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永磁交变磁场的黄铜管内表面磁粒研磨工艺
1
作者 闫宇航 丁云龙 +3 位作者 应骏 孙岩 韩冰 巨东英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2-392,共11页
为满足各类精密零部件的光整加工需求,解决加工黄铜管内表面缺陷时磁场单一和磁性磨粒团聚的问题很有意义。设计新型永磁交变磁场发生装置,使管内加工区域的磁场复杂化,提升研磨效率。通过步进电机控制研磨头内部永磁极的旋转实现磁场... 为满足各类精密零部件的光整加工需求,解决加工黄铜管内表面缺陷时磁场单一和磁性磨粒团聚的问题很有意义。设计新型永磁交变磁场发生装置,使管内加工区域的磁场复杂化,提升研磨效率。通过步进电机控制研磨头内部永磁极的旋转实现磁场的交变;使用脉冲发生器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磁场的交变频率。研磨时间为15 min、加工间隙为1.5 mm的条件下,通过响应面试验方法对比不同参数下黄铜管内表面的加工效果,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磁极转速95.921 r/min、磨料目数88.057目、主轴转速914.320 r/min。在使用最佳工艺参数研磨后,使用超景深3D电子显微镜和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黄铜管内表面进行检测,黄铜管经研磨后表面的原始拉伸纹理、凹坑以及沟壑均被去除,表面粗糙度由原始的Ra 0.581μm降低到Ra 0.070μm。新型永磁交变磁场能够促进管内磁性磨粒的翻滚运动,保证磁性磨粒具有良好的切削能力,提高磁性磨粒的使用率及研磨效果。设计永磁交变磁场磁粒研磨装置并通过响应面对试验数据进行优化,从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5黄铜管 磁粒研磨 永磁交变磁场 响应曲面法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脑死患者脑电信号的动态近似熵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琨 曹建庭 +1 位作者 王如彬 朱惠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3,共7页
研究基于脑电分析的脑死亡判定方法,对于早期发现非脑死亡患者和避免脑死亡误判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脑死亡判定的一个指标,近似熵被引入到对疑似脑死患者脑电信号的分析中。本研究首先将现有的静态近似熵分析法扩展到动态近似熵分析法... 研究基于脑电分析的脑死亡判定方法,对于早期发现非脑死亡患者和避免脑死亡误判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脑死亡判定的一个指标,近似熵被引入到对疑似脑死患者脑电信号的分析中。本研究首先将现有的静态近似熵分析法扩展到动态近似熵分析法,并用来识别昏迷患者与脑死亡者,观察患者病状变化的过程。由于在采集脑电信号的过程中存在噪声干扰,所以在动态近似熵分析之前,引入小波分析法对脑电信号进行去噪的前处理。通过对实测患者数据的分析和验证,使疑似患者的不同状态和病状变化过程得以观察和识别。结果表明:昏迷患者与脑死者的脑电信号存在特征差异,昏迷患者的动态近似熵小于脑死者的动态近似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动态近似熵 小波分析 脑死亡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