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腺样囊性癌67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1
作者 孙慧 宋昕 +11 位作者 赵若华 蒋宁宁 朱佳仪 丁倩倩 赵学科 范宗民 李爱丽 张冬云 马磊 裘一兵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E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0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67例EACC患者,其中男51例,女16例,发... 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E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0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67例EACC患者,其中男51例,女16例,发病年龄52~81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EAC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好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HR(95%CI)为3.875(1.607~9.342)]是EAC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EACC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样囊性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管腺癌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王立东 陶潇龙 +22 位作者 宋昕 高慧丽 张晓倩 赵学科 卢玉娴 张占阳 王苒 范宗民 韩雪娜 尹艳春 雷玲玲 韩文莉 秦富强 李爱丽 王献增 王五洲 李吉林 马磊 徐全晓 罗宏 李秀敏 张冬云 纪爱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食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600例食管腺癌患者。对淋巴结转移(LNM)、脉管癌栓(V... 目的:探讨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食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600例食管腺癌患者。对淋巴结转移(LNM)、脉管癌栓(VTE)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探讨两者与预后的关联性。结果:600例中LNM 340例(56.7%),存在VTE 262例(43.7%)。LNM阳性(LNM+)组男性、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阳性、胸下段、低分化和T3/T4期患者比例大于阴性(LNM-)组(P<0.05);VTE阳性(VTE+)组男性、高发区、家族史阳性、胸下段、低分化、T3/T4期患者比例大于阴性(VTE-)组(P<0.05)。LNM^(+)VTE^(+)患者213例,LNM^(-)VTE^(-)患者211例,LNM^(+)VTE^(-)患者127例,LNM^(-)VTE^(+)患者49例。LNM^(-)VTE^(-)组预后优于LNM^(+)VTE^(-)和LNM^(+)VTE^(+)组(P均<0.001)。Cox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多种因素后,与LNM^(-)VTE^(-)相比,LNM^(-)VTE^(+)、LNM^(+)VTE^(-)、LNM^(+)VTE^(+)食管腺癌患者死亡风险增加,HR(95%CI)分别为1.496(0.980~2.285)、2.019(1.483~2.748)、2.642(2.013~3.467)。结论:LNM、VTE与食管腺癌死亡风险有关,两者应纳入预后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淋巴结转移 血道转移 脉管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黏液表皮样癌8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3
作者 赵若华 宋昕 +18 位作者 赵学科 秦富强 李爱丽 王献增 王五洲 郭威 李吉林 马磊 徐全晓 孙慧 蒋宁宁 丁倩倩 朱佳仪 李秀敏 鲍启德 库建伟 张冬云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黏液表皮样癌(EM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86例原发性EMEC患者,男60例,... 目的:探讨食管黏液表皮样癌(EM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86例原发性EMEC患者,男60例,女26例,年龄44~78岁。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EME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65岁和<65岁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95%CI)为2.357(1.300~4.274)]和有淋巴结转移[HR(95%CI)为2.262(1.275~4.012)]是EME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是EMEC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4
作者 蒋宁宁 钟侃 +26 位作者 宋昕 赵学科 魏梦霞 王苒 韩雪娜 丁倩倩 孙慧 赵若华 朱佳仪 张占阳 秦富强 李爱丽 王献增 王五洲 郭威 李吉林 马磊 徐全晓 罗宏 杨声坤 谢伟 李秀敏 鲍启德 库建伟 张冬云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单纯腺癌和食管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年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5 282例食管单纯腺癌、1 988例食管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食管单纯腺癌和食管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年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5 282例食管单纯腺癌、1 988例食管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食管单纯腺癌中男性,年龄≥60岁,常住地为食管癌低发区,无肿瘤家族史,肿瘤中高分化,肿瘤位于胸下段,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的占比高于食管腺鳞癌(P<0.05)。食管单纯腺癌与腺鳞癌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男性,年龄≥60岁,TNM分期Ⅲ、Ⅳ期,手术切缘不净是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168(1.021~1.336)、1.462(1.297~1.647)、1.605(1.432~1.799)、1.427(1.136~1.793)]和[1.187(1.033~1.364)、1.416(1.241~1.661)、1.333(1.170~1.518)、1.311(1.009~1.703)]。结论:性别、年龄、TNM分期、手术切缘情况是食管单纯腺癌和腺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单纯腺癌 食管腺鳞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HPV检测法及p16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凤艳 吴蒙 +3 位作者 孙玉满 张玲 杨俊泉 刘宏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不同检测方法及p16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病理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21例LSCC,按WHO(2017)头颈部肿瘤分类诊...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不同检测方法及p16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病理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21例LSCC,按WHO(2017)头颈部肿瘤分类诊断标准,分别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PV-DNA,RNAscope法检测HPV 16型及18型E6、E7的mRNA,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p16染色并分析其表达特点。结果 LSCC患者发病年龄37~62岁,中位年龄46岁;男性13例,女性8例,其中HPV 16-DNA检测5例为阳性(5/21,23. 8%),16例为阴性(16/21,76. 2%)。HPV阳性患者中1例p16强阳性(1/5,20. 0%); HPV 16 mRNA检测8例为阳性(8/21,38. 1%),其中5例同时为HPV 16-DNA阳性,3例p16阳性(3/8,37. 5%); 13例HPV 16 mRNA检测为阴性(13/21,61. 9%)。HPV阳性LSCC组织学多表现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细胞核深染,核仁不明显,细胞边界不清。结论 LSCC组织主要为HPV 16型,以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为主。应用RNAscope法检测HPV 16 mRNA比PCR-DNA反向点杂交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p16不能作为检测LSCC组织中HPV感染状态的替代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HPV-DNA HPV mRNA P16 RNAsc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病理生理学教学的现状和思考
6
作者 卢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44-2245,共2页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教学 理论课教学 中国 生理教研室 实验课教学 教学体系 基础医学 学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胶元酶法分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新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旭开 杨成明 +1 位作者 刘光耀 谯怡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前国内外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常用方法主要是贴块培养分离法和单纯胶元酶分离法,但前者易出现“去分化”或“调整”现象,后者又耗时、膜损伤作用大和收集细胞数量少。本文采用复合胶元酶法对16例外科手术时标本组织血管进行分离与鉴... 目前国内外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常用方法主要是贴块培养分离法和单纯胶元酶分离法,但前者易出现“去分化”或“调整”现象,后者又耗时、膜损伤作用大和收集细胞数量少。本文采用复合胶元酶法对16例外科手术时标本组织血管进行分离与鉴定,以评价该方法的应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 血管 胶元酶 细胞分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及骨骼肌的相应指标变化 被引量:20
8
作者 彭军 张连元 +5 位作者 门秀丽 董淑云 胡永奇 李宏杰 赵利军 赵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24-1425,1439,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过程中血及骨骼肌的相应氧化损伤变化。方法:实验采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7组,即: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再灌注0.5、2、4、6、10h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浆乳酸脱氢酶(LDH)、...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过程中血及骨骼肌的相应氧化损伤变化。方法:实验采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7组,即: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再灌注0.5、2、4、6、10h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骨骼肌组织湿干重比值(W/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和骨骼肌在光镜下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大鼠LIR后血浆胞浆酶LDH和CK、脂质过氧化物MDA持续性升高,4h左右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血浆SOD在LIR后持续性下降,4h左右达到低谷;腓肠肌组织SOD和MDA的变化趋势与血浆一致;W/D和MPO亦在LIR后明显增加,4h后开始下降;再灌注4h光镜下可见骨骼肌纤维水肿变形,横纹紊乱、消失,肌间隙增宽,间质水肿,纤维蛋白渗出,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出血明显。结论:大鼠LIR后发生骨骼肌损伤与机体活性氧产生增多及清除酶活性下降有关,且以再灌注4h左右为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再灌注损伤 四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纤维样基质细胞系对HL-60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蓉 黄高 +5 位作者 陈协群 王哲 冯骥良 张伟平 郭英 杨国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76-479,共4页
为了观察正常人骨髓成纤维样细胞系 (HFCL)对白血病细胞系HL 60细胞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用免疫组织化学对HFCL细胞进行组织学鉴定 ;建立HL 60细胞和HFCL细胞共培养体系 ,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生长曲线 ;HE染色和瑞 ... 为了观察正常人骨髓成纤维样细胞系 (HFCL)对白血病细胞系HL 60细胞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用免疫组织化学对HFCL细胞进行组织学鉴定 ;建立HL 60细胞和HFCL细胞共培养体系 ,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生长曲线 ;HE染色和瑞 姬姆萨染色后进行分裂指数 (MI)测定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 ;Western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L 60细胞表达VEGF水平。结果发现 ,与HFCL细胞共培养后HL 60细胞生长受抑 ,且与HFCL细胞直接接触组的抑制作用大于用跨室共培养组 ,其分裂指数表现为单独HL 60细胞组大于用跨室共培养组 ,更大于与HFCL细胞直接接触组。同时发现HL 60细胞与HFCL细胞共培养后G1期细胞增多 ,S期细胞减少 ,且PCNA表达下调 ,以直接接触组为甚。HL 60细胞与HFCL细胞共培养后 ,培养上清的VEGF水平减低 ,直接接触组和跨室共培养组下降程度一样 ,而与HL 60细胞共培养 ,HFCL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结论 :正常人骨髓成纤维样细胞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系HL 60的增殖 ,抑制细胞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样基质细胞 HL-60细胞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靶向性超抗原基因疫苗的设计和预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禄韶英 隋延仿 +3 位作者 李增山 潘承恩 武文 叶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 :探讨AFP顺式作用元件调控的肝癌特异性减毒超抗原疫苗 (SEA(D2 2 7A) Linker CD80tm)设计的合理性。方法 :应用核酸和蛋白质分析软件GeneConstructionKit2 .0、ANTHERPRO5 .0、JAMBW1 1和www .expasy .com网站提供的方案 ,分析... 目的 :探讨AFP顺式作用元件调控的肝癌特异性减毒超抗原疫苗 (SEA(D2 2 7A) Linker CD80tm)设计的合理性。方法 :应用核酸和蛋白质分析软件GeneConstructionKit2 .0、ANTHERPRO5 .0、JAMBW1 1和www .expasy .com网站提供的方案 ,分析重组体的开放读框以及融合蛋白的可及性、柔性、抗原性和疏水性 ,并作了跨膜区和二级结构模拟。结果 :重组体的转录受AFP顺式作用元件调控 ,Linker所在部位柔性高 ,可及性弱 ,不改变两侧蛋白分子的抗原性和疏水性。融合蛋白表达后 ,被CD80tm锚定于肝癌细胞表面 ,超抗原部分 (SEA)表达在细胞膜外 ,二级结构预测Linker不改变蛋白结构 ,完全符合作者设计疫苗的初衷。结论 :重组疫苗设计合理 ,特异性高 ,融合蛋白有很大可能保留了SEA和CD80tm的理化特性 ,为进一步的实践操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靶向性超抗原基因疫苗 设计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14
11
作者 宋鄂 董宇 +2 位作者 石博 赵生友 吴家祥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 评价链脲佐菌素 (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M ) ,糖尿病 1个月组 (M1)、3个月组 (M3 )、5个月组 (M5)。分别进行视网膜铺片、石蜡切片及透射电镜超微观察。结果 普通... 目的 评价链脲佐菌素 (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M ) ,糖尿病 1个月组 (M1)、3个月组 (M3 )、5个月组 (M5)。分别进行视网膜铺片、石蜡切片及透射电镜超微观察。结果 普通石腊切片 :M、M1未见异常改变 ,从M3 开始出现异常改变 ,以M5最明显。表现为视网膜水肿 ,尤其内核层。细胞排列紊乱 ,内核层血管周围水肿更明显 ,节细胞数量减少 ,静脉扩张、渗出 ,并有出血。视网膜消化铺片 :( 1)周细胞数量 :M1与M相比无差别 (P >0 0 5 ) ,而M3 及M5与M相比明显减少 (P <0 0 1)。 ( 2 )毛细血管形态 :以M5时病变最重 ,可见毛细血管栓塞 ,无细胞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无灌注。透射电镜观察 :M未见异常改变 ,从M1开始出现异常改变 ,以M5最明显。表现为基底膜节段性增厚、断裂缺失 ,内皮细胞肿胀变形 ,向管腔内指状突起 ,异染色质浓集居边 ,周细胞核异染色质浓集居边 ,线粒体肿胀变性 ,甚至呈空泡状 ,视细胞外节盘膜结构紊乱 ,内节线粒体肿胀。结论 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可以作为人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背景期病理改变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视网膜病变 评价 视网膜铺片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褚薇薇 聂蕾 +4 位作者 和新盈 闫爱丽 周伊 吴庚利 张润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86-1789,共4页
目的:观察后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OST)组;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湿/干比值(W/D)... 目的:观察后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OST)组;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湿/干比值(W/D)。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Bcl-2、Bax和caspase-3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T/R组相比,IPOST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肺W/D显著下降(P<0.05),Bcl-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Bax和caspase-3mRNA与蛋白表达量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上调Bcl-2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axmRNA和蛋白表达,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缺血后处理 急性肺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肠黏膜细胞凋亡 被引量:10
13
作者 褚薇薇 武步强 +3 位作者 沙焕臣 张润岐 闫爱丽 王殿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黏膜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reC)组、缺血后处理(IPostC)组;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别观测各...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黏膜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reC)组、缺血后处理(IPostC)组;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别观测各组大鼠肠黏膜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发生情况以及肠黏膜细胞bcl-2、bax mRNA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ostC组和IPreC组大鼠肠黏膜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升高(均P<0.05),肠黏膜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均P<0.05),肠黏膜细胞bcl-2 mRNA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bax mRNA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IPostC组和IPreC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肠黏膜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缺血预处理 线粒体 细胞凋亡 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感染及EGFR、Sox2蛋白表达与肿瘤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蒙 孙玉满 +2 位作者 杨俊泉 汪宏斌 刘宏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9-752,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oma virus,HPV)感染及EGFR、Sox2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OSCC组织标本85例,分别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蜡块组织...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oma virus,HPV)感染及EGFR、Sox2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OSCC组织标本85例,分别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蜡块组织中HPV感染及EGFR、Sox2表达,收集患者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HPV在OSCC组织中的检出率为29.4%(25/85),阳性患者以非吸烟者居多,高于阴性患者(P<0.001)。HPV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EGFR、Sox2的阳性率分别为69.4%(59/85)、71.8%(61/85);EGFR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01);Sox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01、P<0.009)。随访2年以上的OSCC患者中17例出现复发(复发组),HPV阳性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为5.9%(1/17),低于HPV阴性患者(P=0.037);EGFR、Sox2蛋白在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8.2%、94.1%及64.7%、66.2%;Sox2蛋白在复发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47)。结论 OSCC中存在一定比例的HPV感染及EGFR、Sox2表达;HPV阳性患者复发率低于阴性患者;EGFR表达与肿瘤分级有关;Sox2表达与肿瘤分级、TNM分期及复发相关。HPV阴性、EGFR及Sox2阳性患者治疗后应定期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口腔鳞状细胞癌 HPV EGFR SOX2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中两种TNFR的表达及新型rhTNF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洁如 赵宁 +4 位作者 颜真 李玉松 王文勇 常耀明 张英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讨TNFRp55和TNFRp75在各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新型rhTNF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120例肿瘤组织和10株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中,TNFRp55和TNFRp7... 目的 探讨TNFRp55和TNFRp75在各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新型rhTNF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120例肿瘤组织和10株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中,TNFRp55和TNFRp75的表达及分布。同时应用结晶紫摄入法,观察nrhTNF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结果 在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中,TNFRp5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和99%,TMFRp75分别为 84.2%和98.8%,不同类型肿瘤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nrhTNF可抑制SW480、SGC7901、8910SMMC7721和BEL7402这5株肿瘤细胞生长,但是不能抑制另外5株肿瘤细胞A549、PLA801、Hela、Eca109和GRC-l的生长。结论TNFR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细胞上,nrhTNF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程度与TNFRp55的表达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组织 肿瘤细胞 TNFRp55 TNFRp7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结晶紫摄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组织中病毒核心蛋白及p53和Bcl-2的表达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志培 王文亮 +3 位作者 江逊 赵佐庆 成胜权 郭双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771-773,776,i0007,共5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突变p53、Bc l-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是否能促进p53突变和Bc l-2的表达。方法:收集HCV表达阳性的肝炎、肝硬化组织23份,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HCV核心...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突变p53、Bc l-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是否能促进p53突变和Bc l-2的表达。方法:收集HCV表达阳性的肝炎、肝硬化组织23份,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HCV核心蛋白、突变p53、Bc l-2的表达,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结果:核心蛋白和突变p53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Bc l-2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在核心蛋白表达阳性的组织中,突变p53的阳性表达率为87.0%,Bc l-2的阳性表达率为95.7%,三组间阳性强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95);HCV-C蛋白与突变p53、Bc l-2阳性强度两者间相关性检验的P值分别为0.011和0.012,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和0.72;突变p53与Bc l-2两者相关性检验P=0.007,r=0.72。结论:三种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HCV核心蛋白可能促进野生p53突变;核心蛋白和突变p53都有可能促进Bc l-2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突变P53 BCL-2 丙型肝炎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中性粒细胞的分离及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率的测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严鸣 龚肖崎 张亚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5-87,共3页
大鼠中性粒细胞的分离及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率的测定严鸣,龚肖崎,张亚霏中性粒细胞(PMN)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无论在机体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都具有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是测定人静脉... 大鼠中性粒细胞的分离及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率的测定严鸣,龚肖崎,张亚霏中性粒细胞(PMN)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无论在机体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都具有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是测定人静脉血中的PMN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糖皮质激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系膜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8
作者 辛榕 卞修武 谯怡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57-359,共3页
肾小球系膜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进Improvementofglomerularmesangialcellculture10vitro辛榕,卞修武,谯怡然(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教研室)630038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体外... 肾小球系膜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进Improvementofglomerularmesangialcellculture10vitro辛榕,卞修武,谯怡然(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教研室)630038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有一定难度。1975年F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膜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体外培养 肾小球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对HL-60和HL-60/VCR细胞凋亡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蓉 黄高昇 +6 位作者 王哲 陈协群 白庆咸 张伟平 王娟红 王文清 郭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86-292,共7页
为了观察正常人骨髓成纤维样基质细胞系HFCL对白血病敏感细胞HL-60和多药耐药细胞HL-60/VCR 凋亡易感性的影响,先建立HL-60或HL-60/VCR细胞与HFCL细胞共培养体系;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和吖啶橙/ 溴化乙啶(AO/EB)染色,分别在光镜和荧... 为了观察正常人骨髓成纤维样基质细胞系HFCL对白血病敏感细胞HL-60和多药耐药细胞HL-60/VCR 凋亡易感性的影响,先建立HL-60或HL-60/VCR细胞与HFCL细胞共培养体系;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和吖啶橙/ 溴化乙啶(AO/EB)染色,分别在光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TUNEL检测晚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 测细胞周期、凋亡峰和annexin V阳性的早期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检测Bcl-2、活化的胱冬蛋白酶(caspase)-3蛋 白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经topotecan(TPT)处理后的HL-60和HL-60/VCR细胞,在光镜和荧光 显微镜下均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这些改变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nnexin V染色后能检测到早期凋亡 细胞;细胞周期显示: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减低,并有明显凋亡峰;TUNEL能检测到许多阳性细胞;同时出现活 化的caspase-3,伴有Bcl-2的表达下调,但与HFCL细胞共培养后,经TPT处理的HL-60和HL-60/VCR细胞中早期 和晚期凋亡细胞有所减少,凋亡峰减低,而且活化的Caspase-3表达减弱,Bcl-2蛋白表达上调,且以直接接触组为 甚。结论:正常骨髓成纤维样基质细胞HFCL能轻度降低白血病HL-60和HL-60/VCR细胞对TPT的凋亡易感性, 并有caspase-3和Bcl-2重要信号传导分子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急性白血病 HL60细胞 HL60/VCR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设研究生课程的一些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建 刘宇健 +2 位作者 章卫平 陈玉霞 刁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86-2286,共1页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必修课程 授课内容 教学内容 科研工作 研究生教育 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