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免疫学立体化教学模式设计及实践
1
作者 姜朋涛 胡志芳 +6 位作者 吕明华 王宁 高兴春 李爱连 张典 姜凤良 郭娜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3-1227,共5页
为适应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和打造“金课”的要求,通过教学实践,本课题组提出了“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将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通过各类资源(素材库)建设,形成相应教学模式,最后多层次教学评价完成教学的整... 为适应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和打造“金课”的要求,通过教学实践,本课题组提出了“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将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通过各类资源(素材库)建设,形成相应教学模式,最后多层次教学评价完成教学的整体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教学模式 金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与感染基础》模块教学的总结和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张燕 陈丽华 +3 位作者 温伟红 杨琨 刘侃 杨安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4-1376,1380,共4页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和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医学免疫学在所有医学类院校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间起着桥梁作用。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医学免疫学学科本身的迅猛发展,加之我国...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和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医学免疫学在所有医学类院校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间起着桥梁作用。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医学免疫学学科本身的迅猛发展,加之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正在积极推进改革,医学免疫学作为基础医学教育中的支柱学科,如何使之顺应医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如何使医学生摆脱免疫学单一学科的晦涩难懂及学科本身抽象枯燥的难题,使学生在掌握医学免疫学理论的基础上,全面系统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调控规律,同时提高授课内容的丰富性及趣味性,是目前免疫学教学改革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模块教学 基础医学教育 基础医学课程 医学教育模式 医学教学改革 支柱学科 临床医学教学 晦涩难懂 医学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PBL方法在八年制《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赟 杨琨 +7 位作者 陈丽华 宋朝君 方亮 李琦 庄然 金伯泉 温伟红 杨安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7-948,共2页
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临床医学博士。医学免疫学是与临床联系较为紧密的基础课之一,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处理临床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探讨临床表象之下深层次科学问题的科研思维水平,一直是免疫学教学的主要关注之一。PBL... 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临床医学博士。医学免疫学是与临床联系较为紧密的基础课之一,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处理临床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探讨临床表象之下深层次科学问题的科研思维水平,一直是免疫学教学的主要关注之一。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创,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免疫学教学 PBL 临床问题 应用 逻辑思维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互动式教学进行《医学免疫学》课堂授课的体会 被引量:13
4
作者 温伟红 王涛 +5 位作者 庄然 宋朝君 马樱 金伯泉 杨琨 杨安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5-1227,共3页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必修课。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医学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不断向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多学科渗透,已逐步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尽管...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必修课。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医学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不断向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多学科渗透,已逐步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尽管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但医学免疫学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枯燥等特点,大部分学生认为它是一门让人头疼的学科,大量的免疫学概念,免疫分子、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临床疾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们感到非常难以理解和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互动式教学 课堂授课 学科地位 医学院校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生命科学 教学效果 学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及体会 被引量:17
5
作者 高兴春 郭娜 +2 位作者 李爱连 胡志芳 姜凤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0-281,共2页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纽带。但是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存在课时少,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及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弊端。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教学 免疫学实验课 教学效果 实验课教学 理论教学 学习热情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医学电子书包”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方亮 金伯泉 陈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91-1092,共2页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病理过程及其机制。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免疫学在疾病的研究、预防、诊断和治...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病理过程及其机制。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免疫学在疾病的研究、预防、诊断和治疗等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构筑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医学电子 免疫学理论 生命科学发展 基础医学教育 学生科学素质 教学效果 知识结构体系 人体免疫系统 免疫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徐竹蔚 杨琨 +1 位作者 杨安钢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7-708,共2页
所谓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即运用两种不同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一般指英语)进行思维,能... 所谓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即运用两种不同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一般指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双语教学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专业《免疫学概论》教学内容改革的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樱 金伯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0-1061,共2页
高等药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从事药物研究及开发等相关领域的工作。免疫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不仅理论体系完整,而且技术应用广、实用性强,与药学学科有着广泛交叉和渗透。
关键词 药学专业 免疫学教学 教材选用 药学学科 课程设置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高层次人才 免疫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国内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中的实施和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樱 金伯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1-1262,1267,共3页
近些年来,随着免疫学领域研究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免疫学在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以及阐明医学领域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和制定有效防治措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免疫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的必修课... 近些年来,随着免疫学领域研究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免疫学在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以及阐明医学领域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和制定有效防治措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免疫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的必修课和主干课,是连接医学各基础学科的重要桥梁。但由于免疫学课程理论较抽象、名词概念较多,使得大部分医学生认为免疫学是本科学习阶段最难学习的课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医学院校学生 教学效果 免疫学教学 开放式教学模式 名词概念 科研思维 问题学习 疾病发病机制 医学专业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学课外阅读对学员综合能力的提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琨 张赟 +5 位作者 金伯泉 杨安钢 温伟红 张勇 方亮 徐竹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1-373,共3页
关键词 免疫学专业 本科学员 课外阅读 综合能力 《医学免疫学》 教学实践 生物技术专业 口腔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HLDA8新CD编号候选分子看免疫学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伯泉 刘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共2页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human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HLDA)及其单克隆抗体在免疫学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功能研究的深入, 不断有新的功能重要的白细胞分化抗原被发现.
关键词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免疫学 CD编号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分子,新细胞亚群,新认识——追踪细胞和分子免疫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IL-12家族 IL-35 调节性T细胞 TH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后基因组计划推动免疫学迅速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共1页
关键词 后基因组 免疫分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有免疫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功金 霍毅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0-405,共6页
固有免疫细胞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触发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活化来抵抗感染。虽然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中心作用,但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表观遗传因素,包括DNA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 固有免疫细胞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触发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活化来抵抗感染。虽然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中心作用,但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表观遗传因素,包括DNA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对不同类型的固有免疫细胞的谱系分化和基因表达的调控都至关重要。大部分表观遗传型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但是病原体和其他环境刺激因素也能诱导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提高固有免疫的耐受性或者使固有免疫细胞发挥更强大的应答能力。本文就表观遗传学因素对固有免疫应答的启动、维持和调节的重要贡献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表观遗传学 TOLL样受体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提升课程育人:以西安医学院医学免疫学教学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典 姜凤良 +5 位作者 胡志芳 李爱连 王宁 高兴春 姜朋涛 吕明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661-2663,共3页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水平,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本文以西安医学院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为例,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医学生深切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为培养医学生是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
关键词 思政 医学免疫学 课堂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宁 姜凤良 +3 位作者 姜朋涛 郭娜 胡志芳 徐曦(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9-403,共5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也是医学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现代化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形势下,我校坚持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临床本科专业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内容,通过深入挖掘医学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也是医学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现代化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形势下,我校坚持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临床本科专业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内容,通过深入挖掘医学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和思想政治内容,将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理念有机融合,使德育教育渗透并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以期培养德才兼备的医疗卫生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分易”教学平台在医学免疫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宁 姜凤良 +3 位作者 郭娜 胡志芳 吕明华 陈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18-2222,共5页
网络教学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因其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期发挥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并与传统课堂教学思路深度融合,我们在基础医学学科医学免疫学理论课程... 网络教学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因其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期发挥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并与传统课堂教学思路深度融合,我们在基础医学学科医学免疫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运用“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并首次应用“对分易”平台进行全程线上教学、学生管理、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形成性评价等实践,为推进本学科线上教育教学改革、从整体上提升网络教学课程质量和教学成效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对分课堂 对分易教学平台 教学设计 形成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分析揭示高原低氧对小鼠脾组织磷脂代谢的调控机制
18
作者 王昕 郭玉静 +2 位作者 王嘉阳 汪晓筠 胡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9-1299,共11页
脾是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参与病原体清除和抗体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并参与代谢平衡调节。高原低氧环境可影响脾组织脂质代谢,但影响脂质代谢的关键机制仍不清楚。我们旨在使用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研究高原低氧对小鼠脾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 脾是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参与病原体清除和抗体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并参与代谢平衡调节。高原低氧环境可影响脾组织脂质代谢,但影响脂质代谢的关键机制仍不清楚。我们旨在使用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研究高原低氧对小鼠脾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将C57BL/6小鼠分别置于海拔4200 m(高原低氧组,HST组)和400 m(平原常氧组,PSC组),30 d取脾组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Orbitrap质谱系统进行脂质组学分析。30 d时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脾指数降低,并出现白髓减少,生发中心扩大,边缘模糊,静脉充血等病理学改变。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到41种脂质亚类和2473种脂质分子,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ides,TGs)和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PCs)为脂质分子鉴别到最多的2种。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鉴定到44个差异脂质分子,它们主要集中于磷脂代谢。随后,对磷脂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进行RT-qPCR检测,发现其mRNA表达量均有差异(P<0.05)。提示高原低氧环境主要影响小鼠脾组织磷脂代谢,并通过减少PC和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含量,促进其转化为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和心磷脂(cardiolipin,CL)并通过CDP-乙醇胺(CDP-Ethanolamine,CDP-Etn)途径促进PE生成。该研究为高原低氧环境下脾组织中磷脂代谢异常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脂质组学 磷脂酰乙醇胺 心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抑瘤作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代志军 刘小旭 +5 位作者 汤薇 薛茜 王西京 纪宗正 康华峰 刁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35-183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提取物(ESB)的抗肝癌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分为模型组、ESB高、中、低剂量组(12、6、3g/kg)、5-氟尿嘧啶组(5-Fu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0d。观察小鼠瘤重、体质量、胸...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提取物(ESB)的抗肝癌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种H22肝癌细胞的小鼠分为模型组、ESB高、中、低剂量组(12、6、3g/kg)、5-氟尿嘧啶组(5-Fu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0d。观察小鼠瘤重、体质量、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并检测各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NK细胞活性及脾细胞IL-2分泌量。结果ESB中、高剂量可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28.68%、36.98%,而且能明显增加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P<0.01),而5-Fu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明显降低。模型组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NK细胞活性及分泌IL-2能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5-Fu组荷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和脾细胞IL-2分泌量进一步降低(P<0.05)。而ESB高剂量组三者均得到明显改善。ESB中剂量治疗使荷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ESB可明显抑制H22移植瘤的生长,改善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肝癌 免疫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沙丽塔娜提·贺纳亚提 李辉 +3 位作者 许宴 王杰 刘芳 耿新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1-433,436,共4页
目的:研究骆驼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应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干预喝骆驼奶1年的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1年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健康正常对照人3部分人群血... 目的:研究骆驼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应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干预喝骆驼奶1年的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1年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健康正常对照人3部分人群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HBV-DNA、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ALT及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喝骆驼奶组患者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19.33±5.63)高于未喝骆驼奶组(15.10±4.34),P<0.05;Th2类细胞因子IL-4的水平(29.79±1.20)低于未喝骆驼奶组(48.90±4.30),P<0.01,两者均接近于正常对照组(P>0.05)。喝骆驼奶组患者的血清HBV-DNA转阴率90.91%(40/44),未喝骆驼奶组患者的血清HBV-DNA转阴率3.23%(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喝骆驼奶组患者血清HBsAg转阴率54.55%(24/44),未喝骆驼奶组转阴率1.61%(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喝骆驼奶组患者的ALT均转为正常44(100.00%),未喝骆驼奶组ALT转为正常者7例(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骆驼奶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的细胞因子网络,增强细胞免疫及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病毒DNA复制,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奶 慢性乙肝 HBV-DNA IFN-Γ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