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城市扩展空间格局变化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余永欣 陈品祥 +3 位作者 秦飞 刘博文 黄迎春 黄斯曼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2-136,共5页
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同期城市经济、人口等统计数据,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北京市建成区边界要素。采用地理国情与城市空间扩展相融合的监测分析模型及相关评价指标开展空间格局变化分析研究,揭示北京市2000—201... 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同期城市经济、人口等统计数据,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北京市建成区边界要素。采用地理国情与城市空间扩展相融合的监测分析模型及相关评价指标开展空间格局变化分析研究,揭示北京市2000—2017年间城市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其成果可为北京市科学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 城市空间扩展 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格局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类城市建设目标的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迎春 杨伯钢 +1 位作者 张飞舟 张文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7-227,共11页
基于北京与东京土地利用的对比分析,对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宏观调控功能。根据北京市1992-2012年和东京1982-2011年多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集成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目标决策功能和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链(CA-Mar... 基于北京与东京土地利用的对比分析,对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宏观调控功能。根据北京市1992-2012年和东京1982-2011年多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集成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目标决策功能和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链(CA-Markov)模型的空间布局特点,对北京市2020、2030年的土地利用进行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布局模拟。通过对北京与东京在土地利用演变过程的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北京土地利用的发展定位以及2020、2030年的定量目标,然后对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3方面构建多目标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求解,同时应用CA-Markov模型对北京市2020、2030年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空间布局模拟,通过运算,北京市农用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其他土地在2020年、2030年的比例分别为21.00%、50.50%、19.00%、3.00%、4.50%、2.00%和20.00%、50.00%、20.00%、3.50%、4.50%、2.00%。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改变以往剧烈变化的现象,更趋向于稳定状态,优化后的土地利用布局更为集约并兼顾生态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结构 优化 多目标 CA-Markov模型 东京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障碍设施空间布局核密度热点探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北京市核心区室外公共空间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秦飞 陈品祥 +3 位作者 杨伯钢 余永欣 刘博文 龚芸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0-142,147,共4页
城市无障碍设施在区域空间中往往呈现聚集分布的特征,通常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总体空间分布形态,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的数量差异,探测分布热点;同时通过分析无障碍设施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反映无障碍设施服务的聚集特点。将空间分析方法... 城市无障碍设施在区域空间中往往呈现聚集分布的特征,通常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总体空间分布形态,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的数量差异,探测分布热点;同时通过分析无障碍设施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反映无障碍设施服务的聚集特点。将空间分析方法引入到无障碍环境评估当中,可以优化无障碍环境发展空间。结果表明,北京市核心区无障碍设施总体呈现出"多核分布"的态势。无障碍设施的总体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局部无障碍设施空间分布存在聚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密度分析 空间自相关 无障碍 空间分析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规划决策的地理国情数据挖掘——以北京市城市规模模拟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伯钢 王淼 刘博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41-145,共5页
随着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推进,信息量激增,数据挖掘方法和社会化应用工具不断进步,为解决规划决策中的资源分配率低、不确定性高等问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地理国情监... 随着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推进,信息量激增,数据挖掘方法和社会化应用工具不断进步,为解决规划决策中的资源分配率低、不确定性高等问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基础,以复杂地理计算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自适应元胞自动机模拟模型并应用于北京市城市规模演变的模拟。通过对比2015年北京市的预测结果与真实数据发现,相较于传统基于经验统计模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本文提出的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最后本文以2007年和2015年的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模拟和训练数据,在假定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对2023年北京市城市规模作出预测,并找到北京市城市规模的演变规律,识别未来潜在的城市扩展热点区域,最终为城市规划的决策者提供"疏解"北京市的数据支持和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监测 数据挖掘 元胞自动机 机器学习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街景数据在特大城市街区道路环境现状评估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关丽 丁燕杰 +3 位作者 陈品祥 熊文 刘璇 冯学兵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从特大城市街区单元的道路环境问题入手,在明确了三维街景数据获取方式与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三维街景数据的城市区域街区单元的评估模式。这种借助于倾斜摄影测量和车载移动设备的三维街景数据,将大大提高城市区域评估的效率和准确... 从特大城市街区单元的道路环境问题入手,在明确了三维街景数据获取方式与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三维街景数据的城市区域街区单元的评估模式。这种借助于倾斜摄影测量和车载移动设备的三维街景数据,将大大提高城市区域评估的效率和准确率,并高效扩大评估的范围。本文基于这种最新的城市区域评估模式,利用街区道路环境现状评估模型对北京市典型区域实现了街道环境的评估。通过对街区单元的道路环境现状评估结果发现,基于三维街景数据的特大城市街区单元道路环境现状评估模型对于提高评估效率和准确率具有大幅帮助。同时发现,北京市机动车占道、绿蔽缺乏、栏杆恶劣、街道失落的情况仍很严重,街区单元道路环境的改善任务仍很重。研究成果将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城市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为城市形象改善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街景数据 街区单元 城市现状评估 道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数据库协同审批平台设计与实现——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颜涯 裴莲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0-123,共4页
针对北京市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中各审批环节的审批结果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分散、不共享的问题,以北京市国土和规划数据为例,以分布式空间数据共享为基础,构建了空间数据共享服务与监管平台和协同办公系统,初步实现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和北... 针对北京市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中各审批环节的审批结果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分散、不共享的问题,以北京市国土和规划数据为例,以分布式空间数据共享为基础,构建了空间数据共享服务与监管平台和协同办公系统,初步实现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基础数据共享、审批信息互查互知,提高了审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 协同 审批 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试点的实践 被引量:13
7
作者 虞欣 杨伯钢 +3 位作者 晁春浩 刘博文 祝晓坤 王淼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104,共3页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作为全国第二批地理国情普查试点的承担单位,选取北京市西城区作为北京市普查试点的区域,全面开展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并探索相关的技术方法和总体技术路线,摸索相应的工作方法和机制,总结普查试点的经验,...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作为全国第二批地理国情普查试点的承担单位,选取北京市西城区作为北京市普查试点的区域,全面开展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并探索相关的技术方法和总体技术路线,摸索相应的工作方法和机制,总结普查试点的经验,为后续全面铺开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未雨绸缪。本文首先简单阐述地理国情普查的意义和背景,接着详细介绍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试点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总的技术路线及相关的技术方法,最后,总结开展普查试点存在的困难以及相关的建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 信息采集 地表覆盖 统计分析 地理市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共享模式应用——以北京市不动产登记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裴莲莲 孔令彦 +1 位作者 任海英 董承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4-157,共4页
本文以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领域为例,针对跨部门间数据共享无法完全互信,导致共享数据存在使用率低、推广应用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安全可信共享应用新模式,并建立不动产登记区块链平台,为北京市不动产登记跨部门数据... 本文以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领域为例,针对跨部门间数据共享无法完全互信,导致共享数据存在使用率低、推广应用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安全可信共享应用新模式,并建立不动产登记区块链平台,为北京市不动产登记跨部门数据共享安全可信地使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不动产登记 数据共享 存证 查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务电子地图的编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旭辉 贾光军 陶迎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6-90,共5页
政务电子地图作为各政府部门普遍使用的基础底图,是广受认可的一种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形式。本文对政务版电子地图的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以基础测绘数据为基础,以可视化表达为核心的原则,设计了两套坐标系、3种表现形式的地图产品形式... 政务电子地图作为各政府部门普遍使用的基础底图,是广受认可的一种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形式。本文对政务版电子地图的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以基础测绘数据为基础,以可视化表达为核心的原则,设计了两套坐标系、3种表现形式的地图产品形式;形成了含保密处理、数据加工、专题制图等在内的整体生产工艺;从空间尺度、表现层次、综合取舍等方面,重点开展了地图载负量控制策略研究;并以北京为例编制了政务电子地图,得到了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电子地图 地图可视化 地图载负量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格网坐标转换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照荣 曾艳艳 +2 位作者 孟祥超 张凤录 付鑫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共3页
详细介绍了基于格网的坐标转换方法,并以北京市基础测绘1954北京坐标系和CGCS2000三维坐标为例,比较了基于格网的坐标转换方法和布尔莎七参数坐标转换方法的精度。实例演算表明,格网坐标转换模型的转换精度与七参数法相当,但其应用方便... 详细介绍了基于格网的坐标转换方法,并以北京市基础测绘1954北京坐标系和CGCS2000三维坐标为例,比较了基于格网的坐标转换方法和布尔莎七参数坐标转换方法的精度。实例演算表明,格网坐标转换模型的转换精度与七参数法相当,但其应用方便,计算简便,对于测绘生产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网坐标转换 最小曲率法 精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校核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译 杨伯钢 +4 位作者 刘宇 余永欣 武润泽 许天豪 杨旭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4,共7页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的战略要求,为保证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精准落地,本文在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边界优化校核研究,在整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地形图数据、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林业小...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的战略要求,为保证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精准落地,本文在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边界优化校核研究,在整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地形图数据、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林业小班数据等多源数据的基础上,对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校核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分级分类,提出了对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其他单元的边界优化校核处理方法,并基于ArcGIS平台,针对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精度、现势性、完整性、协调性及边界一致性情况进行分析校核及优化,使生态保护红线达到1∶1万成图精度,实现红线精准落图、落地。该研究为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的落地、钉桩、管控及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提供了基础底图,研究方法同时适用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校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红线 边界校核 高精度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内地表覆盖变化聚集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译 陈品祥 +5 位作者 刘宇 余永欣 武润泽 许天豪 杨旭东 龚芸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7,22,共6页
本文利用北京市2015、2017及2019年三期地理国情普查及监测数据,分析了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内地表覆盖空间变化特征,并在全局及局部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从空间上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修复显著、生态破坏显著区域进行识别... 本文利用北京市2015、2017及2019年三期地理国情普查及监测数据,分析了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内地表覆盖空间变化特征,并在全局及局部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从空间上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修复显著、生态破坏显著区域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9年,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态用地整体处于流出状态,且各类变化斑块间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效应,15个区域为人类活动密集区,其中雾灵山及周边山区、松山及玉渡山保护区、南海子公园、密云水库、怀沙怀九河、泃河平谷段(西南段)等6个地区为生态破坏显著区域,建议对其加大监管力度;生态修复显著区域为京密引水渠密云段,其他8个区域均为人为破坏及修复活动共存区域。本文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建设美丽北京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适用于全国其他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内地表覆盖变化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地表覆盖 变化监测 空间识别 Moran’s 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下管线空间分异特征探究
13
作者 秦旭寰 谢文瑄 +4 位作者 孔令彦 张晟源 韩帅 岳林峰 谢一茹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1,共7页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法,以北京市南部某区为研究对象,依托研究区内供水、中水、降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和广播电视9类地下管线数据,分析了地下管线数据的空间规划设计特征。研究发现:①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法,以北京市南部某区为研究对象,依托研究区内供水、中水、降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和广播电视9类地下管线数据,分析了地下管线数据的空间规划设计特征。研究发现:①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该区各专业地下管线呈“南疏北密,由城区中心向外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②由全局和局部Moran s I和Getis-Ord Gi*指数可知,该区管线在空间上形成了西北-东南向“一高一低”两个集聚区和一个显著分散趋势,且冷热点分布与空间集聚模式基本相同,具有空间依赖关系;③城区内各街道的管线覆盖率明显高于南部乡镇,呈显著两极分化。本文可为该区地下管线管理与规划提供重要的空间分析依据和实证数据支持,为提升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地下空间高质量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线 空间自相关 热点分析 空间格局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保钢 杨伯钢 陶迎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15,共5页
为加强北京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减少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不善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立足北京市地下管线管理现状,从管理法规、机构设置、信息系统建设几个方面调研了国内外城市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经验,提出了北京市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 城市地下管线 精细化管理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的规范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保钢 易树柏 刘新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CH/T6001—2014和CH/T9025—2014于2015年1月1日颁布实施,对于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的规范化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两部标准的关系、主要内容、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期盼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更进一步用于地下管... CH/T6001—2014和CH/T9025—2014于2015年1月1日颁布实施,对于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的规范化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两部标准的关系、主要内容、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期盼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更进一步用于地下管线数据库更新和城市三维数据建模,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管部门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工程 竣工测量成果 地形图数据更新 规范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城市建设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1
16
作者 关丽 丁燕杰 +3 位作者 张辉 冯学兵 谭向农 赵金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4,共5页
三维模型数据以其直观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等特性,成为数字城市数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三维模型数据获取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等,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采取多种技术方式实现三维模型的获取。包括采用传统手工三维建模实现三维精... 三维模型数据以其直观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等特性,成为数字城市数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三维模型数据获取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等,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采取多种技术方式实现三维模型的获取。包括采用传统手工三维建模实现三维精细模型的精准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三维模型数据的超精细化,以倾斜摄影测量的半自动建模方式实现快速建模等。本文从技术角度全面总结了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三维模型的具体技术途径及应用方式。三维模型数据应用于数字城市的历史文保、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城市 三维模型 三维激光扫描 倾斜摄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数据质量检查方法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3
17
作者 刘增良 陈思 陈品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基于倾斜摄影可以快速获得高精度的城市实景三维模型,分析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的特点,探讨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质量检查的重点内容和质量元素,结合北京市大规模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质量检查实例,对实景三维数据质检问题与内容进行了总结... 基于倾斜摄影可以快速获得高精度的城市实景三维模型,分析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的特点,探讨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质量检查的重点内容和质量元素,结合北京市大规模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质量检查实例,对实景三维数据质检问题与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的质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测量 实景三维模型 质量检查 质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北京地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53
18
作者 周吕 郭际明 +1 位作者 李昕 胡纪元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3-797,共5页
运用SBAS-InSAR获取北京地区的地表沉降信息,采用18景ENVISAT ASAR影像完成北京地区2007~2010年地表沉降的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沉降不均匀较为严重,在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等区域出现多处沉降漏斗,且有连成一片并向东扩张的趋... 运用SBAS-InSAR获取北京地区的地表沉降信息,采用18景ENVISAT ASAR影像完成北京地区2007~2010年地表沉降的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沉降不均匀较为严重,在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等区域出现多处沉降漏斗,且有连成一片并向东扩张的趋势;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沉降速率在-150~10mm/a,沉降中心的最大沉降量超过400mm;地表沉降受地下水开采与城市化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SBAS-InSAR 北京地区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规划方案的空间认知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俊 李骁 +2 位作者 陈凯 叶进勇 黄斯曼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111,共4页
现代城市中各类地理空间信息量巨大,空间关系错综复杂。要求地理空间和规划方案的展示方式具有更好空间认知效果,方能使规划人员对展示内容的认知更加高效准确,从而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审批决策。相比常规的规划方案展示形式,虚拟... 现代城市中各类地理空间信息量巨大,空间关系错综复杂。要求地理空间和规划方案的展示方式具有更好空间认知效果,方能使规划人员对展示内容的认知更加高效准确,从而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审批决策。相比常规的规划方案展示形式,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规划方案的空间认知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城市规划方案的虚拟现实场景的制作方法,并用试验验证了虚拟现实场景在空间认知效果上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虚拟现实 空间认知 VRGIS 虚拟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技术下北京7·21暴雨水汽含量反演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森 贾光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81,97,共5页
介绍了利用GNSS观测数据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原理,重点分析了北京7·21暴雨前后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北京7·21暴雨当天大气中的可降水量急剧上升,在短时间内迅速到达峰值,随着暴雨的减弱,大气中可降水量逐渐减... 介绍了利用GNSS观测数据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原理,重点分析了北京7·21暴雨前后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北京7·21暴雨当天大气中的可降水量急剧上升,在短时间内迅速到达峰值,随着暴雨的减弱,大气中可降水量逐渐减少,暴雨过后可降水量又急剧下降,回归到北方地区正常可降水量。将GNSS反演结果与NECP数据和无线电探空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证了利用GNSS观测数据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反演 可降水量 无线电探空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