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州市域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区空间辨识
1
作者 刘杰 罗玉兰 +2 位作者 张浪 吕永龙 赵得明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167-174,共8页
【目的】探究城市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区科学辨识,以期为市域生态修复策略分类实施、生态资源格局巩固及生态系统效能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综合评价(CE)法构建自然、社会因素不同指标权重下的生态源地辨识体系... 【目的】探究城市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区科学辨识,以期为市域生态修复策略分类实施、生态资源格局巩固及生态系统效能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综合评价(CE)法构建自然、社会因素不同指标权重下的生态源地辨识体系;运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与电路理论构建综合阻力面;结合生态“夹点”“障碍点”模拟,构建生态网络,辨识关键生态廊道、生态保护优先区与生态修复优先区。【结果】1)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环境安全等自然因素是辨识生态源地的主导因素。2)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湖州市长兴县、安吉县,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南浔区分布最少,共辨识生态源地16个,面积共计2449.17 km^(2)。3)生态保护和修复优先区主要分布在长兴县、吴兴区,共辨识关键生态廊道18条,生态夹点32个,生态障碍点6处。【结论】自然—社会因素不同指标权重试验、综合阻力面修正可以显著提升生态源地的辨识结果,城市化水平影响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区分布,湖州市域关键生态廊道、生态保护和修复优先区的区县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实现了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区空间辨识,有助于市域内生态资源的高效整合,为市域国土空间生态网络的精准保护修复和综合效能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网络 生态源地 生态夹点 生态障碍点 湖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城市湿地园林增强城市生态韧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心红 《园林》 2021年第8期1-1,共1页
湿地得天独厚的物理、生物等性能,使之成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天堂,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再生资源。当代生态城市里的湿地之用,不仅体现在其难以替代的“功能性”上,也体现在其极具“美学价值”的风韵上。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 湿地得天独厚的物理、生物等性能,使之成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天堂,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再生资源。当代生态城市里的湿地之用,不仅体现在其难以替代的“功能性”上,也体现在其极具“美学价值”的风韵上。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青芜卑湿地,白露泬寥天;鸣磬微尘落,移瓶湿地圆。藏身于大都市里的湿地野趣,隔绝尘嚣,抚慰疲倦,有效拉近了居民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 野生动植物 湿地园林 大都市 美学价值 生态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浪 李晓策 +2 位作者 刘杰 仲启铖 张桂莲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00,105,共5页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明确提出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实施将有效保护城市生态底线、融合城乡生态空间、促进城市"三生空间"复合发展,为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生态引导。文章通过解析国土空间规...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明确提出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实施将有效保护城市生态底线、融合城乡生态空间、促进城市"三生空间"复合发展,为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生态引导。文章通过解析国土空间规划主要内容,阐明了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多层次转型需求、规划定位与衔接关系,并从整体规划框架、多元体系构建、城乡要素统筹、分级分类划定、空间控制实施5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生态网络规划 体系构建 实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聚焦: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浪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10期1-1,共1页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被明确提出,经历了近30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其现已被世界各地广泛接受和认同。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主要是指城市及市域主要绿地、林地、湿地等自然生态保护地,通过生态廊道、绿道、生物踏脚石等具...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被明确提出,经历了近30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其现已被世界各地广泛接受和认同。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主要是指城市及市域主要绿地、林地、湿地等自然生态保护地,通过生态廊道、绿道、生物踏脚石等具有一定连接度的带状廊道联结而成的网络系统,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尺度、多景观、多效益的复合生态系统;其构建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自然属性、提高生物多样性、提升景观品质,以满足人居环境健康高效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网络 生物多样性 复合生态系统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廊道 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心城区绿地生态网络演化多情景模拟及景观连接度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杰 胡国华 张浪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78,共9页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未来用地进行多情景模拟,测度不同情景下绿地生态网络景观连接度变化,为未来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对上海市...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未来用地进行多情景模拟,测度不同情景下绿地生态网络景观连接度变化,为未来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绿地生态网络演化进行多情景模拟,并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与景观连接度分析,探究未来不同情景下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结构性连接和功能性连接的差异。【结果】1)未来上海市中心城区不同情景下绿地面积均有不同幅度的减少,但在生态保护发展情景下,绿地面积的衰减速度得到有效控制;2)就结构性连接而言,生态保护发展情景下的绿地生态网络具有较好的廊道连通性,能够有效促进物种扩散和能量流动;3)就功能性连接而言,绿地生态网络重要斑块在多情景模拟中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且斑块重要性指数(delta probability of connectivity,dPC)分布可为未来重要潜在源地斑块的统筹规划提供指导。【结论】生态保护发展情景可较好维持生态网络的连接度以及景观结构的稳定性,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可通过政策调控及规划促进城市生态空间、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生态网络 土地利用模拟 PLUS模型 景观连接度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廊道构建的南京仙林绿地网络优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晨洋 李卫正 仲启铖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10期28-35,42,共9页
生态廊道是指连接斑块的带状空间,能确保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维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不利影响,可兼顾环生态、景观和人文等层面,极大增强新城的吸引力。本文以南京仙林新城为研究对象,... 生态廊道是指连接斑块的带状空间,能确保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维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不利影响,可兼顾环生态、景观和人文等层面,极大增强新城的吸引力。本文以南京仙林新城为研究对象,首先调查分析仙林新城绿色基础设施状况,总结仙林绿地发展现状与问题,基于GIS平台,采用最小路径(LCP)方法,确定潜在生态廊道;并通过重力模型的计算,提取重要生态廊道,构建新城的生态廊道网络,并对廊道网络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再结合各片区的具体绿地规划的要求与特点,构建新城绿地多层级、多元功能要求的综合绿地生态网络;最终总结并提出新城绿地生态网络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LCP 重力模型 绿地生态网络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微生物学指标的城市绿地土壤健康质量评价初探——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维维 韩继刚 +4 位作者 张琪 刘文 何山文 安磊 张晓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3-221,共9页
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对城市绿地土壤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除土壤养分、土壤污染等问题以外,土壤的生物多样性、生物活性等土壤健康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还未形成公认或统一的土壤健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化的综合... 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对城市绿地土壤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除土壤养分、土壤污染等问题以外,土壤的生物多样性、生物活性等土壤健康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还未形成公认或统一的土壤健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化的综合评价方法。以上海市绿地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14个土壤微生物学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由土壤呼吸、脲酶活性、木聚糖酶活性、古菌丰度和微生物量碳5个指标构成的城市绿地土壤健康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并确定各指标权重(0.102~0.251)。采用康奈尔土壤健康评价法对绿地土壤健康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市绿地土壤健康质量综合得分平均值为5.16,57.5%的绿地土壤样品健康质量处于“很低”或“低”的水平。研究结果对科学评估城市绿地土壤健康质量,实现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的全面和科学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土壤健康质量评价 微生物学指标 最小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聂世勇 李亚光 +3 位作者 孟格蕾 李弘 陈范模 陈平 《园林》 2021年第12期32-37,共6页
随着上海市绿化建设的提升,园林废弃物产生数量也逐渐增加。开展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研究,降低其对城市市容及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助力上海建设"无废城市"。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园林废弃物管理单... 随着上海市绿化建设的提升,园林废弃物产生数量也逐渐增加。开展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研究,降低其对城市市容及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助力上海建设"无废城市"。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园林废弃物管理单位、处置单位及转化产品应用单位等角度为切入点,摸清上海市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分析现阶段园林废弃物产业发展的制约因子,提出推动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的建议及对策,为相关部门政策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循环利用 现状调研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搬迁地土壤酸碱缓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想 徐冰 梁晶 《园林》 2021年第12期24-31,共8页
城市土壤pH值普遍偏高,已成为限制城市绿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土壤酸碱缓冲性能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预测和调控土壤pH值变化的定量依据。以城市搬迁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静置时间、土壤类型和有机、无机改良材料... 城市土壤pH值普遍偏高,已成为限制城市绿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土壤酸碱缓冲性能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预测和调控土壤pH值变化的定量依据。以城市搬迁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静置时间、土壤类型和有机、无机改良材料对土壤缓冲性能的影响。通过酸碱滴定法绘制酸碱性能缓冲曲线,使用线性方程拟合计算样品酸碱缓冲容量。结果表明:土壤震荡混匀后的静置时间会显著影响土壤缓冲容量;灰潮土缓冲容量大于红壤和黄棕壤;无机材料改良后,灰潮土缓冲容量显著提高;湿垃圾沼渣堆肥缓冲容量大于草炭和绿化废弃物堆肥。湿垃圾沼渣堆肥可有效提高灰潮土缓冲容量,添加适宜比例为30%。研究可为城市搬迁地土壤的园林绿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搬迁地 灰潮土 湿垃圾沼渣堆肥 酸碱缓冲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学术主持人——张浪
10
作者 张浪 《园林》 2024年第1期58-58,共1页
张浪1964年7月出生,安徽合肥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级)、博士生导师,上海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当代发明家,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园林绿化专业... 张浪1964年7月出生,安徽合肥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级)、博士生导师,上海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当代发明家,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风景园林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盐碱地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中国林学会 科学技术委员会 特殊津贴 全国绿化奖章 风景园林 领军人才 城市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材小蠹Xyleborus festivus Eichhoff (Scolytinae: Xyleborini)在中国南方的发生及其共生真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猷 林伟 +2 位作者 唐也 HULCR Jiri 高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1,共5页
松树材小蠹Xyleborus festivus Eichhoff是东南亚地区为害松属植物的重要害虫,为掌握该虫在中国南方的发生情况及其共生真菌种类,本文通过检视标本馆标本和野外调查,并对采集的标本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类培养,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获得... 松树材小蠹Xyleborus festivus Eichhoff是东南亚地区为害松属植物的重要害虫,为掌握该虫在中国南方的发生情况及其共生真菌种类,本文通过检视标本馆标本和野外调查,并对采集的标本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类培养,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获得的真菌种类进行鉴定。本文提供了松树材小蠹的鉴别特征,记录了其在中国南方的发生情况、地理分布、寄主等,同时分离出共生真菌7种,并确定其储菌囊中的优势真菌--Raffaelea cf.arxii。松树材小蠹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极有可能引起或加速其他病害发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材小蠹属 松脂 虫道 寄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冠网蝽越冬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胜华 路广亮 高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33-136,共4页
为明确杜鹃冠网蝽在上海地区的越冬虫态,掌握其空间分布规律和抽样技术,通过在冬季杜鹃植株上的虫态进行定期调查确定越冬情况;在4处公园对越冬虫态的分布情况进行取样调查,采用聚集度分析法和Iwao、Taylor回归法测定杜鹃冠网蝽越冬虫... 为明确杜鹃冠网蝽在上海地区的越冬虫态,掌握其空间分布规律和抽样技术,通过在冬季杜鹃植株上的虫态进行定期调查确定越冬情况;在4处公园对越冬虫态的分布情况进行取样调查,采用聚集度分析法和Iwao、Taylor回归法测定杜鹃冠网蝽越冬虫态的空间分布型,并根据Iwao回归方程计算确定杜鹃冠网蝽越冬虫态的最适理论抽样数。结果表明,杜鹃冠网蝽在上海地区以卵越冬,其越冬卵在整株上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性的负二项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强,个体之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越冬卵在水平方向上的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分布差异不显著(P=0.47>0.05),在垂直方位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计算出越冬卵的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1/D2(8.49/x+1.49),并根据此空间分布参数确定抽样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冠网蝽 越冬卵 越冬方式 聚集分布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兰瘤瘿螨(Aceria magnoliae)在中国上海首次发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广亮 高磊 +2 位作者 胡玥 薛晓峰 李跃忠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9-19,共1页
2021年4月22日,笔者在调查上海市市花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的有害生物过程中,发现白玉兰的部分新叶皱缩,叶背的叶脉呈褐色,和正常的绿色叶脉明显不同,叶片手感脆硬;采回叶片室内镜检,发现褐色叶脉两侧,聚集大量淡黄色、纺锤形瘿螨。
关键词 有害生物 白玉兰 瘿螨 叶背 市花 纺锤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阳木新害虫-曲波舟蛾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胜华 路广亮 高磊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5期26-30,共5页
近年来,新发现一种危害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的食叶性害虫,经鉴定为曲波舟蛾Porsica curvaria(Hampson)。描述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测定了该虫的DNA条形码序列(COI基因)。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初步掌握了该虫在上海的生物学特性... 近年来,新发现一种危害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的食叶性害虫,经鉴定为曲波舟蛾Porsica curvaria(Hampson)。描述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测定了该虫的DNA条形码序列(COI基因)。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初步掌握了该虫在上海的生物学特性和年生活史,同时对其分布、发生情况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波舟蛾 重阳木 雄性外生殖器 形态特征 生活史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丽毒蛾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在上海地区的发生情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胜华 路广亮 +1 位作者 孙荣华 高磊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88-93,共6页
根据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发生于上海的一种毒蛾鉴定为线丽毒蛾Calliteara grotei(Moore),同时对其卵、幼虫、蛹及成虫的形态进行了描述;通过室内饲养与野外调查,确定线丽毒蛾在上海一年发生3代,幼虫共5个龄期,越冬代、... 根据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发生于上海的一种毒蛾鉴定为线丽毒蛾Calliteara grotei(Moore),同时对其卵、幼虫、蛹及成虫的形态进行了描述;通过室内饲养与野外调查,确定线丽毒蛾在上海一年发生3代,幼虫共5个龄期,越冬代、第一代和第二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月上中旬、7月上旬和9月上旬。线丽毒蛾在上海各地的为害程度有差异,从轻度为害至重度为害均有发生,寄主植物中以红叶石楠与悬铃木遭害程度最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丽毒蛾 生物学特性 雄性外生殖器 发生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众参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上海草本植物多样性监测实践探索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博 郭陶然 +3 位作者 郑思俊 徐洲锋 吴奕辰 张浪 《园林》 2021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国内外大都市普遍缺少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都市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瓶颈。研究创新应用公众参与和人工智能APP生命观察(Biotracks),开展上海市域草本植物多样性监测,其主要过程为监测者按技术规程拍摄一定范围内各种草... 国内外大都市普遍缺少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都市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瓶颈。研究创新应用公众参与和人工智能APP生命观察(Biotracks),开展上海市域草本植物多样性监测,其主要过程为监测者按技术规程拍摄一定范围内各种草本植物的照片,基于Biotracks进行植物识别,获得草本植物的属、种和空间坐标。基于公众志愿者大量、持续的监测,可形成植物多样性监测大数据。该方法简单灵活,尤其适用于景观破碎化程度高、空间异质性强的城市化地区。公众志愿者数量众多、覆盖范围广,监测工作一般为公益性质,通常利用闲暇时间,可进行长期监测。该方法具有成本低、范围广、可持续性强等特点,有助于储备都市生物多样性监测大数据。研究基于已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草本植物种类的城乡差异与群落高度的梯度变化,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具有未来应用潜力。该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监测实验规模较小,数据积累较为有限,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误差,经检验,误差符合统计学要求。研究成果对开发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开展都市生态修复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人工智能 乡土草本植物多样性 监测技术 种类 频次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杜鹃冠网蝽越冬虫态的调查
17
作者 路广亮 高磊 李跃忠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4期96-100,共5页
杜鹃冠网蝽是杜鹃花的重要害虫,影响杜鹃花的正常生产和观赏,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调查表明:在上海地区,杜鹃冠网蝽可以成虫越冬,但是以卵越冬为主;越冬卵产于杜鹃花枝梢第3叶位之后的叶片组织内,平均每叶2.5粒,第7—12叶位越冬卵量最高。
关键词 杜鹃冠网蝽 越冬虫态 杜鹃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国际旅游度假区绿地土壤质量特征研究
18
作者 伍海兵 欧阳三姓 +1 位作者 薛苗苗 梁晶 《园林》 2021年第12期18-23,共6页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对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直接决定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郑州国际旅游度假区作为河南文旅新名片、中原文旅新地标,绿地质量对整个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以郑...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对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直接决定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郑州国际旅游度假区作为河南文旅新名片、中原文旅新地标,绿地质量对整个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以郑州市国际旅游度假区道路绿地和苗圃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分析郑州市国际旅游度假区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各理化性质相关性及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差异性。结果表明:郑州市国际旅游度假区绿地土壤pH值较高,土壤EC值和有机质含量极低,有效磷和水解性氮较低,速效钾丰富,土壤质地相对较好,而土壤容重高,压实严重,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入渗率均较低。土壤EC值与水解性氮、有效磷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P<0.01)。不同绿地类型土壤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道路绿地土壤速效养分及粘粒含量显著高于苗圃地土壤(P<0.01),而其他理化性质差异不明显。综上,郑州市国际旅游度假区绿地土壤质量较差,宜加强土壤改良,改善绿地植物的地下生长环境,从而提升国际旅游度假区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土壤质量 差异性分析 郑州国际旅游度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垃圾堆肥施用对林地土壤质量的长期效应研究
19
作者 王小涵 徐冰 +2 位作者 伍海兵 陈平 梁晶 《园林》 2021年第12期11-17,共7页
为探讨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施用湿垃圾堆肥6年的林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湿垃圾堆肥撒施和沟施对林地土壤质量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对林地土壤性状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与撒施处理相比,沟施湿... 为探讨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施用湿垃圾堆肥6年的林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湿垃圾堆肥撒施和沟施对林地土壤质量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对林地土壤性状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与撒施处理相比,沟施湿垃圾堆肥易受淋溶作用的影响,有利于降低深层土壤p H值,增加深层土壤磷的有效性。受地表径流作用的影响,沟施处理可以改善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含量。撒施湿垃圾堆肥则有利于降低土壤表层p H值,促进深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此外,两种不同施用方式均未导致土壤和地下水造成重金属污染。研究可为湿垃圾资源化长期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土壤质量 湿垃圾堆肥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