神农架地区植物起源、植被演替以及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状况深入、准确评价提供基础数据,2002年,采用路线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对堵河源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野外调查研究,分析了植物区系和植物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状况。结果表明:(1)该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有维管束植物174科730属1733种(含亚种、变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3种;(2)该区植物区系成分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拥有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属级水平的全部类型,但明显偏重于温带性质。且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有中国特有分布属37个,其中,古特有属27个;(3)该区具有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4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6个群系,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同时针对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受威胁状况,提出了植被恢复、加强防火设备设施建设、生态移民、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及社区共管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河源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植被 保护对策 神农架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椿天然林优树选择 被引量:11
5
作者 汪洋 闵水发 +5 位作者 江雄波 郑德国 宋丛文 章定青 付秋生 陈文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1-848,共8页
自2013年以来,在湖北省全省范围内调查红椿Toona ciliata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对12个县市的红椿天然林进行优树选择。确定选优林分,将16~40年生红椿以5 a为龄级分组,利用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异龄林树龄校正,在各龄级组共选出候选优树52株。... 自2013年以来,在湖北省全省范围内调查红椿Toona ciliata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对12个县市的红椿天然林进行优树选择。确定选优林分,将16~40年生红椿以5 a为龄级分组,利用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异龄林树龄校正,在各龄级组共选出候选优树52株。对候选优树材积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材积(y),胸径(x1),树高(x2)回归方程y=-3.066+0.065x1+0.094x2,R2=0.961。通过材积实测值与理论值残差分析,将候选优树按生长量分为3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剔除特征根和贡献率小的形质因子,从6个形质因子中筛选获得冠高树高比、平均冠幅、干形和分枝角等4个因子建立形质分级标准,将候选优树按形质分为3级。对优选优树生长量和形质综合评分,筛选出1级优树7株,2级优树22株,3级优树11株,共40株,占候选优树的76.92%。可基本保证湖北地区红椿种质资源圃的建立和种源试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红椿 天然林 优树选择 材积 形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竹山县首次发现宜昌橙 被引量:3
6
作者 胡蝶 董文忠 +5 位作者 樊丹 张富山 全照学 郑德国 胡文勇 刘胜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2-313,共2页
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为芸香科(Rutaceae)柑桔属(Citrus)植物,据《中国植物志》、《湖北植物志》、《湖北植物大全》等专著和资料记载,宜昌橙产于陕西、甘肃二省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及西北部,广西北部,贵州,四川... 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为芸香科(Rutaceae)柑桔属(Citrus)植物,据《中国植物志》、《湖北植物志》、《湖北植物大全》等专著和资料记载,宜昌橙产于陕西、甘肃二省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及西北部,广西北部,贵州,四川和云南;在湖北分布于来凤、鹤峰、巴东、宜昌、五峰、长阳、兴山、神农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橙 分布 竹山县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北红椿天然林优树选择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汪洋 郑德国 +4 位作者 汪林波 辛晓峰 闵水发 陈松 张小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106,共5页
为建立湖北红椿优良种质资源圃,在鄂西北地区红椿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确定3个环境条件接近的优良天然林分进行优树选择。按3 a和4 a为龄级间隔分组,并对所选候选优树材积进行校正,首选出47株优良候选优树。对生长指标实测计算,设立红... 为建立湖北红椿优良种质资源圃,在鄂西北地区红椿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确定3个环境条件接近的优良天然林分进行优树选择。按3 a和4 a为龄级间隔分组,并对所选候选优树材积进行校正,首选出47株优良候选优树。对生长指标实测计算,设立红椿不同龄级(16-18 a、19-21 a、22-25 a)生长量年平均值和选优基准线。各生长量指标高于年生长量平均值的红椿有19株,高于基准线的单株有15株。对干形、枝下高、冠幅、冠高树高比、分枝角、枝粗细等6个无量纲形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立冠幅、干形和分枝角等3个形质评分因子。通过权重计算确立各形质评分值,复选红椿优树10株,入选率为52.63%。基准线法和形质评分结合选优,既确保了红椿生长指标具有较高的平均增益,又有效避免了因过度评分造成优良遗传性状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北 红椿 天然林 优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椿近成熟天然次生林直径分布 被引量:5
8
作者 钟昌龙 施维华 +2 位作者 李国秀 汪洋 宋菲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6期114-122,共9页
以红椿近成熟天然次生林林木直径的偏度、峰度为指标,研究林木直径分布特征;运用Gamma、Logistic、Normal、Lognormal和Weibull分布概率函数对红椿近成熟天然次生林直径分布进行拟合,χ^(2)检验拟合效果,筛选最优分布函数,将林分特征与... 以红椿近成熟天然次生林林木直径的偏度、峰度为指标,研究林木直径分布特征;运用Gamma、Logistic、Normal、Lognormal和Weibull分布概率函数对红椿近成熟天然次生林直径分布进行拟合,χ^(2)检验拟合效果,筛选最优分布函数,将林分特征与最优拟合函数参数回归,获得预测拟合函数参数并建立预测函数。结果表明:(1)红椿全部林分偏度SK>0,平均峰度KT<0,植株在8—16 cm径级阶段损失较大,林分直径分布主要为左偏山状曲线,即反“J”型曲线,且曲线较为平坦;(2)Weibull分布函数和Logistic分布函数为最优直径分布函数,接受率均为90.0%;(3)方差膨胀因子为6.002<VIF<7.121,建立变量为SK、D^(-1)和H^(-1)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到Weibull分布预测函数的尺度参数b_(E)(R2=0.844),形状参数c_(E)(R2=0.647),且Weibull预测模型对预留林分直径拟合合格率为80.0%。光环境筛导致大量林木的自然稀疏。通过监测观测值与直径分布模型值的差异变化,可合理调节林木直径结构,使林分中小径级红椿林木获得足够光资源而进入主林层,为红椿天然林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椿 近成熟天然次生林 直径分布 拟合 Weibull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山县经济林建设骨干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德国 周玉芳 《湖北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16-18,共3页
竹山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南、北经济树种在这里交汇,既为本地经济林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种源,又因缺乏科学地筛选,致使产业化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延缓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该县自然条件和现有经济林品种的生态... 竹山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南、北经济树种在这里交汇,既为本地经济林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种源,又因缺乏科学地筛选,致使产业化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延缓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该县自然条件和现有经济林品种的生态学特性,选定了核桃等6个经济林建设的骨干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骨干品种 筛选 经济林建设 竹山县 品种 农民脱贫致富 产业化建设 生态学特性 经济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花柏引种栽培初报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孝春 郑德国 但贵堂 《湖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24-27,共4页
日本花柏是竹山县九华山林场60年代末开始引种栽培的用材树种,现已在全县初具栽培规模。通过对引种栽培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分析,掌握了日本花柏的生态习性,并对栽培利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日本花柏 引种栽培 技术 建议 生态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鲵不同地理种群间杂交子一代幼鲵的生长
11
作者 张涛 郑德国 范学翠 《水产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5-39,共5页
将不同地理种群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亲本进行人工杂交,获得子一代幼鲵,研究各杂交组幼鲵(实验组)和本地繁殖幼鲵(对照组)的体长、体质量和存活率。12个月的饲养结果表明:各组平均存活率为83.33%~98.33%;平均体长为20.33cm^25.15cm... 将不同地理种群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亲本进行人工杂交,获得子一代幼鲵,研究各杂交组幼鲵(实验组)和本地繁殖幼鲵(对照组)的体长、体质量和存活率。12个月的饲养结果表明:各组平均存活率为83.33%~98.33%;平均体长为20.33cm^25.15cm,增加15.83cm^20.65cm,增长率351.78%~458.89%;平均体质量为163.34g^240.15g,增加162.59g^239.4g,增长率21678.67%~31920%。各组的存活率、体长、体质量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实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实验组体长、体质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不同地理种群间大鲵杂交子一代幼鲵生长优于本地大鲵繁殖的子一代。因此,繁育幼鲵时应尽量避免本地种群间的繁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不同地理种群 杂交子一代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