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谢金楼 祁泊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了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4年至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民营经济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 了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4年至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民营经济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和二次指派程序(QAP)探究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整体、个体、块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等级性;省际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可以分为四个板块;城市距离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强度产生显著负向作用,科技投入水平差异、贸易经济水平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其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引导省际民营经济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关联网络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茶文化互鉴与对中国茶业国际市场开拓的思考
2
作者 何庆涵 陈文品 《广东茶业》 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
中英两国对世界茶叶产业发展传播具有深远影响,同时两者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茶叶产能巨大,有更好开拓国际市场潜力;而英国国内没有茶叶种植,在茶叶国际市场却有较高影响力,值得借鉴。英国以茶叶商贸为前提、... 中英两国对世界茶叶产业发展传播具有深远影响,同时两者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茶叶产能巨大,有更好开拓国际市场潜力;而英国国内没有茶叶种植,在茶叶国际市场却有较高影响力,值得借鉴。英国以茶叶商贸为前提、推动了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产茶大国创生,结合工业化和品牌化发展思维引导了近代世界茶叶消费潮流;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历史传承性和自然人文相融发展的多元性特点,而英国茶文化从十七世纪引入中国茶文化,把休闲社交的下午茶发展成流行消费潮流传播到了各大洲;借鉴英国茶叶产业国际化发展经验,可为中国茶叶国际市场开拓提供参考思路:(1)中国茶文化服务与文化输出不足,对国际茶叶市场需求相对处于被动适应现状,以原料供应为主,而英国茶业企业通过文化服务和品牌产品输出主导国际市场发展;(2)英国茶文化以调饮文化为主流,调饮和袋泡茶模式易于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中国茶文化以清饮为主线,在文化多样化方面具有优势;未来国际化发展需要协同清饮文化与调饮茶文化并驾齐驱,开拓国际市场;(3)在学习借鉴英国茶业产品标准化、品牌化,企业运营资本化、国际化的经验,中国茶企应该借助产业和文化优势,引领世界茶叶消费文化,加强中国茶文化与服务输出,加快中国茶叶国际化品牌发展,更好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全球茶文化的繁荣,造福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茶文化 茶叶全球化 茶叶产业经济 茶叶消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私人不同风险投资行为的PPP项目补偿契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孝灵 黄丹丹 刘小峰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9-186,共8页
针对PPP项目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首先通过引入项目运营收益的相对补偿指数,设计一种单期补偿契约;然后基于私人投资决策存在不同风险偏好行为,借助"均值-方差"模型,建立私人投资的期望效用函数,并运用... 针对PPP项目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首先通过引入项目运营收益的相对补偿指数,设计一种单期补偿契约;然后基于私人投资决策存在不同风险偏好行为,借助"均值-方差"模型,建立私人投资的期望效用函数,并运用主从对策博弈分析私人投资策略与政府补偿情景,从而通过情景建模来研究政府补偿契约的最优设计及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尽管私人投资项目的积极性与其风险规避度负相关,但政府最优补偿契约将使私人对项目的初始投资与其风险规避度正相关。最后,还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说明,虽然政府不希望给与风险规避度高的投资者较多补偿,但可通过契约参数的最优设计来激励私人增加初始投资、减少期望利润、提高项目最佳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项目 单期补偿 风险偏好 情景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根旅游观及其对研学旅游的启示 被引量:53
4
作者 任唤麟 马小桐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5-150,共6页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与科学家培根的旅游观少被关注,他的《论旅游》是研究西方旅游文化史的较重要文献,其旅游观实际上是研学旅游观。在梳理"大游学"时代背景与法国旅居的个人经历基础上,对培根旅游观的形成,及对培根关于旅游...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与科学家培根的旅游观少被关注,他的《论旅游》是研究西方旅游文化史的较重要文献,其旅游观实际上是研学旅游观。在梳理"大游学"时代背景与法国旅居的个人经历基础上,对培根旅游观的形成,及对培根关于旅游的意义、游前准备、旅游内容、旅游方法等的认识,做了归纳与解读。文章认为,培根旅游观对旅游的认知与教育功能作用的重新审视,以及为当今研学旅游在旅游的全域性与选择性、旅游方法、提倡研学旅游的时代意义等方面提供了启示,但其旅游观也存在忽视自然景观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化 旅游观 研学旅游 弗朗西斯·培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色旅游研究现状、前沿与框架——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秋实 宋瑞 +1 位作者 马思远 广新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128,共9页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主题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历经20多年取得长足进展,并已完成《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三期规划,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对以往红色旅游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系统呈现红色旅游研究的成果...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主题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历经20多年取得长足进展,并已完成《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三期规划,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对以往红色旅游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系统呈现红色旅游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脉络,从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并进一步推动研究深化甚为重要。该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红色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揭示红色旅游相关研究特征和主题演变过程,总结其研究框架和趋向。具体而言,我国红色旅游研究呈现随时事热点和政策导向阶段性波动的趋势,已形成初级团队协作模式;红色旅游研究历程可划分为应用探索阶段(2003-2010年)、融合拓展阶段(2011-2015年)和激活效应阶段(2016-2021年),研究主题聚集在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市场和红色旅游效应三大领域;结合新时代对红色旅游的发展要求,构建了以意识教育、区域发展、遗产保护和生态建设为核心要素的红色旅游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知识图谱 CITESPACE 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式”凝视对旅游者信用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启动效应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秋实 宋瑞 马思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09,共14页
旅游者通过凝视构建和消费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其行为举止也暴露在他人的凝视当中,他人可借助“道德式”凝视对旅游者的行为表达无声的评论。在相互凝视过程中,主客体的转变使得权力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基于被凝视方的视角,运用... 旅游者通过凝视构建和消费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其行为举止也暴露在他人的凝视当中,他人可借助“道德式”凝视对旅游者的行为表达无声的评论。在相互凝视过程中,主客体的转变使得权力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基于被凝视方的视角,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道德式”凝视对旅游者信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者受到“道德式”凝视后,其公众自我意识和自我问责心理会被唤醒,声誉管理和规范激活机制促使旅游者有意识地内化失信行为意向或修正失信行为。文章是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引入对旅游者行为的实证尝试,希望拓展旅游道德伦理学中“旅游凝视”相关理论的维度,为管理和规范旅游者行为提供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式”凝视 信用行为 公众自我意识 自我问责 启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模式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董小君 完颜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6-62,F0002,共8页
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支持涉农中小微企业和农户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仍面临着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双抑制、“使命飘移”和“精英俘获”双并存、利益联结机制与风... 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支持涉农中小微企业和农户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仍面临着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双抑制、“使命飘移”和“精英俘获”双并存、利益联结机制与风险防范机制双不稳、金融服务环境和乡村产业链基础双不优等困境。因此,需要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完善涉农供应链金融利益联结机制,健全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突出乡村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生态环境,进而形成供应链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长效机制,以金融高质量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乡村产业振兴 内在机制 模式比较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