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法,以北京市南部某区为研究对象,依托研究区内供水、中水、降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和广播电视9类地下管线数据,分析了地下管线数据的空间规划设计特征。研究发现:①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法,以北京市南部某区为研究对象,依托研究区内供水、中水、降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和广播电视9类地下管线数据,分析了地下管线数据的空间规划设计特征。研究发现:①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该区各专业地下管线呈“南疏北密,由城区中心向外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②由全局和局部Moran s I和Getis-Ord Gi*指数可知,该区管线在空间上形成了西北-东南向“一高一低”两个集聚区和一个显著分散趋势,且冷热点分布与空间集聚模式基本相同,具有空间依赖关系;③城区内各街道的管线覆盖率明显高于南部乡镇,呈显著两极分化。本文可为该区地下管线管理与规划提供重要的空间分析依据和实证数据支持,为提升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地下空间高质量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提供参考和指导。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法,以北京市南部某区为研究对象,依托研究区内供水、中水、降水、污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和广播电视9类地下管线数据,分析了地下管线数据的空间规划设计特征。研究发现:①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该区各专业地下管线呈“南疏北密,由城区中心向外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②由全局和局部Moran s I和Getis-Ord Gi*指数可知,该区管线在空间上形成了西北-东南向“一高一低”两个集聚区和一个显著分散趋势,且冷热点分布与空间集聚模式基本相同,具有空间依赖关系;③城区内各街道的管线覆盖率明显高于南部乡镇,呈显著两极分化。本文可为该区地下管线管理与规划提供重要的空间分析依据和实证数据支持,为提升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地下空间高质量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提供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