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超微结构在病理学分型、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人亮 黄寿珍 彭杰青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2-94,142,共3页
本文对65例肾活检中的9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超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其特点为MPGN-Ⅰ型以内皮下电子致密沉积物为主,MPGN-Ⅱ型以基底膜致密层电子致密沉积物为主,同时在两型中伴有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系膜细胞、基质的增多并插... 本文对65例肾活检中的9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超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其特点为MPGN-Ⅰ型以内皮下电子致密沉积物为主,MPGN-Ⅱ型以基底膜致密层电子致密沉积物为主,同时在两型中伴有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系膜细胞、基质的增多并插入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结果表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超微结构在病理学分型、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超微结构 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ye综合征病理学研究——光镜电镜观察
2
作者 胡锡琪 李海昆 +2 位作者 王佩飞 李光汉 段恕诚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434-437,共4页
作者回顾性研究了我室50年收集的410例病理学上诊断为小儿肝脂肪变性病例,其中37例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诊断标准诊断为Reye综合征(RS)。对RS作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病理学研究,显示主要病理变化为:弥漫性微泡性肝脂肪变性(泡沫状肝细... 作者回顾性研究了我室50年收集的410例病理学上诊断为小儿肝脂肪变性病例,其中37例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诊断标准诊断为Reye综合征(RS)。对RS作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病理学研究,显示主要病理变化为:弥漫性微泡性肝脂肪变性(泡沫状肝细胞)和肝细胞线粒体损伤。讨论了RS的病理诊断及鉴別诊断,线粒体损伤在发病中的作用和病毒感染、水杨酸制剂的应用与发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YE综合征 泡沫状肝细胞 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压力超负荷损伤大鼠心肌的病理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兵 陈意生 +2 位作者 何作云 周小波 黄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自分泌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的机制。方法:联合应用心肌缺氧性损伤特殊染色、心肌酶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形态学的动态变化。结果:急性压力超负荷可引起心肌明显的缺氧...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自分泌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的机制。方法:联合应用心肌缺氧性损伤特殊染色、心肌酶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形态学的动态变化。结果:急性压力超负荷可引起心肌明显的缺氧性损伤。结论:这种缺氧性损伤可能与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心肌局部内分泌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压力超负荷 缺氧 大鼠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辐射所致实验犬的病理变化
4
作者 宋光放 褚连仲 +1 位作者 陈荣安 董胜璋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8-100,共3页
本实验分别在室温40℃和42℃下以12.6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头部和以8.8及4.2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全身,复制实验犬的中暑模型。肉眼、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各脏器有明显淤血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脑水肿和... 本实验分别在室温40℃和42℃下以12.6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头部和以8.8及4.2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全身,复制实验犬的中暑模型。肉眼、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各脏器有明显淤血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脑水肿和肺水肿显著。肺、脑、心及肝内灶性出血。实质细胞变性,肝细胞灶状坏死。脑内神经细胞变性,神经纤维多呈髓鞘变性和空泡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头部和全身受热辐射时病变及其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出在中暑分型中无须将热辐射病和日射病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辐射 热射病 日射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肉瘤11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5
作者 赵城 刘艳 +3 位作者 陈大明 李宗铉 林国宏 朱继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52-155,共4页
我院自1971年~1990年底共收住院治疗喉恶性肿瘤1250例,其中喉肉瘤11例,占0.9%。首发症状均以音哑为主,其次是呼吸困难,有3例治疗前因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首次就诊无1例有颈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8例,单纯放射治疗3例,除2例因其他原... 我院自1971年~1990年底共收住院治疗喉恶性肿瘤1250例,其中喉肉瘤11例,占0.9%。首发症状均以音哑为主,其次是呼吸困难,有3例治疗前因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首次就诊无1例有颈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8例,单纯放射治疗3例,除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外,9例健在,有6例已生存5年以上。喉肉瘤一般不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故不需做颈廓清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福尔马林溶液长期固定的大体标本制作病理切片方法的探讨
6
作者 陈蕴萍 刘宝宜 +1 位作者 李建华 林国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42-43,共2页
经福尔马林溶液长期固定的大体标本按常规方法制作病理切片,常因效果不佳而达不到科研和教学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改进了常规切片制作程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大体标本 苏木素—伊红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薄片、改良特染及光镜油镜对膜性肾炎病理诊断探讨
7
作者 刘长贵 林国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40-41,共2页
膜性肾小球肾炎或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类型。对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确诊问题,历来采用肾穿刺取活组织,在光镜、电镜以及免疫荧光三结合下确定诊断。然而。
关键词 肾活检 膜性肾炎 钉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方法研究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机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永清 黄高升 +2 位作者 王哲 冯骥良 郭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 探索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提取苦参碱诱导前后白血病细胞株K5 62总RNA ,经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后与人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芯片杂交 ,用ESTblot软件分析杂交结果。结果 经苦参碱诱导后K5 62细胞 111个周期相关基因... 目的 探索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提取苦参碱诱导前后白血病细胞株K5 62总RNA ,经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后与人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芯片杂交 ,用ESTblot软件分析杂交结果。结果 经苦参碱诱导后K5 62细胞 111个周期相关基因中 ,有CCNB1,cyclinD1,PCNA ,TFDP1等 15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 ,CDKN2D ,E2F5等 5个基因表达上调 ,Westernblotting方法证实了PCNA基因表达改变。结论 苦参碱的抗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与PCNA ,P19 INK4D等多个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苦参碱 细胞增殖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郭德玉 陈意生 +2 位作者 史景泉 卞修武 辛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免疫组化、光镜和电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①在200μmol/L浓度范围内,NDGA对SHG-44细胞... 目的:观察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免疫组化、光镜和电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①在200μmol/L浓度范围内,NDGA对SHG-44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且这种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②在NDGA处理96h内,NDGA对SHG-4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处理后24h最明显;③NDGA处理后,SHG-44细胞增殖受阻于G1→S期。结论:NDGA对SHG-44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且这种作用有周期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GA 胶质瘤 分化 细胞增殖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细胞系CHG-5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自强 卞修武 +1 位作者 辛榕 殷育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80-883,共4页
目的:建立一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胶质瘤新鲜手术标本,经组织块法培养并克隆、建株,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染色体分析及异种移植瘤实验对细胞株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原位肿瘤、细胞... 目的:建立一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胶质瘤新鲜手术标本,经组织块法培养并克隆、建株,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染色体分析及异种移植瘤实验对细胞株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原位肿瘤、细胞株及移植瘤标本经电镜证实为星形细胞源性,免疫组化呈GFAP、Vim entin及VEGF阳性,异种移植成瘤率高。与SHG-44细胞比较,GFAP表达强,Vim entin 表达弱。结论:CHG-5为一恶性胶质瘤细胞系,且其生物学特性可能与SHG-44细胞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细胞系 体外培养 CHG-5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纤维连接蛋白在肾脏分布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俊明 刘友生 +1 位作者 王晓东 史景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纤维连接蛋白(Fn)在肾组织的分布和血清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以大鼠20%Ⅲ度体表烧伤复合小剂量内毒素(1mg/kg体重)腹腔注射为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血清学测定及图像... 目的:探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纤维连接蛋白(Fn)在肾组织的分布和血清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以大鼠20%Ⅲ度体表烧伤复合小剂量内毒素(1mg/kg体重)腹腔注射为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血清学测定及图像分析技术。结果:体表烧伤复合内毒素注射组(烧注组)肾组织Fn积分光密度在0.5h即开始下降且达最低点,以后逐渐恢复。烧注组各时相点显著高于单纯体表烧伤组(单烧组),但低于单纯内毒素注射组(单注组);烧注组血中Fn浓度在0.5h即开始升高,随后上下小波动,但各处理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①烧伤后小剂量内毒素能明显刺激肾组织Fn的合成和释放;②组织Fn的降解和释放是血中Fn升高的主要原因;③组织Fn的降解和释放既能使血中Fn升高,又能通过Fn降解产物引起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内毒素血症 纤维连接蛋白 肾脏损害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降低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并抑制其成瘤和迁移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静 胡玲 +3 位作者 刘奉 李小山 赵梓亦 李国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8-782,788,共6页
目的确定从人骨肉瘤U2OS细胞群中分离培养的肿瘤干细胞中微小RNA-34a(miR-34a)的水平变化,并确定其在肿瘤干细胞成瘤性、干性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从U2OS细胞系中富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肿瘤干细胞亚群,实时定量PCR检测mi... 目的确定从人骨肉瘤U2OS细胞群中分离培养的肿瘤干细胞中微小RNA-34a(miR-34a)的水平变化,并确定其在肿瘤干细胞成瘤性、干性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从U2OS细胞系中富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肿瘤干细胞亚群,实时定量PCR检测miR-34a的水平;转染miR-34a模拟物(miR-34a mimics)或SOX2短发夹RNA(shRNA)后,Western blot法检测miR-34a靶蛋白性别决定区Y盒2(SOX2)蛋白水平,肿瘤干细胞微球形成实验检测自我更新能力,软琼脂成瘤实验检测miR-34a对肿瘤干细胞体外成瘤能力的影响,TranswellTM迁移实验检测miR-34a对肿瘤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骨肉瘤肿瘤干细胞中miR-34a水平降低;转染miR-34a mimics和转染SOX2 shRNA(sh SOX2)均降低SOX2蛋白水平,并降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体外成瘤活性及迁移能力。结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中的miR-34a具有降低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成瘤性和迁移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肿瘤干细胞 MIR-34A 性别决定区Y盒2(SOX2) 自我更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总酚酸抑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尚雁君 黄才国 +5 位作者 蒋山好 朱大元 魏善建 焦炳华 李锴男 张建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总酚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UUO组、假手术组(SOR)、阳性对照依那普利(ACEI)组和丹参总酚酸样品(TSA)组,术前分别给UUO组和SOR组灌生理盐水,ACEI组... 目的观察丹参总酚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UUO组、假手术组(SOR)、阳性对照依那普利(ACEI)组和丹参总酚酸样品(TSA)组,术前分别给UUO组和SOR组灌生理盐水,ACEI组和丹参总酚酸组分别灌胃ACEI[6mg/(kg·d)]和丹参总酚酸[20mg/(kg·d)],连续8d。术后第7天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GF-β1的表达情况。行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间质病理学改变。结果丹参总酚酸组和ACEI组TGF-β1的表达量与模型组(0.22±0.06)比较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果分别是1.38±0.26和1.38±0.26。丹参总酚酸能显著减少UUO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1的表达,减轻胶原在肾间质的沉积,改善了肾脏病理改变。结论丹参总酚酸对UUO所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跟降低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总酚酸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HPV感染及p53、p16、EGFR、Cdc2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玉满 吴蒙 +3 位作者 韩凤艳 刘宏侠 杨俊泉 汪宏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3-398,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HPV感染及p53、p16、EGFR及Cdc2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6例涎腺ACC手术标本,分别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PV-DNA及p53、p16、EGFR及Cdc2表达... 目的初步探讨HPV感染及p53、p16、EGFR及Cdc2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6例涎腺ACC手术标本,分别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PV-DNA及p53、p16、EGFR及Cdc2表达,收集临床资料并随访。Kaplan-Meier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涎腺ACC组织中HPV感染率为0(0/76)。p53、p16、EGFR及Cdc2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3%(58/76)、57.9%(44/76)、60.5%(46/76)及64.5%(49/76)。p53、p16、EGFR及Cdc2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NM分期及病理类型无关(P均>0.05)。EGFR阳性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低于阴性患者(χ~2=19.111,P<0.01)。EGFR阳性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低于阴性患者(χ~2=6.621,P<0.01)。Cdc2阳性患者中位OS短于阴性患者(χ~2=3.870,P<0.05)。Cdc2阳性患者中位PFS低于阴性患者(χ~2=6.755,P<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EGFR、Cdc2蛋白表达(RR=13.417、13.075,P均<0.001)是涎腺A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涎腺ACC组织中未检测出HPV感染。p53、p16、EGFR及Cdc2蛋白在涎腺ACC组织中呈不同程度表达,p16不能作为涎腺ACC患者HPV感染状态的替代指标。EGFR及Cdc2阳性表达是涎腺A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对EGFR及Cdc2蛋白表达患者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HPV EGFR CDC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运动可促进骨骼肌毛细血管新生——缺氧条件下的体力活动有利于机体对高原的习服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钰琪 黄庆愿 +3 位作者 史景泉 刘福玉 曹利飞 孙秉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3-93,96,共2页
关键词 缺氧 体力活动 骨骼肌 毛细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血管反应性种系差异的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咸瑢 范明 +7 位作者 王志强 苏远超 杨光田 胡汉波 张业平 冯长建 车东媛 王迪浔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71,共5页
本文综合报道了对Hilltop(HT)大鼠和Wistar (W)大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的研究。观察抑制白三烯(LTs)或前列腺素(PGs)合成对HPV和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产生的影响,以及测定急性缺氧时血浆TXB_2和6-酮-PGF1α的变化,均表明LTs是两... 本文综合报道了对Hilltop(HT)大鼠和Wistar (W)大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的研究。观察抑制白三烯(LTs)或前列腺素(PGs)合成对HPV和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产生的影响,以及测定急性缺氧时血浆TXB_2和6-酮-PGF1α的变化,均表明LTs是两种大鼠HPV的主要介质,HT鼠还有缩管性PGs参与介导,而W鼠则受扩管性PGs调节;加之肺小动脉结构的差别,构成了两种大鼠肺血管反应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症 肺血管反应性 白三烯 P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肝癌排斥抗原肽的树突状细胞瘤苗活化T细胞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曲萍 曹云新 +2 位作者 隋延仿 张立红 张秀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探讨负载肝癌排斥抗原肽SLIVHLNEV(C met突变肽 ) [1 ] 的树突状细胞瘤苗活化的T细胞在体外及裸鼠肝癌模型体内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方法 用肝癌排斥抗原肽SLIVHLNEV致敏从脾脏中分离培养的树突状细胞 ,再与同源T淋巴细胞混... 目的 探讨负载肝癌排斥抗原肽SLIVHLNEV(C met突变肽 ) [1 ] 的树突状细胞瘤苗活化的T细胞在体外及裸鼠肝癌模型体内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方法 用肝癌排斥抗原肽SLIVHLNEV致敏从脾脏中分离培养的树突状细胞 ,再与同源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同时建立荷人肝癌细胞系HHCC的裸鼠移植瘤模型 ,观察DC瘤苗活化的T细胞预防移植瘤发生和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 ,DC瘤苗诱导的CTLs能够特异性杀伤HHCC肝癌细胞。在裸鼠模型中 ,CTLs不但能预防裸鼠移植瘤的发生 ,而且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排斥抗原肽 肝细胞 树突细胞 瘤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损伤与ACE基因表达在启动心肌肥大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兵 陈意生 何作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9-99,共1页
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损伤与ACE基因表达在启动心肌肥大中的意义博士生论文摘要SignificanceofmyocardialdamageandACEgeneexpressionintheinitia┐tiono... 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损伤与ACE基因表达在启动心肌肥大中的意义博士生论文摘要SignificanceofmyocardialdamageandACEgeneexpressionintheinitia┐tionofcardiachypert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心肌损伤 压力超负荷 ACE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与Fasci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晟 蔡琳 +2 位作者 刘启玲 周伊 张润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9-872,共4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和Fascin-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CRC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86例CRC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和Fascin-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CRC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86例CRC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scin-1的表达。结果 86例CRC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4.88%,Fascin-1阳性率为60.47%;有淋巴结转移组和发生远处转移组的K-ras基因突变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及未发生远处转移组(P<0.05);侵犯浆膜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有远处转移组的Fascin-1蛋白阳性率高于未侵犯浆膜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P<0.01);CRC组织中K-ras突变和Fascin-1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rp=0.236,P<0.05)。结论 K-ras突变的CRC更容易发生转移,表达Fascin-1的CRC更容易侵犯浆膜和发生转移;K-ras突变的CRC更容易表达Fasc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K-RAS FASCIN-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mRNA及其蛋白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大鼠肝组织中的原位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晓东 刘友生 冯俊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观察IL-6mRNA及其蛋白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大鼠肝损害中的表达和细胞定位以及探讨IL-6在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复合组(C)、烧伤对照组(B)、内毒素对照组(E)... 目的:观察IL-6mRNA及其蛋白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大鼠肝损害中的表达和细胞定位以及探讨IL-6在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复合组(C)、烧伤对照组(B)、内毒素对照组(E)和正常对照组(N)。应用血清定量、免疫组化(IHC)及原位杂交(ISH)等方法,检测了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IL-6含量变化、肝组织IL-6和IL-6mRNA的细胞定位及其分布。结果:血清IL-6分别在0.5h、6~12h出现两个峰值(P<0.05),组织IL-6主要定位于肝窦内皮细胞(SECs)、枯否细胞(KCs),IL-6mRNA主要定位于KCs、中性粒细胞(PMNs)、巨噬细胞(MPs)。结论:提示IL-6是参与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肝脏损害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并与肝细胞LBP的合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白细胞介素6 免疫组化 烧伤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