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达外源蛋白的CHO-DG44细胞株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
作者 谢秋玲 谭楚敏 +2 位作者 王亚玉 陈子鑫 熊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4-81,共8页
为给细胞株基因工程改造提供背景条件,文中以TNFR-Fc为模式蛋白,比较两株不同来源的CHO-DG44细胞在生长代谢以及外源蛋白TNFR-Fc表达方面的差异,采用i TRAQ结合2D LC-MS/MS技术,比较CHO-DG44(A)/TNFR-Fc和CHO-DG44(B)/TNFR-Fc细胞株的... 为给细胞株基因工程改造提供背景条件,文中以TNFR-Fc为模式蛋白,比较两株不同来源的CHO-DG44细胞在生长代谢以及外源蛋白TNFR-Fc表达方面的差异,采用i TRAQ结合2D LC-MS/MS技术,比较CHO-DG44(A)/TNFR-Fc和CHO-DG44(B)/TNFR-Fc细胞株的蛋白表达谱,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蛋白类型分析、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和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两株CHO细胞在生长代谢及外源蛋白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比蛋白表达谱发现的192种差异表达蛋白中,上调蛋白104个、下调蛋白88个;就蛋白类型而言,酶类所占的比例最多,达到38.02%;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包括蛋白质折叠、谷胱甘肽代谢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细胞内蛋白质转运、蛋白质稳定化等生物过程;差异蛋白主要涉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碳代谢、糖酵解/糖异生、三羧酸循环等信号通路。不同CHO细胞株在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碳代谢、糖酵解/糖异生等方面的蛋白差异,可能是引起两株细胞生长代谢以及外源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细胞 外源蛋白 重组表达 生长代谢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HER-2的多肽疫苗CKL9与YL20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龙冠 宋燕 +3 位作者 许元生 黄云娜 覃锦红 谢秋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7-1002,共6页
目的研究能够诱导激活细胞免疫应答的多肽疫苗CKL9、YL20在细胞水平和整体动物水平的抗HER-2阳性肿瘤作用,为肿瘤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CKL9、YL20诱导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LDH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 目的研究能够诱导激活细胞免疫应答的多肽疫苗CKL9、YL20在细胞水平和整体动物水平的抗HER-2阳性肿瘤作用,为肿瘤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CKL9、YL20诱导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LDH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性,采用动物体内实验评价CKL9、YL20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CCK-8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表明体外孵育多肽CKL9、YL20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在50 mg·L^(-1)孵育浓度下,CKL9、YL20相对增殖率分别为11.1%、16.7%;LDH法检测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经多肽疫苗CKL9、YL20诱导分化的T淋巴细胞对HER-2阳性的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当效靶比为80∶1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抑制率分别可达89.8%和84.3%;动物体内实验表明预免疫多肽CKL9、YL20能对BALC/c小鼠N87移植瘤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基于HER-2的多肽疫苗CKL9、YL20具有免疫原性,可诱导特异性CD4和CD8 T淋巴细胞免疫,以抑制HER-2阳性肿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多肽疫苗 T淋巴细胞 免疫应答 N87移植瘤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模式 加快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校堃
3
作者 李校堃 《生物产业技术》 2016年第6期57-59,共3页
《生物产业技术》: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您如何看待转化医学的发展? 李校堃: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作为一种医学发展新模式,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搭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目的就是... 《生物产业技术》: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您如何看待转化医学的发展? 李校堃: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作为一种医学发展新模式,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搭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目的就是要缩短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距离,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更高效地转移到产业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医学研究 成果转化应用 发展新模式 基础研究 长江学者 生物药物 科技成果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热休克蛋白90AB1基因克隆、原核表达、中试发酵及纯化
4
作者 刘凯胜 王绍祥 +3 位作者 刘忠 张嘉萱 张庶民 王一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0-125,134,共7页
通过克隆人热休克蛋白90AB1基因(Hsp90AB1),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Hsp90AB1,表达纯化获得目的蛋白,为hHsp90靶向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提取宫颈癌HeLa细胞总RNA,并经RT-PCR获得hHsp90AB1-cDNA。以hH-sp90AB1-cDNA为模板进行PCR体... 通过克隆人热休克蛋白90AB1基因(Hsp90AB1),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Hsp90AB1,表达纯化获得目的蛋白,为hHsp90靶向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提取宫颈癌HeLa细胞总RNA,并经RT-PCR获得hHsp90AB1-cDNA。以hH-sp90AB1-cDNA为模板进行PCR体外扩增,胶回收纯化hHsp90AB1。将hHsp90AB1及pET-28a(+)质粒经NdeⅠ和SalⅠ双酶切、胶回收纯化酶切片段后,体外连接酶切片段,使其定向重组,再将重组DNA转化DH5α,经复苏后,在含卡那霉素的LB固体养基上筛选出阳性克隆。挑取LB固体培养基上的单菌落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为阳性克隆,即pET28a-hHsp90AB1体外重组成功,命名为pET28a(+)-hHsp90AB1。重组质粒转化Rosetta(DE3)菌株,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条件优化,以及通过SDSA-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均表明Hsp90AB1蛋白得到了正确的表达,且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优化条件下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13%。接种到18 L发酵罐中试发酵,表达产物经Ni-NTA凝胶亲和层析,蛋白纯度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90AB1(Hsp90β) 克隆 原核表达 中试发酵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saposin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芬 罗志文 +3 位作者 刘兆宇 李月琴 李弘剑 周天鸿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26-1232,共7页
为研究鞘脂激活蛋白原(Prosaposin)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pcDNA3.1 in NIH3T3阴性对照细胞株和过表达prosaposin的Psap-Myc in NIH3T3细胞株为模型,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rosaposi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 为研究鞘脂激活蛋白原(Prosaposin)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pcDNA3.1 in NIH3T3阴性对照细胞株和过表达prosaposin的Psap-Myc in NIH3T3细胞株为模型,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rosaposi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联合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法检测血清饥饿状态下prosaposin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靶分子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prosaposin可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AktSer473的磷酸化水平,抑制细胞周期抑制基因P27KIP1的表达,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从G1→S期进展;诱导survival基因cIAP1、cIAP2的表达,促进细胞存活。这些结果提示,prosaposin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分子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脂激活蛋白原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P13K/AKT信号通路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dragitS-100对蛋白折叠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志锋 杨树林 +2 位作者 张翼 冯文科 李校堃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以重组人角化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为模型,研究一种对pH较为敏感的多聚化合物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S-100对蛋白折叠的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直接将变性蛋白加入到含有不同... 目的:以重组人角化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为模型,研究一种对pH较为敏感的多聚化合物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S-100对蛋白折叠的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直接将变性蛋白加入到含有不同浓度Eudragit的蛋白复性缓冲液中,采用MTT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圆二色光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比较分析不同浓度EudragitS-100对变性rhKGF-2的复性促进作用。结果:在Eudragit S-100作用下,rhKGF-2的复性产率比普通稀释复性法显著增高且最高达到71%。研究表明Eudragit S-100的促进蛋白折叠的作用是基于Eudragit S-100与rh-KGF-2发生了特异性的结合反应。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蛋白复性缓冲液中尿素的浓度对蛋白的复性也存在较大影响。结论:Eudragit S-100能显著提高以rhKGF-2为代表的蛋白的正确折叠和复性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S-100 重组人角化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 蛋白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PF1新型转录本BRPF2的鉴定及其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芬 林丕容 +3 位作者 李月琴 苏宪礼 王丁丁 周天鸿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鉴定BRPF1的一种新转录本,确定其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蛋白功能进行初步研究,将获得的克隆进行序列测定。RT-PCR和Northern blotting实验检测BRPF1和BRPF2在小鼠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保守结构域和蛋白功能,并使用T... 为鉴定BRPF1的一种新转录本,确定其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蛋白功能进行初步研究,将获得的克隆进行序列测定。RT-PCR和Northern blotting实验检测BRPF1和BRPF2在小鼠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保守结构域和蛋白功能,并使用TNT T7体外转录翻译系统获得BRPF1和BRPF2蛋白。结果表明BRPF2是BRPF1的一种新型转录本(GenBank登录号:DQ288860);在小鼠肝、胚胎、附睾、睾丸、卵巢和骨骼肌中均检测到BRPF1和BRPF2两个转录本,其中以BRPF1为主要的转录本;而在小鼠脾中,仅检测到BRPF2的转录本;BRPF1编码1246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40 kDa;而BRPF2由于选择性剪接,导致翻译提前终止,仅编码442个氨基酸残基;CDD软件分析BRPF1和BRPF2结构域表明:与BRPF1相比,BRPF2蛋白缺失了Bromodomain结构域和PWWP结构域。鉴于Bromodomain结构域和PWWP结构域是BRPF1蛋白结合乙酰化或非乙酰化组蛋白,募集组蛋白乙酰转移酶Moz和参与染色质重构的关键,暗示BRPF2极有可能是做为BRPF1蛋白的负调控因子,共同参与染色质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PF1 BRPF2 新型转录本 表达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的建立及Klotho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的构建和活性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淑军 吴国艺 +3 位作者 王海龙 赵影 李小燕 陈小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建立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并检测抗衰老相关的Klotho基因启动子的不同截短型突变体的活性,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原代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经过流式细胞术分离鉴定后,通过设置不同过氧化氢的浓度,按时间梯度摸索诱导原代... 目的:建立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并检测抗衰老相关的Klotho基因启动子的不同截短型突变体的活性,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原代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经过流式细胞术分离鉴定后,通过设置不同过氧化氢的浓度,按时间梯度摸索诱导原代HUVEC细胞衰老的条件并最终通过SA-β-gal染色及定量PCR技术来确定其诱导条件.以全长的Klotho启动子为模版,通过PCR的方法,获得不同长度的Klotho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并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试剂盒检测不同的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在诱导型衰老细胞内的激活程度.结果:培养基中过氧化氢浓度为600μM,处理96 h后,成功构建了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通过PCR的方法成功构建了长度分别为1 711 bp、1 262 bp、785 bp和735 bp的4个长度截短型突变体,并发现735 bp的截短型突变体在诱导型衰老细胞内的激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成功建立了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并成功构建了Klotho基因的启动子截短型突变体,检测和发现这些突变子在诱导型衰老细胞内的激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为下一步治疗衰老相关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衰老细胞模型 KLOTHO 启动子 截短型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4)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和HEK293T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阮碧波 符吴萸 +6 位作者 芮雯 陈海璇 周朋君 廖双叶 吴小清 王一飞 陈宏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克隆人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4)c DNA,研究其在原核及真核系统中的表达。方法提取人宫颈癌He La细胞中的总RNA,经反转录PCR获得c DNA,PCR扩增Oct4 c DNA并将其分别克隆入表达载体p ET-22b(+)原核质粒和pc DNATM3.1(+)真核质粒,构建含... 目的克隆人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4)c DNA,研究其在原核及真核系统中的表达。方法提取人宫颈癌He La细胞中的总RNA,经反转录PCR获得c DNA,PCR扩增Oct4 c DNA并将其分别克隆入表达载体p ET-22b(+)原核质粒和pc DNATM3.1(+)真核质粒,构建含该序列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22b(+)-Oct4和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his-Oct4。然后分别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前者在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后者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至HEK293T细胞,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菌和细胞中OCT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CR扩增得到约1100 bp目的 DNA片段;重组表达质粒p ET-22b(+)-Oct4和pc DNA3.1(+)-his-Oct4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明载体构建成功;p ET-22b(+)-Oct4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在宿主E.coli BL21(DE3)中高效表达OCT4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38 000,与其理论Mr基本相符;pc DNA3.1(+)-his-Oct4转染HEK293T细胞经Western blot法检测,证实导入的Oct4成功表达。结论在大肠杆菌和HEK293T细胞成功表达OCT4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基因 分子克隆 原核表达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AGR2单抗在不同宿主细胞中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秋玲 汤杰 +2 位作者 黄嘉慧 卢加 刘晨雪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148,共7页
Anterior gradient-2(AGR2)基因是一种与肿瘤生长、转移、浸润及耐药性密切相关的基因,以AGR2为靶点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hAGR2-mAb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本研究为了进行该抗体的成药性评价,通过瞬时转染的方法分别用HEK293F细胞... Anterior gradient-2(AGR2)基因是一种与肿瘤生长、转移、浸润及耐药性密切相关的基因,以AGR2为靶点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hAGR2-mAb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本研究为了进行该抗体的成药性评价,通过瞬时转染的方法分别用HEK293F细胞与CHO细胞这两种最常用的表达系统表达rhAGR2-mAb,获得了纯度为95%的抗体蛋白,同时比较了不同宿主细胞生产的蛋白在分子量、等电点、糖型等方面的差异,发现在分子量、等电点和糖基化的糖型种类方面,两种宿主细胞表达的rhAGR2-mAb并无明显差异,但两者表达的产物在糖型比例上有较大不同,这也导致了两种表达系统所表达的蛋白与抗原AGR2的亲和力略有不同,为rhAGR2-mAb将来选择合适的蛋白瞬时表达系统和稳定生产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化 AGR2单克隆抗体 瞬时基因表达 CHO细胞 HE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纳米抗体的筛选、表达及特异性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秋玲 罗美华 +2 位作者 雷云 刘东晨 熊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1-148,共8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肿瘤侵袭、转移、预后和复发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表达筛选与VEGF具有亲和特异性的纳米抗体,首先利用VEGF免疫羊驼,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构建噬菌体文库;并多次淘洗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肿瘤侵袭、转移、预后和复发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表达筛选与VEGF具有亲和特异性的纳米抗体,首先利用VEGF免疫羊驼,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构建噬菌体文库;并多次淘洗筛选到与VEGF有亲和力的克隆,筛选到10个与VEGF有亲和力的VHH基因片段。然后通过软件分析其亲水性、分子质量等理化性质,发现这10个Nb VEGF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其分子质量在20.1~20.7 kDa之间。同时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这10个抗体蛋白,经Ni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后的Nb VEGF的蛋白纯度均大于80%。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蛋白的抗原特异性和亲和力。结果表明:有3个纳米抗体Nb VEGF-3、Nb VEGF-7和Nb VEGF-10能与VEGF特异性结合,且Nb VEGF-3的亲和力与阳性对照一致,其他纳米抗体均无VEGF抗性。本研究成功筛选并表达了3个具有VEGF特异性的纳米抗体,且其中Nb VEGF-3有较好的抗原亲和力,可能是一种抗VEGF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噬菌体文库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抗病毒蛋白-N的制备、生物活性鉴定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修饰
12
作者 韩波 杨辉 +3 位作者 王巧利 陈伟 钱垂文 熊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纯化CVN重组蛋白,检测其抗病毒活性,制备CVN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纯化和修饰。方法:利用两步Ni-NTA亲和层析和一步SUMO酶切制备CVN抗原,CPE法观察其抗病毒活性,活性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及Western blot鉴定其... 目的:纯化CVN重组蛋白,检测其抗病毒活性,制备CVN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纯化和修饰。方法:利用两步Ni-NTA亲和层析和一步SUMO酶切制备CVN抗原,CPE法观察其抗病毒活性,活性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及Western blot鉴定其效价和特异性,抗血清经硫酸铵初步沉淀和DEAE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化抗体,纯化抗体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获得修饰抗体。结果:纯化获得纯度达95%以上且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的非融合CVN,利用所得CVN抗原成功制备CVN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分析显示其效价达到1∶16 000以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其具明显特异性。抗血清经盐析和DEAE离子柱层析后获得效价为1∶6 400高纯度纯化抗体,经HRP修饰后获得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标记抗体。结论:获得高纯度,高效价兔抗CVN多克隆抗体,以及HRP标记的兔抗CVN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N 抗病毒活性 多克隆抗体 修饰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fic与Rhox5蛋白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域鉴定
13
作者 郭芬 欧淑芳 +3 位作者 初彦辉 李月琴 王丁丁 周天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9-925,共7页
Mdfic(MyoD family inhibitor domain containing)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有MyoD抑制素结构域(I-mfa domain)的转录调控因子,可能在肌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小鼠Rhox5为同源异型框基因,隶属于Rhox基因簇(reproductive homeobox on the... Mdfic(MyoD family inhibitor domain containing)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有MyoD抑制素结构域(I-mfa domain)的转录调控因子,可能在肌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小鼠Rhox5为同源异型框基因,隶属于Rhox基因簇(reproductive homeobox on the X chromosome genes cluster)β亚簇.在前期证实Mdifc能结合Rhox5蛋白的基础上,进一步鉴定两者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域.生物信息学分析Mdfic的氨基酸序列,PCR方法扩增Mdfic A截短型片段(第72~247位氨基酸残基),含保守的I-mfa结构域;双向酵母双杂交和体外GST-Pull down结果表明,该截短型片段可以与Rhox5蛋白结合,且结合力度较完整的Mdfic蛋白强;将Mdfic A片段划分为两段:Mdfic B(72~191 aa,不含I-mfa结构域)和Mdfic C(191~247 aa,含I-mfa结构域).结果表明,含保守I-mfa结构域的Mdfic C截短型片段丧失了与Rhox5蛋白结合的能力,而不含I-mfa结构域的Mdfic B截短型片段可以结合Rhox5蛋白.鉴于Mdfic蛋白的非I-mfa结构域在Rhox5/Mdfic结合中发挥关键作用,Rhox5与Mdfic的结合可能进一步调控由Mdfic的I-mfa结构域参与的其他转录因子(如MyoD)的调控,三者形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共同参与肌细胞发生及分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Mdfic Rhox5 相互作用关键结构 肌细胞发生与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Z-AAN-Dox新前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合成与活性检测
14
作者 陈宏远 刘晓 +3 位作者 邵方元 刘忠 王一飞 芮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究一种以多柔比星为母药的低毒新型抗肿瘤前药。方法采用Sybyl 8.0的Sketch模块进行前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多种短肽共价偶联多柔比星形成前药库。虚拟筛选后用化学方法合成前药,通过硅胶柱和凝胶柱进行纯化,HPLC法检测与鉴定... 目的探究一种以多柔比星为母药的低毒新型抗肿瘤前药。方法采用Sybyl 8.0的Sketch模块进行前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多种短肽共价偶联多柔比星形成前药库。虚拟筛选后用化学方法合成前药,通过硅胶柱和凝胶柱进行纯化,HPLC法检测与鉴定,体外特异性酶解试验及细胞毒性试验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所得到的新型前药N-苄氧羰基-丙氨酰-丙氨酰-天冬酰胺-多柔比星物理及化学参数较好,其化学合成产物纯度为94%,其天冬酰胺内肽酶酶解Km和Vmax分别为(68±7)μmol/L,(3.9±0.6)μmol/(L·s),对2种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株的毒性作用约降低了约90%。结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指导多柔比星前药合成过程中具有参考意义;前药合成与分离纯化方法简单可靠,分离效果好;新合成前药细胞毒性降低,可被天冬酰胺内肽酶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天冬酰胺内肽酶 前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15
作者 冯成利 项琪 +4 位作者 张齐好 杨艳 柯实 黄亚东 苏志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6-1531,共6页
目的: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重组表达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hKGF),为实现规模化生产重组hKGF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报道的hKGF成熟肽序列,人工合成由毕赤酵母偏好密码子组成的编码hKGF的... 目的: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重组表达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hKGF),为实现规模化生产重组hKGF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报道的hKGF成熟肽序列,人工合成由毕赤酵母偏好密码子组成的编码hKGF的DNA片段后连接到分泌型表达质粒pPICZαA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毕赤酵母X-33中进行表达。优化发酵条件,并利用5 L生物反应器进行中试发酵。发酵上清通过超滤及层析方法分离纯化重组蛋白,并利用MMT法检测其对恒河猴肺上皮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结果:在20℃,甲醇诱导60 h后,获得分子量约为28 kD的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上清总蛋白的14.1%。发酵液经肝素亲和层析和Sephardex G-25分子筛分离获得纯度为95.0%以上的重组蛋白,得率为12 mg/L。该重组hKGF具有糖基化修饰,能显著促进恒河猴肺上皮细胞增殖,其ED50约为57μg/L。结论:利用毕赤酵母成功表达出糖基化修饰及具促恒河猴肺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的重组hK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生物仿制药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洪刚 雷云 +5 位作者 温家明 陈宝琼 卢加 李光飞 谢秋玲 熊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Fc)生物仿制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Enbrel)和TNFR-Fc高、中、低质量分数组,空白组(无炎症),每组6只,弗氏...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Fc)生物仿制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药物组(Enbrel)和TNFR-Fc高、中、低质量分数组,空白组(无炎症),每组6只,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给药13 d后,分别测量大鼠体重、后足足垫厚度,关节炎指数评分,ELISA法测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nbrel组和TNFR-Fc大、中、小质量分数组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继发性足肿胀减弱(P<0.05)、关节炎评分分值、IL-1β、TNF-α、IL-6含量均减小(P<0.05),IL-10含量升高(P<0.05).结论:TNFR-Fc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以及升高IL-10水平来发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药动力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倩 张敏静 +3 位作者 张卉 苏志坚 项琪 黄亚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8-252,共5页
采用pH梯度法制备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单因素筛选最优制备工艺:十八胺用量为0.02g,柠檬酸缓冲液浓度为0.03mol/L,aFGF投药量为0.04mg/mL,内外水相pH差(ΔpH)为3.5,孵育温度为35℃,孵育时间为15min。... 采用pH梯度法制备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单因素筛选最优制备工艺:十八胺用量为0.02g,柠檬酸缓冲液浓度为0.03mol/L,aFGF投药量为0.04mg/mL,内外水相pH差(ΔpH)为3.5,孵育温度为35℃,孵育时间为15min。aFGF脂质体包封率为(78.82±2.56)%,Zeta电位为9.68mV,平均粒径124.03nm。透析法测定aFGF脂质体的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aFGF脂质体与aFGF原液相比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稳定性研究表明,aFGF脂质体较aFGF原液稳定性得到提高,4℃贮存为佳。所制备的aFGF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脂质体 体外释放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K293F细胞瞬时表达PDGFR-β/Fc蛋白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洪坡 袁凤媚 +3 位作者 黄嘉慧 刘东晨 张途 谢秋玲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101,共6页
为优化HEK293F细胞瞬时转染条件,提高PDGFR-β的蛋白表达量,采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erimide,PEI)为转染试剂,将质粒p XLG-PDGFR-β/Fc与PEI混匀聚合后加入到细胞悬液,37℃,φ=6%CO2,180 r/min悬浮振荡培养,培养7 d后收集样品,ELISA检测P... 为优化HEK293F细胞瞬时转染条件,提高PDGFR-β的蛋白表达量,采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erimide,PEI)为转染试剂,将质粒p XLG-PDGFR-β/Fc与PEI混匀聚合后加入到细胞悬液,37℃,φ=6%CO2,180 r/min悬浮振荡培养,培养7 d后收集样品,ELISA检测PDGFR-β蛋白的浓度。对细胞密度、DNA浓度和m(DNA):m(PEI)、聚合时间以及添加物(丙戊酸钠、葡萄糖和蛋白胨)进行优化。结果显示,HEK293F细胞瞬时转染的最佳条件为:细胞密度4×106cells/m L、DNA浓度2.0μg/106cells、m(DNA):m(PEI)为1:2、聚合时间5 min。同时,48 h内添加3 mmol/L丙戊酸钠,第3天补加葡萄糖和1 g/L的蛋白胨TN1可使PDGFR-β/Fc的蛋白表达量明显提高。实验表明,经过对HEK293F细胞瞬时表达PDGFR-β的转染条件的优化,蛋白表达量可达55 mg/L,为更大规模瞬时转染生产PDGFR-β/Fc蛋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R-β/Fc HEK293F细胞 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EGR1瞬时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丽 张惠华 +4 位作者 郭淑军 段飞蝶 陈友鹏 梁旭竞 陈小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99,共7页
目的:获得人早期生长反应1(EGR1)基因,并在人骨肉瘤细胞中瞬时表达,研究该基因在人骨肉瘤细胞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胎盘组织为模板,巢式PCR(nest PCR)扩增获得EGR1全长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 目的:获得人早期生长反应1(EGR1)基因,并在人骨肉瘤细胞中瞬时表达,研究该基因在人骨肉瘤细胞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胎盘组织为模板,巢式PCR(nest PCR)扩增获得EGR1全长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PCR鉴定并测序正确后,命名为pcDNA-EGR1。脂质体法将重组载体转染人骨肉瘤细胞U2OS,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和DAPI染色检测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qPCR检测细胞中与细胞周期、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短发夹RNA(shRNA)干扰EGR1后,检测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成功获得了人EGR1基因并构建了其重组表达载体pcDNA-EGR1。EGR1可有效地在U2OS中瞬时表达;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EGR1可引起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并促进凋亡率增加(P<0.05)。EGR1可引起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固缩和凋亡表型。EGR1可引起周期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则显著上调。shRNA干扰EGR1后,细胞凋亡表型和EGR1所调控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一致。结论:EGR1具有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作用,能调节骨肉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率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早期生长反应 瞬时表达 骨肉瘤细胞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G-E8作为外泌体载体蛋白的作用与功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智康 刘晨雪璇 +2 位作者 谭楚敏 熊盛 谢秋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8-294,共7页
构建MFG-E8全长和截短体的重组质粒,分析各截短体蛋白能否将目的蛋白带到外泌体上并确定其位置,以探讨MFG-E8各结构域功能及其作为外泌体上载体蛋白的效率。利用PCR扩增出带有信号肽的MFG-E8及其截短体基因,与EGFP基因连接,构建7种重组... 构建MFG-E8全长和截短体的重组质粒,分析各截短体蛋白能否将目的蛋白带到外泌体上并确定其位置,以探讨MFG-E8各结构域功能及其作为外泌体上载体蛋白的效率。利用PCR扩增出带有信号肽的MFG-E8及其截短体基因,与EGFP基因连接,构建7种重组质粒。之后PEI介导瞬转HEK293F细胞进行表达,利用EGFP的荧光,通过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及其在胞内的位置。同时提取转染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通过Western blot和电镜检测重组蛋白在外泌体中的情况。最后将含有重组蛋白的外泌体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将重组蛋白带入受体细胞中的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MFG-E8全长及截短体重组质粒并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各重组蛋白在胞内均有表达,其中EGF-L表达量最高,C2最低,细胞上清中只能检测到EGF-L、C1、EC1的表达。转染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只检测到MFG-E8、EC1和C1C2三种蛋白。含有这3种蛋白的外泌体转染HEK293T细胞,3组细胞均有荧光,其中MFG-E8-EGFP的外泌体效果最好。MFG-E8能够作为蛋白载体将目的蛋白带到外泌体膜上,其C1、C2结构域对该过程至关重要,EGF-L的存在可以促进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Ⅷ(MFG-E8) 截短体 外泌体 载体蛋白 结构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