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竖井间距对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刘洪永 武昕宇 +1 位作者 罗劭翔 张佳庆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73,共7页
为深入研究火灾发生时竖井间距对竖井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规律,通过FDS软件对5 MW下的隧道火灾进行模拟,共设置4种不同的竖井截面尺寸和5种不同的竖井间距,模拟竖井间距对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竖井间距的增大,烟囱... 为深入研究火灾发生时竖井间距对竖井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规律,通过FDS软件对5 MW下的隧道火灾进行模拟,共设置4种不同的竖井截面尺寸和5种不同的竖井间距,模拟竖井间距对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竖井间距的增大,烟囱效应极限高度逐渐减小;此外,随着竖井截面尺寸增加,竖井间距对烟囱效应极限高度的影响显著增大。基于模拟数据得到了竖井烟囱效应极限高度z与竖井间距x和竖井截面边长y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验证。该数学模型可以估算相同环境下,60 m≤x≤240 m,0.5 m≤y≤2.5 m时竖井烟囱效应的极限高度。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自然通风竖井设计提供指导,同时也为相关领域自然通风系统排烟口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竖井间距 烟囱效应 极限高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与明火作用下导线铜芯表面变色特征研究
2
作者 刘洪永 罗劭翔 +2 位作者 武昕宇 张佳庆 王苾钰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8,305,共7页
铜导线特征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应用广泛。采用GSL-1100X型管式炉辐射加热和正庚烷明火加热两种工况,将铜导线加热至100~1000℃的温度,通过炉冷、自然冷却和水冷却的方式降至常温。运用MATLAB软件,基于前景辅助K均值算法聚类识别照片中的... 铜导线特征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应用广泛。采用GSL-1100X型管式炉辐射加热和正庚烷明火加热两种工况,将铜导线加热至100~1000℃的温度,通过炉冷、自然冷却和水冷却的方式降至常温。运用MATLAB软件,基于前景辅助K均值算法聚类识别照片中的导线的L*a*b*颜色,定量分析导线铜芯表面颜色与受热、冷却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导线铜芯表面颜色随温度升高先由暗金色变为黑色,再变为红色,最后变为深灰色;明火加热工况相较于辐射加热工况整体颜色变化存在滞后;明火加热工况中,水冷却的颜色相较于自然冷却的颜色偏青色且变化较小。通过上述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导线铜芯表面颜色的火灾现场事故调查的思路,为火灾快速勘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物证 辐射加热 明火加热 铜导线 变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和风速对狭长受限空间电缆火灾轰燃的影响
3
作者 安伟光 薛晶云 +3 位作者 王涛 雇孟彬 王梦 王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5年第7期75-81,共7页
为探究高原环境下气压与通风风速对狭长受限空间电缆火灾轰燃临界条件的影响特征,基于量纲分析推导出轰燃临界顶棚温度与气压和通风风速的函数关系式;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狭长受限空间电缆火灾模型,研究不同气压(101、90... 为探究高原环境下气压与通风风速对狭长受限空间电缆火灾轰燃临界条件的影响特征,基于量纲分析推导出轰燃临界顶棚温度与气压和通风风速的函数关系式;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狭长受限空间电缆火灾模型,研究不同气压(101、90、77和65 kPa)和风速(0、0.5、1.0和1.5 m/s)条件下火灾发展过程中的轰燃临界温度值。结果表明:狭长受限空间电缆火灾的轰燃临界顶棚温度较高,在720.7~877.3℃范围内;轰燃临界顶棚温度与气压和通风风速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且随着气压和通风风速的增大而降低;该预测模型能够对自然通风和纵向通风2种场景下狭长受限空间电缆火灾的轰燃临界顶棚温度提供合理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 通风风速 狭长受限空间 电缆火灾 轰燃 临界顶棚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