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院校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宜川 胡灵卫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92-93,共2页
生物化学是医学高等院校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其概念抽象、结构复杂、知识点多且难记,使得教与学都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师,我们根据学校性质和培养目标,结合该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从教材、教法、教师及学生等几... 生物化学是医学高等院校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其概念抽象、结构复杂、知识点多且难记,使得教与学都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师,我们根据学校性质和培养目标,结合该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从教材、教法、教师及学生等几个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改进,努力提高生化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能力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黎光 邢伟 +3 位作者 刘素媛 许秀珍 王宪京 王殿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6期406-409,共4页
介绍了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CGF)一种分离纯化的方法,经硫酸铵分级盐析和肝素亲和层析可得到高纯度的ECGF。经SDS—PAGE电泳分析其分子量为17000,等电点为4.8。肝素与ECGF的生物活性密切相关,并可使已失活的(ECGF)恢复70%~80%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 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 分离 提纯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降钙素cDNA的化学合成与克隆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在龙 窦鸿 +3 位作者 毛积芳 邹鲁峰 伍军 王官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克隆人降钙素cDNA。方法和结果:应用ABI391DNA合成仪,将人降钙素cDNA分成6个片段合成。退火、磷酸化、连接,最终将人降钙素cDNA克隆于载体pGEM7z(+),经DNA双链测序,证明克隆到的人降钙素... 目的:克隆人降钙素cDNA。方法和结果:应用ABI391DNA合成仪,将人降钙素cDNA分成6个片段合成。退火、磷酸化、连接,最终将人降钙素cDNA克隆于载体pGEM7z(+),经DNA双链测序,证明克隆到的人降钙素cDNA序列与设计的完全一致。结论:本研究为寡肽cDNA(或基因)的化学合成与克隆提供了简捷、可靠的方法;为人的降钙素cDNA的高效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CDNA 化学合成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早期大鼠肾皮质细胞氧自由基、Ca^(2+)细胞化学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窦鸿 沙继红 +3 位作者 赵麟 冯伟华 黄海 魏尧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研究重度烫伤大鼠肾皮质细胞膜(质膜、内质网及线粒体膜)Ca2+-Mg2+-ATP酶活性、细胞内Ca2+定位和半定量及肾皮质内H2O2(氧自由基)定位,以探讨烫伤早期肾损伤的机制。方法:化学法和细胞化学法。结果:发现肾... 研究重度烫伤大鼠肾皮质细胞膜(质膜、内质网及线粒体膜)Ca2+-Mg2+-ATP酶活性、细胞内Ca2+定位和半定量及肾皮质内H2O2(氧自由基)定位,以探讨烫伤早期肾损伤的机制。方法:化学法和细胞化学法。结果:发现肾小管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在烫伤后60min达到高峰,Ca2+-Mg2+-ATP酶活性在60或120min为最低,并与亚细胞结构的损伤程度显著相关。烫伤后30min肾皮质间质毛细血管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出现H2O2细胞化学阳性沉积物,60min时消失。以上变化在观察时间内(5h)具有可恢复性。结论:严重烫伤时肾缺血,皮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氧自由基损伤,改变了血管通透性,引起组织水肿,继而Ca2+泵活性下降,Ca2+过载,进一步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肾皮质细胞膜 氧自由基 钙离子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MP1结构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燕 裴晋红 +5 位作者 李钰娜 栗学清 武翠玲 郑军 王博 宋丽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63-1268,共6页
目的预测分析人DMP1的结构与功能,为进一步探讨DMP1作用机制提供借鉴。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MP1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跨膜区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潜在磷酸化及糖基化位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5’非翻译区潜在转录... 目的预测分析人DMP1的结构与功能,为进一步探讨DMP1作用机制提供借鉴。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MP1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跨膜区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潜在磷酸化及糖基化位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5’非翻译区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DMP1分子的进化保守性等指标。结果人DMP1蛋白是酸性亲水蛋白;信号肽切割位点位于第16与17位氨基酸之间,无跨膜区;主要二级结构形式为无规卷曲;磷酸化位点123个,O-糖基化位点118个、N-糖基化位点8个;DMP1具有利于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结构特点,5’非翻译区存在多种转录因子潜在结合位点,人体各类组织均有表达,且具有在多种亚细胞结构中定位的特征。结论疏松的结构特征、表达的广泛性、丰富的修饰位点及多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均提示DMP1具有更为复杂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P1 生物信息学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杂脯氨酸衍生物对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宪 宗志宏 +3 位作者 顾德智 杨冬梅 赵黎明 于秉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S1期12-16,共5页
用硫杂脯氨酸衍生物处理BEL—7402细胞72h后,该细胞株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发现该类药物对蛋白激酶C的活性存在明显的反竞争性抑制。提示硫杂脯氨酸衍生物可能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性来促使肿瘤细胞逆转。
关键词 蛋白激酶 硫杂脯氨酸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2在白藜芦醇诱导的小鼠BMSCs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黄燕 霍静 +3 位作者 裴晋红 栗学清 汪军梅 宋丽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06-1012,共7页
为探讨成骨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L)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以及以Runx2... 为探讨成骨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L)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以及以Runx2为研究起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表明白藜芦醇诱导BMSCs向成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RSVL(10-9mol/L-10-7mol/L)作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8 d。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印记法检测Runx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及预测鼠Runx2蛋白的性质及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9mol/L、10-8mol/L、10-7mol/L白藜芦醇诱导Runx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增加6%(P> 0. 05)、30%(P<0. 01)、49%(P<0. 01);与对照组相比,10-9mol/L、10-8mol/L、10-7mol/L白藜芦醇诱导Runx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12%(P> 0. 05)、72%(P <0. 01)、94%(P <0. 01)。由此可见,白藜芦醇可显著上调BMSCs中Runx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P<0. 01),且10-7mol/L的白藜芦醇诱导作用最强。生物信息学预测得知,Runx2属于碱性不稳定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占主导;存在102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97个潜在O-糖基化位点和8个N-糖基化位点;Runx2具有利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结构特点;P1启动子区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共28处。疏松的结构特征、丰富的修饰位点及多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为探讨白藜芦醇诱导BMSCs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白藜芦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移植性BERH-2肝癌染色质——蛋白质的免疫化学
8
作者 戴闺范 赵玉娣 何开玲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用大鼠移植性BERH-2肝癌染色质蛋白质免疫家兔,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测定其免疫反应,表明抗肝癌血清和肝癌染色质蛋白比正常肝染色质蛋白免疫反应强。用酶联免疫转移电泳印迹法(EITB)检测,指示肝癌染色质蛋白中存在着正常肝... 用大鼠移植性BERH-2肝癌染色质蛋白质免疫家兔,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测定其免疫反应,表明抗肝癌血清和肝癌染色质蛋白比正常肝染色质蛋白免疫反应强。用酶联免疫转移电泳印迹法(EITB)检测,指示肝癌染色质蛋白中存在着正常肝所没有的蛋白条带;正常肝染色质蛋白中的某些蛋白条带却在肝癌中不出现或含量明显减少,结果表明肝癌与正常肝染色质蛋白质存在着质和量的差别,这些免疫特异的蛋白质可能与肝癌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染色质蛋白质 免疫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抑制肠梗阻时毒素的吸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大伟 王元和 +3 位作者 王强 周晓武 王来根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6-337,共2页
肠梗阻时不但有大量的体液丧失,而且还有毒素的吸收和细菌的易位[1,2],有报道奥曲肽可用于肠梗阻的治疗[3]。本研究就奥曲肽能否在缓解肠梗阻的同时,减少毒素的吸收,降低血液内毒素水平作了实验性研究。1材料和方法1.1... 肠梗阻时不但有大量的体液丧失,而且还有毒素的吸收和细菌的易位[1,2],有报道奥曲肽可用于肠梗阻的治疗[3]。本研究就奥曲肽能否在缓解肠梗阻的同时,减少毒素的吸收,降低血液内毒素水平作了实验性研究。1材料和方法1.1动物及分组40只雄性SD大鼠,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药物疗法 奥曲肽 毒素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耐热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的phe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亚克隆与高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在龙 季朝能 +4 位作者 王学敏 张洁 董海 沈仁权 毛裕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构建pheB基因高表达菌株,研究酶的耐热机制。方法与结果:通过PCR扩增方法,对位于质粒pFDA13上的pheB基因进行扩增,克隆于pUC118N和pUC119N上,经双向测序,证明PCR过程中并未发生突变,然... 目的:构建pheB基因高表达菌株,研究酶的耐热机制。方法与结果:通过PCR扩增方法,对位于质粒pFDA13上的pheB基因进行扩增,克隆于pUC118N和pUC119N上,经双向测序,证明PCR过程中并未发生突变,然后亚克隆于高表达载体pJLA503,转化E.coliTG1,经42℃诱导,获得了高表达的基因产物,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34.6%。并与xylE基因编码的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作了耐热性比较。结论:phe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表达,高表达后重组酶的耐热性未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B基因 耐热邻苯二酚 双加氧酶 大肠杆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心肌缺血再灌注对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龙 胡寿鹏 +2 位作者 张荣良 魏尧梅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观察猫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肌浆网钙摄取能力、线粒体丙二醛及心肌ATP含量变化。方法:利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心脏低温停搏60min后,恢复正常血液灌注60min。测定心肌细胞膜... 目的:观察猫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肌浆网钙摄取能力、线粒体丙二醛及心肌ATP含量变化。方法:利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心脏低温停搏60min后,恢复正常血液灌注60min。测定心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肌浆网钙摄取能力、心肌ATP及线粒体丙二醛含量。结果:心脏缺血60min时,随着心肌ATP含量的下降,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下降,而丙二醛含量仅有轻微增加;恢复灌注60min后,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进一步下降,同时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缺血期间心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的下降主要与心肌能量储备降低有关,而复灌后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进一步下降,可能与复灌过程中氧自由基大量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肌浆网 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志顺 余晓 +1 位作者 唐俊利 钱民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研究胆固醇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别以浓度为6.25、12.50、25.00、50.00mg/L的胆固醇作用于ECV304细胞48h,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一氧化氮(ni... 目的研究胆固醇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别以浓度为6.25、12.50、25.00、50.00mg/L的胆固醇作用于ECV304细胞48h,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浓度,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结果与无胆固醇组比较,胆固醇浓度为50.00mg/L时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增加;25.0mg/L,50.0mg/L浓度组培养液中NO浓度显著降低;胆固醇浓度为6.25、12.5、25.0、50.0mg/L组与无胆固醇组比较,随着胆固醇浓度提高,培养液中NOS活性逐渐降低,MCP-1浓度逐渐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定浓度的胆固醇能直接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影响内皮细胞的部分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人血管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诱导金属硫蛋白的纯化及其抗体制备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慧英 周雍 +3 位作者 胡惠民 冯伟华 赵麟 刘军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建立简便分离纯化镉诱导金属硫蛋白(CdMT)的方法,并制备抗CdMT抗血清。方法:采用加长SephadexG75柱层析分离纯化由CdCl2诱导的大鼠肝组织CdMT,以此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得抗CdMT抗血... 目的:建立简便分离纯化镉诱导金属硫蛋白(CdMT)的方法,并制备抗CdMT抗血清。方法:采用加长SephadexG75柱层析分离纯化由CdCl2诱导的大鼠肝组织CdMT,以此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得抗CdMT抗血清。结果:纯化的CdMT经SDSPAGE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及Cd含量测定与标准CdMT一致,氨基酸组分分析也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获得的抗血清对大鼠CdMT具有特异性反应。结论:本法为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纯化CdMT的方法,抗CdMT抗血清的制备可为进一步建立敏感的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组织内MT含量测定及定位,有利于深入研究Cd中毒机理和MT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镉中毒 纯化 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总黄酮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致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新华 黄煌 +5 位作者 谭斌 邓华菲 王桂霞 左克强 李坚 何军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研究马齿苋总黄酮(Portulaca totalflavone,PTF)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PDGF-BB)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 cell,VSMC)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计数法观... 目的:研究马齿苋总黄酮(Portulaca totalflavone,PTF)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PDGF-BB)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 cell,VSMC)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计数法观察PTF(8、24、72mg/L)对PDGF-BB所致的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方法测定VSMC DNA的合成;流式细胞仪分析增殖细胞周期,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VSMC内[Ca2+]i。结果:PTF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DNA合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处于G1/G0期的细胞数增多,而G2/S期的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能抑制高K+诱导的VSMC内[Ca2+]i升高(P<0.01)。结论:PTF可明显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VSMC内高钙浓度[Ca2+]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总黄酮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 氚-胸腺嘧啶核苷 细胞周期 细胞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灌注温血心脏停搏液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龙 张宝仁 +4 位作者 朱家麟 陈如坤 郝家骅 缪明永 陈克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对比观察间断冷血、持续冷血及持续温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心脏停搏3h后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氢化磷酸化能力,间断冷血组明显下降,持续冷血组呈轻度下降,持续温血组保持正常;而再灌注后... 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对比观察间断冷血、持续冷血及持续温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心脏停搏3h后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氢化磷酸化能力,间断冷血组明显下降,持续冷血组呈轻度下降,持续温血组保持正常;而再灌注后间断冷血组和持续冷血组进一步下降,持续温血组仍保持正常。丙二醛含量间断冷血组明显增加,持续冷血组有增加趋势,再灌注后两组都进一步升高;而持续温血组始终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表明持续灌注温血停搏液技术可使心脏在停搏期间有充足的血供,心肌不存在缺血、缺氧状态,消除了氧自由基产生的必要条件,有利于保护线粒体功能,同时避免了因缺血、缺氧所诱发的心肌再灌注损伤,是一种理想的心肌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再灌注损伤 温血 心脏停搏液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哺乳动物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顾洪 蔡在龙 +3 位作者 陈少萍 邹鲁峰 宋春桥 毛积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77-779,共3页
目的:本实验试图构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VEGF真核表达载体,为VEGF基因治疗提供载体。方法:将已获得的hVEGF165 cDNA克隆到GST融合表达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染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We... 目的:本实验试图构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VEGF真核表达载体,为VEGF基因治疗提供载体。方法:将已获得的hVEGF165 cDNA克隆到GST融合表达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染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在此基础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hVEGF165,脂质体介导转染CHO-K1细胞,G-418筛选,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其在细胞内的转录和表达情况,3H-TdR掺入法检测表达蛋白的活性。结果:实验组的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出现特异性条带,而对照组在相应部位未出现条带。实验组的大鼠心肌血管内皮细胞3H-TdR掺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结论:本实验所构建的VEGF真核表达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内获得表达,其表达产物具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刺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 哺乳动物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艳芳 秦永文 +1 位作者 王学敏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 (trimetazidine ,TMZ)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5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药物组 (TMZ 5或 10mg/kg) ,共 4组 ,假手术组只开胸 ,不结扎冠脉。余 3组制作RI模型 ,...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 (trimetazidine ,TMZ)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5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药物组 (TMZ 5或 10mg/kg) ,共 4组 ,假手术组只开胸 ,不结扎冠脉。余 3组制作RI模型 ,缺血前分别静脉注射TMZ(5或 10mg/kg)及等量生理盐水 ,在缺血 30min及再灌注 4 0min时分别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K) ,再灌注 4 0min时测定RI区心肌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等变化。 结果 :药物组在缺血 30min时及再灌注 4 0min时的血清CK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 ,生理盐水组及药物组的MDA显著增高 ,SOD、GSH及GSH Px显著降低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药物组的MDA显著降低 ,SOD、GSH及GSH Px显著增高。 结论 :TMZ能抑制心肌细胞缺血及再灌注时心肌酶的漏出 ,对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体内自由基清除剂GSH的含量及SOD、GSH Px的活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艳芳 秦永文 +1 位作者 王学敏 缪明永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B05期11-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缺血再灌注损伤(RI)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和药物组(TMZ 5 mg/kg组及TMZ 10 mg/kg组)共四组,假手术组只剖胸,不结扎冠状动脉。余三组...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缺血再灌注损伤(RI)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和药物组(TMZ 5 mg/kg组及TMZ 10 mg/kg组)共四组,假手术组只剖胸,不结扎冠状动脉。余三组制作RI模型,缺血前分别静脉注射TMZ(5 mg/kg或10 mg/kg)或等量等渗盐水,在缺血30 min及再灌注40 min时测定RI区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钙浓度,并通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等渗盐水组及药物组线粒体中的:MDA及总钙显著增高(P<0.01),SOD、GSH及GSH-PX显著降低(均P<0.01);与等渗盐水组比较,药物组的MDA及总钙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SOD、GSH及GSH-PX 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TMZ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线粒体内GSH含量及SOD、GSH-PX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并通过减轻线粒体内钙聚积在细胞水平提供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大鼠肝线粒体质与量的改变 被引量:3
19
作者 缪明永 蔡在龙 +3 位作者 俞超芹 王学敏 毛积芳 凌昌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究大鼠衰老时肝组织细胞线粒体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从4月龄和24月龄大鼠的肝组织分离出线粒体,并用双缩脲法测定单位组织的线粒体蛋白;用Clark氧电极极谱法分别测定线粒体呼吸链3个氧化酶活性:NADH氧化酶、... 目的:探究大鼠衰老时肝组织细胞线粒体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从4月龄和24月龄大鼠的肝组织分离出线粒体,并用双缩脲法测定单位组织的线粒体蛋白;用Clark氧电极极谱法分别测定线粒体呼吸链3个氧化酶活性:NADH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用差光谱法(连二亚硫酸还原的消光值减去正铁氰化钾氧化的消光值)获得细胞色素a,b,c和c1(Cyta,b,c和c1)含量。结果:与4月龄大鼠相比,24月龄大鼠的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含量有一定的下降,而3个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同时细胞色素含量尤其是Cytb和c1也显著升高。结论:衰老大鼠肝组织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功能增强可能是通过某种反馈机制使残存尚好的线粒体代偿性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氧化还原酶 衰老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氧供依赖与器官组织能量代谢间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单红卫 杨兴易 +3 位作者 陈学云 景炳文 缪明永 陈克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分析病理性氧供依赖与器官组织能量代谢间的关系,探讨该关系对器官组织氧合评价的意义。方法:以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制作脓毒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CLP前及CLP后2,4,5,6,7,8h组,测定氧动力学等指... 目的:分析病理性氧供依赖与器官组织能量代谢间的关系,探讨该关系对器官组织氧合评价的意义。方法:以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制作脓毒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CLP前及CLP后2,4,5,6,7,8h组,测定氧动力学等指标后,立即处死动物并取肝、心、肾组织标本,用生物发光法测定磷酸肌酸(PC)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全身氧供给(DO2)与氧消耗(VO2)呈双相变化关系,DO2进行性降低并在CLP后6h降至临界DO2值(cDO2),以后呈病理性氧供依赖关系。CLP后5h,肝组织PC含量明显降低(P<0.05),6h时肝ATP含量及肾PC、ATP含量均明显降低;心肌PC、ATP分别在CLP后6,7h始显著下降(P<0.01)。结论:病理性氧供依赖关系的出现反映了心、肝、肾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存在,但在其出现前,肾、肝组织已开始出现这种异常,故应尽早预防器官生物能量衰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供给 氧消耗 脓毒性休克 多器官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