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免疫学立体化教学模式设计及实践
1
作者 姜朋涛 胡志芳 +6 位作者 吕明华 王宁 高兴春 李爱连 张典 姜凤良 郭娜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3-1227,共5页
为适应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和打造“金课”的要求,通过教学实践,本课题组提出了“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将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通过各类资源(素材库)建设,形成相应教学模式,最后多层次教学评价完成教学的整... 为适应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和打造“金课”的要求,通过教学实践,本课题组提出了“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将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通过各类资源(素材库)建设,形成相应教学模式,最后多层次教学评价完成教学的整体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教学模式 金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及体会 被引量:17
2
作者 高兴春 郭娜 +2 位作者 李爱连 胡志芳 姜凤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0-281,共2页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纽带。但是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存在课时少,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及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弊端。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教学 免疫学实验课 教学效果 实验课教学 理论教学 学习热情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宁 姜凤良 +3 位作者 姜朋涛 郭娜 胡志芳 徐曦(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9-403,共5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也是医学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现代化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形势下,我校坚持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临床本科专业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内容,通过深入挖掘医学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也是医学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现代化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形势下,我校坚持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临床本科专业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内容,通过深入挖掘医学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和思想政治内容,将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理念有机融合,使德育教育渗透并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以期培养德才兼备的医疗卫生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提升课程育人:以西安医学院医学免疫学教学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典 姜凤良 +5 位作者 胡志芳 李爱连 王宁 高兴春 姜朋涛 吕明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661-2663,共3页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水平,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本文以西安医学院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为例,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医学生深切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为培养医学生是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
关键词 思政 医学免疫学 课堂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分易”教学平台在医学免疫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宁 姜凤良 +3 位作者 郭娜 胡志芳 吕明华 陈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18-2222,共5页
网络教学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因其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期发挥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并与传统课堂教学思路深度融合,我们在基础医学学科医学免疫学理论课程... 网络教学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因其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期发挥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并与传统课堂教学思路深度融合,我们在基础医学学科医学免疫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运用“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并首次应用“对分易”平台进行全程线上教学、学生管理、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形成性评价等实践,为推进本学科线上教育教学改革、从整体上提升网络教学课程质量和教学成效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对分课堂 对分易教学平台 教学设计 形成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HLDA8新CD编号候选分子看免疫学发展趋势 被引量:2
6
作者 金伯泉 刘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共2页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human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HLDA)及其单克隆抗体在免疫学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功能研究的深入, 不断有新的功能重要的白细胞分化抗原被发现.
关键词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免疫学 CD编号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后基因组计划推动免疫学迅速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共1页
关键词 后基因组 免疫分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分析揭示高原低氧对小鼠脾组织磷脂代谢的调控机制
8
作者 王昕 郭玉静 +2 位作者 王嘉阳 汪晓筠 胡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9-1299,共11页
脾是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参与病原体清除和抗体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并参与代谢平衡调节。高原低氧环境可影响脾组织脂质代谢,但影响脂质代谢的关键机制仍不清楚。我们旨在使用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研究高原低氧对小鼠脾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 脾是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参与病原体清除和抗体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并参与代谢平衡调节。高原低氧环境可影响脾组织脂质代谢,但影响脂质代谢的关键机制仍不清楚。我们旨在使用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研究高原低氧对小鼠脾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将C57BL/6小鼠分别置于海拔4200 m(高原低氧组,HST组)和400 m(平原常氧组,PSC组),30 d取脾组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Orbitrap质谱系统进行脂质组学分析。30 d时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脾指数降低,并出现白髓减少,生发中心扩大,边缘模糊,静脉充血等病理学改变。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到41种脂质亚类和2473种脂质分子,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ides,TGs)和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PCs)为脂质分子鉴别到最多的2种。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鉴定到44个差异脂质分子,它们主要集中于磷脂代谢。随后,对磷脂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进行RT-qPCR检测,发现其mRNA表达量均有差异(P<0.05)。提示高原低氧环境主要影响小鼠脾组织磷脂代谢,并通过减少PC和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含量,促进其转化为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和心磷脂(cardiolipin,CL)并通过CDP-乙醇胺(CDP-Ethanolamine,CDP-Etn)途径促进PE生成。该研究为高原低氧环境下脾组织中磷脂代谢异常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脂质组学 磷脂酰乙醇胺 心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多糖对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敬德 邢新 +5 位作者 韩德平 薛春雨 杨志勇 李蠡 袁斯民 王守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 :探讨壳多糖对异常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方法 :以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 ,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为对照 ,用含 0、0 .0 1 %、0 .0 2 %、0 .0 4 %、0 .0 8%、0 .1 6 %、0 .2 4 %、0 .4 8%壳多糖培养液... 目的 :探讨壳多糖对异常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方法 :以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 ,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为对照 ,用含 0、0 .0 1 %、0 .0 2 %、0 .0 4 %、0 .0 8%、0 .1 6 %、0 .2 4 %、0 .4 8%壳多糖培养液对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 72 h。MTT法检测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情况 ,2 4 h3H-脯氨酸标记法检测胶原的相对量 ,定量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 TGF- β1 、b- FGF、IL- 8含量 ,同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壳多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TGF-β1 、b- FGF的分泌 ,同时促进 IL - 8的分泌 ,且对异常瘢痕组织的作用明显强于正常皮肤 (P<0 .0 5 ,P<0 .0 1 ) ,而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形态结构区别。结论 :壳多糖可以抑制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合成及分泌胶原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特性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微小磁珠建立的免疫磁珠细胞分离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施华 曹雪涛 +2 位作者 章卫平 郑玲莉 周正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7-388,共2页
一种利用微小磁珠建立的免疫磁珠细胞分离方法*马施华曹雪涛章卫平郑玲莉周正芳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常需要得到纯度高、活力佳和足够数量的特定细胞群或细胞亚群,这对细胞分离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用免疫学方法将磁珠标记至特定细胞的表... 一种利用微小磁珠建立的免疫磁珠细胞分离方法*马施华曹雪涛章卫平郑玲莉周正芳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常需要得到纯度高、活力佳和足够数量的特定细胞群或细胞亚群,这对细胞分离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用免疫学方法将磁珠标记至特定细胞的表面,根据细胞在磁场中的不同物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 免疫磁珠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Kupffer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和MHC限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智杰 俞卫锋 +1 位作者 孙卫民 王振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7-619,共3页
目的 :探讨豚鼠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 Kupffer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 方法 :雄性 Hartley豚鼠 16只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8只。实验组 :每隔 4 2 d在 4 0 % O2 下吸入 1%氟烷 4 h,共 3次。对照组 :每隔 4 2 d吸入 4 0 % O2 4 h,共 3次。... 目的 :探讨豚鼠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 Kupffer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 方法 :雄性 Hartley豚鼠 16只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8只。实验组 :每隔 4 2 d在 4 0 % O2 下吸入 1%氟烷 4 h,共 3次。对照组 :每隔 4 2 d吸入 4 0 % O2 4 h,共 3次。两组在最后一次吸入后 2 1d分离淋巴细胞和肝 Kupffer细胞 ,两种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培养 3d。终止培养前 18h加入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 (3H- Td R) ,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L TT)分析机体吸入氟烷后诱导免疫应答过程中 Kupffer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结果 :氟烷诱导豚鼠 Kupffer细胞对自体淋巴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 (P<0 .0 1) ,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无促增殖作用 ,而未吸氟烷豚鼠 Kupffer细胞对自体 /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均无促增殖作用。 Kupffer细胞数目与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相关性(r=0 .995 0 )。用 TFA抗原致敏的 Kupffer细胞对淋巴细胞的促增殖能力作用更强 ,脾脏巨噬细胞不能增加 TFA- GSA抗原促进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结论 :Kupffer细胞是氟烷性肝炎免疫机制中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 ,能明显促进机体免疫应答 ,其抗原递呈作用受 MHC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烷性肝炎 免疫应答 KUPFFER细胞 抗原 递呈作用 MHC限制 库普弗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体注射IL-2重组腺病毒基因治疗小鼠胶质母细胞瘤及其免疫机制的初步探讨(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波 周晓平 +3 位作者 曹雪涛 于益芝 刘建民 岳志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17-720,共4页
目的 :观察瘤体直接注射 IL-2重组腺病毒对 G4 2 2皮下荷瘤的治疗作用 ,对体内基因转染效率及治疗的免疫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将 L ac Z、IL -2重组腺病毒直接注射到皮下接种的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瘤体 ,X-gal染色检测基因转染的效... 目的 :观察瘤体直接注射 IL-2重组腺病毒对 G4 2 2皮下荷瘤的治疗作用 ,对体内基因转染效率及治疗的免疫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将 L ac Z、IL -2重组腺病毒直接注射到皮下接种的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瘤体 ,X-gal染色检测基因转染的效率 ,观察肿瘤的大小和荷瘤小鼠的存活期 ,采用 4 h5 1Cr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诱导的 NK、L AK、CTL的杀伤活性 ,对治疗后的肿瘤进行常规病理分析。结果 :采用瘤体注射腺病毒具有较高的体内基因转染效率 ,瘤体注射 IL-2重组腺病毒对皮下建立的胶质母细胞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肿瘤的生长受抑制 ,荷瘤小鼠的存活期显著延长 ,但没有长期存活小鼠。IL-2基因治疗组小鼠脾细胞的 LAK、CTL杀伤活性显著增强 ,肿瘤局部出现更多的坏死和炎性浸润细胞。结论 :采用瘤体直接注射 IL -2重组腺病毒对胶质母细胞瘤皮下荷瘤有治疗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宿主的局部和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基因治疗 腺病毒科 白细胞介素2 小鼠 胶质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体内注射G-CSF基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局部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延平 曹雪涛 +3 位作者 王全兴 王元和 施靖华 高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09-412,F002,共5页
目的:探讨瘤体内脂质体直接介导的G-CSF基因治疗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G-CSF基因直接注射结肠癌瘤体内,通过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G-CSF基因治疗后肿瘤细胞DNA的变化,并对瘤体进行病理分析。结... 目的:探讨瘤体内脂质体直接介导的G-CSF基因治疗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G-CSF基因直接注射结肠癌瘤体内,通过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G-CSF基因治疗后肿瘤细胞DNA的变化,并对瘤体进行病理分析。结果:瘤体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G-CSF基因后,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瘤体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结论:瘤体内脂质体直接介导的G-CSF基因治疗能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并能明显提高肿瘤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结肠肿瘤 脂质体 细胞凋亡 G-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IL-2基因激活免疫效应细胞及诱导细胞因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全兴 曹雪涛 +3 位作者 章卫平 马施华 周正芳 叶天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脂质体介导的IL-2基因体内基因转移的可行性及对荷瘤小鼠全身免疫功能的激活作用及诱导细胞因子产生的效果。方法:将脂质体分别包裹IL-2基因、空白质粒及PBS后,直接注射至黑瘤体内,10d后无菌取出小鼠脾... 目的:为了探讨脂质体介导的IL-2基因体内基因转移的可行性及对荷瘤小鼠全身免疫功能的激活作用及诱导细胞因子产生的效果。方法:将脂质体分别包裹IL-2基因、空白质粒及PBS后,直接注射至黑瘤体内,10d后无菌取出小鼠脾细胞,诱导并检测肿瘤特异性杀伤细胞(CTL)活性、LAK活性及细胞因子的含量,用抗MHCIa单抗检测腹腔巨噬细胞的MHCI类分子的表达。结果:瘤体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IL-2基因后,小鼠脾CTL细胞活性明显高于瘤体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空白质粒及PBS的对照组,其脾淋巴细胞LAK活性、诱导IFN-γ等细胞因子的含量及表达MHCIa分子的水平均有相应的提高。结论:瘤体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IL-2基因后,通过在原位转染肿瘤细胞,增强了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诱导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的CTL以及提高机体非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发挥抗肿瘤作用。本研究为肿瘤的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较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疗法 白细胞介素2 基因治疗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癌浸润性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云璐 冯学胜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419-423,共5页
对小鼠肝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te,TIL)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1)TIL是一群异质性细胞,其细胞表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变化;(2)新鲜分离的TIL对植物血凝素(PHA)的反应极低(P<0.01):(3)新鲜分离的TIL的自然杀伤... 对小鼠肝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te,TIL)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1)TIL是一群异质性细胞,其细胞表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变化;(2)新鲜分离的TIL对植物血凝素(PHA)的反应极低(P<0.01):(3)新鲜分离的TIL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活性很低,经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培养后明显增高;(4)经IL-2培养后的TIL能分泌某种(些)因子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上述资料将有助于对TIL的认识和对其抗瘤机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肿瘤 浸润性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尔血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庆荣 胡操寒 +2 位作者 朱冰星 王全兴 周岳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8-269,共2页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转变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机制复杂,但机体抗病毒免疫力低下而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在体内复制是其重要原因之一[1,2]。康尔血是由从冬虫夏草及菌丝、刺五加、丹参等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生化制剂。本...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转变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机制复杂,但机体抗病毒免疫力低下而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在体内复制是其重要原因之一[1,2]。康尔血是由从冬虫夏草及菌丝、刺五加、丹参等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生化制剂。本文报道了康尔血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中医药疗法 康尔血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基因修饰对G42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致瘤性及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岳志健 洪波 +3 位作者 曹雪涛 雷虹 周晓平 王文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21-723,共3页
目的 :观察鼠干扰素 -γ( m IFN-γ)基因修饰的小鼠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致瘤性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以 m IFN-γ基因转染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荷瘤小鼠的存活期 ,采用 4 h5 1Cr释放法检测... 目的 :观察鼠干扰素 -γ( m IFN-γ)基因修饰的小鼠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致瘤性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以 m IFN-γ基因转染 G4 2 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荷瘤小鼠的存活期 ,采用 4 h5 1Cr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诱导的 NK、LAK、CTL的杀伤活性 ,对治疗后的肿瘤进行常规病理分析。结果 :m IFN-γ基因修饰的 G4 2 2小鼠胶质母细胞瘤体内致瘤生长明显抑制 ( P<0 .0 1 ) ,其荷瘤小鼠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 ( P<0 .0 1 )。m IFN-γ组小鼠脾细胞的 LAK、CTL杀伤活性显著增强 ,肿瘤组织有灶性坏死 ,炎细胞浸润。 结论 :m IFN-γ基因对胶质细胞瘤有一定治疗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宿主的局部和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腺病毒科 干扰素Ⅱ型 细胞毒性 免疫功能 基因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和IL-3基因共转染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生物学特性
18
作者 于敏 杨建民 +3 位作者 曹雪涛 楼国良 章卫平 孟沛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3(IL-3)基因共转染瘤苗的体内外生物学特性。方法:用IL-2重组腺病毒(Ad-IL-2)、IL-3重组腺病毒(Ad-IL-3)转染FBL-3红白血病细胞株,观察其体外...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3(IL-3)基因共转染瘤苗的体内外生物学特性。方法:用IL-2重组腺病毒(Ad-IL-2)、IL-3重组腺病毒(Ad-IL-3)转染FBL-3红白血病细胞株,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及体内致瘤性的变化。结果:IL-2、IL-3共转染的FBL-3细胞1周内能较稳定地分泌IL-2和IL-3,体外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但体内致瘤性明显下降,IL-2、IL-3共转染的FBL-3体内致瘤性下降最为显著,肿瘤生长明显延缓,存活期显著延长。结论:IL-2,IL-3基因的转入导致FBL-3细胞体内致瘤性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激发体内免疫功能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基因治疗 致瘤性 白血病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的G-CSF基因治疗及肿瘤原位细胞生物学特性
19
作者 孙延平 曹雪涛 +3 位作者 王全兴 王元和 施靖华 高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研究瘤体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G-CSF基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G-CSF基因直接注射至小鼠结肠癌瘤体内,观察G-CSF基因治疗的抗肿瘤效果及肿瘤细胞性状的变化。结果:瘤体内注射脂质体包裹... 目的:研究瘤体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G-CSF基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G-CSF基因直接注射至小鼠结肠癌瘤体内,观察G-CSF基因治疗的抗肿瘤效果及肿瘤细胞性状的变化。结果:瘤体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G-CSF基因后,可明显抑制结肠癌小鼠肿瘤的生长,显著延长存活期;配合大剂量化疗后效果更显著,有30%的小鼠存活90d以上。从瘤体内分离的肿瘤细胞,经G418(600μg/ml)抗性筛选后,产生抗G418的抗性克隆,并分泌人G-CSF(hG-CSF);经Northern-blot鉴定显示,该肿瘤细胞可表达G-CSFmRNA;肿瘤细胞表面表达ICAM-1分子、MHCⅠ类抗原(H-2K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瘤体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G-CSF基因后,可在肿瘤原位将G-CSF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并有效表达,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结肠肿瘤 脂质体 G-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引起固有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杨安钢 温伟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95-997,共3页
关键词 RNA干扰 SIRNA TOLL样受体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