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饮食影响高原官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调查分析
1
作者 董雨桐 杨茂林 +7 位作者 张洋铠 杨俊江 李晓波 李莫 张辰 阮艳 张俊磊 胡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探究高原部队官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规律和日常饮食对训练伤发生的影响,为高原部队科学施训及卫勤保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自主设计“高原部队军事训练伤调查表”,于2024年7月对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训练... 目的探究高原部队官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规律和日常饮食对训练伤发生的影响,为高原部队科学施训及卫勤保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自主设计“高原部队军事训练伤调查表”,于2024年7月对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训练伤、日常饮食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655名调查对象中,训练伤发生率为17.87%。体能训练(45.94%)为训练伤高发课目,冬季(31.39%)为训练伤高发季节。腰(28.48%)、膝(22.21%)和踝部(18.07%)是常见的损伤部位。扭伤(28.48%)、慢性疲劳性损伤(18.38%)和拉伤(12.25%)为常见的损伤类型。高原部队官兵日常饮食中粗粮及薯类、豆制品类、水产类和坚果类摄入偏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摄入水果(OR=0.625,95%CI:0.508~0.768,P<0.001)和坚果(OR=0.759,95%CI:0.654~0.879,P<0.001)与高原训练伤发生具有关联性。结论较之既往研究数据,本次调查中高原官兵训练伤发生规律一致、发生率略有下降;这可能与经常摄入水果和坚果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官兵 军事训练伤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方艳秋 白晓 +2 位作者 齐亚灵 芦小单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0,196,共4页
目的:分析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原发性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血管形成和抵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集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 目的:分析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原发性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血管形成和抵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集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与HCC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survivin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不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有关联(P<0.05),与肿瘤大小、包膜、甲胎蛋白(AFP)水平及HCC病理分期均无关联(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肝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基因只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无表达,其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但在癌旁组织中检测不到其基因的表达,survivin蛋白可能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从肝癌病变处进入癌旁组织细胞中发挥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肝肿瘤 癌旁组织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皮肤发育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伊海英 孙晓艳 +3 位作者 付小兵 任明姬 张广田 刘惠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08-201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的表达及分布,探索FGFR2在皮肤发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取材、固定,制成石蜡切片,S-P法检测FGFR2的表达...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的表达及分布,探索FGFR2在皮肤发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取材、固定,制成石蜡切片,S-P法检测FGFR2的表达。结果胚胎发育期FGFR2在表皮细胞表达较弱,甚至呈阴性表达。表皮分层期时,表皮层开始增厚,并可见毛囊的初级原基;FGFR2在表皮层和毛囊初级原基内呈弱阳性表达。毛囊形成期时,毛囊的结构初步形成,体积细小,形态幼稚;FGFR2主要在毛母质细胞内表达,并且随着胎龄增加,表达范围逐渐扩大,表达量逐渐增多。毛囊发育成熟期后,毛囊的结构发育相对成熟,FGFR2则在表皮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皮脂腺的导管部均有表达,尤其在毛母质细胞呈强阳性表达。结论FGFR2在胎儿皮肤中的表达与分布与毛囊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FGFR2的表达上调可能促进毛囊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定向分化形成终末组织功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FGFR2 免疫组织化学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E2F3表达与CD8^+ T细胞浸润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程远 许志斌 +3 位作者 李伟 焦勇 王江平 张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E2F转录因子3(E2F3)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的特点及其与膀胱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0例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膀胱癌组织和相应正常膀胱组织中E2F3的表达情况及CD8^+T细胞...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E2F转录因子3(E2F3)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的特点及其与膀胱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0例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膀胱癌组织和相应正常膀胱组织中E2F3的表达情况及CD8^+T细胞浸润特征,Western blot法检测82例膀胱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膀胱组织中E2F3、CD8蛋白水平,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E2F3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组织中E2F3高表达,膀胱癌组织中E2F3表达随肿瘤分期、分级增加逐步增高,而相应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目逐步减少,E2F3高表达组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目显著低于E2F3低表达组。E2F3阳性率及CD8^+T细胞的浸润数量减少与肿瘤病理分期、分级、肿瘤大小、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等肿瘤临床侵袭性指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E2F3表达水平与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目呈负相关。生存分析表明E2F3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预后更差。结论膀胱癌组织中E2F3水平与肿瘤侵袭性关系密切,与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癌 E2F转录因子3(E2F3) CD8+T淋巴细胞 肿瘤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胚胎毒性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树蕾 周莉 +4 位作者 陈辉 黄可欣 聂毓秀 鄢励 刘颖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 SCGE)的影响因素和实验中应该注意的环节。方法 :通过对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的总结 ,对 Singh提出的碱性 SCGE进行适当的补充。结果 :完善了 SCGE的操作 ,获得了典型的彗星图像。结论 :在实验中避... 目的 :探讨和分析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 SCGE)的影响因素和实验中应该注意的环节。方法 :通过对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的总结 ,对 Singh提出的碱性 SCGE进行适当的补充。结果 :完善了 SCGE的操作 ,获得了典型的彗星图像。结论 :在实验中避免非特异性因素的影响 ,注意实验操作细节 ,能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凝胶电泳 胚胎毒性 应用 动物实验 彗星图像 SC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的杂合子小鼠与非基因敲除小鼠在急性肺损伤肺组织病理改变以及肺微血管通透性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国栋 陈英华 +4 位作者 佟万成 程远雄 张琳 张磊 蔡绍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5-998,共4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的杂合子小鼠与非基因敲除小鼠在急性肺损伤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微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差异。方法 cdc42flox/flox小鼠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小鼠杂交,取其基因型为cdc42flox/+Cre+/... 目的比较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的杂合子小鼠与非基因敲除小鼠在急性肺损伤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微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差异。方法 cdc42flox/flox小鼠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小鼠杂交,取其基因型为cdc42flox/+Cre+/-的子代小鼠与cdc42flox/flox小鼠回交,得到基因型分别为Cdc42flox/+Cre+/-、Cdc42flox/+Cre-/-、Cdc42flox/floxCre-/-的小鼠,其中Cdc42flox/+Cre+/-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的杂合子小鼠,其余两种同一窝出生的非基因敲除小鼠作为对照组,在各组小鼠气道内滴入LPS,制成急性肺损伤模型,比较各组小鼠在肺组织病理改变、病理评分、肺湿干重比值、肺微血管通透系数等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的杂合子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在肺组织病理改变、病理评分、肺湿干重比值、肺微血管通透系数等方面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杂合子小鼠与非基因敲除小鼠比较,在急性肺损伤中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基因敲除 cre/loxp技术 cdc42基因 急性肺损伤 血管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与HPV16/18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郝治 吴继留 +1 位作者 杜靖 海米提.阿布都力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0-453,458,共5页
目的探讨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和HPV(16/18型)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4例正常宫颈组织(汉族19例,维吾尔族15例)以及40例宫颈癌组织(汉族18例,维吾尔族22例)中p16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和HPV(16/18型)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4例正常宫颈组织(汉族19例,维吾尔族15例)以及40例宫颈癌组织(汉族18例,维吾尔族22例)中p16蛋白的表达和HPV16/18的感染情况。结果维吾尔族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汉族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吾尔族、汉族宫颈癌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7.50%)明显高于维吾尔族、汉族正常宫颈组织(2.94%)(P<0.05)。HPV16型感染的宫颈癌中维吾尔族阳性表达率(54.54%)高于汉族(22.22%)(P<0.05);但HPV18型感染的宫颈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量与HPV16型感染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0.603,P<0.05)。结论p16蛋白和HPV联合检测可能作为检查宫颈癌的标记物,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乳头状瘤病毒 p16 维吾尔族 免疫组化S-P法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MHC-Ⅰ类抗原呈递相关蛋白CNX HSP90 GRP94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郝治 拉莱.苏祖克 +1 位作者 海米提.阿布都力木 杜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109-1111,1116,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炎和宫颈癌组织中CNX、HSP90、GRP94蛋白和HPV16感染在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中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PCR技术检测宫颈炎组织66例(汉族39例,维吾尔族27例)以及宫颈癌组织92例(汉族30例,维吾尔族62例)中CN... 目的:探讨宫颈炎和宫颈癌组织中CNX、HSP90、GRP94蛋白和HPV16感染在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中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PCR技术检测宫颈炎组织66例(汉族39例,维吾尔族27例)以及宫颈癌组织92例(汉族30例,维吾尔族62例)中CNX、HSP90、GRP94蛋白的表达和HPV16的感染情况。结果:CNX蛋白在维、汉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低于维、汉宫颈炎组织中阳性率表达(67.39%,86.36%)(P<0.05)。并且,CNX蛋白的阳性率在宫颈炎组织中维吾尔族高于汉族(100%,76.92%)(P<0.05)。HSP90和GRP94蛋白在维、汉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表达高于维、汉宫颈炎组织(77.17%,56.06%;77.17%,60.60%)(P<0.05)。宫颈癌组织中HSP90蛋白阳性率表达维吾尔族低于汉族(74.19%,83.33%)(P<0.05)。HPV16感染在宫颈炎及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均为维吾尔族高于汉族(P<0.05)。通过相关性研究发现,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SP90与GRP94呈正相关性(r=0.249,P<0.05)。HSP90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HPV16型感染在宫颈癌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r=0.361,P<0.05)。结论:通过对CNX、HSP90、GRP94蛋白和HPV16联合检测能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乳头状瘤病毒 CNX HSP90 GRP9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红O及苏丹黑B对重度脂肪肝组织脂质染色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美娟 蔡华丹 李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7-218,共2页
目前,脂肪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诱发肝纤维化、硬化的常见原因,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其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近年来,本课题组开展了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 目前,脂肪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诱发肝纤维化、硬化的常见原因,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其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近年来,本课题组开展了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研究工作。研究发现:NASH的病理分级相对较高,通常以大泡性或以大泡为主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红O 苏丹黑B 重度脂肪肝 脂质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常乐对大鼠肝脏酶组织化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青 陈东 董智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在不同剂量农用混合稀土常乐的作用下 ,大鼠肝脏酶活性的变化及作用机理。方法 :以 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 ,连续用生理盐水和 2 0 .0、 5 .0、 2 .0 m g· kg- 1 常乐灌胃 3个月 ,每日 1次。应用酶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大... 目的 :探讨在不同剂量农用混合稀土常乐的作用下 ,大鼠肝脏酶活性的变化及作用机理。方法 :以 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 ,连续用生理盐水和 2 0 .0、 5 .0、 2 .0 m g· kg- 1 常乐灌胃 3个月 ,每日 1次。应用酶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大鼠肝脏的琥珀酸脱氢酶 (SDHase)、葡萄糖 6磷酸酶 (G- 6 - Pase)及三磷酸腺苷酶 (Ca2 + - ATPase)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5 .0和 2 .0 m g· kg- 1 组酶活性颗粒变化不明显 ,2 0 .0 m g· kg- 1 组 SDHase、 G- 6 -Pase和 Ca2 + - ATPase酶活性颗粒均明显减少。结论 :给予不同剂量的混合稀土常乐 ,对大鼠肝脏酶活性有影响 ,其中以 2 0 .0 mg· kg-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酶学 琥珀酸脱氢酶/分析 葡萄糖-6-磷酸酶/分析 腺苷三磷酸酶/分析 常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CMTM8、CKLF1及相关趋化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倩如 杜英 +3 位作者 赵航 高峰 张清勇 张钦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比较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与非自身免疫对照组胸腺组织CMTM8、CKLF1、相关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为揭示MG胸腺异常及其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的趋化因子基因,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 目的:比较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与非自身免疫对照组胸腺组织CMTM8、CKLF1、相关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为揭示MG胸腺异常及其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的趋化因子基因,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正常胸腺和MG胸腺中CMTM8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KLF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进行检测。结果:增生型MG胸腺组织中CMTM8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胸腺(2-△△Ct=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LF1蛋白在正常胸腺、MG胸腺中的均有广泛的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为胸腺基质细胞;CXCR6、CCL2、CCL8、CX3CL1、CXCL10和CCR1在MG患者胸腺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CL22、CCL3、CXCL12、CCR5、CCR7和CCR9基因在MG患者胸腺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MTM8及多种趋化因子基因在增生型MG胸腺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胸腺,可能在MG患者T细胞异常发育的某些阶段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 CMTM8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汞影响小鼠胚胎肠上皮凋亡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海英 汪维伟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 chloride,MMC)对胎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取E13.5d、E14.5d胎鼠的十二指肠及结肠,体外培养,分别加入MMC液(0μg/L,200μg/L,400μg/L,800μg/L),培养24h后取出... 目的:观察低剂量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 chloride,MMC)对胎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取E13.5d、E14.5d胎鼠的十二指肠及结肠,体外培养,分别加入MMC液(0μg/L,200μg/L,400μg/L,800μg/L),培养24h后取出标本,制成石蜡切片。部分切片经HE染色,体视学法计数肠上皮中的凋亡小体;余切片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及c-Fos的表达。结果:①实验各组肠上皮凋亡小体数均较对照组高,P<0.05,与MMC剂量呈正相关,P<0.01。②Bcl-2在各实验组胎鼠肠上皮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MMC的剂量呈负相关,P<0.01;而Bax、P53及c-Fos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P<0.05,与MMC剂量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MMC在体外可促进胎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一种通过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及c-Fos表达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甲基汞 胎鼠 肠上皮 凋亡 小鼠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胃发育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雪梅 李均 汪维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胃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方法:E11d~E15d胎鼠连续切片,体视学法测量胃上皮凋亡小体密度(DAB);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①胃DAB峰值为E14d...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胃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方法:E11d~E15d胎鼠连续切片,体视学法测量胃上皮凋亡小体密度(DAB);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①胃DAB峰值为E14d~E15d。②Bcl-2表达峰值为E11~13d;Bax表达峰值在E14d,P53表达峰值在E11~13d。结论:Bcl-2可能具有抑制胃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Bax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P53可能与胃上皮细胞凋亡调控的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鼠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中Müller细胞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国民 肖虹蕾 +1 位作者 佘振珏 谷华运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382-384,T023,共4页
用抗非神经元烯醇化酶(NNE)抗体研究6~38周人胚胎、成人视网膜和视网膜母细胞瘤中Mülller细胞的分布。发现Müller细胞呈放射状,胞体位于内核层,分支包绕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不同视网膜Mülle... 用抗非神经元烯醇化酶(NNE)抗体研究6~38周人胚胎、成人视网膜和视网膜母细胞瘤中Mülller细胞的分布。发现Müller细胞呈放射状,胞体位于内核层,分支包绕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不同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分支和NNE含量有差异,提示与视网膜的功能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ER细胞 视网膜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背角内第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宏莲 王小丽 +1 位作者 张亦农 李和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8,F003,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 ,大鼠脊髓内第 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 Glu R5 )主要分布在背角 ~ 层内 ;行单侧背根 (L1~ L6 )切断术后 ,未见术侧 m Glu 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 ;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 m Glu R5免疫反...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 ,大鼠脊髓内第 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 Glu R5 )主要分布在背角 ~ 层内 ;行单侧背根 (L1~ L6 )切断术后 ,未见术侧 m Glu 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 ;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 m Glu R5免疫反应弱阳性。由此提示 ,脊髓背角内 m Glu R5的主要来源为非一级传入神经元。免疫电镜研究显示 ,在脊髓背角浅层内 ,m Glu R5主要定位在部分神经元胞体和大量树突内 ,并常见部分含 m Glu R5的树突与具有一级传入C纤维终末形态特征的轴突终末构成突触小球。 m Glu R5在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超微定位特征表明 ,脊髓背角内的m Glu R5可能主要作为突触后受体介导或调节谷氨酸传递一级感觉 (包括痛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脊髓背角 C纤维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对小鼠脑的形态学和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光辉 谷华运 赵子琴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91-94,T006,共5页
用低氧中毒实验观察5%O_2和10%O_2通气6h后小鼠脑的形态学和酶组织化学改变及恢复情况。结果发现,即时组小鼠大、小脑Nissl染色部分神经元胞浆浅染。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染色即时组较正常对照组... 用低氧中毒实验观察5%O_2和10%O_2通气6h后小鼠脑的形态学和酶组织化学改变及恢复情况。结果发现,即时组小鼠大、小脑Nissl染色部分神经元胞浆浅染。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染色即时组较正常对照组为浅,提示酶活性下降,与显微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一致。电镜下可见大、小脑神经元有核染色质边聚及溶解,粗面内质网扩张并有脱颗粒现象,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减少,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肿胀。部分颗粒细胞出现核膜扩张。胶质细胞也出现相似改变,微血管周围的星状胶质突起明显水肿。未见突触及髓鞘改变。上述形态学及酶组织化学改变于1~2周均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中毒 酶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脑组织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丽 雷法特.别克强塔伊夫 +1 位作者 王娜 克拉拉.阿巴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脑组织中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健康雄性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油酸组(OA组)和对照组。OA组由大鼠尾静脉注射OA 0.2 mL/kg(2 min内)复制ARDS模型,根据不同观测时点分为30 min...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脑组织中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健康雄性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油酸组(OA组)和对照组。OA组由大鼠尾静脉注射OA 0.2 mL/kg(2 min内)复制ARDS模型,根据不同观测时点分为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 4个亚组。检测各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ABP),血气,血浆和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的Gq/11蛋白α活性亚基以及磷脂酶C(PL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A组MABP、PaO2明显降低(P<0.05)。OA90 min和120 min组血浆和脑组织的MDA含量和LDH活性明显升高(P<0.05)。OA组血浆CK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CK活性在OA 60 min组升高(P<0.05),随后在90 min和120 min组降低(P<0.05)。脑组织Gαq/11蛋白在OA60 min、90 min和120 min组明显升高(P<0.05)。OA组脑组织PLC表达明显上调(P<0.05)。脑组织Gαq/11蛋白表达与PaO2的改变呈负相关(r=-0.579,P<0.05),与脑组织MDA变化呈正相关(r=0.538,P<0.05),与脑组织LDH的变化亦呈正相关(r=0.624,P<0.05)。结论:ARDS时Gq蛋白-肌醇磷脂信号通路活性增强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Q/11蛋白 磷脂酶C 脑组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饲养层制备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璐 王亚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分离克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方法:取妊娠13.5~14.5d的胎鼠,采用组织消化法结合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合倒...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分离克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方法:取妊娠13.5~14.5d的胎鼠,采用组织消化法结合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合倒置显微镜观察筛选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最佳种植密度;MTT法筛选丝裂霉素C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取妊娠3.5d的小鼠囊胚在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饲养层上培养,观察胚胎干细胞生长情况。结果:组织消化法结合组织块培养法是分离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的较好的方法;1×105~2×105个/ml种植密度适于饲养层铺板;丝裂霉素C 10μg/ml作用3.5h或20μg/ml作用2.5h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至少在7d内维持稳定的水平;妊娠3.5d小鼠囊胚在饲养层上培养能形成ES集落。结论:制备的胎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能有效地支持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饲养层 胚胎成纤维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染色法改良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世明 汪薇曦 +1 位作者 张敏海 刘德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疏松结缔组织 染色剂和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脊髓及脊神经节中的细胞凋亡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维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脊髓(spinal cord,SC)和脊神经节(spinal ganglion,SG)发生中的细胞凋亡。方法:以体视学方法观察E12d~E15.5d ICR胎鼠H.E染色石蜡连续切片中臂丛段、胸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脊髓(spinal cord,SC)和脊神经节(spinal ganglion,SG)发生中的细胞凋亡。方法:以体视学方法观察E12d~E15.5d ICR胎鼠H.E染色石蜡连续切片中臂丛段、胸段、腰从段的SC和SG的凋亡细胞密度(Density of apoptotic cell,DAC)。部分切片用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作对照。结果:胎鼠SC和SG中均见核碎裂的凋亡细胞。SC中的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基板,偶见于翼板。统计结果显示,三段SC中的DAC峰值均在E14 d,P<0.01;臂丛段的DAC高于后两段,除E15d外,P均<0.05。胸段和腰从段SG中的DAC峰值均在E15d,P<0.01;臂丛段的DAC峰值不明显。结论:E12d~E15.5d胎鼠SC和SG中,凋亡细胞主要见于脊髓的基板和脊神经节。SC的DAC峰值较SG早一天。DAC的峰值可能与其组织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脊髓 脊神经节 小鼠 胚胎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