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城市道路的智能网联汽车多车道轨迹优化方法
1
作者 王庞伟 刘程 +1 位作者 汪云峰 张名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52,328,共13页
为提高城市路网下智能网联汽车的通行效率以及燃油效率,提出面向城市道路的多车道时空轨迹优化方法。首先,结合多车道时空位置关系定义智能网联汽车状态与约束,综合考虑通行效率与燃油经济性构建时空轨迹复合优化模型,并采用庞特里亚金... 为提高城市路网下智能网联汽车的通行效率以及燃油效率,提出面向城市道路的多车道时空轨迹优化方法。首先,结合多车道时空位置关系定义智能网联汽车状态与约束,综合考虑通行效率与燃油经济性构建时空轨迹复合优化模型,并采用庞特里亚金极大值算法进行求解。然后,本文设定协同换道的规则,并通过Q-learning算法获取最优的换道策略。最后,通过SUMO/Python联合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在不同车辆饱和程度、绿信比状态及最低通行速度条件下有效提高通行效率,且燃油效率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多车道轨迹优化 Q-学习 城市交通网络 SUMO/Python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主动控制系统与模型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立立 姚迪 +3 位作者 王芳 李晶 赵琦 于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7-323,共7页
为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控的智能化,缓解交通拥堵,研究和设计了城市道路交通主动控制系统.系统由4个子系统构成,其中云-边-端支撑子系统是计算、通信和存储的基础,可视化软硬件在环子系统是指挥决策与演练的关键,实时控制子系统和实时仿... 为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控的智能化,缓解交通拥堵,研究和设计了城市道路交通主动控制系统.系统由4个子系统构成,其中云-边-端支撑子系统是计算、通信和存储的基础,可视化软硬件在环子系统是指挥决策与演练的关键,实时控制子系统和实时仿真子系统是道路交通控制的核心,用以保障交通控制的实时性和先进性.系统采用基于时空资源分配的主动控制模型,将传统以周期、绿信比调节为核心的交叉口信号被动控制转变为车道可变、相位相序可调且具有链状连接特性的交叉口主动控制.实际数据仿真分析表明,系统的主动控制能够有效降低交叉口通行车辆的总行程时间和平均排队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 信号控制系统 主动控制算法 实时控制 实时仿真 可视化 云计算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实验的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与建模 被引量:8
3
作者 唐少虎 刘小明 +1 位作者 陈兆盟 张金金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6-1527,共12页
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对于提高交通管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应用平行系统、集散波、误差反馈修正、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及模型库动态优化策略等方法与技术对间断流行程时间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平行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及... 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对于提高交通管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应用平行系统、集散波、误差反馈修正、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及模型库动态优化策略等方法与技术对间断流行程时间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平行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及计算实验的基本方法;然后,给出了基于平行系统理论的路段行程时间的预测模型,设计了基于集散波的行程时间计算实验方法,提出了多模型自适应行程时间预测并给出了模型动态优化策略.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预测精度较高,且能够对行程时间预测值进行持续优化,可为后续的间断流行程时间预测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程时间预测 平行系统 计算实验 集散波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分群同步的城市路网交通控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力 李岱 +1 位作者 何忠贺 马旭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48-1456,共9页
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经常出现某些路段较为拥堵,而其它路段内仍有空间未被充分利用.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路网分群一致算法.首先,以路段的空间占有率为状态,建立交通网络状态空间模型,描述路网中车流的传递关系;进一步,将路网中的... 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经常出现某些路段较为拥堵,而其它路段内仍有空间未被充分利用.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路网分群一致算法.首先,以路段的空间占有率为状态,建立交通网络状态空间模型,描述路网中车流的传递关系;进一步,将路网中的各条路段抽象为智能体,提出路网多智能体分群一致算法,将路段集划分为若干个非空不交子集,每个子集内的路段状态可达一致,不同子集的一致状态不同.从而,该算法可使各路段的空间占有率达到均衡,减轻局部拥堵,减少车辆延误时间.最后,采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北京市望京地区的实际网络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网络 过饱和 交通控制 多智能体系统 分群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在环”融合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立立 赵琦 +3 位作者 王力 李晶 王兆琦 赵美玲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4-198,共5页
文章设计了基于“在线-在环”融合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综合实验。首先,通过实体沙盘全景模拟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形态;再利用自主研发的OSP(open simulation platform)交通仿真软件动态仿真沙盘路网交通流状态,并进行交通控制策略设计;最后... 文章设计了基于“在线-在环”融合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综合实验。首先,通过实体沙盘全景模拟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形态;再利用自主研发的OSP(open simulation platform)交通仿真软件动态仿真沙盘路网交通流状态,并进行交通控制策略设计;最后,采用现场级交通控制器执行所设计的交通控制策略,并反馈到仿真软件中进行控制效果评价。该实验将交通流理论、交通控制策略设计、交通仿真和交通控制器应用等知识融为一体,不仅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开展实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综合实验 硬件在环 实体沙盘 OSP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D的城市区域过饱和交通信号优化控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小明 唐少虎 +1 位作者 朱凤华 陈兆盟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0-1233,共14页
为了解决交通高峰时段城市区域路网过大的交通需求引起的路网通行效率下降以及区域内部交通流分布的异质性产生的道路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域路网固有属性宏观基本图(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MFD)的过饱和区域控制... 为了解决交通高峰时段城市区域路网过大的交通需求引起的路网通行效率下降以及区域内部交通流分布的异质性产生的道路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域路网固有属性宏观基本图(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MFD)的过饱和区域控制优化模型,建立了边界控制信号和内部控制信号目标函数的双层规划优化,进一步设计了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动态规划(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ADP)模型,对建立的双层规划区域交通信号进行求解,实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对城市区域交通的需求管控、拥堵政策制定等城市区域交通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交通信号优化 宏观基本图 双层规划 自适应动态规划 BP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的城市路网交通控制平台 被引量:6
7
作者 唐少虎 刘小明 +2 位作者 朱伟 郑建春 郑国荣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城市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及优化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效果评估是开展交通信号优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交通仿真软件一般通过内置的信号控制模块进行评价,存在与实际信号控制系统脱节且评价精度不高的问题。为连通仿真软件与信... 城市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及优化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效果评估是开展交通信号优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交通仿真软件一般通过内置的信号控制模块进行评价,存在与实际信号控制系统脱节且评价精度不高的问题。为连通仿真软件与信号控制系统并提升评价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的城市路网交通控制平台,设计了平台的逻辑框架、功能架构以及平台中心系统、控制器接口等软硬件模块,融合了干线协调控制以及区域协同控制算法,并利用通讯测试验证了平台的硬件在环仿真控制功能。实例分析表明: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搭建了交通仿真软件和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桥梁,能够有效评价路网交通控制效果。基于该平台可开展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效果评价、算法改进以及信号优化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交通 硬件在环仿真 交通控制平台 控制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信号控制的交通状态及其真实性判别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兆盟 刘小明 +1 位作者 吴文祥 唐少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00,147,共7页
过饱和交通状态的判别是对过饱和交通信号控制的首要条件,提出了一种结合信号控制优化的交通状态及其真实性的判别方法,避免了由于交通信号控制不合理,尤其是协调控制不合理导致的"假饱和"。利用车头时距的方差和时间占有率... 过饱和交通状态的判别是对过饱和交通信号控制的首要条件,提出了一种结合信号控制优化的交通状态及其真实性的判别方法,避免了由于交通信号控制不合理,尤其是协调控制不合理导致的"假饱和"。利用车头时距的方差和时间占有率作为判别参数结合周期内排队车辆的消散对交通状态进行判别。通过算例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判断过饱和交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状态判别 过饱和 信号控制优化 车头时局方差 时间占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发现的交通控制子区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力 陈智 +1 位作者 刘小明 李正熙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4-169,共6页
传统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对控制子区的划分未充分考虑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复杂特性,由工程师根据交叉口物理距离及现场交通流特性来确定,难以保证其客观性和统一性.本文以社区模块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凝聚社区发现算法实现了区域交通信号... 传统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对控制子区的划分未充分考虑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复杂特性,由工程师根据交叉口物理距离及现场交通流特性来确定,难以保证其客观性和统一性.本文以社区模块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凝聚社区发现算法实现了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控制子区划分;进而,以北京市望京地区为实验案例进行应用测试,利用VISSIM仿真平台比较了本文方法和传统方法在SCOOT系统控制条件下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高峰、平峰、低峰等不同交通需求下,区域主干道的平均旅行时间有明显下降,区域内车均停车延误、车均停车次数、车均延误、平均车速等指标均有改善,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信号系统优化 社区发现 子区划分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交通出行量数据的多点联动瓶颈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福建 龚成宇 +2 位作者 马东方 郭伟伟 王殿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78,共6页
为了精确定位瓶颈路段的需求来源、均衡瓶颈路段交通需求时空分布,防止溢流及拥堵转移,提出基于视频信息提取的交通出行量(OD)数据的搜索诱发路段瓶颈的关键车流路径与可控制路段方法,确定瓶颈调控节点;以上游区域为控制对象、以特定时... 为了精确定位瓶颈路段的需求来源、均衡瓶颈路段交通需求时空分布,防止溢流及拥堵转移,提出基于视频信息提取的交通出行量(OD)数据的搜索诱发路段瓶颈的关键车流路径与可控制路段方法,确定瓶颈调控节点;以上游区域为控制对象、以特定时间内消散路段瓶颈为控制目标,估算驶入流量总调节量,并基于路段的剩余容量建立调节量在可控制路段之间的分配方法,优化控制节点的信号方案.以贵阳市的实际数据为例,瓶颈触发使用滚动时间占有率为指标,采用VISSIM仿真软件,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控制方案相比,采用新方案时最大排队长度降低了31.39%,区域车均延误降低了2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颈控制 可控制路段 调节量分配 剩余容量 信号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平行系统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小明 李正熙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56-2765,共10页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传统的管理方法难以形成具有动态适应能力的有效解决方案.运用复杂系统研究中的ACP(人工系统、计算机实验、平行执行)方法,首次给出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平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研究框架.以该框架...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传统的管理方法难以形成具有动态适应能力的有效解决方案.运用复杂系统研究中的ACP(人工系统、计算机实验、平行执行)方法,首次给出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平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研究框架.以该框架为基础,首先,分析了人工交通枢纽系统中模型的构成及支撑条件;进而对人工交通枢纽系统计算实验中涉及的实验场景设计、实验内容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人工交通枢纽系统平行执行内容进行了说明.该体系框架的提出,对于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管控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 人工交通枢纽系统 ACP方法 平行控制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切技术和卷积网络的交通标志数据集构建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熊昌镇 王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83-186,共4页
为解决自然场景下的交通标志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图切技术的交通标志数据自动收集方法。该方法先利用人为收集的少量7大类交通标志数据集训练检测交通标志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网络模型检测图像... 为解决自然场景下的交通标志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图切技术的交通标志数据自动收集方法。该方法先利用人为收集的少量7大类交通标志数据集训练检测交通标志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网络模型检测图像或视频中的交通标志类别、位置及可信度,保存大于给定阈值的交通标志信息;然后采用图切技术对检测的交通标志进行分割得到精度更高的交通标志区域,将此标志的区域信息和类别作为标定信息。将对应的图片和标定信息按要求生成新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重新微调训练生成新的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重新微调训练的网络比初始网络的平均检测精度提升了6.6%。该方法可将车载相机或是行车记录仪等设备获取的图像或是视频中的交通标志自动保存下来生成构建新的交通标志数据集,省去人工标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 图像分割 图像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网可达性的交通控制子区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旭辉 滑亚飞 何忠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24-228,共5页
为了提高子区划分的效率,保证子区划分结果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网可达性的子区划分方法。以路口为顶点,路段为边,修正的路段阻抗为边权得到路网加权网络,通过权系数开关化转为非加权网络;采用K步可达矩阵来分析网络的可达性,以可... 为了提高子区划分的效率,保证子区划分结果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网可达性的子区划分方法。以路口为顶点,路段为边,修正的路段阻抗为边权得到路网加权网络,通过权系数开关化转为非加权网络;采用K步可达矩阵来分析网络的可达性,以可达性最好的顶点为核心顶点,求解核心顶点的K步可达顶点群得到子区划分结果;以子区路网路段占有率方差为评价指标,对子区划分结果进行优化。以北京市亦庄林肯公园地区路网为例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路网可达性的子区划分,可以找到路网中关联最为紧密的顶点群,且以子区内部路段的占有率方差作为评价指标可以保证子区内部路段状态的相似性,为子区划分的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动态子区划分 可达性 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sh-Stackelberg分层博弈模型的路网交通控制强化学习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尊栋 王岩楠 +2 位作者 刘雨珂 刘小明 尚春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341,共8页
为了解决多交叉口博弈引发的Nash均衡计算复杂度问题,考虑路网中不同交叉口的重要程度和博弈关系,兼顾路网中子区之间及子区内部的交通控制策略,以2个子区内的重要交叉口作为上层博弈主体,次要交叉口作为下层博弈主体,构建了一种Nash-St... 为了解决多交叉口博弈引发的Nash均衡计算复杂度问题,考虑路网中不同交叉口的重要程度和博弈关系,兼顾路网中子区之间及子区内部的交通控制策略,以2个子区内的重要交叉口作为上层博弈主体,次要交叉口作为下层博弈主体,构建了一种Nash-Stackelberg分层博弈(NSHG)模型.然后,提出2种多Agent强化学习算法,即基于NSHG的Q学习(NSHG-QL)算法和基于NSHG的深度Q网络(NSHG-DQN)算法.在实验中,使用NSHG-QL和NSHG-DQN算法在SUMO仿真软件搭建的路网环境中对信号灯进行控制,并与基础博弈模型求解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NSHG-QL算法和NSHG-DQN算法减少了交叉口内车辆的平均旅行时间和平均时间损失,提高了平均速度;NSHG模型在满足重要交叉口间上层博弈的基础上协调次要交叉口,做出最优策略选择,而且基于分层博弈模型的多Agent强化学习算法能明显提高学习性能和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复杂度 交通控制策略 分层博弈模型 多AGENT强化学习 最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断下客流分配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慧娟 瓮冬阳 +2 位作者 李蓓 吴文祥 张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51,共8页
为准确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中断条件下的客流分布状态,提升轨道交通应急处置与决策水平,首先,综合考虑列车拥挤度和换乘行为等因素对乘客出行路径影响,构建基于乘客出行路径的阻抗函数,计算出行阻抗的均值和方差,设定选择有效路径... 为准确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中断条件下的客流分布状态,提升轨道交通应急处置与决策水平,首先,综合考虑列车拥挤度和换乘行为等因素对乘客出行路径影响,构建基于乘客出行路径的阻抗函数,计算出行阻抗的均值和方差,设定选择有效路径的判定条件;其次,充分考虑乘客面对风险和不确定环境下决策行为的有限理性,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分析线路中断下乘客路径选择策略,设定基于出行时间的内生参考点,计算乘客出行路径的累积前景值;最后,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中断下网络客流分配的Logit型随机均衡模型,利用连续平均算法(MSA)进行求解,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各路径上流量的加权分配,并以北京地铁5号线实际中断事件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各路段断面,该模型的客流分配结果与北京地铁断面客流的实际数据的误差率均在±10%以内,能够有效识别和掌握中断下乘客路径选择行为,且能够较为准确识别拥堵路段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中断 客流分配 累积前景理论 随机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拥堵情况下应急救援车辆优先通行主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立立 于沛 +3 位作者 李晶 姚迪 赵琦 王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107,共4页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应急救援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不受行驶路线、信号灯等限制,但常态下的交通拥堵仍然频发造成应急救援车辆通行受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在城市交叉口信号灯控制中的优先通行难以保障。就此,提出交通拥堵情况下...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应急救援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不受行驶路线、信号灯等限制,但常态下的交通拥堵仍然频发造成应急救援车辆通行受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在城市交叉口信号灯控制中的优先通行难以保障。就此,提出交通拥堵情况下应急救援车辆优先通行的主动控制方法。建立交叉口的主动控制模型;设计优先通行主动控制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应急管理交通仿真平台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示例验证。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在交叉口出现交通拥堵时能有效保障应急救援车辆优先通行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救援车辆 优先通行 主动控制 交通拥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时空特征补偿网络的智能网联车辆协同感知
17
作者 张名芳 刘颖 +2 位作者 马健 何烨 王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79-2289,共11页
为克服网络延迟对协同感知准确率的影响,同时提高点云特征表达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特征补偿网络的智能网联车辆点云协同感知方法。首先,采用点-体柱特征提取方法对点云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将扫描点局部邻域特征与体柱特征图进行拼... 为克服网络延迟对协同感知准确率的影响,同时提高点云特征表达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特征补偿网络的智能网联车辆点云协同感知方法。首先,采用点-体柱特征提取方法对点云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将扫描点局部邻域特征与体柱特征图进行拼接;然后,设计基于PredRNN算法的时间延迟补偿模块,对接收到的来自周围网联车辆的历史帧点云特征进行预测,实现两车点云特征同步;其次,利用空间特征融合补偿模块聚合跨车辆点云特征,通过双向多尺度特征金字塔网络融合多分辨率特征,输出车辆目标几何尺寸和航向角等信息;最后,在V2V4real数据集和自制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精度优于经典协同感知算法,且对不同网络延迟时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推理时间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车辆 协同感知 时空特征补偿 点云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ghD数据集的高速公路小客车换道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通 杨波 +3 位作者 杨雪琦 刘唐志 刘星良 吴攀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为探究高速公路小客车微观换道行为特性及换道风险,基于HighD数据集提取自车换道轨迹及周围车辆行驶数据,分析目标车道存在前、后车时的自车换道行为规律.以高速公路小客车换道冲突特性为基础,提取换道风险表征指标,建立基于停车距离系... 为探究高速公路小客车微观换道行为特性及换道风险,基于HighD数据集提取自车换道轨迹及周围车辆行驶数据,分析目标车道存在前、后车时的自车换道行为规律.以高速公路小客车换道冲突特性为基础,提取换道风险表征指标,建立基于停车距离系数的事故风险率和基于速度差的事故严重度模型,使用故障树分析法计算换道风险指数,对换道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将换道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建立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框架的换道风险预测模型,使用不同特征组合对小客车驾驶员换道风险进行预测及验证.结果表明,选取速度-加速度混合特征的换道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佳.研究结论可为理解高速公路小客车换道行为特性、驾驶行为模式识别以及驾驶辅助系统参数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换道轨迹 换道风险 故障树分析 K-MEANS聚类 梯度提升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路网交通流数据补全方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力 李敏 +3 位作者 闫佳庆 张玲玉 潘科 李正熙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1,共9页
交通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管理的效率.针对城市道路交通中因路段检测器覆盖不全或设备损坏等造成的流量检测数据缺失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算法的交通流量数据补全方法.首先,... 交通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管理的效率.针对城市道路交通中因路段检测器覆盖不全或设备损坏等造成的流量检测数据缺失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算法的交通流量数据补全方法.首先,以路段实际流量为基础,进行图像化处理生成路网二维信息图;其次,计算考虑时空信息补偿的路网关联矩阵,利用GAN算法分析并实现路网二维信息图缺失部分的补全,进而得到路段交通流量的完整数据;最后,利用实际数据,对比分析了本文方法与相空间重构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对缺失数据的补全情况.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路网交通信息补全 生成式对抗网络 交通流量 交通信息图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延特性建模的多断面短时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小明 田玉林 +2 位作者 唐少虎 尚春琳 魏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0,共7页
针对现有交通流预测方法未充分考虑多断面车流演变规律,提出基于时延特性建模的时空相关性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对不同断面、不同时刻交通流的分布相似性度量,对输入的车辆到达数据序列进行切割构建时空相似度矩阵,得到相邻断面之间的时... 针对现有交通流预测方法未充分考虑多断面车流演变规律,提出基于时延特性建模的时空相关性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对不同断面、不同时刻交通流的分布相似性度量,对输入的车辆到达数据序列进行切割构建时空相似度矩阵,得到相邻断面之间的时延参数.基于时延特性建模,将多断面之间的流量信息进行融合,使用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进行流量预测.通过对实际路段数据的预测和结果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流预测 时延建模 LSTM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