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5-甲氧色胺对创伤痛的影响及作用部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淑慧 胡德耀 +1 位作者 李晓辉 王正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26-528,共3页
目的:研究N-乙酰-5-甲氧色胺对创伤痛的影响,并对其可能作用部位进行分析。方法:以大鼠截肢结合50℃热水刺激举尾作为创伤痛模型,大鼠创伤后即刻、1d、2d、3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Mel(30,60,120mg/kg)、Pt20mg/kg、Mel+Pt(10+10mg/kg)及溶... 目的:研究N-乙酰-5-甲氧色胺对创伤痛的影响,并对其可能作用部位进行分析。方法:以大鼠截肢结合50℃热水刺激举尾作为创伤痛模型,大鼠创伤后即刻、1d、2d、3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Mel(30,60,120mg/kg)、Pt20mg/kg、Mel+Pt(10+10mg/kg)及溶媒,于创伤前及最后一次给药后20min、40min、80min、120min观察痛阈(50℃刺激举尾潜伏期)变化情况。观察创伤后3d侧脑室注射Mel(0.25、0.5、1.0mg/kg)后20min、40min、80min、120min的痛阈变化情况。结果:创伤后3d痛阈降至最低,7d恢复至正常。腹腔注射Mel(30—120mg/kg)或侧脑室注射Mel(0.25—1.0mg/kg)均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了创伤大鼠的痛阈,且于给药后40min达高峰,持续至120min仍有效。Mel(10mg/kg)与Pt(10mg/kg)合用,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结论:Mel对创伤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主要作用部位在中枢。Mel与哌替啶有明显协同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5-甲氧色胺 创伤 疼痛 镇痛作用 哌替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下丘脑后部内源性γ-氨基丁酸的释放
2
作者 郭莲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9-230,共2页
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下丘脑后部内源性γ-氨基丁酸的释放郭莲军(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药理教研室,武汉430030)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 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下丘脑后部内源性γ-氨基丁酸的释放郭莲军(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药理教研室,武汉430030)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后部含有大量的GA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下丘脑 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糖酯抗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爱娟 周序斌 +2 位作者 张黎华 徐红岩 徐彩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研究甘糖酯对Ecoli内毒素和同型半胱氨酸所致鹌鹑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甘糖酯能显著降低血管内皮通透性,升高血浆6-酮-PGF1a含量,降低管壁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MDA含量,且药效同给药剂量成正相关,说... 研究甘糖酯对Ecoli内毒素和同型半胱氨酸所致鹌鹑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甘糖酯能显著降低血管内皮通透性,升高血浆6-酮-PGF1a含量,降低管壁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MDA含量,且药效同给药剂量成正相关,说明甘糖酯有抗内皮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糖酯 内毒素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伟峰 陈厚昌 李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2-143,共2页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 ;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 ;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Ⅰ型胶原的水平。姜黄素可剂量...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 ;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 ;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Ⅰ型胶原的水平。姜黄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 ,不同程度抑制Ⅰ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分泌。姜黄素可显著抑制HSC的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 测定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钙通道阻滞剂 MC9204 对离体兔动脉环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招明高 梅其炳 +1 位作者 赵德化 贾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MC9204和nifedipine(NIF)的扩血管强度,并观察MC9204是否具有血管选择性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张力实验法,观察MC9204和NIF的扩血管作用。结果:MC9204和NIF对KCl、C... 目的:比较MC9204和nifedipine(NIF)的扩血管强度,并观察MC9204是否具有血管选择性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张力实验法,观察MC9204和NIF的扩血管作用。结果:MC9204和NIF对KCl、CaCl2和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的离体兔动脉环收缩反应均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使剂量-效应曲线右移。在NE双相收缩实验中,二药均可显著抑制NE依外Ca2+性收缩反应,而对NE依内Ca2+性收缩反应无抑制作用。结论:MC9204扩血管作用强于NIF,MC9204对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抑制作用强于腹主动脉,具有一定的血管选择性作用,此作用通过抑制细胞外Ca2+的进入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9204 NIFEDIPINE 二氢吡啶 腹主动脉 肾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前胡甲素对豚鼠单一心室肌细胞钙电流的频率依赖性阻断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郝丽英 李金鸣 +3 位作者 常天辉 孙晓东 王玉萍 张克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文利用全细胞膜片钳制技术,观察了白花前胡有效成分Pra-A对豚鼠单一心室肌细胞钙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10,100μmol·L-1Pra-A可使钙电流峰值变小,随浓度增加,作用加强;10μmol·L-1... 本文利用全细胞膜片钳制技术,观察了白花前胡有效成分Pra-A对豚鼠单一心室肌细胞钙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10,100μmol·L-1Pra-A可使钙电流峰值变小,随浓度增加,作用加强;10μmol·L-1Pra-A对钙电流的抑制具使用依赖性和频率依赖性.结果提示Pra-A对钙电流的阻断作用可能是白花前胡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理之一;Pra-A可能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素 中药药理 心肌细胞 钙电流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宁痛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乐之 孟德胜 +2 位作者 温宝书 吕金胜 魏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 :探讨祛瘀宁痛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 ,观察祛瘀宁痛贴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祛瘀宁痛贴 0 .3、0 .9、1.8g·kg-1生药能明显降低急性软组... 目的 :探讨祛瘀宁痛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 ,观察祛瘀宁痛贴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祛瘀宁痛贴 0 .3、0 .9、1.8g·kg-1生药能明显降低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 ,减慢血沉速度 ,降低血沉K值 ,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 ,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率和体外血栓形成 (P<0 .0 5或P <0 .0 1)。结论 :改善血液流变学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可能是祛瘀宁痛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作用机理的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宁痛贴 急性软组织损伤 血液流变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尿病模型小鼠糖原代谢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肖梅芳 张学梅 +1 位作者 白香 谭焕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糖原代谢的变化,初步探讨糖原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4种糖尿病小鼠模型:四氧嘧啶诱导模型、STZ诱导模型、n5STZ诱导模型和葡萄糖激酶基因敲除模型,并对模型小鼠血糖水平...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糖原代谢的变化,初步探讨糖原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4种糖尿病小鼠模型:四氧嘧啶诱导模型、STZ诱导模型、n5STZ诱导模型和葡萄糖激酶基因敲除模型,并对模型小鼠血糖水平进行检测。然后测定上述动物模型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对葡萄糖激酶基因敲除模型鼠肝组织中葡萄糖激酶的蛋白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血糖检测结果显示各模型组空腹血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糖尿病造模基本成功。除n5STZ诱导模型外,其它模型组肝糖原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与对照组比较,4种糖尿病模型肌糖原含量均显著降低。Westernblot结果表明葡萄糖激酶基因敲除模型鼠肝组织中葡萄糖激酶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这可能是该模型肝糖原含量减少的机制之一。结论:糖尿病动物模型出现糖原代谢异常,表现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减少,提示糖原代谢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 动物疾病模型 四氧嘧啶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葡萄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调整血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丁华 杨文凯 +2 位作者 党孝鹏 周序斌 吴葆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鱼油经加工精制后含EPA 0.24g/L;DHA 0.47/L,以0.2ml/100g wt给大鼠灌胃一个月,能够有效地预防由高脂饲料所造成的脂质代谢紊乱,使大鼠血清TG、TC、VLDL和LDL水平降低,虽然HDL水平未见明显升高,但其亚组分的组成发生了改变,HDL_2增加,HD... 鱼油经加工精制后含EPA 0.24g/L;DHA 0.47/L,以0.2ml/100g wt给大鼠灌胃一个月,能够有效地预防由高脂饲料所造成的脂质代谢紊乱,使大鼠血清TG、TC、VLDL和LDL水平降低,虽然HDL水平未见明显升高,但其亚组分的组成发生了改变,HDL_2增加,HDL_2/HDL_3比值显著升高。提示口服鱼油能够调整血脂代谢,从而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血脂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硒合用对血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萍 弥曼 +2 位作者 杜洪霞 侯进 李新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911-2913,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硒合用对血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七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血瘀症模型组,均用常水灌胃;C组、D组阿司匹林16mg/kg、8mg/kg灌胃;E组亚硒酸钠20μg/kg(以纯硒计算)灌胃;F组阿司匹林16mg...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硒合用对血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七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血瘀症模型组,均用常水灌胃;C组、D组阿司匹林16mg/kg、8mg/kg灌胃;E组亚硒酸钠20μg/kg(以纯硒计算)灌胃;F组阿司匹林16mg/kg、硒20μg/kg灌胃;G组阿司匹林8mg/kg、硒20μg/kg灌胃。连续给药30d,每日灌胃1次。B~G组均于给药第30天复制大鼠急性血瘀症模型并测定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各给药组均能降低血瘀症大鼠全血高切变率黏度、低切变率黏度、血浆黏度、血栓指数Q值。大小剂量阿司匹林与硒合用均较单用时能更为明显降低全血高切变率黏度、全血低切变率黏度。小剂量阿司匹林与硒合用较单用时能更为明显降低血栓指数Q值。对红细胞变形性指标IR值:大小剂量阿司匹林单用均无明显作用而硒及大小剂量阿司匹林与硒合用组有明显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IR)。结论:阿司匹林与硒合用对血液流变学具协同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 阿司匹林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对病理性心肌肥厚形成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涛 张伟 张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83,共7页
目的:从在体和离体水平分别探讨L-精氨酸对病理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在体水平: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L-精氨酸(L-arginine,L-Arg)组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 methy lester,L-NAME)组(L-Arg+L-NAME... 目的:从在体和离体水平分别探讨L-精氨酸对病理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在体水平: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L-精氨酸(L-arginine,L-Arg)组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 methy lester,L-NAME)组(L-Arg+L-NAME组),利用腹主动脉缩窄制作大鼠模型。检测心肌内蛋白合成总量与心率、血压;比色法检测心肌内一氧化氮(NO)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AT Ⅱ含量,RT-PCR检测心肌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mRNA的表达水平。(2)离体水平:将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处理组、L-Arg处理组(AT Ⅱ+L-Arg)及L-NAME处理组(ATⅡ+L-Arg+L-NAME)。RT-PCR检测原代培养心肌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O synthase,iNOS)、ATⅡ的1型受体(AT Ⅱreceptor type 1,ATR1)和2型受体(ATⅡ receptor type 2,ATR2)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原代培养心肌细胞i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L-Arg提高了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内NO含量,降低了心肌ATⅡ含量、心肌蛋白合成总量、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值以及ACE mRNA的表达量;L-NAME可消除L-Arg的上述作用;(2)在离体条件下,与ATⅡ组相比,L-Arg处理组心肌细胞NO含量、iNOS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有提高,ATR1 mRNA表达水平下降;L-NAME处理组与ATⅡ处理组就上述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各组细胞ATR2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肌内蛋白合成总量与血压水平、心率之间均不存在回归关系,而心肌NO和ATⅡ含量则可作为心肌内蛋白合成总量的预测因子;(4)心肌内ATⅡ含量、ACE mRNA表达量及心肌细胞ATR1 mRNA表达量均与NO含量之间存在线形负相关关系。结论:(1)心肌肥厚的形成与心肌内NO、ATⅡ含量密切相关;(2)L-Arg通过增强心肌iNOS表达,致NO生成增加。NO可减少心肌内ATⅡ生成,并通过调控心肌ACE及ATR1表达来抑制病理性心肌肥厚的形成;(3)ATR2并未参与上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爱娟 周序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26-329,共4页
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的功能相当广泛,除起转运屏障作用外,还合成分泌多种物质,对调节血管紧张度、血液流通、细胞生成、炎症、免疫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多种因素损伤血管内皮都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 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的功能相当广泛,除起转运屏障作用外,还合成分泌多种物质,对调节血管紧张度、血液流通、细胞生成、炎症、免疫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多种因素损伤血管内皮都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和发展。因而探讨损伤EC的因素及其机理已成为当前心血管研究的焦点。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 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消疣液治疗尖锐湿疣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孟昭影 徐振刚 +3 位作者 薛贵平 李占林 李桢 安国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5-676,共2页
目的:观察消疣液治疗尖锐湿疣电灼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于电灼术后用消疣液浸洗,并与单纯局部电灼术及电灼术后外涂重组干扰素a-2b凝胶作对照。结果:尖锐湿疣电灼术后外涂消疣液治疗的复发率及HPV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消疣液治疗尖锐湿疣电灼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于电灼术后用消疣液浸洗,并与单纯局部电灼术及电灼术后外涂重组干扰素a-2b凝胶作对照。结果:尖锐湿疣电灼术后外涂消疣液治疗的复发率及HPV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消疣液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活血散结除疣的功效,能够显著降低尖锐湿疣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外用新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复发 中药外用制剂 消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5-二乙酰苯甲酰乌头宁镇痛作用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慧灵 杨煜荣 +3 位作者 王勇 郑平 王洪诚 劳爱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9,共4页
大鼠电刺激法及小鼠醋酸扭体法测痛表明,利血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酚苄明和育亨宾均可使3,15-二乙酰苯甲酰乌头宁(DABA)镇痛作用减弱或消失,哌唑嗪及普萘洛尔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DABA的镇痛作用可能与中枢去甲肾上... 大鼠电刺激法及小鼠醋酸扭体法测痛表明,利血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酚苄明和育亨宾均可使3,15-二乙酰苯甲酰乌头宁(DABA)镇痛作用减弱或消失,哌唑嗪及普萘洛尔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DABA的镇痛作用可能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α_2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宁 止痛 去甲肾上腺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对PGI_2和TXA_2样物质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焦波 张世玲 +4 位作者 尚雪原 鲁凤友 程艳娜 石杰 袁玮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7-238,共2页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长期食用鱼类的格陵兰爱斯基摩人心血管发病率较低,与鱼油含有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即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有关.据报道,鱼油具有调整血脂,抑制血小板聚...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长期食用鱼类的格陵兰爱斯基摩人心血管发病率较低,与鱼油含有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即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有关.据报道,鱼油具有调整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延缓血栓形成等作用.本实验研究鱼油主要成分EPA对前列环素I_2(prostacycline I_2,PGI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碳五烯酸 前列环素 血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萍 弥曼 +1 位作者 杜洪霞 候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3-194,共2页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对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上,测定血糖及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浆中血栓素A2(代谢产物为TXB2)、前列环素(代谢产物为6-Keto-PGF1α)的含量。结...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对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上,测定血糖及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浆中血栓素A2(代谢产物为TXB2)、前列环素(代谢产物为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的血糖、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浆中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血浆中6-Keto-PGF1α的含量低于正常组。亚硒酸钠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下降,血浆中TXB2的含量降低,6-Keto-PGF1α的含量升高,TXB2/6-Keto-PGF1α比值降低。结论亚硒酸钠能抑制糖尿病大鼠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机制与调节TXA2/PGI2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亚硒酸钠 血小板聚集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二醇组皂甙对大鼠皮层神经元钙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开丽 王中峰 肖家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人参二醇组皂甙(PDS)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膜L-型钙通道单通道电活动的影响。方法急性分离大鼠皮层神经元和细胞贴附膜片钳技术。结果PDS(1.5gL-1)可明显缩短大鼠皮层神经元L-型钙通道的平均开放时间,延... 目的研究人参二醇组皂甙(PDS)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膜L-型钙通道单通道电活动的影响。方法急性分离大鼠皮层神经元和细胞贴附膜片钳技术。结果PDS(1.5gL-1)可明显缩短大鼠皮层神经元L-型钙通道的平均开放时间,延长其平均关闭时间,降低其开放概率,而对该通道的电流幅值无明显影响,其作用与经典钙通道阻断剂vera-pamil相似但较弱。结论PDS对大鼠皮层神经元L-型通道有明显阻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二醇组皂甙 皮层神经元 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2
18
作者 林棋 林镇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249-250,共2页
回顾了黄连素近年来在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应用概况,总结了黄连素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和应用进展。认为黄连素是一个治疗心血管疾病十分有价值的药物。
关键词 黄连素 心血管疾病 机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总黄酮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致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卢新华 黄煌 +5 位作者 谭斌 邓华菲 王桂霞 左克强 李坚 何军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研究马齿苋总黄酮(Portulaca totalflavone,PTF)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PDGF-BB)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 cell,VSMC)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计数法观... 目的:研究马齿苋总黄酮(Portulaca totalflavone,PTF)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PDGF-BB)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 cell,VSMC)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计数法观察PTF(8、24、72mg/L)对PDGF-BB所致的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方法测定VSMC DNA的合成;流式细胞仪分析增殖细胞周期,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VSMC内[Ca2+]i。结果:PTF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DNA合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处于G1/G0期的细胞数增多,而G2/S期的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能抑制高K+诱导的VSMC内[Ca2+]i升高(P<0.01)。结论:PTF可明显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VSMC内高钙浓度[Ca2+]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总黄酮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 氚-胸腺嘧啶核苷 细胞周期 细胞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雷公藤多甙对雌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梁文波 董何彦 冷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雷公藤多甙对雌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瓜蒌、石斛、白勺、川芎、生地、当归、五味子、菟丝子、构杞子、车前子、复盆子、益母草、泽兰组成的中药复方,其水提剂11.27,5.64,2.82 g·kg^(-1)与雷公藤多甙组成复方... 目的 探讨复方雷公藤多甙对雌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瓜蒌、石斛、白勺、川芎、生地、当归、五味子、菟丝子、构杞子、车前子、复盆子、益母草、泽兰组成的中药复方,其水提剂11.27,5.64,2.82 g·kg^(-1)与雷公藤多甙组成复方雷公藤多甙给大鼠ig.结果 三个剂量的复方雷公藤多甙均能不同程度地纠正雷公藤多甙导致的大鼠动情周期异常、子宫重量减轻及子宫肌层变薄,各实验组卵巢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复方雷公藤多甙对雌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毒副作用明显低于雷公藤多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雷公藤多甙 生殖系统 中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