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研究综述
1
作者 叶全喜 张智彬 +1 位作者 陈学森 聂会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0-480,共11页
为了解决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中附加耗能构件耗能稳定性不足,附加复位构件应用过程复杂、变形能力较低、安全储备度及性价比不高,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整体结构性能化设计方法适用性不强等问题,从附加复位及耗能构件的种类选择、其与... 为了解决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中附加耗能构件耗能稳定性不足,附加复位构件应用过程复杂、变形能力较低、安全储备度及性价比不高,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整体结构性能化设计方法适用性不强等问题,从附加复位及耗能构件的种类选择、其与钢框架的连接应用构造及该类型节点所在整体结构的性能化设计等方面对现有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明确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指出今后自复位耗能钢框架梁柱节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 附加复位及耗能构件 性能化设计 震后可快速恢复功能 转动式摩擦耗能器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铝酸盐水泥水化产物-铝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洋洋 张群力 +2 位作者 赵庆新 吴凯 常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2-130,共9页
硫铝酸盐水泥作为我国第三系列水泥,既是一种低碳绿色水泥,又是一种海工修补加固水泥。铝凝胶(AH_(3))是其最重要的水化产物之一,可有效提升该系列水泥石的宏观力学性能。本文结合化工中AH_(3)的基础研究,阐述了硫铝酸盐水泥石中AH_(3)... 硫铝酸盐水泥作为我国第三系列水泥,既是一种低碳绿色水泥,又是一种海工修补加固水泥。铝凝胶(AH_(3))是其最重要的水化产物之一,可有效提升该系列水泥石的宏观力学性能。本文结合化工中AH_(3)的基础研究,阐述了硫铝酸盐水泥石中AH_(3)的形成过程,归纳了AH_(3)的一般性特征,对比了化工中AH_(3)与硫铝酸盐水泥石中AH_(3)的异同点,具体分析了各类因素对AH_(3)微纳结构及含量的影响,总结了目前AH_(3)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铝凝胶 形成过程 微纳结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和疲劳荷载作用下开裂混凝土寿命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司秀勇 高青宇 +1 位作者 潘慧敏 赵庆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混凝土是一种准脆性材料,大量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期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裂缝并带着裂缝工作。裂缝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侵蚀性环境因素或疲劳荷载作用下。本文对钢筋混凝土裂缝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不... 混凝土是一种准脆性材料,大量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期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裂缝并带着裂缝工作。裂缝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侵蚀性环境因素或疲劳荷载作用下。本文对钢筋混凝土裂缝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不同侵蚀环境作用下开裂混凝土结构劣化机制、寿命预测研究方法及预测模型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对比。阐述了疲劳裂纹扩展理论在开裂混凝土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现状与优势,并归纳了基于该理论的部分寿命预测方法及预测模型。此外,还对侵蚀环境与疲劳荷载耦合作用下开裂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讨论,指出了现有开裂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裂混凝土 裂缝 侵蚀性环境 疲劳荷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混凝土孔结构及其对耐久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明爽 潘慧敏 赵庆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95-3910,共16页
喷射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材料,孔结构对喷射混凝土的宏观性能与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孔结构模型进行了总结,阐述和比较了孔结构的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养护温度、外加剂、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泵送压力和... 喷射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材料,孔结构对喷射混凝土的宏观性能与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孔结构模型进行了总结,阐述和比较了孔结构的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养护温度、外加剂、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泵送压力和时间等因素对喷射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深入探讨了孔结构对喷射混凝土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及抗化学侵蚀性能的影响,并对喷射混凝土孔结构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孔结构 孔结构模型 测试方法 影响因素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渣基地聚合物胶结注浆材料声发射特性和损伤演化规律
5
作者 齐文跃 黄艳利 +2 位作者 赵庆新 刘枭天 韩永基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1-223,共13页
低品质煤基固废的堆积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煤基固废注浆体功效的发挥及其破坏产生过程具有隐蔽性。采用定向级配复合后的煤矸石砂为细骨料与试验优选的煤气化渣基地聚合物联合制备注浆材料,测量其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并利用声... 低品质煤基固废的堆积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煤基固废注浆体功效的发挥及其破坏产生过程具有隐蔽性。采用定向级配复合后的煤矸石砂为细骨料与试验优选的煤气化渣基地聚合物联合制备注浆材料,测量其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并利用声发射无损检测技术监测注浆结石体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注浆材料在煤气化渣粉磨70 min时活化效果最优,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或胶砂比的降低,抗压强度提升,流动性能下降;其中,质量分数对抗压强度和流动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声发射数据进行振铃计数与能量、b值与振幅特征和RA-AF分析,结果表明试件的损伤包括孔隙压密、裂纹萌生、裂纹扩展和峰后破坏4个阶段,在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阶段振铃计数及累计值和能量及累计值大幅提升,峰后破坏阶段振铃计数及累计值和能量及累计值趋于稳定。此外,b值分析揭示了材料内部裂纹扩展尺寸的分布特征,在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阶段b值呈现波浪线形式,上下起伏波动大,并存在突变值,峰后破坏阶段b值趋于稳定;振幅中位数和1.5倍四分位距以上中高振幅声发射事件数量分布呈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规律,并在裂纹扩展阶段存在最大值。试件的损伤破坏以拉伸损伤为主,剪切损伤为辅。研究为注浆材料损伤破坏监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煤矸石 声发射 地聚合物 注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喷射砂浆力学性能与流动度多因素正交试验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慧敏 张昊 +2 位作者 李梦谊 谢少康 赵庆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6-477,共12页
为探究基体因素对钢纤维喷射砂浆力学性能和流动度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方法对砂浆试件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流动度测试。结果表明:砂胶比(A)对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大,对7 d抗压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对后期抗折强度影响特别显著;钢纤维掺量(B)... 为探究基体因素对钢纤维喷射砂浆力学性能和流动度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方法对砂浆试件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流动度测试。结果表明:砂胶比(A)对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大,对7 d抗压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对后期抗折强度影响特别显著;钢纤维掺量(B)对劈裂抗拉强度、前期抗折强度和前中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别为特别显著、显著和不显著;速凝剂掺量(C)对7 d前抗压强度、中后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显著;粉煤灰掺量(D)仅对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前述四种因素掺量对流动度的影响均不显著。由层次分析法得到对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流动度改善效果最佳的配合比分别为A1B3C3D1、A3B3C1D2、A3B3C3D1、A2B1C1D3,由功效系数法得到综合最佳配合比为A2B3C1D2。钢纤维在基体中起桥接与锚固加强的作用,速凝剂在水化过程中消耗大量的Ca(OH)_(2)并生成钙矾石,促使喷射砂浆早期强度迅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砂浆 钢纤维 正交试验 功效系数法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渣-电石渣激发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与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维超 赵庆新 +2 位作者 邱永祥 石雨轩 王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6-143,共8页
碱渣、电石渣等碱性工业固废的大面积堆置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亟需拓展资源化利用渠道。本工作以先前开发的碱渣-电石渣协同激发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制备了新型混凝土,研究了其抗压、抗拉、抗折等基本力学性能与单轴受压... 碱渣、电石渣等碱性工业固废的大面积堆置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亟需拓展资源化利用渠道。本工作以先前开发的碱渣-电石渣协同激发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制备了新型混凝土,研究了其抗压、抗拉、抗折等基本力学性能与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新型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相比水泥混凝土发展缓慢,可通过适宜的热养护(60~75℃@12 h)进行改善,且对后期强度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新型混凝土拉压比和折压比分别为0.102±0.006、0.137±0.007,均高于同等级的水泥混凝土。新型混凝土在单轴受压下具有比水泥混凝土更短的弹性上升段,更长的塑性上升段,峰值应力后延性略差。通过统计回归分别建立了标准抗压、轴心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的预测模型以及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均与试验值吻合性较好,为这类新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强度预测及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 电石渣 混凝土 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收缩早强型灌浆料的制备与微观机理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岩 高青宇 +2 位作者 纪欢乐 都秀红 潘慧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2-930,共9页
采用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石膏三元复合体系制备了低收缩早强型灌浆料,探究了其微观结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根据最优配合比制备的灌浆料1、3 d抗压强度分别为60.1、75.5 MPa,3 d自收缩率为351.39×10^(-6),28 d干燥收缩率为239.... 采用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石膏三元复合体系制备了低收缩早强型灌浆料,探究了其微观结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根据最优配合比制备的灌浆料1、3 d抗压强度分别为60.1、75.5 MPa,3 d自收缩率为351.39×10^(-6),28 d干燥收缩率为239.75×10^(-6),均高于国家标准;灌浆料水化产物中的钙矾石(AFt)晶体相互交错搭接,构成了致密的网状骨架,使灌浆料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而水化硅酸钙凝胶则促进了灌浆料后期强度的发展;AFt表现出的微膨胀作用使灌浆料的收缩变形逐渐变小,进一步保障了其早强与低收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料 早期强度 收缩变形 配合比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的吸附性能及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冬丽 辛瑞 +3 位作者 赵庆新 吴东辉 潘慧敏 袁丽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5-3954,共10页
以贝壳替换部分传统水泥基材料,研究其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可扩大水泥基材料的功能型工程应用范围。本文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等原理论证了贝壳材料的吸附机理,讨论了pH值、接触时间和污染物浓度等影响因素对贝壳吸附性能的影响,并... 以贝壳替换部分传统水泥基材料,研究其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可扩大水泥基材料的功能型工程应用范围。本文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等原理论证了贝壳材料的吸附机理,讨论了pH值、接触时间和污染物浓度等影响因素对贝壳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综述了贝壳在建筑领域的相关应用。结果表明,在水泥基材料中采用贝壳替代胶凝材料或天然骨料都展现出较好的吸附能力。贝壳吸附过程中最佳pH值为5~7,贝壳颗粒表面的活性位点有限,在一定浓度下就会达到饱和,同时贝壳的活性位点会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多,选取小粒径的贝壳粉有利于增加吸收容量,提高去除效率。本文通过分析贝壳吸附性能及贝壳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可为设计功能型水泥基吸附材料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 水泥基材料 重金属离子 染料 等温吸附线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